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的四个根本问题

房广顺 张大海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原因正是由于我们正确解决了四个根本问题,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坚定不移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进一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建设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等教育。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党的领导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5.031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5-0142-06
伴随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从恢复发展到全面改革,从进入大众化到迈向高水平,走过了40年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回顾总结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实践经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方向,增强信心,不断开创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1977年恢复高考,拉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大幕;20世纪80年代的体制改革,开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描绘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蓝图。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四个根本问题上认识不断明晰、思路不断拓展,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一个又有一个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好这四个根本问题,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切实解决好中国高等教育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办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四十年的基本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进军号角,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以“改革、开放、发展”为主题的新时期。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不断扩大。截至2016年,我国高等学校共有2880所,比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增加2282所,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3699万人,位居全球第一,比1978年增加3613.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78年的2%,提高到2017年的43.4%,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在质量上不断提升。高校在学术创新、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全球高校各类评比中成绩显著提高。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回答了“中国高等教育向何处去”这一问题,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原则问题。1977年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是我国高等教育拨乱反正的开端,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改革发展新阶段的起点;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总纲领,提出了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总要求;[1]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八条主要原则,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行动指南”;[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鞋子是否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国的高等教育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只有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高等教育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被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所验证的正确道路,符合高校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改革的实践要求、符合世界历史的潮流趋势,是新时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临新的发展问题。为了更好地回应新问题、迎接新挑战,为了早日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必须进一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第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一是从我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原因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壮大的,同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给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保障。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高等学校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充分彰显了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属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是我国高校最鲜亮的底色和最大的优势。二是从我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举措分析。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求高校始终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致力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促进校园的和谐稳定,致力于培育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同时,不斷完善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术评价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学术标准,打造中国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办出世界一流大学。西方知名高校的发展无不受到其国家独特文化的深刻影响,并以此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高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同样要体现自身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深入挖掘自身所独有的历史与文化,立足于自身的特殊国情,并以此作为涵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厚土壤。为此,一要立足于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华民族向来具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孕育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教育思想、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教育思想等。我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成为滋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源泉。二要立足于自身的特殊国情。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重大政治论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破解主要矛盾的关键。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提供优质高效、公平共享的高等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和高质量教育的诉求。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充分立足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与国情,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要充分体现党和人民的需要,充分体现国家制度文化建设的需要,充分体现国家改革发展的需要,以体现其巨大价值和发展前景。
第三,以“四个自信”提升高等教育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要有坚定的信心,这份信心源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觉和自信。习近平指出:“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巨大政治优势,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彰显了中华文化独特价值,为高等教育发展孕育了丰厚的智慧滋养。
二、堅定不移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定不移地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首要任务,切实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始终坚持的目标定位,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四十年的基本经验。纵观中外高等教育的历史,大学虽然承载着多项职能,但培养人才始终处于首位,这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确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又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一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这个“重大任务”。[4]邓小平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江泽民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强调“培养同时代潮流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大批人才,是关系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国际地位的百年大计”。胡锦涛对大学生培养提出殷切期望,指出高校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还要使当代大学生扎实地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本领,将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实现人民幸福生活而奋斗。另一方面,党和国家实施多项战略举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992年中央提出“要面向21世纪,重点办好一批(100所)高等院校”,推出了“211工程”;1998年国家决定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推出了“985工程”;2011年国家启动“2011协同创新计划”;2016年开始部署高等教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这些战略举措以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为着力点,进而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水平。高等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培育堪当大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就的关键就在于紧紧扭住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仍然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问题,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方法。因为,“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5]
第一,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必须完成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一要明确立德树人的内涵。立德就是立大德,树人就是树新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育人的“大德”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具体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培育“新人”就是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具体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方式。立德树人就要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做到以科学的理论说服人、真切的情感打动人、深厚的文化滋养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播种在当代大学生的心中,提高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分辨是非能力,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要明确立德树人的任务。实现立德树人要把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围绕这一根本任务,着力运用比较与分析、历史与现实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发展局势与中国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干事创业的决心。
第二,牢牢抓住多措并举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6]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也是高校做好其他工作的关键。新时代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将党的教育方针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加强高校文化育人功能,积极实施校园文化创新工程,打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推进“校园文化场”的建设。三是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一核心问题来设计和谋划学校的各项工作,以此为导向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形成培养优秀人才的教育模式,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第三,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7]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主动适应新情况新变化,打破陈规陋习,站在教育发展的时代潮头,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习近平提出和倡导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教育理念是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经验的历史总结,是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科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事、时、势”指的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必须深入研判、准确把握; “化、进、新”是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实践要求,必须精准领会、扎实贯彻。“事、时、势”与“化、进、新”是一个有机体的两面,具有对立统一的特性,反映了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的自身规律与内在动力。贯彻“三因”理念是深化教育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