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王为民

    【摘要】对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职业针对性不高,社会力量办学规范化意识差,职业培训指导的灵活性、创新性不足,国家职业培训经费投入监管质量不高等现实,启发我们:加大调查研究和政策宣传力度,加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优化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逐步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职业培训;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过往及我国经济形势的稳定走好,企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急切渴望迫在眉睫,企业的用工荒一度成为今年政府职能部门及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劳动者的职业素质问题成为制约就业的瓶颈。基于此,加强对职业培训工作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在对职业培训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探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合理化的措施和建议,为构建职业培训事业的和谐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一、职业培训工作的现实

    发展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手段,是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与效益的需要,也是适应扩大城乡统筹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因此,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势在必行,尤其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技术培训有着强烈的潜在需求。职业培训工作事关民生大局和社会稳定,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劳动者和社会用工单位作为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主体已实行完全开放的双向选择,就业岗位的竞争主要体现为劳动者自身素质能力的竞争。作为政府部门和职能管理机构,构建起能够与市场就业需求变化相适应的职业培训体系,培训出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满足市场机制下劳动者求职及企业用人的需要,是摆在政府及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职业资格证书将成为进行市场双向选择的主要依据,必须尽快实现职业技能鉴定的完全社会化管理,以保证每一个劳动者技能水平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3.培训必须为民生服务。怎样做到培训与就业的紧密结合,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促进待岗人员及大学毕业生广泛就业,这已成为职业培训部门必须面对并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4.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于文化和技能水平低,很大程度地制约着就业质量、就业推进速度及劳动就业安置的执行力度。

    二、职业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培训机构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理论课教师富余的职业学校只重视理论教学,而不重视实践教学。职业培训既无特色,又无品牌。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总体上办学者的综合素质偏低,尤其是一些办学机构的负责人,不懂办学规律,教学管理不到位,有些办学机构没有科学、系统、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行政、教学、财务的监督,教学设备、生活设施难以适应教学需要,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有些办学者把盈利和创收作为办学的主要目的,重招生、乱收费、包办证,严重损害了求学者的利益,损坏了社会办学的整体形象。

    2.培训机构专业工种单一。个别部门办的职业学校,依据其传统资源优势,多年来培训专业设置仍停留在第二产业上,如机械加工、电工电子、电气焊工等专业方面,而且多重视学历教育。多数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开设专业集中在单一的服装缝纫裁剪、电脑、厨艺、美容美发等,其他学校也只有1-2个专业。一部分城乡劳动者想学技术早点就业,由于培训机构培训工种单一,缺少综合培训的机构,学员选择专业空间有限,不少学员只好集中到省会城市择校学习。

    3.培训与就业缺乏有效对接。尽管职业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培训是为了促进就业。然而仍有些职业技术学校只重视招生而忽略推荐就业,而且招生不是根据市场和用工单位需要组织订单式和定向性培训,而是只图自己利益盲目招生,结果学员学无所用,派不上用场,市场求职依然艰难。

    4. 培训资源环境条件落后。国办的职业学校,在其自身办学实力和政府财政支持的前提下,都能够以校养校,教学条件相对宽松。而民办职业学校则全部由投资者个人筹款租赁场地,创建学校。他们为了求发展谋生存,各职业学校把大量精力用在招生赚钱,而不想加大教学投入,甚至再投入。因而造成办学条件落后,教师留不住,换了一茬又一茬,学生满腹怨言,家长意见大,实验实习器具匮缺,食宿条件改善缓慢。

    5.培训对象急功近利,认识不足。一部分待岗者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发展潜力,到学校学技术既耽误活又花钱。尽管劳动部门政策上鼓励动员,但仍有人不愿意参加。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认为学技术怕用不上,既缺钱又怕花钱。曾有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劳动就业相关专业培训时,竟无一人报名的情况,也有因报名人数太少而培训活动被迫取消。他们认为,培训既浪费时间,又花钱,有的项目投资还要一定资金,不如自己出门找事干。

    6.监督管理机制措施不力。目前,公办的职业学校,主要由职业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并进行监督管理,民办学校则由劳动保障部门监督管理。然而事实上由于监督力量、管理体制、参照标准等欠完备,形成了较为松散管理的局面,甚至有的培训机构钻行政法规的空子,为所欲为。比如,对学校教学大刚、教学计划、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教材选用、教研活动、教学质量、教学评估,就业去向等方面,还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及规范管理体系。

    三、问题分析

    1.对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轻职业教育。尽管县乡级行政部门非常重视民生工作,鼓励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就业,提供就业信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手有限,抓住了就业,而忽视了职业培训,致使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严重缺员。劳动保障部门缺乏专人去抓职业培训,民生工作就很难落实到实处。同时在政策扶持、生源保障、人员工资待遇等方面存在问题,职业培训事业底子薄、规模小。

