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中名句的修辞作用

    周锡华

    【摘?摇要】对于《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很多语文教师把词类活用作为教学的重点,其实,这一名句的修辞作用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点。

    【关键词】《岳阳楼记》;修辞作用;艺术特点

    《岳阳楼记》是一篇千古佳作,也是传统的语文课文之一,其名句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只将此二句的词类活用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忽略其修辞作用,这是很不应该的。所谓的修辞就是贴切准确地表达。讲修辞不应该仅限于修辞格的使用,应该把重点放在贴切准确的表达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句的修辞作用很少有人讨论,我以为此二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警策。所谓的警策就是督教而使之儆戒振奋,亦指精练扼要而含义深切动人的文句。关于滕子京贬官前后的历史资料很多史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常见的有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元脱脱等的《宋史》、毕沅的《续资治通鉴》等书,这里毋需赘述。滕子京被弹劾然后遭贬,心中很是不服气。周煇《清波杂志》云:“放臣逐客一旦弃置远外,其忧悲憔悴之叹发于诗什,特为酸楚,极有不能自遣者。滕子京守巴陵,修岳阳楼,或赞其落成,荅以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闵己伤志,固君子所不免,亦岂至是哉。”从周煇的《清波杂志》所记中可知滕子京的愤懑之情。滕子京向同年好友范仲淹寄书求记,似乎是为了好友的同情与支持,或许是取得这种愤懑的“共鸣”。但此时的范仲淹已被排挤出朝廷,动辄得咎,时刻都有被诬陷的险恶环境下又能说些什么呢?据范仲淹玄孙范公称的《过庭录》所记:“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范仲淹不仅没有跟着滕子京去发泄自己的不满和委屈,反而对其进行规劝。范仲淹的规劝并不是出于儿女之常情,却出于一腔大义之情。语言既放达而又不失委婉,既深切动人又儆戒对方,既自勉又勉其好友振奋。其语其言,大义于外深情于内,既规劝好友又防范政敌的攻击。

    其次是演化。据杨慎《丹铅续录》卷六《先忧后乐》:“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此曾子《立事篇》语,《大戴礼》所载同。范文正公先忧后乐之语本此。《大戴礼》: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内,战战唯恐不能乂;诸侯日旦思其四封之内,战战唯恐失损之;大夫士日旦思其官,战战唯恐不能胜;庶人日旦思其事,战战唯恐刑罚之至也。是故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大戴礼》所言是儒家传统的“忧患意识”,即做事以前必须谨慎认真,充满忧虑之心,只有事成以后才可以享受成功的欢乐。范仲淹不仅继承了儒家的这种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范仲淹的忧患意识注入了忠君爱民的思想,较《大戴礼》所言之忧更为具体,是儒家忧患意识的深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比《大戴礼》所言之“忧”更在先;“乐”比《大戴礼》所言之“乐”更在后。范仲淹对《大戴礼》原表述的演化,既可以清楚表白自己的思想情操,又可以规劝好友。以此高尚的人格去规劝朋友,朋友会不接受吗?况且这种忧患意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双关作用,滕子京更容易接受范仲淹的箴劝。

    其三是非工稳的对偶。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范仲淹表现了极高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如“若夫淫雨霏霏”一段,作者就采用了押半韵的手法,全押韵太腻,不押韵则太淡,押韵只押韵尾,处在韵与不韵之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不仅与上下文句整散相间,而自身又处在“对与非对”之中。这种非工稳的对偶,与全篇的语言风格相一致,骈散之间深见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

    准确地理解文章名句的修辞作用,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点。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