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活动搭建中小学衔接教育的过渡桥梁
摘 要:从小学升入初中,整个学习环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需要教师做好中小學的衔接教育,使学生适应中学生活,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中小学的衔接教育,努力提升中小学衔接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如何通过活动搭建中小学衔接教育的过渡桥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论述了通过活动开展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积极作用,重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小学衔接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衔接教育;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0-0004-02
引 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更有效地开展中学教育显得至关重要。由于中学阶段的学校管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与小学教育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中小学衔接教育,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中学学习中[1]。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中小学都高度重视中小学衔接教育,而且有自身的教育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较高的标准和要求来看,特别是按照“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个别中小学在开展中小学衔接教育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效能性,特别是“活动式”中小学衔接教育相对比较薄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相关工作者应运用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既要深刻认识通过活动搭建中小学衔接教育过渡桥梁的积极作用,又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使中小学衔接教育更具有实践性、吸引力和效能性。
一、利用活动搭建中小学衔接教育过渡桥梁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由于小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升入初中后,教师必须在培养学生学习意识方面下功夫,否则就会导致学生不适应中学生活[2]。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形之有效的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特别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走进大学”活动,让小学生切实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这不仅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再如,学校可以开展“我以学校为荣,我为学校争光”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开展一系列形之有效的活动,能够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2.有利于帮助学生融入中学环境
中学阶段与小学阶段相比,在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学方法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最开始小学生普遍感到不适应,因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尽快融入环境,进而不断克服学生的陌生感。学生融入学校的各类环境中,能够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比如,从教与学的方法来看,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具有较大的变化,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注重反复讲解和示范,学生多通过模仿和记忆来学习;在中学阶段学生除了需要记忆知识外,更需要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将思考、阅读和听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适应这样的教学环境。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教学环境。
3.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
小学生普遍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更依赖于教师的“刚性管理”;而中学更加重视“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有效结合,同时要求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行为训练活动,对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在开展行为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做事规则训练、待人接物训练、独立思考训练、学习规范训练、遵守秩序训练等,进而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再如,教师可以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让学生做到既尊重自我,又尊重他人。
二、利用活动搭建中小学衔接教育过渡桥梁的策略
1.创新中小学衔接教育思想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开展中小学衔接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开展一系列形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可以搭建中小学衔接教育的过渡桥梁,进而使中小学衔接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4]。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中小学衔接教育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开展活动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努力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中小学校要将活动式衔接教育作为加强中小学衔接教育的重要战略性举措,进一步提高中小学衔接教育的实践性,同时还要在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方面下功夫。当小学生升入初中后,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特别是要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比如,为了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开展衔接教育,多组织主题班会活动,既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规范。
2.完善中小学衔接教育载体
要想通过活动更有效地开展中小学衔接教育,相关工作者需要不断完善衔接教育载体,努力使其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比如,教师应加强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尽快地熟悉教师,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来教授相应的学习方法,必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再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使学生适应中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切实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放慢教学节奏,为新生熟悉新教材、新教师、新方法预留一定的缓冲区。教师可以采取“对分课堂”的方式,将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前半段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后半段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要想完善中小学衔接教育载体,教师还要重视应用信息技术。比如,新生入学后,教师可以建立QQ群和微信群,开展一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尽快熟悉,创建融洽的学习环境。
3.完善中小学衔接教育机制
中学阶段教育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由于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对中学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等方面尚不适应,必须要通过中小学衔接教育进行过渡。尽管中小学衔接教育模式相对较多,但过于理论化的中小学衔接教育无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而利用教学活动来开展中小学衔接教育则具有较强的积极作用[5]。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加强中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性,对各类活动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安排,特别是要引导学生适应中学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管理模式、校规校纪,并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积极组织有利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衔接的活动,而学校应在这方面提供一定的保障[6]。完善中小学衔接教育机制,还要更加重视教学活动内容的趣味性、生活化和游戏化,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中小学衔接教育活动。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对于中学教育来讲,做好中小学衔接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一系列形之有效的措施,使中小学衔接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7]。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小学衔接教育中,深刻认识活动式衔接教育的积极作用,积极地探索科学的实施路径,在创新中小学衔接教育思想、完善中小学衔接教育载体和教育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使中小学衔接教育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何秋菊.创新新生拓展体验模块,实现家校无缝对接中小学衔接教育探索[J].学苑教育,2018(13):10.
赖荣树.九年一贯制中小学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衔接问题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4):11-12.
宋泉.用“活動”来搭建中小学衔接教育的过渡桥梁[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8):188-189.
杨伟.对中小学衔接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1(11):117.
林慧芳.中小学衔接教育家庭指导策略研究——论家长在中小学衔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才智,2010(03):185-187.
龙一云.中小学衔接教育絮语[C].中国当代教育文集(十二卷):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03:1028-1029.
曹长龄,柳袁照,李牧,等.关于“中小学整体衔接实验”的思考[J].东吴教学,1989(02):20-21.
作者简介:杨莉亚(1978.12—),女,江苏常州人,现任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