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礼器”德育与当代高校德育:正?反?合

    叶泽洲

    [摘要]当今高校德育正积极寻求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推进高校德育改革“礼器”德育正是先秦时期儒家道德教育的途径之一。其中,正题是先秦儒家思想的“礼器”德育观,包括藏礼于器的德育价值观、以礼制器的德育美学观和礼器合一的德育课程观。反题是当今高校德育的主要问题,包括“去礼存器”、缺少概念的机械德育和“去器存礼”、缺少美的抽象德育。合题是借鉴“礼器”的德育观对高校德育予以重构和超越,推进德育的隐性课程建设、推进德育的概念教学、推进德育的审美教学。

    [关键词]“礼器”德育观;高校德育;礼器关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10-0065-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10.014

    作为文明轴心时期的春秋战国,中华文明形成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道德伦理,由此奠定了以德育为基调的整个中华文明的古代教育。而先秦儒家思想与“礼”相合的是器,即礼器,所谓“器以载道”“纳礼以器”,故言礼必与器相合,礼器之德育思想包含了先秦时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贯穿着中国古代教育始终。而当代中国德育发展极受重视,“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1]。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德育的不竭来源,积极吸收先秦时期儒家“礼器”中的德育思想的优秀成分为全面深化高校德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已有研究和实际情况来看,机械化和抽象化导致高校德育效果不尽人意的结论比比皆是。因此,有必要挖掘先秦儒家的“礼器”德育观,并反思现代高校德育之风险,以此为后者提供重构和超越的有益理念。

    一、正题:先秦儒家“礼器”德育观

    礼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礼”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社会活动的准则、人伦关系的维系原则以及交往的行为规范和国家典章制度[2]。先秦儒家言“礼器”,其义有二:一是作为行礼的特定用器。通常指包括祭祀、宴飨、征伐等所用器具。如尊、彝、簋、鼎、瑚琏等。礼器作为各种祭祀礼仪使用的器物,它是伴随着祭祀礼仪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臻于系统与多样;二是学礼者成德器之美。“信以守器,器以藏礼”,先秦礼器即言德。“礼”效法天地之道,以器物为媒介,包含了古人对德育的诸多见解。

    (一)藏礼于器的德育价值观

    价值是“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是否对主体有肯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和关系的表现就成为价值”。礼器的德育价值就在于满足德育主体的某种需要,即除了作为生活用具之外,儒家更重视器的伦理价值。《周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礼是形而上的,是抽象的精神产物,必须将其纳入器物中,才能体现出来。孔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此言认为礼以敬为重,但玉帛是礼的文饰,只用来表达敬意而已,而乐主于和,但钟鼓只是乐器而已,因此君主不可重器物而轻于礼。那么礼器所载为何礼?《礼记·礼器》云:“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祭,不必有余,此之谓称也”“记录了‘五礼及其之‘制,其具体用度的多少、大小、高下、文素以及仪式的选择组配之法度条目等亦皆因此而裁定。”[3]因此,礼即为人伦物理,是人的立身之本。人伦是先秦社会关系的总括,也是社会制度的反映,其中包括人与神鬼(自然)、君与臣民、子与父兄等处事关系;而物理则强调节令物候之变化、山川河流之分野等自然规律。“以器载礼”即用来完成这两种关系的贯通,使人伦物理物化,人们在礼器上所看到的不仅是物质材料青铜黄陶所铸的器具,而是自天子至乡民之愿望与秩序,礼器就成了代表社会地位的符号,得以确证自我的存在,从而安定社会秩序、修养君子德性。

    (二)以礼制器的德育美学观

    “德育美学观是针对功利主义德育观而产生的德育学和美学交叉努力的最本质的理论结果,……让德育活动演变成为教学双方作为人类个体对于美在伦理道德上的深厚积淀产生惊叹、钦佩和愉悦的审美过程。”[4]先秦时期,礼器不仅作为道德教化的载体,而且是极其美的器物,其构造、纹饰、铭文及其使用过程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体现出精致的形象美、艺术美以及科学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几百年的积累提高了礼器的制造工艺、完善了制器的制度要求。礼器作為礼乐文化的物质形态,统治者将道德意识融入器物的制造之中。在制器工艺上,铜器、铁器、漆器、玉器的制造技术显著提高,产生了诸如著名的曾侯乙编钟、云兽纹青玉璜等极其精美的礼器。在用器的制度上,从天子、诸侯以至士大夫在礼器使用的数量、大小、颜色、花纹甚至材料都有严格规定,保持着君臣礼制之德。比如“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周易·系辞上》中“与天地相似,故不违”成为周制礼器的根本原则。礼器的制造不仅强调服务于政治的道德之善,也重视其中的审美因素,将善与美融合在制器之道。在礼器外观上,其纹饰有素雅、华美之分。如饕餮、夔龙,也有曲纹与直纹装饰的简洁素雅之感。其器塑各不相同,姿态各异的动物形象以不同的方式巧妙地融合在礼器之中。礼器的形象美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实际上也是以礼为核心的先秦儒家道德带给人平和的心态和高雅的精神。

