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博士生社会化研究综述

    郭月兰

    [摘 要]博士生社会化的过程涵盖了学术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双重因子。对博士生社会化的研究兴起于国外,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国内学者对博士生社会化的内涵解读、影响因素探索、阶段划分仍进行了相对完善的研究,并从理性认识博士生社会化和通力合作推动博士生社会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实现策略。未来的研究任务很艰巨,需要在学习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加强中国的本土化研究,真正解决我国博士生的社会化问题。

    [关键词]博士生;社会化;学术社会化;职业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9-0140-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9.027

    博士生教育处于国家教育体系的顶端,肩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艰巨任务。当下,博士生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热议的话题,究其原因,在于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博士生所掌握的技能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1]。博士生教育以提供学术训练、培养学术能力为核心,随着知识生产模式2(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 2)、“三螺旋模型”(Triple Helix Model)、“学术资本主义”(Academic Capitalism)等概念的提出,高等教育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的内在学术性和外在社会性要求博士生培养也要兼顾学术和市场,博士生面临着身份的双重社会化,即角色的社会化和职业角色的社会化[2]。这种双重社会化不是单一的线性模式,而是复杂的多元互动模式,二者相互交织与影响,共同促进博士生的学术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这是他们成功地走向学术劳动力市场和非学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因素。可见,博士生社会化研究理应是博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博士生社会化进行系统的研究也是内部学术环境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客观要求。

    一、博士生社会化的内涵研究

    研究博士生社会化,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社会化(Socialization)。社会化是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术语,社会学家默顿(Merton)将其定义为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习得特定社会、团体或组织所需要的各种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处事态度和知识体系,从而获得成为该社会、团体或组织所要求的成员资格[3]。对于博士生而言,这里的特定社会、团体和组织被认定为是他们从事学习活动与研究活动所在的学校、研究生院、学系及其相伴随的文化环境,是博士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有其自身的一套规范和准则,这些规范和准则都是博士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4]。

    博士生在学校组织内部的社会化是一个双重社会化的过程,即博士新生作为博士研究生的角色获得过程和他们通往未来职业的预期社会化过程[5]。博士生在此过程中实现身份的转换,即从学生到独立的研究者,从职业自然人到职业社会人的过程。据此,可以将博士生社会化分为学术社会化(Academic Socialization)和职业社会化(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其中,学术社会化以获取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学术规范和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旨在促进博士生顺利进入学术劳动力市场。它以学术为核心,突出了博士生教育的学术逻辑[6]。职业社会化是与学术社会化同生共进的一个概念,是指博士生通过院系的规训、个人的学习以及与教育环境的互动,获得将来进入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职业意识与价值观、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行为规范,从而适应职业角色的过程。对于博士生而言,学术社会化属于其内生属性,职业社会化属于其外衍属性,二者相互交织与耦合,共同促进博士生个体的社会化。

    二、博士生社会化的历史研究

    用社会化理论对博士生教育进行研究主要来自于美国,也集中在美国,这与美国博士生教育的特殊情况不无关联。在美国,博士生学业年限过长以及流失率过高已經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这不仅是教育资源的高消耗,也给博士生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7]。学者围绕这一难题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学术共同体缺失[8]、师生关系僵化[9]、学习与生活失衡[10]、跨学科难融合[11]等社会化因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产生,由此构成了博士生社会化研究的内在原因。此外,大量的博士生开始涌向非学术职业,限于学科范围内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和适应学术性研究工作的技能对于大学和研究所之外的劳动力市场是不契合的[12],这就构成了博士生社会化研究的外在原因。在此背景下,针对博士生社会化的研究开始在美国兴起,并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我国博士生的流失率虽然没有美国那么高,但其培养模式受内部基因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13],博士生社会化问题也成为近些年值得关注的课题。传统上,博士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14]。学术职业被视为博士生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毋庸置疑的职业选择[15],但随着学术经费的相对紧张、学术环境的相对恶化,学术职业面临着来自职业薪酬、职业压力、职业发展等各方面的挑战[16],学术职业在博士生心中的神圣地位发生撼动,学术职业的吸引力减弱[17],学术职业与博士教育从紧耦合转变为松耦合,甚至是解耦状态[18]。评判博士培养质量的标准也开始变得模糊和多样化,市场需求与高校的培养要求不完全一致[19],博士生教育面临着学术劳动力市场与非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双重压力。如何达到博士生教育与职业发展的有效衔接是当前博士生教育的内部基因[20]。

