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利用刍议

张炜 李祥永 陈智玲
摘要:德育资源包含显性德育资源和隐性德育资源两个重要方面,相较于有明确目标、计划及评估方法的显性德育资源而言,隐藏在专业教师、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中的隐性德育资源在淡化被教育者“受教育”意识、于潜移默化中实现学校德育的终极目的上,具有更好的渗透性和实效性。在教育实践中,在排除各种阻碍因素以及把握方向性、系统性、创新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做好专业教师、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中这三方面的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有效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德育;隐性德育;专业课程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5.032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5-0148-04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而德育的实施离不开主体、客体、内容、环境和载体等要素。不仅德育内容以及实施德育的环境和载体属于德育资源,德育的主、客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德育资源的一部分。德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具有很强渗透性的教育过程,除了有明确目标、计划及评估方法的显性德育外,还有校园文化、管理服务、规章制度、建筑器物以至教师人格等为载体的隐性德育资源。这些要素在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种隐藏的、无意的但却是有效的教育实践。
一、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的内涵与分类
隐性德育资源的上位概念是德育资源。如从外延上简单划分,德育资源中,除了正规的、显性的德育资源之外,其他均可纳入隐性德育资源范畴。按照叶明非、金明亮的分类,隐性德育资源从其构成上可分为六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的隐性德育资源(如思政理论课程等)、非德育认识性课程的隐性德育资源(各类专业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的隐性德育资源(如党团活动、主题活动等)、非德育活动的隐性德育资源(如日常学习、闲暇活动等)、体制的隐性德育资源(各种规章制度)和气氛的隐性德育资源(如师生关系、教师人格与心理影响、班级心理环境的气氛等)。除此以外还应包括以校园物质环境及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隐性德育资源。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学科的及气氛的隐性德育资源,合称为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其涵义是指,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上没有明确规定,但却广泛且无意识地实施,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实践因素,包括教师的人格和学识魅力、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期待、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互动、隐喻的教材内容、课堂氛围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的:“教师在课堂上跟孩子们的交往,只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孩子的教养,其精神的发展,道德面貌的形成,所有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在课余时间内进行的、不列入课表的工作。”这句话虽然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但其所揭示的道理在其他教育阶段同样适用。如在大学专业课程的课堂上,大部分教师并不会把德育掛在嘴上,但他们的人格和学识魅力就是最好的隐性德育资源,在大学生品格养成上会比单纯的说教作用更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是作用在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实践教学、科研创新指导和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活动各环节,而不仅仅是“课余时间”。因此如果以载体划分,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主要分为三类,即专业教师方面的隐性德育资源、课程内容方面的隐性德育资源以及教学活动方面的隐性德育资源。以下的论述也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二、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阻碍因素
无论是显性德育资源还是隐性德育资源,都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资源,而且在日益强调“泛德育”和“无德育”的当下,隐性德育资源以其润物无声的育人方式,在渗透性上的效果更好。但正因为这种作用方式,其目标设定、过程控制、效果评估等都难以考量;而且因为隐性德育是在教学计划之外的,从教学绩效考核、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各方面都没有明确规定,也阻碍了对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
1.专业教师隐性德育资源开发意识淡薄、精力不济,水平参差不齐
除幼儿园外,中国各级各类学校都设有专门的德育工作部门,如中小学的德育处、思政处,大学的学工部、研工部等,其本意是加强德育工作、提升育人水平,但在责任意识和角色分配上往往造成了道德教育和课程教学的分离:中小学老师认为德育是思政处和班主任的事,大学老师认为德育是学工部和辅导员的事。由此造成专业教师开发隐性德育资源的诸多问题。一是意识淡薄。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实践中往往是重教书、轻育人;而且虽然目前各个高校都在重视本科生培养,推行了“教授上课”、“小班化”等诸多举措,都基本都是针对提升教学质量,较少提及育人效果。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近期拟订的《学院本科教学规章》对教师职责的界定只提到了教学,而未及教育或育人。学院规章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育人理念的入脑入心了。二是精力不济。随着高校之间综合实力竞争的加剧,自然会加大对教师的考核力度。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来说,在承担大量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完成科研成果绩点。对没有硬性要求的隐性德育自然无暇顾及。因此专业课程隐形德育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靠任课教师个人的觉悟。三是水平差异。没有硬性要求反而是最高要求。因为隐性德育需要根据授课内容、对象、环境、场景等灵活把握,也需要对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这就对教师素养和水平的高低提出了很高要求。部分教师虽有隐性德育的意识和愿望,却缺乏在专业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办法,个别教师甚至在教学中流露出有违师德的言语,背离了教师身份。四是学科困境。由于隐性德育作用方式的特殊性,比较有效的方式是感性的启发和体悟,让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受到感染和影响。这就与部分专业课程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冲突。这种现象在理工学科为主的大学尤为突出,对理工学科教师把握隐性德育的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2.课程内容方面尚未形成专门教学内容
