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探究
邓红 丁长青
[摘要]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加快了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与革新。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撑,高校在开创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的同时,也要面对新媒体发展对高校教育生态的消极影响,高校的专业教育、价值引导、舆情监控难度加大。政府、高校、教师三方面应合力推进教师媒介素养教育,适应新媒体时代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教师;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10-0092-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10.019
一、引言
高校是多元化思想观点孕育、发展和传播的主要集散地之一。新媒体时代下,随着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的革新和移动接收设备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新媒体拓展了高校思想观念的聚合渠道,逐渐成为构建校园拟态环境的主流平台,高校教师向来备受尊敬的地位和引领高校思潮的作用正受到新媒体的侵蚀,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渗透、消解、削弱学校的教育权威力量。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新时期开展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应致力于提升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建设校园信息传播新平台,以接地气的工作方式,发挥高校教师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潮引导和舆论监管作用。互联网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迅速、互动性强、个性化服务等特征,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其他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2018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肯定信息化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贡献的同时,明确提出网络强国战略,提出我国要主动把握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强化网上正面宣传,坚持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凝聚网民共识,净化网络空间环境,维护网络安全,深度释放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向功用[2]。利用新媒体平台占领高校舆论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价值引领,打造高校教师意见领袖队伍,以应对新媒体对高校教育生态的负面影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含义
媒介素养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1933年,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托马森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媒介素养”概念,意在警醒受众提高对以影视剧为代表的大众传媒营造的流行文化氛围和流行文化产品的批判性思维,削弱大众传媒对受众精神追求的错误导向能力,减少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的消极影响,呼吁学校介入媒介素养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辨能力,进而保护传统价值观念和精英文化的主导地位[3]。历经70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成果显著。然而,世界各國家和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依旧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格局[4]。媒介技术的迅猛革新,深刻地改变着大众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新兴媒介环境带来的冲击和实用主义功用思潮的影响,使学界和业界渐渐意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迫切性。学者开始对媒介素养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论证,逐渐认识到受众应当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投入媒介技术变革潮流的怀抱,了解和掌握不同媒介的特性,并在实践应用中为我所用。但由于政治、历史、文化和教育制度的差异等原因,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落后于部分发达国家,目前尚处于不自觉的低水平发展状态[5]。
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6]。媒介素养教育使公众合法利用大众传媒资源,合理使用媒介信息提升自我,促进社会进步。教师媒介素养集普遍性和特殊性于一体,由个体素养(对媒介信息的获得、认识、分析、加工和传播等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媒介信息资源,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媒介素养等能力)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育与提升教师的个体媒介素养、职业媒介素养能力的教育[7]。
三、新媒体发展对高校教育生态的消极影响
高校是信息技术与产品应用的前沿,高校师生也是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引领者。新媒体平台与技术的普及深刻地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基本职能。新媒体时代的技术变革使大学生的学习途径和生活方式急剧变化,对高校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新挑战。新媒体发展对高校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专业教育、价值引导、舆情监控等工作难度加大。
(一)冲击专业教育内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超过55%[8]。互联网信息海量,各类资讯随处可见,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信息资源的权威掌握者,师生双方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知识鸿沟日趋弥合。高校教师单向度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逐渐淡化。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多领域复合能力的培养对信息技术依赖程度加深,学习过程由传统的师生问答模式向更加个性、平等的师生交流性学习转变。然而,教师因为没有积极关注并及时应用新媒体技术,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交流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师生间的教学活动本质上是师生双方之间信息的博弈过程。如果教师不能快速掌握获取信息的新渠道,而是把自己封闭在故纸堆中,知识、理论就无法和新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契合,这将削弱教师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形象,并制约课堂教学效果。