    与博士生内部基因相伴出现的就是博士生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20世纪末以来,知识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与大学、政府和市场相互交织,形成了埃茨科瓦茨(Henry Etzkowitz)和雷德斯道夫(Loet Leydesdorff)所说的“三螺旋模型”[21]。同时,知识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知识生产更多地表现在应用语境中,更多地来源于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知识生产的场所也出现了社会“弥散性”和“异质性”,这些特质被吉本斯(Gibbons)等人概括为知识生产模式II[22]。变化了的外部劳动力市场使得博士生培养除了具备学术传承性之外,还要回应市场的需求[23]。在此背景下,博士生就业面临着双重桎梏:一方面,学术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博士毕业生在学术职业领域谋职难度增加;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学术界外部对博士人才的需求旺盛[24],但高校培养的博士生所掌握的技能与社会需求不匹配[25]。这种桎梏对我国博士生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任务,即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如何平衡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如何协调学术职业的生存现状和非学术职业劳动力市场的变化[26],实现博士生个体层面学术社会化与职业社会化的一致性[27]。

    以上研究构成了博士生社会化研究的历史起源,也是审视博士生社会化及其研究的大背景。

    三、博士生社会化的横向影响因素研究

    个体的社会化都是独特的完整过程,且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来自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相对于博士生社会化的由来与内涵,关于博士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横向影响因素更受到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通过梳理博士生社会化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发现个体、环境以及个体与环境的关系是学界关注的主要论题,进而总结出影响博士生社会化的两类因素,即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包括博士生的身份背景、教育背景和经济背景3个变量;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教育环境因素,包括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2个变量。

    (一)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对博士生社会化的影响可以具体化为身份背景因素、教育背景因素和经济因素3个变量。博士生群体正处在成家立业的黄金年龄,但通过调查发现,已婚博士生在读期间不断推延生育时间,未婚博士生不断后推婚期,这其中就掩盖着社会化中学习与成家的冲突、学习与生活的平衡等问题[28]。教育背景主要关注博士生本硕阶段所在的学科专业、学校以及学业的延续性对其社会化的影响。边国英在对1所重点研究型大学社会学、教育学2个学科的10名博士生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发现,个人学术研究的连续性、个人先前的学术背景与当前学术研究的契合度高有利于促进博士生的社会化,她借用隐喻的方法将其称为“植物生长的过程”[29]。同样,其他学者也指出,本硕博就读学校类型起点越高、连贯性越强,越有利于博士生的社会化,且博士生走向学术职业的比例也越高[30]。此外,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博士生社会化的重要变量,尤其是对于博士生而言,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投入、日益贬值的文凭,再加上与同年龄段昔日同学的经济对比时常会让其产生心理落差[31]。博士生在求学阶段最为注意的就是学校补贴、导师补助和其他经济收入。经济因素是博士生产生社会化冲突的重要因子[32],求职和就业是博士生教育阶段社会化的归宿[33],在求职和就业上,经济因素也是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和非学术职业的关键因素[34]。基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博士生社会化中的身份背景、教育背景、经济背景对其个人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其社会化。