每位教师都要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每门课程也都应是道德教育的载体。但与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在教师身上遇到的困境一样,课程内容设计上对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也严重不足。以工程专业教育为例,本科教育由基础理论、技术基础和专业工程技术三个教育阶段组成。在美、英等西方国家,工程专业普遍开设工程伦理课程,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也必须经过企业的工程培训才能独立进行工作;而由于国情和教育体制差异,我国高校很少专门开设工程伦理课程,企业的逐利本性也使其很少考虑工程师的公共道德和社会责任。这就要求工科大学的本科教育成为独立培养工程师的阶段,成为工程教育的主阵地。而完整的工程教育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教育获得作为工程技术人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具备从事工程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工程的意识和意志。
3.教学活动方面教学方法欠缺,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对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本身就非常欠缺。世界各国的许多大学都重视通过各科教学活动达到德育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如美国许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要学习技术史和信息革命的影响等课程;工程系学生必须了解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问题;学习建筑学、遗传学、工业化学的学生,必须研究其工作的社会和伦理影响。反观中国大学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课堂上,鲜见对学生专门的工程思想、工程道德或工程伦理方面的教育,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二是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自身的特性使其在实践中难以把握。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是暗含于专业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其作用的发挥不是通过教育者直接传授知识,而是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体悟中受到感染,因此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样不同学生在同一教学情景下会受到不同的感悟,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选择、挖掘和利用隐性德育资源,具有很高的难度,也直接影响了专业隐性德育资源开发效果。
三、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与方法
1.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现代德育的一条重要策略是:隐蔽德育的“教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受教育”意识。也就是教育工作者在充分理解德育內涵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尽可能不暴露自己的目的,改变当前学生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德育的状况,淡化他们“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在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的内容,实现学校德育的终极目的。对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利用遵循以下原则:一、方向性原则。即政治性原则,是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根本原则。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作为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学校,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即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在青年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好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各个环节的政治方向关。二、实效性原则。德育研究表明,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表现出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杜威曾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把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对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满意率仅为38.75%,有42.75%的学生将思想品德课排序在教学内容改革的第一重要的位置。因此必须开发利用好隐性德育资源,增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三、渗透式原则。如前所述,隐性德育资源的作用方式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以间接方式将德育渗透在各门认识性德育课程和非德育认识性课程、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各项管理服务行为、各种规章制度之中,意在通过各种“无声胜有声”的途径去感染、陶冶教育对象,使教育对象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四、系统性原则。由于隐性德育资源形式多样、覆盖空间广泛,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具有全方位、全时性的特点。因此,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的领域也十分广阔,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大中小学德育整体设计方案对各学段的德育进行了系统性设计,工程教育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也应进行系统性设计。五、创新性原则。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主要是依靠专门的政工系统及思政理论课教学来进行,虽然也讲德育渗透,也讲日常思政教育,但从专业课程各要素去设计与开发隐性德育资源还是一个缺乏深入广泛研究的课题,需要以创新的精神去探索。