只有具备丰富的媒介知识、娴熟的媒介操作力、创作力和传播力,高校教师才能把晦涩、艰深的专业知识以形象、生动的面貌呈现出来,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屏幕吸引到轻松有趣的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指导学生聚焦行业发展前沿,创新多媒体运用能力以及跨学科信息采集、整理和加工能力,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时代需求的双向理解,培养出能敏锐捕捉社会信息,发现新问题,适应国家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型人才。
(二)思想和价值引导难度加大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深谙大学生群体的时尚理念、生活节奏和阅读习惯,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流途径。首先,大学生热衷于网络空间营造的新兴表达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新媒体在给予他们多元化、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对其价值观念加以引导,尤其是色情、暴力、西方文化的渗透信息更是利用新媒体平台肆意传播,不利于形成稳定、和谐、价值导向正确的校园文化环境。其次,信息的隐蔽性传播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些风险性因素加大了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疏导和价值引领的难度[9]。
只有具备丰富的媒介知识、娴熟的媒介操作力、创作力和传播力,高校教师才能指导学生筛选、过滤大众媒介信息,去粗取精,形成敏锐的媒介信息辨别力和批判力;才能及时了解社会和网络空间形成的新思潮、新观念、新现象,理解时代变化对青年大学生成长境况和思想塑造的深刻影响,并以青年大学生热衷的表达方式与之深入交流,既传授知识又引领价值方向,既释疑解惑又传输正能量,从而提升青年大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使命感。
(三)高校舆情监控难度加大
互联网衍生的新媒体平台众多,各类信息呈几何级增长,但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专业的训练,基本源于个体长期的使用经验和直观感受。虚假信息伪装性强,常披着民主、科学的外衣,打着自由、人权的幌子,在平台间隐匿传播,吸引大学生集体围观、评论和转发,借以迅速扩散,形成高校舆情危机。只有具备丰富的媒介知识、娴熟的媒介操作力、创作力和传播力,高校教师才能高效清晰、及时地掌握各平台的最新变动,关注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教学相关的热点话题,有理、有据、有力发声,占领高校舆论的主导优势,彰显高校教师的独特魅力,增强高校舆论意见领袖的影响力。
四、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对策
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面临着新媒体潮流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冲击,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价值引导困难,校园舆情监控难度倍增等问题,应主动应对困难,顺应时代要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多途径提升媒介素养,提高媒介技能,高度关注高校舆情走向,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教学质量,助力人才培养。具体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教师增强提升媒介素养的自觉意识
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一直是高校教师关注的重点,他们常常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专业素养,却往往忽视对媒介素养的提升[10]。许多新闻传播学者研究发现,我国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媒介素养意识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认为,人们所了解的客观世界,其实源于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是一个被刻意筛选和改造的非真实世界。首先,大学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提升媒介素养不但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而且还可以透过媒介构造的“拟态环境”的表象,探寻事件的本质属性。其次,深厚的媒介素养有利于高校教师明确是非,抽丝剥茧,识破危害教育教学的言论,理性分析其背后潜藏的思想论断和价值导向,客观地批判其逻辑谬误和扭曲事实的本质,廓清是非界限,净化高校网络信息空间。最后,提升教师媒介素养,掌握诱导大学生产生错误判断的常用套路,可以增强学生抵制不良媒介信息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大学教师要积极更新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媒介素养意识,将提升媒介素养内化为职业需求[11]。
(二)政府开发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数据库APP
随著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平台的普及,政府应在教学设计思想的引导下建立和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数据库APP,面向高校教师全天候开放。教师只需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就可随时在智能手机等终端登陆数据库APP。APP中包含海量的中外媒介素养教育资料,包括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动画和教学PPT等。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契合不同年龄段、不同阅读习惯教师的需求。数据库内容维护人员可以登录网站后台管理系统,上传课件、分享资源链接、发布培训信息、线上批改教师测评试卷、实时开展问卷调研等,利用网络平台的便捷功能,建立高校教师媒介素养虚拟自学课堂。
(三)学校加强以校园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成熟和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已经成为高校师生信息传播的主流途径之一。高校的人才优势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与智力保障,借助微信等新媒体发表观点,高校教师应主动占据校园文化建设和舆论生态的高地[12]。首先,鼓励高校教师在校园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锻炼和提升媒介素养,熟练掌握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及时关注高校新媒介平台上大学生发表的言论,根据言论中出现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问题,主动发现大学生群体中的思想不稳定、不健康的苗头,然后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针对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快速沟通、处理,可将迅速升级和发酵的校园网络舆情事件遏制在摇篮之中。其次,借助校园微信打造一批媒介素养高、学生广泛拥护的教师意见领袖,引领高校舆论态势,彰显高校新媒体文化建设的新魅力[13]。最后,教师可以使用小说体、语录体、段子体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学科知识和主流价值观,以迎合青年大学生追赶潮流、积极关注新事物的心理特点,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实现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表现魅力。借助灵活的教育智慧,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凝聚力。