    (二)环境因素

    教育环境也是影响博士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这里的教育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其中,物质环境主要指图书、仪器等物质条件;制度环境主要指研究生院以及系部关于博士生培养的规定,包括课程考核、资格考察、学位论文规定、导师要求等制度性文件和管理条例;文化环境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氛围,包括导学关系、同伴关系、院系学术氛围等[35]。在现有的文献中,对博士生社会化中设施与资源等物质条件的支持鲜有涉及,学者们讨论得更多的是博士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研究发现,学院对博士生培养计划的不足、课程质量的低劣、知识训练的狭窄、组织方式的无序、管理的宽松对于博士生社会化具有消极影响,导师的引导、学术共同体的建构等因素对于促进博士生社会化的深化与整合具有积极影响[36]。同时,学科文化也会影响个体生活,博士生只有遵循所属领域的学科文化,才能在特定的“场域”建立社会身份[37]。当前,博士生社会化发展状况堪忧,各种因素的综合使得博士生社会化问题日益突出,博士生社会化之路任重而道远[38]。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博士生的社会化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的内部因素,也有环境等外部因素。博士生正是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社会化的。

    四、博士生社会化的纵向发展阶段

    博士生的社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博士生心理上不断从不适应到逐步认同并内化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研究涉及到博士生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传统的博士生社会化理论认为,博士生社会化是线性发展的模式,即导师基于一定的标准录取学生,用规定的方式培养学生,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得毕业[39]。随着博士生社会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根据博士生教育中学习活动与研究活动的进度,将博士生社会化分为初步社会化、中期社会化、社会化的深化。其中,在初步社会化中面临着身份适应和教育环境的适应任务;在中期社会化中面临着学术定位与知识整合的任务;在社会化深化阶段面临着学位论文创新与写作的任务[40]。另有研究者将博士生群体视为学术职业的后备力量,并依据他们身份的转换,将博士生社会化过程分为“高级学习者”“受训中的同事”“低级同事”3个阶段,且每个阶段在课程学习、资格考核、论文撰写中都有不同的要求[41]。与以上两类划分不同的是,有研究者指出,博士生的社会化是动态的,各个阶段都会感到角色的不清晰,对院系的培养方案、论文要求、角色期待以及一系列培养计划模糊不清,且相对于低年级博士生而言,高年级博士生尤其在进入论文的撰写阶段后,更经常体验到模糊的感觉[42]。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尽管博士生社会化过程划分的阶段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博士生从单一的个体逐步融入到学术共同体,他们在不同阶段面临的角色冲突与任务也反映了其在自我身份认知上的差异性。

    五、博士生社会化的实现策略研究

    尽管我国的博士生社会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对博士生社会化的研究理应成为一种趋势和研究的重点,应通过实施一系列可操作的策略实现博士生的社会化。

    (一)正视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对博士生社会化的影响

    传统博士生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博士生的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学术职业也是博士生就业的主要选择。随着高校外部环境的变化,博士生的培养模式更加多元,博士生的社会化也更加复杂。有学者指出,学术性是博士生的培养的根本属性,但社会对博士生的多样化需求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内在的学术逻辑和外生的市场逻辑之间要寻求一种平衡,这种平衡的基础就在于平衡博士生培养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知识创造的学术价值与市场价值[43]。博士生就业的多元化趋势倒逼博士生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博士生教育不仅要為学术界培养人才,也要为非学术界提供后备力量[44],对于这一趋势,要正确审视并重新定位博士生的培养理念[45]。总体而言,学者们都肯定了博士生教育是学术创新和学术人才培养的最顶层教育,但同时也呼吁博士生培养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职业发展,如能做到平衡与兼顾,将对博士生的社会化大有裨益。

    (二)通力合作,推动博士生顺利实现社会化

    博士生社会化的实现既需要理念层面上的顶层设计,更离不开实践中各利益相关者的通力合作。博士生社会化是从博士生开始进入或准备进入博士生角色到博士生就业的完成的过程,其中最核心的环节就是对博士生的培养和教育。首先,要注意区分博士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46],包括拓宽课程面[47]、促进多学科融合、实现跨学科培养[48]、加强可迁移能力的训练等[49]。其次,要明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文化属性和知识属性,为博士生提供符合学科和专业文化的教育与指导。第三,要为博士生社会化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50],包括营造多元参与的学术共同体,对博士生社会化发展起到情感支撑作用的家庭共同体、师生共同体和同辈共同体。最后,要加强博士生培养的校企合作,包括高校与产业的合作、产业教授和兼职教授的评聘等。博士生社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多方配合、鼎力合作是博士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根本走向。

