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的缺陷及改革设想
何 勇 李容珍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正处于经济全面转型时期,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与改革开放前期甚至是10年前相比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总的来说这些变化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对我国的经济转型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变化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有些变化偏离了正常发展的轨道。如何使经济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是值得国内经济学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应该看到的是,即使是西方一流的经济学系,其专业课程设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我国的经济学专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盲目模仿,而应该在逐步的探索和实验中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二、我国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经济学数学化
早期的经济学只是用图表等简单的数量关系说明经济问题,经济学出现“数学化”倾向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从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基础到德布鲁的一般均衡论,再到博弈论和计量经济学等都应用了数理的方法,逐步把应用数学方法推向了“主流”的位置,一时间数学成了现代经济学的代名词。近10年来,在我国经济学教育中也开始出现了全面数学化的倾向,而这种倾向与片面接受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是分不开的。有学者专门对我国的两本权威刊物中的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作了统计,两本期刊数学化文章的数量分别从1994年的4%和11%激增到2004年的60%和80%。由于除部分顶尖期刊外,大多数学术期刊没有完善的匿名审稿和同行评议制度,造成了大量空洞的、没有现实意义的纯粹用数学来“镀金”的文章充斥于学术刊物。就连数理经济学大师里昂剔夫也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批评:以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把读者从一套又一套多少似乎合理却完全任意的假定,引向阐述精确而与实际毫不相干的理论结论……经济计量学家则把大体上相同的一套又一套的数据和具有一切可能形式的代数函数相拟合,却未能以任何明显方式推进对现实经济制度的结构和运行系统的了解”。这种现象已经引起经济学者广泛的关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学校出现了盲目推进经济学数学化的现象。表现在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上就是大量设置数学类的课程,但大多只注重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经济现实观察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写的论文来看,要么是数学与理论两张皮,要么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数学的“形式”有了,却缺少了文章的“灵魂”,很少有恰当地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文章。
2.人才培养目标不明
一般高校都把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优秀人才,为其继续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作为最终培养目标。但实际上并非所有学生以后都将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大多数学生还是要在毕业后进入社会从事实际工作。此外,本科阶段课程体系设置与博士阶段是完全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当前我国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理论性强的课程过多、过于抽象和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虽然经济学基本理论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长期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二次就业的能力,但这种情况在短期内的确对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产生了很大影响,进而对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压力。这种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我国经济学专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3.培养层次不清
专科教育在培养层次、学习年限和知识结构等方面与本科教育定位都不相同,然而,一些专科学生的课程设置却与本科基本雷同,没有体现出二者的定位差别。本科阶段与硕士阶段也存在类似问题,硕士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本科基本重叠,一些高校在硕士课程的深度上也没有大的提高,很多课程冠以中高级之名却无中高级之实,没有体现出研究型课程的特点。与我国的情况相反,国外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基本都有明显的层次性。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为例,本科低年级学习初级,高年级学习中级,进入研究生阶段才学习高级,而高级一般还分为两个到三个层次。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它没有过分强调人才的高层次性和专业性,没有刻意拔高经济学本科毕业生的研究水准,一方面与硕士博士阶段的继续教育拉开了档次,另一方面又侧重于给学生提供相对专业化的实用技能,有较为明确的市场供给定位,增强了毕业生就业和深造的竞争力。
目前各高校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基本都是根据教育部规定设置的,一般都认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并对选修课进行了调整,引入了很多现代经济学,如博弈论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都把培养基础理论人才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在大方向统一的前提下,每所高校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也都有了自己的特色。但总的来说各高校的改革力度存在一定差别,大多数高校的改革步子迈得比较小,课程体系陈旧和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在一些高校还明显存在。
三、我国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1.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突出实践”意味着经济学的课程建设必须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然而,国内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长期沿袭苏联教科书的范式,虽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方面做得不够好,学生反映政治经济学过于抽象、乏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在改革开放后,这一问题日渐突出。虽然目前一些教科书已经作出了调整,但仍存在理论范式不统一等问题。目前,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把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与生命力。
2.培养经济学的“直觉”
所谓经济学的“直觉”就是一种用经济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现代经济学虽然应用了很多数学方法,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门社会科学,其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如果只会一些工具性的东西但没有经济“直觉”,结果只能是“百无一用”。由于接触现代经济学时间尚短,很多人只看到了“工具”的方面,于是出现了盲目数学化的趋势,而更重要的“精髓”却被大家忽视了。
3.推行多学科课程配置
美国一些大学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麻省理工等大学的经济系就对本科一年级的新生实行“通才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在人文科学、艺术科学、物理、数学、化学等多个领域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在二年级后才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这种制度有利于在宽厚广博的基础上形成学生自己的经济“直觉”,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要求我们必须以批判的眼光、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国外的新思想、新方法。一方面,我们固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在这个环境下继续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即使是西方经济学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不但涌现出新的学科,同时传统学科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动态的眼光看待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现在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就是我们必须做到尽量使传统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国际经济学界最前沿的进展,而不要只局限于原有的体系(比如原来的微观经济学就并没有博弈论的内容,但现在它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实践已经证明,仅仅把目光锁定在主流的内容上会使学生的思想和眼界受到限制,往往一些非主流的东西后来会成为主流。因此,应该开设一些课程对国外经济学界出现的一些“非主流”的内容加以介绍。我们只有具有这种“前沿”意识,积极设置“前沿”课程,最后才有可能培养出在国内乃至国际经济学领域处于“前沿”的学生。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张 敏]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正处于经济全面转型时期,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与改革开放前期甚至是10年前相比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总的来说这些变化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对我国的经济转型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变化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有些变化偏离了正常发展的轨道。如何使经济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是值得国内经济学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应该看到的是,即使是西方一流的经济学系,其专业课程设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我国的经济学专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盲目模仿,而应该在逐步的探索和实验中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二、我国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经济学数学化