2.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1)教师本身注重开发和利用隐性德育资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应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和行为引导,使教师注重对隐形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是加强对教师道德规范的考核。对在教学中出现有违教师职责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行的教师,在年终考核中一票否决。二是加强“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建设。以教师工程实践中的经历丰富工程德育的案例。三是加强师德建设,树立道德楷模,提升人格魅力。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大学校园当中,教师是与学生面对面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敬业态度,对于学生世界观形成(包括良好道德观形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师德师风的建设一方面直接关系到德育内容的真切性、思想性和感染力,直接影响所教课程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也会给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榜样。四是落实科学与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精神不仅应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中,还应植根于学校人际环境和物质环境的每一个角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能否科学与民主地管理学校是评判当今学校管理者的现代标准。作为教师,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酷爱教学、研究教学,视学生如亲人,在教育中做到 “自化化人”, “润物细无声”,并将科学与民主的种子插入学生心田,引导、控制学生的隐性学习是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的一系列问题。
(2)开发和利用课程内容中的隐性德育资源以工程专业为例,在一年级开设工程概论,在二、三、四年级结合课程或实践环节,分别开设一些与工程思想教育有关的课程或讲座,如“工程认识概论”、“工程方法概论”、“科学发展和工程前沿”等,进一步认识有关本专业的工程内涵、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工程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建立应有的事业心和对祖国建设的责任感。这样,就可以在整个大学工科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一系列的工程思想教育,把它作为大学工科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做到使学生认识专业、懂得工程、热爱自己未来的事业,从而具备作为一名合格工程师应具备的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主人翁思想,具备“做人”和“为人民服务”的高尚道德品质、情操和献身精神。
(3)开发和利用教学活动中的隐性德育资源如前所述,本课题所指的教学活动,不仅包括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实践教学、科研创新指导和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活动各环节,是广义的教学概念。在课堂教学方面,首先要把握不同学科各自的隐性德育资源。教学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教授技能,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而且不同学科具备不同的德育价值。如人文学科以人文关怀凸显德育的精神性,自然学科通过展现科学的探索过程,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艺术学科则是通过审美体验,提升精神境界。因此要充分利用各学科丰富的隐性教育资源。其次要尊重隐性德育资源发挥作用的规律。德育是把精神感召内化于心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不可能把德育内容直接“装”进学生的脑袋里。隐性德育只有通过学生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理念。在实践教学方面,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接受工厂、医院等空间里,来自带教老师、制度、环境、文化等方面隐性德育的熏陶。一方面,工厂、医院等社会空间不同于学校,是正规的职场空间,参与实习的学生可以接受比较规范的职业教育,为以后走上社会打好基础;同时,工人、工程师、医生等严谨的职业态度、敬业的工作精神,也会使实习学生受到感染和影响。另一方面,工厂、医院等社会空间会面临现实的价值冲突,可以教会实习学生如何进行以利取舍和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1]叶明非,金明亮.隐性德育课程的构成初探[J].教育探索,2002(5):78-80.
[2][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30.
[3]罗福午.工程思想是工科大学德育的组成部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6-20.
[4][美]特纳等.工业工程概论(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
[5]钟佩君.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创新探究[J].探索,2011(6):135-137.
[6]黄立营.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3):77-80.
[7]赵祥麟,等.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48.
[8]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1985:222.
[9]魏贤超.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J].教育研究,1995(10):48-54.
[10]张育琳.德育课程的反思及隐性德育课程的深度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76-77.
[11]倪先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95-98.
[12]付淼,黄莹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4(8):30-32.
[13]王光明,靳莹,李维.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迷茫与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03(3):22-25.
[14]罗福午.工程思想是工科大学德育的组成部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6-20.
[15]符文忠.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 2006(5):74-78.
[责任编辑:张俊华]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