    (三)礼器合一的德育课程观

    《学记》写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表明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办教育,以德育人。先秦时期并未提出“德育课程”的概念,但在《尚书·尧典》就记在虞舜对人民进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伦教育。[5]经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先秦以礼器为载体的德育课程。首先,先秦礼器蕴含着古人求善、求美、求真的德育目标。求善是先秦德育的显性目标。“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是古人将礼器与养器进行区分[6],以告诫生人敬德保民、遵守礼制;求美是先秦礼器进行德育的外在表现,礼器的结构、外饰和组合都是以形式美培养百姓尊重祖先、敬畏生命和高雅情趣的内在品性;求真则是礼器制造技术的进步、对形式美的追求,蕴含的自然规律、科学真理先民经验科学与人文伦理合一的科技伦理思想[7],为后世培养科学精神起到了启蒙作用。其次,礼器代表制度、型塑、科学的德育内容。礼起源于祭祀,先民严肃的态度、严谨的组织使礼器的内涵从祭祀时的器物演变为祭祀时规范的仪式[8],礼器与其配套而行的礼仪、礼乐一并承载了礼制的道德性与规范性。型塑是先秦礼器外在形象,先民用丰富的线条图案、奇异的万兽形象赋予礼器以古朴、精巧之美。科学即礼器生产过程中的规律性,礼器是使用打磨、烧铸等技术将青铜(铁)、玉石、木材等制成,表现了万物相生相克、自然秩序不可颠倒乃至更深层次的社会伦理不可违背的科技道德。最后,扎根生活、建构自我的德育方法。前者是无所不在的礼器及其所代表的礼教仪式氛围,所有德育的内容以礼器的形式具象化,随时发挥德育的作用,而后者是一种君子人格的养成方式,在自然崇拜的时代建构自我的方式。“君子不器”正是这样一种形式。所谓“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也在于确认了人在万物中的地位,就是万物之秩序亦以人为中心,礼器只是帮助我们修身进德之器。

    二、反题:当代高校德育发展的困境

    礼器所代表的先秦儒家伦理道德在历史中逐渐适应社会发展并进行演变。现今之高等教育德育强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礼器”的德育观在摒弃等级尊卑、迷信愚昧等依然给我们留下德育的重要资源。但在高校德育中,象征“礼、器”的德育材料与观念间的关系被消解,德育陷入空洞说教。

    (一)去礼存器的机械德育——缺少概念

    何谓“去礼存器”?先秦时期道德教化很大程度上依赖礼器的具象表达,礼器合一即是抽象伦理与形象事物的结合,“去礼存器”却是去除礼的规制而强调冰冷的器的约束。当今高校德育将德育悬之高阁,缺少对作为德育力量的德育知识的精准把握,对学生需要达到什么样的道德状态缺乏预期,却保留失去概念的德育理论框架和德育实体,空谈德育实践。德育是要朝着一定的道德理想培养人,它需要一定的精准性。这并不是强调量化德育目标,而是将目标进行概念的分解,具有可操作性。所谓德育目标的虚化,是指高校德育目标的设置忽视了内在概念的逻辑性和操作性,以高等教育或大学生为由拼凑出一系列的理想状态,将追求德性修养作为文明的标志。大学德育目标成为专门搭建远大理想而脱离现实环境、学生可操作性概念的理想。比如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缺乏现实基础和生活化的行为方式,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反而每况愈下,高校德育目标的指引性失效。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寄希望于各种德育设施的辅助功能。比如口号、标语、塑像等。但是高校德育环节中缺乏解释这些实体的意义,将其完全置于外在环境的地位,没有形成增强道德行为的意义。德育所蕴含的道德意象,比如“爱国”的“国”“敬业”的“业”,也同样因缺少清晰概念而空洞乏力。因此,作为高校德育主体的大学生并不能从这些“器”中确证道德的伦理和自我的存在,这些德育载体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他们所进行的道德行为也远离了这些“器物”。

