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路径

    黄永强

    摘 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针对小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而新创设的综合类实践教学,它主要是通过主题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综合锻炼学生们的感官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相关生活经验。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路径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能力 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与探究创新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在当下的小学教育中老师需要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们的自主实践能力进行教学探究。因此,创建一个和谐、轻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小学生们乐在其中,逐漸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是老师必须要面对的教学要求。

    1小学生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课程的相关论述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自小学阶段就要全面开设综合型的实践活动课程。从教育意义上而言这种实践教学活动并不是学科体系之内,而是具有独立性质的开放性创新课堂,它与传统学科相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方面联系更加紧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对于小学生而言,实践能力其实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单向实践能力,通俗来讲就是基于学科能力之上的动手能力,另外一种则是综合型的实践能力,也就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它包含研究学习实践能力、社区实践能力、社会劳动实践能力以及单向实践能力。这四个部分共同形成了综合型的小学实践能力,老师可以通过合理地教学规划,在具体的实践活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培养与提升小学生们不同方向的不同能力。

    2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单位、企业对于应聘者的个人素养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根据客观的科学统计数据表明,当下仅有5%的大学生在应聘时明确表明自己具备实践以及探究、创新的能力,3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表现一般。因此面对这种社会能力要求趋势,在小学的教育中,老师也要与时俱进,要通过科学、体系的教学策划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让他们的思维不拘泥于僵化理论思维,让他们的个性化能力能够得到良好的引导以及培养。

    3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路径

    3.1探究实践模式下的教学路径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自然成长时期,其内心因素非常活跃,对于丰富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认识到小学生们的这个特点,在活动策划中融入一定的趣味程度,最大化地体现探究性,充分让学生进入自我思考、自我实践、自我探究的状态中来,这样与传统的被动型教学模式相比较就更加凸显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改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消极性,让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都得到全面的优化。比如在进行“绿色用电”主题实践活动课程时,老师首先需要立足于学生们的个性色彩,要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小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规划时,必须将学生们的个性化资料协调到教学活动规划之中,如学生们的年龄、性格、家庭状况、认知现况等,使得教学活动能够协调小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针对这些资料将小学生们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选出组织能力较突出的一名学生作为组长,帮助老师协作完成“绿色用电”实践活动——老师给不同的小组共同的实践活动方向,可以是校园绿色用电、家庭绿色用电、商业绿色用电,也可以细化到自身的日常绿色用电,然后老师给小组长一张实践表格,表格里面清楚地介绍绿色用电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们写出自己以及身边人的用电状况,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形式,分析出绿色用电在我们身边的实况,探究出绿色用电的方法以及意义。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活动的全过程中,老师只是作为协调者与引导者的身份,全然不参与到具体的小组讨论中,学生们才是实践的主体。通过这种探究类型的实践课程,就能够让学生们切身地理解绿色用电的概念,让他们在集思广益中探究出绿色用电的延伸意义,既锻炼了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3.2生活实践模式下的教学路径

    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活动开展原理要求学生们能够在老师的活动设计中得到实践锻炼,得到由活动所联想派生的知识,能够让自身的精神内涵更加丰满。针对于此,老师就需要在具体的活动开展中积极挖掘学生们的实践动手潜力,还要让活动开展的内容和方向尽量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因为学生只有动手才能够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只有活动的组织方向偏向于熟悉的生活环境,学生们才能够具体的践行,因此老师必须要遵守这两点要求,才能够有效地发挥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作用。比如在进行“日常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因为小学生们的认知能力比较有限,他们具体的生活实践能力较差,所以针对于此,老师就可以用“洗菜”为活动开展的线索,引导小学生们参与其中。在课堂中,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活动道具:两颗带土壤的菠菜和表面很粗糙的胡萝卜。然后,让活动小组里的学生选出参赛代表,进行“蔬菜清洗限时比赛”,清洗的工具和对象全部由学生们自己选择,老师和剩余的学生们则充当评委和观众。在正式的比赛中,因为菠菜有菜根,带着土壤,所以认为菠菜比较好清理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吃力和紧张,而胡萝卜虽然没有菜根需要处理,但是其表面坑坑洼洼,并且有土,清理起来也是同样费劲,所以认为胡萝卜比较好清理的学生也表现出明显的吃力和烦躁。在花费了接近五分钟的时间后,他们终于完成了比赛,但是由于没有实际的生活经验,他们清理的蔬菜还是没有彻底干净,他们不知道土壤很多的胡萝卜需要用清洁球来洗,而只是一昧地用手来回搓洗,这样就完全达不到比赛的要求。因此,通过这种模拟化的生活主题实践活动,就能够让学生们通过切身体验来得到实践经验,让他们的认知范围由理论知识延伸到生活知识,从而充分实现了实践课程的教学培养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3分层实践模式下的教学路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贯穿于小学生的学习成长,而在具体的活动策划中会因为学生们年龄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组织形式,这是源自于学生们的能力现况和实践需求。根据教学经验,前三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过小,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大部分活动都需要老师一一地辅导才能够完成。四年级的学生相较而言能力已经得到相关提升,所以不用太刻意。五六年级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已经基本满足于活动的全面开展,所以老师在面对这部分学生的教学时已经完全可以脱离针对辅导,只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即可。所以面向不同阶段的学生老师需要进行不同的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地保证他们的活动完整程度。比如在进行以“整理”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时,老师在面向学生的教学规划就应该做到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老师应该贴身指导他们进行活动实践,让他们在老师的辅导下掌握生活技能。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老师则应该进行“语言引导型”的教学方法,通过指令来引导学生自主性参与活动。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老师则要充分培育他们的活动主观能动性,老师可以分配给他们一个具体的活动方向,如“卧室整理”,然后要求他们自行策划活动环节与活动方法,独立自主地完成“整理”实践任务。通过对小学生们的年龄进行分层,以不同层次学生们的实践能力特征为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可以充分、自主地进行实践活动,得到实践经验。因此,这种教学路径无疑是优化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4结语

    综上所述,老师在进行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培育中,一定要充分结合学生们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将教学活动的策划与实际教学方式贴近于他们的阶段特征,充分践行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另外在活动的策划中,老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将活动的主题贴近于生活,让实践的形式源之于生活,这样就能够避免学生阅历不足而带来的实际操作问题,才能够充分让学生们在实践之中动手、动脑、肯交流、敢交流,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最终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让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能够有所获、有所得,能够实实在在地拓展自身的实践能力。

    參考文献

    [1] 钱健敏.浅谈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7(04).

    [2] 刘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评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2):79-80.

    [3] 李志刚.在实践中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质量[J]. 教育,2016(07):00033.

    [4] 罗会琴.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0).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