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与发展
摘 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其变化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内涵。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挑战和应对措施等三部分作为出发点,全面阐述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脉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个体的国家认同价值和思想道德观念,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公民教育的主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推广,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部分都亟待被赋予新的内涵,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要面对新的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互联网时代,个体接受到的信息多为依据个人兴趣选择后的自我认同和相似的内容,这就导致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被削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主要德育模式。是以,探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网络时代适应与进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反思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现今高校工作者如何探索隐性思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新内涵,培养学生个体的国家认同和道德认知,促进道德教育领域的向前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都成为思政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内容。
1 互联网时代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白显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定义并提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寓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间接的、内隐的教育影响因素,主要通过通过个体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发生作用。互联网的普遍推广和应用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新的传播途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隐性教育的发展加速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衰落,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正在逐渐取代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中的地位。而新媒体、自媒体逐渐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也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附着的天然土壤。当今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虽然固然没有彻底改变,但也增添了新的内容,其特点如下:
1.1 渗透性
渗透性,是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通常会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寓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全过程,这也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性。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但是其客体转变为海量的数据和其他互联网络终端,而主体在互联网的海量数据中,将自身的意志、意识投影到的客体上,在客体上留下了人的主体印记,主体与客体均产生了数据化,即主体在网络中产生了客体化。
同时,互联网将思想政治教育从有限的课程内容和活动范围扩展到了整个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约束,呈现出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属性。互联网借助新媒体等中介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新时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逐渐加深也导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加强,成为了影响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最长久、最广泛的教育内容。
2.2 潜隐性
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大特点是潜隐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思想道德观念内化的媒介,把环境文化中所承载的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态度等价值观逐渐内化,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行為。这种教育方法着眼于无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以达到价值观教育的期望结果。在互联网时代,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相关的信息咨询仅仅占据网络数据总量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道德价值观念潜藏在网络数据和网络交互行为之中,各种新媒体、自媒体也拥有虚拟网络的管理规定,这些规定也成为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
2.3 无意识性
教育领域包含意识和无意识两大领域。有意识教育指学校的直接教育和灌输教育。无意识教育则指不为个体意识所察觉的一种教育形式。其主要优势在于润物细无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为无意识的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方法比意识层面更为强大,适用领域更为广泛,个体易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和影响。
由于互网络不受地域、人数的限制,因而任何个体在互联网实际上都会接受隐性的价值观信息。比如,网络新闻中有关政府机构的新闻可被任意多的个体访问,其中蕴含的隐性价值也被个体所接受,同时任何个体都可以在网络聊天室与任意多的个体进行价值交互行为。这样隐性价值观的传播途径就得到拓展。个体在网络中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在无意识的接受价值观念,隐性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个体将互联网络中接受的正确价值信息转化为稳固的思想观念,并形成稳定的价值行为和习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由无意识认知的形成环节介入,借助互联网创设一种真实性、引导性的环境,使个体在无意识中接受情感感染,实现由“知”向“行”的转化。
2.4 虚拟性
在互联网时代,虚拟性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特征,网络中个体的真实身份被虚拟身份所取代,被数字符号所掩盖。因此,个体作为自然人的特性被抹除, 可以相对真实地反映网民的思想观念,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同时,在互联网中拥有完全平等的地位,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不具有排斥性,同时个体身份的虚拟性,也有利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广和传播。第二层含义,是基于潜隐性和无意识性中的“情境性”,互联网的虚拟特征决定了其制造情境性的便捷性,可以利用虚拟的数据建立现实中难以存在的情境领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通过这种虚拟性在互联网可以实现。然而,虚拟空间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现实世界的折射,互联网络中的社会意识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社会存在的反应。
2 互联网时代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实践与传承的思维、行为和组织的方式及其产品,分为物质文化、社会(制度)文化、心理(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人与环境互动产生了物质文化,人与社会互动形成了制度文化,而人与自我、他人和心理互动产生了心理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人与网络的互动形成了人机互动,人与网络社会的互动产生了互联网制度文化,而人与他人的网络交流产生了互联网精神文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精神性存在,归属于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同文化有着无法分割的内在关系。从这个角度思考,互联网文化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有新的挑战。
