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情境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嵌入
袁文斌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各个学科的教育改革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以学生为中心”无疑是这场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与此同时,要想达到此目标,“情境式教学”更是非常具有效果的尝试方式。以高中地理为例,探究情境式教学策略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情境式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 课堂创新
结合高中地理的性质,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情境式教学的方式优化课堂,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一、借势多媒体创设课堂所需的情境
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是如今高中地理教学最为普遍也是最为直接的情境创设方式,教师可以通过PPT播放、视频教学、影片素材引入等方式,让学生在图文并茂、影音皆在的环境和氛围中直观、生动地学习地理知识。而且高中地理知识当中涉及用语言描述、图片展示都会非常枯燥、乏味,不改其难懂本色的部分,如风的形成、气压带、地壳运动等,若通过动画或者影像素材进行演示,会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甚至于学生能够在缤纷的色彩、有趣的解说当中,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
比如,在教学“水土流失”、环境保护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截取了陈凯歌导演的著名影片《黄土地》中的片段,让学生在真实感受到水土流失到底是怎样一幅景象,为水土流失所影响的人们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中,从环保角度来讲该如何破解和改善这种情况——当然,对于教师来说,在这个过程中视频的引入仅仅是为了起到烘托情境的作用,要做到短小精悍,切莫让学生一时被“热闹”所吸引,却忽视了视频当中所存在的知识点。
二、利用地理调查创设体验情境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乡土地理学习”,意味着高中地理学习要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实际,要懂得利用课上所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自己周边的“地理”。围绕着一点,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引入“调查”这一教学任务,使之成为教学情境的一部分。如在学习到气候特征、降雨特征、昼夜温差等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制作出调查记录表,记录每周的气温变化、降水和风向等信息,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气候情况。同时也可以在调查记录的过程中借助天气预报和其它城市进行对比,强化记忆。
另外,在学习城市化、产业分布等章节内容时,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以所在城市为对象展开社会调查,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了解所在区域的产业分布、发展优势。纵观近年来的高考命题趋势,单纯围绕教材以默背方式开启的试题已經不复存在,相反是各类围绕现实生活所生成的题目。学生基于现实所展开的各类调查不仅是促成情境化课堂达成的一种策略,更是让个人走近生活、感知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有力之举。唯有如此,学生才不至于将教材中的知识简单地当作枯燥的命题、概念来学习。
三、借助地理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虽然地理学科不同于理化课程,高中所涉及的内容也不需要通过太多的数据去论证某种地理现象的存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可以通过地理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地理现象。如在高一年级学习到昼半球、夜半球、公转、自转等地理常识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相关的演示实验,其目的在于将发生在太空中的,学生根本不可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领略和感受的地理现象,以模拟的方式呈现在他们的眼前。
首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材(手电筒、大小不等的两个非透明球体,然后安排两个学生作为一个小组,进行公转和自转的模拟演示。
其次,用较大的小球模拟太阳,相对小一些的小球模拟地球,然后一名同学手持大球,另外一名同学让小球自转的同时,环绕轨道进行公转。
再次,将手电筒放置在大球的位置,模拟太阳照射。学生们快速根据太阳照射的情况,模拟地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光照情况。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我们所在的位置光照情况如何,现在是夏天还是冬天?当地球处于远日点时,南半球的人们正在度过夏天还是冬天?等学生们能够根据模拟快速得出问题的答案后,接下来就需要其将地球公转的模拟效果绘制成简图,烙印在自己的脑海中。进而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题目时,脑海里能够快速呈现地球自转、公转时太阳、地球乃至月亮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运行状态,做到难题迎刃而解,节约时间。
总而言之,要想改善部分学生在地理课上无法投入、无法提高兴趣的情况,创设教学情境无疑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只是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方法的选择、情境的引入、时机的把握对于掌控课堂的老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开展情境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将各种学习任务交代给学生,让其在领略情境、身临其境的过程中,尝试着思考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胥丹.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研究及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25.
[2]高晓琴.高一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