    六、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国内学者对博士生社会化的研究涵盖了对国外理论的解读、社会化影响因素及阶段的划分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梳理与消化,才能与前人进行理论对话,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

    (一)博士生社会化研究述评

    博士生社会化研究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国内刮起了博士生社会化研究的春风,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全球博士生教育的变革,对博士生社会化的研究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关于博士生社会化研究的直接文献屈指可数,但仍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这些文献一方面为关于博士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社会学视角,另一方面能对现有的博士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新的解释,也能为博士生教育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在肯定当前文献价值的同时,也应理性地审视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从研究成果上看,关于博士生社会化的研究存在概念凌乱。目前,对博士生社会化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杂乱且不统一,现有研究用“学术社会化”“学术职业社会化”“职业社会化”“专业社会化”等概念替代博士生社会化,一方面概念存在窄化,另一方面各概念间存在交叉。其次,从研究内容上看,关于博士生社会化的研究多为国外翻译与介绍,本土化思考不足。这一问题也可以用来解释研究成果概念的凌乱。国内学者对博士生社会化的研究更多的是在介绍西方的理论研究成果,重介绍、轻比较,没有结合中国文化与中国国情进行本土化思考,而是直接套用国外的社会化理解直接解释中国的问题。第三,从研究方法上看,关于博士生社会化的研究较多的是思辨研究,实证研究相对匮乏。这一问题也可以用来解释研究内容的国外译介。博士生社会化因个体的独特性而呈现出差异性和不可复制性,且社会化更多的是个体主观感知和切身体验。从这一层面来看,访谈法在博士生社会化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方法,这与国外研究也是相一致的。另外,限于访谈法本身的局限性,在博士生社会化研究中,也理应配合问卷调查法。总体而言,我国的博士生社会化研究尚处于方兴未艾之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研究任务艰巨,道路且漫且长,这恰为学者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二)未来研究的展望

    学术研究,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需要建立在雄厚的理论积淀的基础上方能负重前行。基于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在两个方面加强思考与强化:第一,加强国外资料的学习与消化。博士生社会化研究源于国外,尤其集中在美国,选取美国博士生社会化研究高产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在内容上具有承接性,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对这些文献的系统性学习与思考有利于丰富博士生社会化的理论积淀,并在与前人对话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研究。第二,加强中国的本土化研究,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美国博士生社会化研究的缘起根本在于博士生的高流失率和较长的学习年限,但借用国外博士生社会化理论研究中国博士生教育问题时,需要放在中国文化背景和特定的语境下进行。

    基于此,对于博士生社会化问题的研究,可重点考量中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中国博士生社会化冲突的表现与根源、解决中国博士生社会化问题的路径、博士生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可为与难为、探寻不同学科学术共同体营造的策略、市场环境下如何恪守博士生教育的根本、高校如何在学术与市场的双重风向标下找准博士生教育的方向等问题,这些都有待后续的研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22]陈洪捷.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博士质量的危机[J].高等教育研究,2010(01):57-63.

    [2]Chris M.Golde.Beginning Graduate School: Explaining First-Year Doctoral Attrition[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1998(101):55-64.

    [3]R. K,Merton.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M].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57:365-387.

    [4]Susan K.Gardner.The Dispositions and Skills of a Ph.D. in Education: Perspectives of Faculty and Graduate Students in One College of Education[J].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2007(5):287-299.

    [5][42]牛夢虎,徐永.美国博士生流失问题的若干理论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59-63.

    [6][13][23][43]顾剑秀,罗英姿.学术抑或市场:博士生培养模式变革的逻辑与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6(1):49-56.

    [7]BS,Smallwood. Doctor dropout[J].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4(50):120-129.