(四)学校要建立教师媒介素养培训机制
教师媒介素养培训是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制度性保障。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的叠加性压力下,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具体的事务中,很少用专门的时间来学习媒介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媒介素养校内培训则尤显必要。首先,高校应安排教师在入职前参加校内媒介培训班。可以借鉴美国媒介素养中心的培训机构倡导的小组协作学习制度,将培训班分组,每小组 6至8 人,成员为不同学科的教师,以平衡小组内部知识结构;培训班制定小组课程目标和计划,每小组确定一名培训者作为小组顾问,引导小组成员开展不同学缘结构教师间的合作型、自主探究型学习;培训者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建立学习讨论组,及时发布培训课程安排信息和培训自学文件,让教师线上参与讨论,按时完成课程目标[14]。其次,设置媒介素养提升选修课,供在校教师选择学习,要求教师每年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将媒介素养纳入教学评估的考核项目中,以考核督促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媒介素养培训课程,提高培训实效,以评促学。再次,高校应定期邀请校内外知名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或资深媒体从业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借助讲座、报告会、参观和体验媒体从业环境、引入国外媒介素养课程内容等形式,充实培训课程,提高培训效果。经济条件较好和人力资源充足的学校还可以建立素养教育资源开发小组,由一名组长和3~4名组员构成,组长由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的专家担任,组员为3~4名新闻学、传播学、教育学青年教师。开发的媒介素养校本教材,要结合地域特色和高校定位,突出针对性。媒介素养教材建设是培训体系的关键因素,教材是开展教师培训的前提,它能够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科学、详实的内容。同时,应加强对教材的审核力度,力求与国家大政方针相吻合,提高政治站位,体现公序良俗。最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立足于高校教师的学科特征和校内相关配套设施。教师在熟悉不同媒介特征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发挥其服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功用[15]。
三、结语
“教育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社会发展转型期,媒介信息庞杂冗繁,思想观念变化多端,多元价值观层出不穷,使高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难度剧增。这样的现实情景迫切要求教师群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媒介素养意识,将提升媒介素养、提高媒介技能内化为职业需求,及时关注高校新媒体舆论态势,加强高校舆情监控,主动发声,激浊扬清,廓清是非,弘扬主旋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高校舆论阵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才能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启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新作为、新气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重要使命。高校教师的言行举止对青年大学生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重视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从而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c_1122774230.htm,2018-05-03.
[2]中華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出席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content_5284783.htm,2018-04-21.
[3]Stein L, Prewett A.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n the Social Studies: Teacher Perceptions and Curricular Challenges[J].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2009, 36(1):131-148.
[4]毕玉.境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新闻界,2008(01):32-35.
[5]张立国,杨娟.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1(09):4-8,24.
[6]宫淑红,张洁.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0.
[7]李德刚,何玉.我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J].中国教师,2011(01):18-19.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t20180131_70188.htm,2018-01-31.
[9]郭兆云.融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媒介素养要求及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16(10):15-17.
[10]何齐宗,常魏魏,周益发.新媒体时代中学教师媒介素养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7(16):68-71.
[11]刘芳.数字阅读心理负效应下网络新闻编辑应对探析[J].编辑之友,2016(08):80-83.
[12]夏鑫,赵硕,张国磊.“五个一”模式下高校教师媒介素养培训的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112-114.
[13]李谋冠.大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状及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04):68-70.
[14]David M. Considine. Medita Literacy: National Developments and International Origins[J].Higher Education, 2008, 30(1):7-15.
[15]陈卫东.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06):52-54.
(责任编辑: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