2.1 内容监管的滞后性
2.1.1 网络信息的复杂性
网络时代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最深刻的挑战在于“一切皆可量化”。互联网和储存设备的发展推动了信息的数据化,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互联网产生的数据超过了之前几个世纪的总合。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讯息都属于未经筛选的原始状态,数量纷繁复杂,容易破坏个体思维的延续性,造成思维中断。而网络信息虽然经过“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的初步筛选,但是网络数据的数量庞杂以及个人网络数据的保密性,使得互联网的内容难以做到彻底清理。
互联网时代,由于其开放性的特征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冲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约束、行业差异、社会群体的界限等限制,基于网络的交互性以及自媒体的发展,互联网中的所有个体即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和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的传播速度进一步提升,这一导致了信息传播内容的不可控性。
2.1.2 专职人员的缺乏与滞后
以互联网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例,高校网络平台大多由学生兼职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严重匮乏,难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日常维护,妨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专、兼职人员中,兼具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技术复合性人才数量稀少,二者的专业知识交流与对接不足。
而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涉及隐性教育的文化产业专职人员极为少见。文化产品的制作人对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理解流于表面,未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导致大量文化产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难以从显性转入隐性。
2.2 教育内容的匮乏性
2.2.1 内容形式单一
当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传播的方式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然而, 这些页面单调无趣、文字过多,对于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不足,有些内容甚至严重脱离时代背景,依旧采取灌输式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复制品,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缺乏有效的互动, 人的现实主体性和虚拟主体性严重异化。
网络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僵硬发展甚至挤压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空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中的载体数量匮乏,大多依靠新闻时事承载价值,而新闻时事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包含负面价值,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造成阻碍。电影电视等文化作品中,类似于《开国大典》、《建党伟业》的优秀作品数量较少,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媒作用。
2.2.2 价值潜隐性不足
在互联网中,个体自主选择信息的过程就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这决定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必须全方位渗透到各种网络信息之中。当前互联网中,思想政治教育仍以直接的、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间接的、包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数量匮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潜隐性不足,许多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片空白,让位于网络中的各种流行文化。
3 互联网时代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策略
3.1 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净化网络空间
互联网是承载个体信息与交流的平台,个体在网络社会空间环境中的人际互动状况直接决定、影响和制约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互联网本身信息量的繁杂性决定了其信息传播的盲目性,因此要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中的作用,就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监管机制。应当从技术和法律两个层面加强对于网络信息规范和管理,有效地辨别受到幕后操纵的虚假网络信息。
互联网本身信息量的繁杂性决定了其信息传播的盲目性,因此要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中的作用,就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监管机制。应当从技术和法律两个层面加强对于网络信息规范和管理,有效地辨别受到幕后操纵的虚假网络信息。进一步推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的传播,首先从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做起,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网平台。立法约束网络门户和自媒体平台的设立和审核,设立内容资源的分级、分层制度,用技术手段过滤互联网有害信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人工监控等手段,及时检查、更新、过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还高校网络环境的一个文明、健康的空间。
3.2 豐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首先,要组建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创作优秀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文艺作品。具体说来,专业团队中既包括网络技术人员,也包括文化产业从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者、学生代表等,通过团队协作进行跨领域地合作。文化产业从业者根据学生的偏好决定具体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提供价值观和心理科学的专业知识指导。以《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为例,该作品是由国内漫画作家逆光飞行创作的国民历史普及漫画,从2011年漫画出品起因为诙谐的画风和引人入胜的动物形象跃然于各大论坛,用漫画的形式诠释了中国近代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同时在内容中添加与网络主要受众密切相关的案例分析,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出所要学习的隐性价值,或者是将新闻时事加入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开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网络交互平台,积极进行价值评论的网络社交活动,以此来提高个体在网络中参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周大鸣,秦红增.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 宋元林.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现状及其有效运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7):49-54.
[4]吴满意,谢海蓉.论网络人际互动对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意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5):128-134.
作者简介:郝亚楠,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