    (二)去器存礼的抽象德育——缺少美

    礼、器关系消解的另一种形式为“去器存礼”,是指在德育的过程中以单纯的知识为学生建构虚妄的道德王国,德育价值偏向宏大叙事,强调“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话语”,德育的内容又倒向干瘪的文字。在德育通道上,由于“器”及“器”上之美的缺失,德育的知性信息形成由教师指向学生的单向通道,德育也就成了抽象僵硬的道德规训。因此,此种德育是缺乏美的抽象德育。“器”作为礼的载体,它的外在形式体现了美的因素并成为德育的途径之一。高校对德育效果的追求形成了各种途径和方法,它们为高校德育教师提供了多样的形式,然而却忽视了德育形式的美。不论是思想政治课或者品德教育课,高校教师多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分析和讲解,强制性的灌输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训诫,德育形式趋向僵化。不仅如此,这种单向通道的教学还受教师讲解的影响,“教师自己不动心的强硬说教,结果必是陷入假、大、空,通道堵塞,信息淤积,‘引起受教育者的不同程度的反感和反抗”[9],又何谈德育的形式美?德育所强调的理念本身是被历史和社会主体所承认的共同价值观,是社会和个人的应然状态。但是,由于“器”的外在审美价值的物态表现被剥夺,形象化的道德表现被抽象的文字或鞭笞代替,大学生对道德价值缺乏审美意识。正是由于高校德育将道德理念以干瘪的语言和粗糙的形式表达出来,出现爱国不见“国”、团结不见“结”等现象,才使得为高校德育设计的课程及环境失去价值审美的可能性。

    三、合题:当代高校德育课程教学的重构与超越

    当先秦时期“礼器”为社会道德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式并且被我们所反思时,对吸收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社会的道德发展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先秦儒家“礼器”的德育是利用“礼器合一”的思想来完成道德教育。新时期的高校德育與先秦时期的道德教育有诸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融合了道德规范、社会秩序(法律)等内容。因此,积极吸收先秦礼器的德育观,不仅是对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也是在吸收传统的德育方法为当代高校德育的改进与发展方面提供借鉴。

    (一)继续推进德育的隐性课程建设

    高校德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方式。显性课程是教学计划规定的教材内容及教师授课所涉及的拓展资料;隐性课程则是通过综合整个校园的要素给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

    首先,校园制度建设。礼器代表了一种顺天应人、尊卑秩序的制度,它将宗法制度的等级通过生活器物表现出来并将其升华为与天地沟通的渠道,将整个社会伦理纳入具象之物上。因此,它将德育的对象规范到各自的位置之中,相对于现今高校德育而言,值得借鉴的正是这种制度的设计形成一种隐性的德育课程。这种制度应当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领导者的思想观念、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机制、学生宿舍与活动的安排、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合理性等”[10]。而且,制度设计的合理性、执行的力度与公平性对于其效益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春秋时期正是天子失势、礼崩乐坏进而天下大乱,战争四起,更不要谈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了。循此以证,校园制度作为德育之法。其次,校园环境建设。礼器涉及到食器、乐器、酒器、水器等不同用途、材质的器物,实际上是将礼器的德育功能融入到生活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发挥着影响。对于高校来说,校园中的各类设施应当被赋予道德的意义、美的意义。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给予学生温馨的感觉,各具特色的学校建筑能够给学生以归属感和自豪感,让学生在各类文化交织的大学环境中寻找专业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义。高校的德育环境建设应当形成体系,从校园规划布局、标志工程建设到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应当具有各自的德育意涵和美的因素,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以自觉主动接受德育的要求。再次,校园活动。礼器的德育影响力还体现在民众的参与上,先民以“事神致福”为礼器之功用,正是在这种敬畏天地的精神理念中,将百姓纳入到各种活动之中,亲自参与祭祀活动而灌输了先秦道德的思想。校园文化活动是以校园文化设施及其延伸为基础,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德育的影响。不仅如此,校园活动的德育影响力还来自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这体现了德育的吸引力和认可度。

