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王雪原 王亚男 董媛媛

    

    摘? ? 要:文章从双语教学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分析双语教学的六维度影响因素,揭示不同影响因素下对应的语言、知识、参与结构匹配关系。在设计三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引领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兴趣与语言水平,跟进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师资水平与双语环境,推动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并提出教学模式与语言、知识及参与结构的综合应用策略。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4-0001-03

    步入21世纪全球经济向一体化方向迈进,世界范围内的沟通协作日益密切,简单的语言翻译已无法满足各行各业对交流学习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既懂专业知识又懂语言的双语专业人才。推进双语教学,对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双语教学指在课堂中以英语作为主要的语言,教师以正确流利的英文进行授课,以少量的汉语及非语言行为辅助教学[1]。目前高校双语教学的目的、方法等都处在摸索阶段,对双语教学改进方式主要以硬件为主,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

    因此,通过研究双语教学影响因素,设计对应的语言、知识、参与综合匹配关系,探索适合我国教育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与结构的综合运用,从而优化双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理论研究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

    英国教育家Derek Rowntree认为:“双语教学是培养学生以同等的能力运用两种语言的教育,每种语言讲授的课业约占一半。”[3]《双语制度与双语教育百科全书》中指出:“双语教学指学校中通过两种语言的情景传授科学、数学、社会学科或人文学科的知识内容。”[4]世界双语教育专家M.F.麦凯认为:“双语教学指的是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学习的媒介,而学习者的非本族语言常常被用到。”[5]总之,结合双语教学的目的说、过程说、体制说、方法说,双语教学就是指通过授课过程采用双语,将国际先进知识与国内本土知识融合,在双语情景下培养知识交流习惯,充分理解与吸纳不同价值观、态度与情感,从而更好地通过语言学习加强知识理论学习,通过知识学习加强语言应用,培养精通双语、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满足我国经济、科技、对外交流等发展战略要求的人才教育方法。

    (二)双语教学的特征

    双语教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授课方式、实践方式等全过程进行系统化教学调整;双语教学不能通过一门课程的双语化实现培养目标,而是要通过不同学年系统开设培养课程进行长期训练;双语教学不仅要利用课程的时间进行讲授,还要在资料准备、小组研讨、后续课程反馈以及课后双语实践过程中进行有效应用。因此,双语教学具有教学体系双语化设计、培养制度长期化设置以及学习过程贯穿化使用等全面系统特征。

    双语教学与一般意义授课不同,不仅需要掌握课程内容本身的知识要求,更需要通过双语教学理解该领域国际前沿动态、国际研究与实践方向,学会第二种语言在该方向使用的专业术语,能够实现第二种语言的深入学习与拓展应用,理解第二語言使用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等,从而在知识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在知识语言交流与沟通上培养更好的语言能力与社会文化基础,实现复合型双语人才培养。

    为更好开展双语教学,授课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授课内容,还要紧跟国际动态,实现内容与国际结合;同时,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水平,能够对语言使用习惯、专业交流理念等良好地把握。因此,双语教学体现出师资高质量特征。另外,开展双语教学的学生通常需要在掌握基本知识基础上,能够对相关领域国际前沿知识有所理解,需要同时具有良好的语言水平,因此整体上双语教学分层教育时,通常选择专业成绩较好且语言水平成绩较高的主体。可见,双语教学的教学对象具有高质量特征。另外,双语授课方式与内容设计,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语言兴趣进行激发与引导,因此授课方式要求与内容设计质量要求较高。

    二、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

    (一)师资水平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实施主体,教师的语言水平、对授课知识与内容的掌握、授课技巧、课堂组织能力等,将对双语教学的水平产生显著影响。教师语言水平是对开展双语教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结合授课内容,采取适当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双语教学需要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对语言使用国家的文化、礼仪、习惯以及本学科知识国际发展前沿与动态有所掌握,因此要求教师开展双语教学时,能够充分理解与掌握相关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使用规范,掌握外文相关领域研究热点、趋势与动态;从而助力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加强语言学习兴趣,通过语言学习加强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教师影响了这种双向循环互动与升级的可能程度。

    (二)学生的兴趣

    学生通常对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愿意投入更多时间更多精力去学习、理解、消化;存在的一些理解障碍,反而会变成学习动力,促进其战胜各种挑战,实现高效学习与深入理解。但对缺乏兴趣的学习内容,理解困难则会转化为学习阻力,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意愿与学习效果。因此,开展双语教学时,需要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将直接影响双语教学效果。

    (三)学生的语言水平

    有些成果表明学生语言水平影响其参与双语教学课程积极性,许多学生因担心听力与语言问题,对知识内容本身学习产生排斥心理[6]。只有语言水平能达到正确理解,或辅助其他讲解、活动与教学方式能清晰明白授课内容时,学生才能更好学习双语课程。因此,在开设双语教学前,需要对学生的语言水平进行测试,对存在明显理解困难的学生,双语教学将限制其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掌握。

    (四)双语教学的环境

    高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决定课程设计、教师与学生學习重视程度等,只有得到相关教学部门、人员的重视,才能实现不同课程、不同学生层次、不同教学环节的有机融合与统一安排,才能激发教师对双语教学的动力,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促进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等。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师评聘与考核制度,开展学生双语考试改革,为开展双语教学提供更好的培训、激励制度等,不断优化双语教学环境,调动学生与师资双语学习、教学积极性,能够对双语教学效果提升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五)课程内容