早期的经济学只是用图表等简单的数量关系说明经济问题,经济学出现“数学化”倾向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从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基础到德布鲁的一般均衡论,再到博弈论和计量经济学等都应用了数理的方法,逐步把应用数学方法推向了“主流”的位置,一时间数学成了现代经济学的代名词。近10年来,在我国经济学教育中也开始出现了全面数学化的倾向,而这种倾向与片面接受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是分不开的。有学者专门对我国的两本权威刊物中的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作了统计,两本期刊数学化文章的数量分别从1994年的4%和11%激增到2004年的60%和80%。由于除部分顶尖期刊外,大多数学术期刊没有完善的匿名审稿和同行评议制度,造成了大量空洞的、没有现实意义的纯粹用数学来“镀金”的文章充斥于学术刊物。就连数理经济学大师里昂剔夫也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批评:以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把读者从一套又一套多少似乎合理却完全任意的假定,引向阐述精确而与实际毫不相干的理论结论……经济计量学家则把大体上相同的一套又一套的数据和具有一切可能形式的代数函数相拟合,却未能以任何明显方式推进对现实经济制度的结构和运行系统的了解”。这种现象已经引起经济学者广泛的关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学校出现了盲目推进经济学数学化的现象。表现在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上就是大量设置数学类的课程,但大多只注重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经济现实观察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写的论文来看,要么是数学与理论两张皮,要么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数学的“形式”有了,却缺少了文章的“灵魂”,很少有恰当地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文章。
2.人才培养目标不明
一般高校都把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优秀人才,为其继续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作为最终培养目标。但实际上并非所有学生以后都将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大多数学生还是要在毕业后进入社会从事实际工作。此外,本科阶段课程体系设置与博士阶段是完全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当前我国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理论性强的课程过多、过于抽象和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虽然经济学基本理论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长期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二次就业的能力,但这种情况在短期内的确对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产生了很大影响,进而对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压力。这种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我国经济学专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3.培养层次不清
专科教育在培养层次、学习年限和知识结构等方面与本科教育定位都不相同,然而,一些专科学生的课程设置却与本科基本雷同,没有体现出二者的定位差别。本科阶段与硕士阶段也存在类似问题,硕士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本科基本重叠,一些高校在硕士课程的深度上也没有大的提高,很多课程冠以中高级之名却无中高级之实,没有体现出研究型课程的特点。与我国的情况相反,国外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基本都有明显的层次性。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为例,本科低年级学习初级,高年级学习中级,进入研究生阶段才学习高级,而高级一般还分为两个到三个层次。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它没有过分强调人才的高层次性和专业性,没有刻意拔高经济学本科毕业生的研究水准,一方面与硕士博士阶段的继续教育拉开了档次,另一方面又侧重于给学生提供相对专业化的实用技能,有较为明确的市场供给定位,增强了毕业生就业和深造的竞争力。
目前各高校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基本都是根据教育部规定设置的,一般都认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并对选修课进行了调整,引入了很多现代经济学,如博弈论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都把培养基础理论人才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在大方向统一的前提下,每所高校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也都有了自己的特色。但总的来说各高校的改革力度存在一定差别,大多数高校的改革步子迈得比较小,课程体系陈旧和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在一些高校还明显存在。
三、我国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1.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突出实践”意味着经济学的课程建设必须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然而,国内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长期沿袭苏联教科书的范式,虽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方面做得不够好,学生反映政治经济学过于抽象、乏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在改革开放后,这一问题日渐突出。虽然目前一些教科书已经作出了调整,但仍存在理论范式不统一等问题。目前,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把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与生命力。
2.培养经济学的“直觉”
所谓经济学的“直觉”就是一种用经济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现代经济学虽然应用了很多数学方法,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门社会科学,其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如果只会一些工具性的东西但没有经济“直觉”,结果只能是“百无一用”。由于接触现代经济学时间尚短,很多人只看到了“工具”的方面,于是出现了盲目数学化的趋势,而更重要的“精髓”却被大家忽视了。
3.推行多学科课程配置
美国一些大学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麻省理工等大学的经济系就对本科一年级的新生实行“通才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在人文科学、艺术科学、物理、数学、化学等多个领域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在二年级后才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这种制度有利于在宽厚广博的基础上形成学生自己的经济“直觉”,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要求我们必须以批判的眼光、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国外的新思想、新方法。一方面,我们固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在这个环境下继续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即使是西方经济学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不但涌现出新的学科,同时传统学科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动态的眼光看待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现在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就是我们必须做到尽量使传统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国际经济学界最前沿的进展,而不要只局限于原有的体系(比如原来的微观经济学就并没有博弈论的内容,但现在它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实践已经证明,仅仅把目光锁定在主流的内容上会使学生的思想和眼界受到限制,往往一些非主流的东西后来会成为主流。因此,应该开设一些课程对国外经济学界出现的一些“非主流”的内容加以介绍。我们只有具有这种“前沿”意识,积极设置“前沿”课程,最后才有可能培养出在国内乃至国际经济学领域处于“前沿”的学生。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