    [8]Barbara E. Lovitts. Leaving the Ivory Tower: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Departure from Doctoral Study[M]. Lanham,MD:Rowman and Littlefield,2001.

    [9]Chris M.Golde.The Role of the Department and Discipline in Doctoral Student Attrition: Lessons from Four Departments[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5(6):669-770.

    [10]Susan K.Gardner. “I heard it through the grapevine”: doctoral student socialization in chemistry and history[J]Higher Education,2007(54).723-740.

    [11]Susan K.Gardner. Socialization to interdisciplinarity: faculty and student perspectives [J].Higher Education,2014(67).225-271.

    [12]芭芭拉.M.科姆.博士生教育去向何方?——全球变化背景下欧洲的新舉措[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4):66-75.

    [14][19][47]沈文钦,王东芳,赵世奎.博士就业的多元化趋势及其政策应对——一个跨国比较的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5(2):35-45.

    [15]Ruth Neumann,Kim Khim Tan. From PhD to initial employment: the doctorate in a knowledge economy[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1(5):601-614.

    [16]郑盈盈.中国学术职业吸引力的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17][34]张英丽.我国博士生的学术职业选择及影响因素[J].高教探索,2009(2):22-25.

    [18]王轶玮.知识转型下学术职业变革与博士教育发展:特征、挑战与行动[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12):1-7.

    [20]胡德鑫,金蕾莅,林成涛,王轶玮.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工科博士职业选择多元化及其应对策略——以清华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7(4):72-77.

    [21]方卫华.创新研究的三螺旋模型:概念、结构和公共政策含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1):69-73.

    [24][44][49]徐贞,牛梦虎.就业多元化趋势下博士生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9):64-71.

    [25]顾剑秀,罗英姿.学生职业发展需求视角下博士生培养满意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江苏省8所高校的经验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6(2):72-78.

    [26]鲍威,杜嫱,麻嘉玲.是否以学术为业: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职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J].高等教育研究2017(4):61-70.

    [27]刘秋颖,施晓光.学术型博士生学术适应力建构与濡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2):31-35.

    [28][32]王晓焘.博士生社会化冲突与压力调查及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9-42.

    [29]边国英.社会科学博士生学术研究体验:隐喻的方法[J].现代大学教育,2010(3):28-33.

    [30]关辉.跨学科博士学科认同的危机与重构[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2):16-20.

    [31]Chris Woolston.Graduate suvery:A love–hurt relationship[J].Nature,2017(7677):549-552.

    [33]罗英姿,张佳乐,顾剑秀.毕业博士调查: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新工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1):22-27.

    [35][36][40]边国英.知识历险与身份转换:社会科学博士生专业社会化过程研究[D].北京大学,2012.

    [37]黄雪梅,王占军.美国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影响因素———个体、学科文化与制度三维分析[J].江苏高教,2017(9):100-105.

    [38]郝国良.社会化视角下理工科高校博士生学术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39][46][50]郑觅.博士生专业社会化理论研究概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2):62-66.

    [41]郭丽君,吴庆华.试析美国博士生教育为学术职业发展准备的社会化活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66-70.

    [45]王传毅,赵世奎.21世纪全球博士教育改革的八大趋势[J].教育研究,2017(2):142-151.

    [48]顾剑秀,罗英姿.是“管道的泄露”还是“培养的滞后”———从博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反思我国博士培养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3(8):46-53.

    (責任编辑:申寅子)

    Abstract: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of doctoral students contains the dual factors of academic so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socialization of doctoral students has arisen and developed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current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However, the domestic scholars still make a comparatively perfect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interpretation, influence factors exploration and stage division of the doctoral students s

    ocialization. And analyzed the realization strategies of doctoral socialization from two aspects, which is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doctoral students socialization and cooperation to promote the socialization of doctoral students. The future research task is still arduou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localization research in China based on study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foreign countries, so as to truly solve the socialization problems of doctoral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doctoral students; socialization; academic socialization; 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