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创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的 路径选择

    姚迈新

    摘要: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是世界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散地,能够起到对全球创新资源的引导、组织和控制作用。以广州当前的经济实力、发展后劲及科技创新实力和后备力量看,广州与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对此,广州着手创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应将科技创新树立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战略,发挥政府在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重视金融杠杆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同时,根据广州特色进行错位发展。

    关键词:广州;科技创新枢纽城市

    中图分类号:G322.7.65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19.03.012

    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的重大战略意义

    具备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特征的地区,一般是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枢纽性节点城市,应具有密集的创新资源、集中的科技创新活动以及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和辐射广泛的科技成果。从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发挥的功能看,它能起到对全球创新资源的引导、组织和控制作用,许多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就发端于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作为世界“创新中心”,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研发能力超强的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云集、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对外经济联系密切且国际科技合作能力较强、与高科技相关的服务机构发达的特征。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能催生科技人才与知识创新,促进大量新技术的出现,并以此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最终塑造新的商业文化,进而引领全球文化的走向。

    作为世界创新要素的集散地,能够具备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特征的城市并不多见,它们高度集中在全球少数地区或城市,所集聚和控制的创新资源的多少,决定着所在国家在世界分工体系中所能到达的高度。目前能够冠以“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之名的地区,包括有东京、纽约、硅谷和伦敦等城市。为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家竞争中胜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全球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领跑者,当前世界各国争先出台相关的战略规划,计划建设全球或区域科技创新枢纽。这些行动与战略部署都源自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所具备的重大战略意义,即集聚和扩散创新资源,开展科学研究,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驱动,进而在全球价值网络中发挥显著增值作用,为所在城市及国家提升综合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巩固自身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位置,东京、纽约、伦敦等城市地区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战略规划以重新构建全球分工体系。

    对广州而言,首先,从全球视野看,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是广州跻身“世界城市”之林的重要突破口。伦敦、巴黎等世界城市在全球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而科技创新实力是支撑这种能力的基础。广州只有大力发展研发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才能促进资金、信息和知识频密的交流、互换,真正塑造“城市精神”,使其渗透和传播到世界各国和地区,形成影响力和引领能力,最终成功迈进世界城市行列。其次,从国家视野看,广州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和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运枢纽三者同等重要,它是广州夯实基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点。有助于促进广州作为全国门户性城市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与竞争,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国际影响力。再次,从产业视角看,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顺应了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在当前外商投资和出口低迷以及全球实体经济迎来工业4.0浪潮的形势下,广州面临巨大的挑战,要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必须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变革调整,实现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过渡。

    二、广州与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之间的差距

    《广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将广州定位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珠三角自主创新核心区、国际创新要素集聚区,并致力于在2020年将广州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发挥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以广州当前的经济实力、发展后劲以及它的科技创新实力与后备力量,未来将面临亚洲地区其他城市的极大竞争与挑战。

    资金集聚程度有待提升

    广州要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必须成为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重要创新节点,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从对资金的集聚程度来看,广州近年来金融机构在贷款余额方面低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甚至不如天津,吸纳资金方面的劣势表明,广州科技创新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作为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支撑,广州的金融业发展不尽如人意,无论是政策优势还是资金基础,相较其他一线城市,差距仍然较大。近期观察表明,广州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处在缺失的状态,相比之下对资金的吸纳与集聚能力较弱,很大程度上更接近于普通省会城市的水平,这对于广州实现构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的目标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科技创新及财政研发投入水平有待提高

    从科技创新本身的水平来看,2018年广州专利申请量超过了17万件,但低于北京、深圳与上海;特别是与深圳相比较,广州的高新产业占比偏低,高新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产能的能力离深圳还有不小的差距。此外,广州的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不高,仅为64.8%,而同期全国和广东省的平均水平分别为65.6%和74.9%。不仅如此,近年来,广州在财政研发投入方面的强度有待加强,数据表明,最近五年来广州的研发投入强度虽然有了不小的提升,但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已经降至第四位,未达到广东省的平均水平。放到全国来看,广州的研发投入强度只能列入第三梯队,不仅落后于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超大城市(第一梯队),与天津、杭州和苏州等城市也形成了显著的差异。

    对外经济联系有待加强

    广州近年来国际交往程度不断加深,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也得到显著提升,是广东省作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和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但從对外经济联系方面看,广州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和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并不占优势。数据表明,2018年广州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810.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远低于北京、上海和深圳。在利用外资方面,2018年广州市制造业新设立了外商投资企业135家,实际利用外资29.40亿美元,增速提高的同时,与京沪两市在绝对值方面的差距仍有拉大的趋势。除了快速消费品等少数行业外企仍将中国区总部设在广州以外,绝大多数大型跨国企业已将中国区总部设在京沪甚至其他内陆城市。为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广州必须高度关注自身的经济外向度水平,加强与外部市场的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特别要关注与高科技产业发展相关的各类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