    2.培训机构重生产,缺调研,职业针对性不高。目前,我国的职业培训已完全由传统的计划供给型向新型的市场导向型转变,较好地满足了人才市场需求。但是,在过去相当长时期,我国的培训体系是一种供给计划型导向体系,培训机构受政府宏观计划的调配,政府给以各种投入,培训机构只管招生教学培训,社会是否需要,需求多少则不予考虑。结果造成供求信息的失实、失灵及矛盾,经济运行成本大。

    3.就业职业资格证制度没有得以有效落实。目前,我国就业的从业资格证制度在相当职业范围中较好地执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三线产业及人员密集型岗位,劳动力未经培训就上岗的现象依然存在,职业资格证的权威性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社会认知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乡镇企业,非公企业的上岗职工持证上岗率低。

    4.社会力量办学规范化意识差,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需加强评估。尽管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其在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培训机构的举办者在师资聘用、教学管理、实训设备等方面不够规范,质量不能较好保证,再有监督管理部门监管不力,对职业培训机构的社会声誉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5.国家职业培训经费投入监管质量不高。国家非常重视待岗人员的就业及再就业培训,每年都要投入相当的资金用于职业培训工作,而对职业培训机构来说,他们也依规定提取了按人头发放的教育经费补贴,而真正用在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上的经费所占比例很小。

    

    6.职业培训指导的灵活性、创新性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职业岗位不断涌现,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凸显出来,而培训机构由于办学能力所限,不具备新兴职业的师资技术条件,仍然抱着传统专业开展职业指导培训,职业培训的针对性不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7.农村劳动力培训是最薄弱环节。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特点,决定了农村劳动力比较注重眼前利益,而不重视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缺乏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也造成就业时农村劳动力的频繁流动的特点。他们大多集中于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岗位工作,而用人单位也不愿意对流动性高的农民工进行长远的培训投资,尽管政府部门主动提供职业培训条件,不向农民工收取任何费用,但是,配合度和培训效果不理想。

    四、发展职业培训的思考

    1.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发挥政府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各级政府部门要尽快出台关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管理的实施办法,对组织领导、管理体制、培训专业、培训课程、培训模式、收费办法、就业安置、工作要求等作出科学的规定。同时,要确保政策的严肃性、连续性,抓好抓实,狠抓落实,真正树立起亲民、为民、惠民的政府形象。

    2.建立链条式投入保障机制,发挥资金最佳效益。一是切实保障政府对待岗人员培训补贴以及劳务输出补贴的最大化效益。政府可以通过订购置换培训成果的办法有效发挥培训经费补贴的经济杠杆作用,推动培训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从而开发培训机构市场化功能,吸引更多的待岗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这有利于彰显培训机构工作成绩,产生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提高培训规模和效果,促进培训就业有机结合。二是宏观指导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和定向式培训,由社会用工单位出资置换培训成果。这可推动职业培训机构积极性,扩大就业成效,实现多赢目的。

    3.对政府部门承办的职业技术学校加以梳理整顿,生源萎缩或不合格的学校该停办的停办,该发展的发展,该整合的整合,决不心慈手软,要有魄力和动作。对已成立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该整改的整改,限期达标,对整改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坚决取缔。对地区新开办的培训机构,必须坚持按需发展、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化的原则,公开资质论证,严格办学资格、办学层次和等级。还要不定期对专业设置、教材选用、课程安排、教学质量等进行监控和评估,建立健全培训机构的社会信用体系。

    4.建立健全就业前培训制度,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一是把制定劳动预备制度与加强新生劳动力资源管理、调节就业需求和推动职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新生劳动力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准入制的调控力度,对违反就业资格准入制的行为坚决纠正;二是继续在职业院校中推行“双证书”制度,通过在学校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核心能力和竞争力

    5.加强鉴定质量监管,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为确保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必须强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制度的衔接,切实加大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控管体制,实施就业准入,严格持证上岗,从而引导和规范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促进职业培训主动面向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6.加强调查研究和政策宣传力度。目前,在广大农村“上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上完大学也难以找工作,上大学还不如上职校,许多家庭的孩子上完初中就开始外出打工。所以,应特别重点研究农村职业培训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机制问题、农业产业化问题、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问题等,以便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坚实的理论支持。与此同时,应在农村中开展职业培训工作重要性的宣传,让全社会特别是决策层充分认识农村开展职业培训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之红.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借鉴意义[J]. 职业技术教育 2003,(36).

    [2]朱广贤. 略论培训工作在高等学校办学中的意义[J].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1,(4).

    [3]王进. 论职工培训市场化运作的基础和意义[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3,(6).

    [4]李兴国. 职业培训的意义、问题及对策[J]. 中国培训,2000,(3).

    Problems and Reflections on Occupation Training

    Wang Wei-min

    (Luoh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Luohe 462002,China )

    【Abstract】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occupation training,professional pertinence, weak awareness of running school standardly by social forces, poor flexibility and innovation in occupation training, and lack of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national funds in vocational training inspire us to do more research and policy propaganda,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vel evaluation, optimize training resources of vocational skills, promot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program actively and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gradually.

    【Key words】occupation training; problem; reflections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