    (二)推进德育的概念教学

    礼器德育观给高校德育教学的一个启示是推进德育的概念教学,即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学科概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构成知识内容的主干与核心,它直指学科本质、突显学科素养,在学科概念或部分概念中具有基础性和统领性的作用。比如“爱国”“敬业”等。德育的核心概念及其规律是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道德的可教性与学生的可操作性与概念紧密相关。实际上,将德育内容及其教学完全以空洞的理论进行传输是德育知识化的特征,而失去道德的精准概念和道德生活的体验却是道德教育脱离实际的表现。正因为没有可供学生操作的道德概念,使得学生难以获得德育生活的体验。但是,礼器所蕴含的道德概念却正是在礼器的使用中建立起来的,每一种礼器对应的伦理规范可视也可操作,进而获得“为国以礼”的效果,然后是实现由一般概念向核心概念的转变。将德育概念的定义进行分解,解析核心概念的属和种差,并分析属概念和种差的关系,然后下结论。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德育教学完成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要远胜于对一般道德规范或道德案例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对概念教学的把握。比如如何对核心概念进行精准剖析、如何让学生产生概念冲突获得德育核心概念的认知以及如何让学生体会并认同核心概念的价值和意义等,也是学生对德育概念如何从认知到同化的过程。当然,德育并非一家之言,在专业概念的学习中也应当渗透德育核心概念的教学,促进德育与智育的联合。宏观来看,高等学校专业教育涉及到民族、国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从微观来看,专业教育也是学生和教师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专业教育必然包含着各自领域的学术伦理与职业伦理,与德育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比如经济学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与爱国主义情感、数学理论的发现与数学家努力奋斗中渗透个人品德等,这种以专业概念的教学来渗透德育概念,是高校德育以“整合观”和“大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

    (三)推进德育的审美教学

    礼器德育观给高校德育教学的另一个启示是推进德育的审美教学。“教学充满着美”,德育教学的审美化是指运用美学的思想、按照美的规律,充分挖掘德育中的美育因素,创设审美化的德育情景,引导学生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审美道德认识和审美道德实践,从而把传统的重说教、灌输的德育过程变成一种审美道德体验、陶冶和感悟的过程[11]。首先,要发掘高校德育的美。德育教学内容之美主要体现在教材中。现有的高校德育教材主要包括国家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時事政治》以及各省级的校本课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方针政策等内容具有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之美、思想性和人民性的一致之美、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成就之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之美、英雄人物思想性格之美等,教材中的内涵都能体现美之所在。其次,要升华美的情感。相比于智育所重视的能力培养,德育更强调非智力因素的情感体验、人格的升华。对教师来说,要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情绪上的波澜,打动学生的情感,并逐渐寻找机会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而非以培养大学生理性思维而简单解释道德训条,学生囫囵吞枣不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形象化教学是建立审美情感的重要方法。“高校德育主要是传授伦理道德观念,它注重于理论的说理,而美育的特点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可感形象来感染人,以达到教育目的。”[12]但过分依赖可感具象来完成高校德育教学,只会陷入图解理论的困境。因而,美应该成为德育的基础之一,道德情感的养成是依赖于审美所带来的情绪体验,正是“立美德育论”所追求的“让德育过程也成为因立美因而也成为审美的过程,就是让美的法则成为德育活动的准则”[13]。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经历上古、三代以至春秋战国近三千年,礼与礼器构成了先民生活和自然崇拜的主要通道。孔子将“礼”作为治国之制,与礼相对应的礼器更是作为礼的承载者为先民育德起着不可替代的的作用。它以对天地至理与人伦物理的和谐统一做出解释,以道德伦理、实物具象以及审美要素合而为一,这对当代高校德育提倡优秀传统文化的育德思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4-06-23.

    [2]韩云忠.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5.

    [3][13]关长龙.礼器略说[J].浙江大学学报,2014(2):16-25.

    [4]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25.

    [5]曾长秋,周含华.中国德育通史简编[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02.

    [6]梅珍生.论礼器的文化意义与哲学意义[J].湖南大学学报,2005(5):47-51.

    [7]徐朝旭.中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0-81.

    [8]李宜蓬.从礼器到礼教:礼乐文化推衍的内在逻辑[J].孔子研究,2014(4):91-97.

    [9]赵伶俐.德育的疼痛与审美救赎[J].中国德育,2017(6):11-15.

    [10]姜茂徐.论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07(3):69-72.

    [11]赵伶俐,杨旬,齐颖华.审美化教学原理与实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

    [12]刘善玖.谈德育教学贯穿审美教育的必要性[J].赣南医专学报,1987(3):199-201.

    (责任编辑:刘玉)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