    领军企业数量有待增加

    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的过程中,要着力引进或培育领军企业即“独角兽”企业,因其对所在行业尤其是高科技行业具有榜样和带动效用。近年来广州先后提出两大产业发展战略“IAB”和“NEM”,计划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制药、新材料和新能源这五大领域培育出一批具有龙头作用的“独角兽”企业。这是未来广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希望,也是广州当前经济领域中的短板所在。现状表明,广州经济板块中缺少具有影响力和行业领先地位的大企业,而其他几个一线城市分布了中国最多的领军企业,使得广州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下降。未来广州要借鉴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经验,着力吸引大量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采取政府双创、人才奖励等措施引进极具科技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领军项目,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分析,基于广州改革开放后建立起来的经济和制度基础,未来可能面临国内其他城市极大的挑战,但是,当前广州市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创新环境优良,因此,广州市在2020年完成建立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的目标,必须针对实际情况“补短板”、“抓落实”。

    三、广州加快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的路径选择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的能力,其实反映的是城市塑造地方特征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城市在地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广州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塑造本地区地方特征,提升了地方竞争能力。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广州必须审时度势,加速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的进程,以求在21世纪第五次科技革命浪潮中掌握先机。

    将科技创新树立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战略

    打造一个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型的城市,非一日之功,必须明确地把科技创新树立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以及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为此,广州市要着力培育创新引擎企业和国际一流企业,当前已经有一些世界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落户广州, 2016年4月,美国思科公司在广州布局,斥巨资建设中国创新中心总部,预计年产值将超千亿元,思科公司与广州的合作将吸引更多的高端资源要素聚集,为广州创新科技发展注入强大的动能,促进广州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效率和效能的提升。为顺应“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未来科技发展新态势,广州有必要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先进制造业要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以此辐射全球经济发展。

    发挥政府在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进程中,企业应当位于创新的主体地位,而政府则应发挥引领作用,助力企业成长壮大,为城市塑造具有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功能的地方特征。广州市“1+9”科技创新系统政策,强调和突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和人才引进激励等多方面营造支持企业创新创业的良好政策氛围。未来广州有必要深化政策改革,在企业研发投入补助、科技金融补助等方面持续发力,争取在全国乃至亚太地区走在前列。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主要是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但“政产学研”的提法越来越得到各方的认可,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使研究机构、大学等集聚和扩散更多的创新资源,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壮大,因此,不能忽视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打造并建立起政府科技投入机制,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在政府引导下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

    重视金融杠杆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在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方面,广州与深圳还有不小的差距。深圳拥有中国的两大股票交易所之一,其中小板和创业板是中国股市最活跃的市场,这些都为将深圳缔造为中国创新科技中心带来极大的金融优势。在金融支持之下,深圳目前已诞生并拥有腾讯、华为、中兴等全球知名高科技企业。未来广州能否挖掘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潜力,有赖于能否将广州建设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从而促使金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杠杆作用。早于2015年,广州地区各类银行机构专设并获批了6家科技支行,科技信贷产品推陈出新,银行为600多家企业发放银行授信80亿元,而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的成立,更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充裕的贷款支持,到2018年底,这一举措共发放贷款100.36亿元,扶持了1262家企业。未来广州市要高度重视金融杠杆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以更大的力度增进高科技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

    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

    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依托于人类伟大的智力创造。[1]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引领、企业为核心、研发机构为促进的创业环境,科技人才队伍的支撑更将促进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建设。对于广州市政府而言,要采取措施集聚人才,依托高等院校加大创新性人才的培育力度,以各种政策引进高科技人才特别要通过各种政策集聚全球顶级人才,同时,在人才使用方面,要采取措施使其高科技劳动与收益激励相匹配,提升高科技人才的创新回报。对于广州全社会而言,要打造势头良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2018年广州市众创空间达到150家,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推动完善创新平台体系的基础。未来广州要形成政府、企业、研发机构、社会力量各方协作的创新创业环境。

    根据广州特色进行错位发展

    国家的发展依靠科技的创新作为动力,[2]一个地区或城市都有自身的地方优势与品牌特色,有必要依托已有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系统培育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对广州而言,智慧绿色建筑、人工智能、SANI“杀泥技术”等,都代表着广州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廣州无人机产业发展迅猛,已发展成为国内第二大无人机生产基地;广州中新知识城是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科创高地,既是未来城市的新样板,也是社会发展的新典范,其“IAB+NEM“战略的树立已吸引多家高新科技企业入驻。下一步,应当通过集聚和发展各类风险资本,培育风险资本市场,为已有的广州高新科技产业链注入活力,从而全面发挥广州在高新科技领域的优势,进行错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虹. 国外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经验[J]. 国家治理周刊,2016,(31).

    [2]陈道喜. 科技创新与政府政策干预的理论起点[J]. 安顺学院学报,2016,(4).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