    双语教学的效果不仅受到课程知识难易程度的影响,还受到学生语言水平的影响,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比较枯燥、难以理解、采用第一语言讲授尚理解困难的课程内容不适合采用第二语言开展教学。因此,对于专业性强、内容理解力要求相对较高的课程需要谨慎采用双语教学模式。相反,如果课程内容充满丰富性、理解较为容易、学生学习具有趣味性,则可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实现语言与知识内容的双向学习与促进。

    (六)授课方式

    采用简单讲授的授课模式,学生语言无法得到有效锻炼,尤其是听力上存在一定限制、影响学习效果的学生,如果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有效的授课信息,则无法有效掌握授课内容;另外,有时候学生过于侧重语言与活动,反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掌握。因此,不同模式的知识与内容,需要采用合适的授课方式,通过事前资料采集、多媒体工具使用、互动活动以及后续强化等多环节、多手段的组合使用,有效提升双语教学效果。

    三、影响因素与结构匹配关系设计

    为更好实现双语教学效果,应当综合考虑六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基于语言结构、知识结构、参与结构对双语教学进行匹配设计,具体如表1所示。

    四、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视点结构教学技术“导入—揭示—延伸—检测—回归”的整个流程环节,设计三类教学模式:引领教学、跟进教学与推动教学,不同模式内涵与特征如下。

    (一)引领教学模式

    引领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导入环节开始接触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明晰引入授课内容的必要性,根据学生兴趣设置与调整合理的授课内容,学生前置到内容导入阶段;另外,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广泛阅读与资料对比学习等,对内容体现内涵、理论关系与实践应用等形成良好掌握;学生需要进一步利用掌握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延伸,在发现不同领域问题、理解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领域问题进行解决方案设计,解决问题的自我探索过程中自行检验与发现知识点缺口,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方案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并根据解决问题过程的认知、经验等,开展重新升华理论学习,将实践与拓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回归到理论深化学习与知识升华环节,不断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在引导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渠道与资源、在学生认知基础上进行系统升华、在解决问题中进行适当指导、对个案问题进行应用性总结提炼、明确理论内容的具体应用注意事项等。该方式重点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学习兴趣、学习语言水平决定该方式教学成效,因此重点选择学习兴趣浓厚、第二语言水平高的学生开展该方式教学。

    (二)跟进教学模式

    跟进教学模式需要在教师布置、引导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安排与要求,共同努力实现课程教学效果。该方式下教师需要设计具有吸引力、说服力的课程导入,需要掌握引导技巧,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并需要在课程进行中与学生积极交互,发现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兴趣减弱的原因,及时进行干预,引导学生在不同环节、流程与步骤实现兴趣激发与充分理解,要将学习内容从阶段性拓展、延伸到整个完整学习过程,保证不同阶段内容的衔接。教学过程要突出衔接检验,在吸纳前阶段内容基础上进行后阶段学习,并将前阶段内容进行拓展与深化,在此基础上需要在前阶段知识拓展应用中设计理想回归点,将前阶段课程回归到后阶段知识内容学习,形成有序过渡,从而保证学生能够不断跟进教师要求,完整、成体系掌握授课内容。该方式对师资水平与双语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能够与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互动,实现课程的连续性、对接性,另外需要对学习与第二语言保持较高重视程度,从而配合教师的引导,系统掌握整体学习内容。

    (三)推动教学模式

    推动教学模式是按部就班地根据教学流程、规则与要求,推进课程有序开展,促进学生能够接受、理解、消化吸收课程内容。课程导入采用固定模式推进,按照一定教学方法,将授课内容根据经验与前期逻辑顺利进行延伸,通过提问、考试、案例分析与应用等方式对掌握知识进行检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已经在授课前做好统一规划,对知识理解偏差与不足进行修正与调整,对理解缺口进行二次讲解与补充,从而保证预定的授课内容能够被学生有效掌握。该教学模式下的核心、难点问题需要采用两种语言进行交互、顺序讲解使用,从而确保学生能够较好理解授课内容。因按照既有步骤与路径推进课程,所以对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提出更高要求,要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拆分,设计不同的授课方式、语言使用与考核方式等,从而确保课程推进效果。

    整体而言,双语课程的核心内容需要采用引领、跟进与推进三重方式结合,通过推进式布置、引领式拓展、跟进式巩固结合,实现核心知识语言与内容的前期充分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核心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需要掌握的枯燥知识采用推动教学方法检查知识点遗漏、开展教学巩固,并适当进行跟进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拓展理解,中文讲解为主,第二语言为辅;对于相对丰富、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内容,重点采用跟进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围绕教师布置内容主动进行预定范围的资料阅读与课后学习,英语交流为主,中文为辅;鼓励学生交流与研讨,对存在理解偏差与冲突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采集支持的知识证据,通过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加强学生学习深入与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对于了解性知识点则采用引领式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我资料准备拓展知识的普及面、兴趣点,从而基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系统,综合了解相关知识,可适当增加第二语言交流比例。

    参考文献:

    [1]马蕾,于花.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

    [2]王擎.多维互动式:研究生金融双语教学模式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7).

    [3]姜宏德.“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4]吴莉婧.地方高校研究生双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

    [5]李迪.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内涵探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6]欧晓霞,崔玉波,张万筠.环境类本科生“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4).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