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学国际合作办学的模式优化

刘风华
[摘 要]地方大学国际合作办学的本质是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素养,创新发展自己的特色,其根本目的在于一体化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应明确合作办学目的,理清合作办学思路,创新合作办学模式,深化独立办学实体建设,强化平台辐射与整合功能,精心选择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打造特色亮点,再造学院制流程,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关键词]地方大学 国际化办学 办学模式 学院制再造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5-0013-02
一、国际视野:地方大学的国际合作办学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大学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以国际教育合作为强力推手,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创新本土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其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理念。
(一)高质量的教育要以国际化办学水平为参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呈现与国际化水平高度依存的发展态势。要求人才培养标准和国际接轨,不仅要能适应地方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且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其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这是加快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们牢牢把握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充分利用两个资源,缩小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差距,是提升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办学的必然选择。
(二)高质量的教育要与国际化开放水平相适应
日本教育学家麻生诚说过,现代社会的大学如果丧失了国际性,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1]世界经济正跨越国家与民族的边界,进入一体化发展的快车道,极大地改变着“地球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这迫切要求大学能够培养通晓国际游戏规则、在国内和国际上均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根据WTO相关规定,高等教育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部分,开放性和国际化成为其基本特征。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对外开放力度,通过吸纳别国的科技文化成果、教育制度、教育经验与模式,大力推进本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切实提高本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三)高质量的教育要促进国际化与特色化结合
只有着眼于本土特色,才可能真正成为国际特色。国际化不是西方化,地方大学国际化办学的本质是能坚守“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素养,创新发展自己的特色。因此,必须按照开放合作、促进发展的方针,坚持中外结合、为我所用的原则,更加注重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消化吸收与创新发展,或将国际合作的、跨文化的、全球化观念等国际元素,整合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之中,营造海纳百川的学术氛围,创设开放融合的制度环境。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支点,在于一体化提高人才培养的开放性水平,增强学校走向国际化的综合实力。
二、模式选择:地方大学的国际合作模式
(一)合作办学机构:以二级学院办学实体为主要载体
国际合作办学机构一般存在独立设置机构、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两大类。目前,我们以二级学院办学实体为主,设立相对独立的国际教育学院,通过引进中澳、中美、中菲、中新等合作项目,开辟“境内培养”、“境外留学”双联分段合作教育通道,拓展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空间。学院在教学与管理上相对独立,但办学自主权有限,存在投入不足、辐射不强、机制不活等问题,更主要的是未能走出单纯的项目合作模式,构建与现有学科专业一体化嫁接的合作平台,达到中外教育理念及其模式的有机融合。因而,有必要深化独立办学实体学院建设,强化平台辐射与整合功能。
(二)合作办学形式:以嫁接型模式为主要特点
按照资源引进及其整合水平的差异,目前主要有融合型、嫁接型和松散型三种基本模式。融合型模式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培养体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嫁接型模式是充分保留各自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评估,互认学分,使学生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松散型模式是通过师生互派、学分互认等方式,实现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目前,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嫁接型模式,通过项目合作,为学生提供宽口径的升学与就业渠道。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这些项目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整体融合度不高,且尚未真正实现本土国际化教育。
(三)合作学历教育:以双文凭学历教育为主要形式
举办合作教育,通常会选择招收计划内学生,以双文凭学历教育为主要办学模式。这样一是可以规范招生,保证生源质量,便于学生按时完成专业学习计划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二是能降低办学风险,提高合作办学的公信度,赢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信赖,学生的发展前景也比较广阔,进则可以到境外留学,退则可以获得国内大学文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与母体学校争夺招生资源,而非实质性共享合作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而且偏重传统学历教育,偏离了合作教育的目的和方向。因而,从单纯的学历教育走向实质性开放性的应用型国际化教育为大势所趋。
三、理清思路:地方大学国际合作的优化
(一)明确国际合作办学的目的和方向
国际合作办学旨在立足地方,面向未来,培养能够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并能立足基层施展才干、志在高远建功立业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从学校办学层面来看,就是要坚持“立足基层,志在高远;融入社会,追求卓越”的核心办学理念,借助国际教育合作平台,实质性整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融入国际与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提高学校开放发展的整体水平,建设一所具有国际化办学实力的中国特色的地方大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中外结合、为我所用的原则,在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消化吸收与创新发展,更加重视将合作办学的成果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之中,成为学校特色培育的基础和动力,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国际窗口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二)科学制定国际合作办学总体规划
作为新建地方大学,我们举办国际合作教育,不仅是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和形式学历教育的需要,更是我们拓展办学渠道、提升办学实力、实现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因此,必须确定适合学校发展定位的国际合作教育的总体战略,从管理体制、办学规模、合作模式、教学方法、合作对象等方面,进一步确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质量优先、规范管理、特色发展”的原则,确定国际合作教育的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并创新开放融合的运行机制,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方案,确保规划实施的科学、可行和有效。
(三)精心选择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打造特色亮点
优质教育资源的着眼点主要应放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对接上来,其根本任务是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打造本土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例,该模式是2000年以来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进行跨国研究所获得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以产品运行的全生命周期为载体,其核心是“基于项目设计”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构,以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这一模式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从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提出了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系统、实施过程和评价标准,形成了具体化的、可测量的目标体系,使人才培养具有更明确的方向性和系统性。
(四)再造学院制流程,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大学学院制主要有学科学院制和住宿学院制两种。住宿学院制来源于牛津大学,具有经费自主权和法人地位。与侧重学术管理的学科学院制不同,住宿学院制则侧重学生管理,借助“导师制”强化育人功能。所谓“再造学院制流程”,特指以国际教育学院为独立办学实体和教育平台,做到“一头在内,两头在外,一体整合”,即依托国际教育合作平台,覆盖对外国际合作与产学合作,一体化整合中外优质教育资源,协调组织学校教学学院全面、全程融入合作教育,将国际教育标准纳入主流课程范畴和产业合作计划,校企深度合作设计课程体系,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同时,以合作项目为切入点,拓展国际交流领域,提升国际合作层次,打造国际特色学院,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合作交流,提高地方大学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 注 释 ]
[1] 陈亚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28-30.
[责任编辑:陈 明]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