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畅想曲
干静静
设计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5-6岁幼儿“能用律动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景”。艺术创造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对于大班幼儿而言,他们已经学会观察周围生活中的人、事、物等,并能大胆地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本次活动的设计源于幼儿喜欢的动画片《白雪公主》中的视频片段:白雪公主和森林里的小动物一起给小矮人打扫房间。影片中灵动的画面,诙谐的表情和动作,轻快的音乐,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摆动自己的身体,跟着音乐模仿打扫卫生的动作。基于这一兴趣点,结合大班幼儿已具有较丰富的“打扫卫生”生活经验,笔者设计了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的音乐律动,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编。在音乐选择上,笔者运用了结构比较工整的《意大利波尔卡》,整首乐曲轻快活泼,A、B、C三段音乐区分明显,幼儿可以大胆尝试如何将“打扫”动作与音乐融合。整个活动不仅使幼儿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美好,也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
活动设计(第一次)
活动内容:大班音乐律动活动“劳动畅想曲”
活动目标:
1.通过动作表演、图谱分析来区分音乐的A、B、C三段。
2.学习用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的动作合拍地表现音乐。
3.尝试合作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乐曲《意大利波尔卡》,教学PPT。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导:回忆打扫卫生的主要动作。
教师:这几天我可忙了,因为我搬新家了,一起来看看我的新家吧(播放PPT)。天哪!地板上有好多灰尘,马桶里臭臭的,窗户上也积满了灰尘。这么脏的房子,我应该怎么打扫呢?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等。
2.观看表演,激发欲望。
教师:你们太厉害了,想到了这么多办法,那我现在就去打扫新房子了。你们看看我有没有打扫干净好吗?
教师播放音乐,同时表演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等动作,幼儿学做动作。
3.理解音乐结构,分段表演。
教师:你能听出这首音乐一共有几段吗?播放第一段时我在干什么?第二段在干什么?第三段在干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并张贴在墙上。
(1)第一段音乐分析。
教师:在第一段音乐中,我是怎么拖地的?拖了几次?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拖一拖吧!
幼儿观看并分析图谱,尝试听音乐展现拖地动作。
(2)第二段音乐分析。
教师:第二段音乐中打扫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刚才我是怎么打扫的?一共刷了几次?
幼儿观看并分析图谱,模仿刷马桶的动作。
教师:大家看一看图谱。应该先刷哪边,再刷哪边?每边各刷几次?
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同时进行表演。
(3)第三段音乐分析。
教师:第三段音乐轮到打扫什么了?(幼儿做相应动作)擦玻璃用到哪些动作?怎么用玻璃擦?需要擦几下?
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同时进行表演。
教師:你能和好朋友合作表演擦玻璃吗?两人合作要怎么擦?
幼儿尝试合作表演。
4.幼儿集体表演。
教师播放完整音乐,引导幼儿集体表演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等动作。
教师:原来,劳动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今后要做爱劳动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将生活中常见的“打扫卫生”场景融入音乐中,旨在让幼儿根据音乐特有的性质大胆想象,自由创编。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和想象,利用课件再现打扫卫生的生活场景,帮助幼儿进行动作创编。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师提供的这类“支架”似乎成了幼儿创作的绊脚石。
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创设了请小朋友到自己新家“做客”的情景,带幼儿参观了自己脏兮兮的家,从而引发幼儿帮助老师一起打扫卫生的意愿。在第二个环节中,教师利用课件展现家里需要打扫的地方,该环节主要是根据《意大利波尔卡》中三段音乐的不同性质进行动作设计的,用拖地动作展现A段,B段设计为刷马桶动作,C段则是擦窗户动作。这三个动作的设计除了与音乐性质相匹配外,还结合了幼儿的日常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和挖掘素材,便于幼儿学习和体验。第三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进行集体表演,借助教师的语言引导,幼儿体验到了和小伙伴一起劳动的乐趣,显得特别兴奋。
整个教学活动中,孩子们似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劳动”中,但又显得有些机械,全程都是“你说我做”的模式。音乐活动是一种让幼儿感受美、体验美的活动,能够让幼儿在感受音乐和玩音乐的过程中与教师及同伴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如何让幼儿更好地投入到音乐中?创设怎样的情境可以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昵?什么样的层级设计可以让幼儿在玩音乐的同时增强自身体验?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重构。
活动设计(第二次)
活动内容:大班音乐律动活动“劳动畅想曲”
活动目标:
1.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动作表演来区分A、B、C三段音乐。
2.学习用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的动作合拍地表现音乐。
3.尝试合作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乐曲《意大利波尔卡》,音乐《波浪舞》,双面擦,教学PPT。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暖身活动。
教师:白雪公主离开小矮人后非常想念他们,不知道他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今天,白雪公主想请我们帮她去森林里看望小矮人,你们愿意吗?
教师播放PPT及背景音乐《波浪舞》,幼儿跟随教师走进活动场景中,穿过树林,走过小桥,绕过草地,最后来到一座森林小木屋前。
教师:有人吗?(教师做敲门状)可能小矮人都出去工作了,我们去房子里面休息一会儿吧!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仍处于泛灵期,他们想象力丰富,乐意将自己置身于美好的情境中。教师创设虚拟的情境,运用熟悉且贴近主题的影片片段,容易激发幼儿乐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分段练习,熟悉音乐。
(1)A段音乐,学习拖地动作。
教师:天哪!地板怎么这么脏,一定是小矮人工作太辛苦没时间打扫。怎么办?你们会拖地吗?
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拖地动作,然后集体练习拖地动作。同时,教师强调,要一下一下地拖才能拖干净,幼儿合着音乐练习一拍一下拖地板的动作。
设计意图:从引发幼儿打扫卫生的意愿到个别幼儿创编拖地动作,从个别动作练习到集体动作练习,有了榜样的作用,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更高。在此,教师删去了看图谱学动作的环节,而是将学习任务交给幼儿,促使他们的学习更加主动。
(2)8段音乐,练习刷马桶动作。
教师:什么东西这么臭?(马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圆圆的马桶要怎样清洁呢?让我们来试试用马桶刷一圈一圈地刷马桶吧!
教師引导幼儿听音乐,食指朝下当马桶刷,做决速旋转刷马桶的动作。
教师:刚才的马桶好像刷得还不够干净,让我们再来刷一次吧!一圈一圈地刷马桶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马桶里的细菌终于被清除干净了。
设计意图:相同的问题模式可以让幼儿比较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便于他们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创编新动作。在“刷马桶”的动作创编中,教师引导幼儿捏住鼻子,一圈圈地将臭臭的马桶刷干净。形象的比喻,夸张的动作,有利于幼儿较好地掌握了B段螺旋式的音乐。
(3)C段音乐,学习用双面擦擦玻璃动作。
教师:哎呀,窗户还没擦呢!窗户这么脏.怎么办?你们看到过大人擦窗户吗?他们是用什么擦窗户的?(出示双面擦)老师这里有一个擦窗神器,可以一次性将窗户的两面都擦干净。
教师给予幼儿提示:拿一个贴上去,拿一个贴上去,叽咕叽咕擦干净。幼儿跟学擦窗户动作。
设计意思:在C段音乐的感知中,幼儿对弱起拍的掌握比较困难。如何让幼儿轻松掌握弱起拍乐句呢?教师结合活动一中的设计进行了调整,加入了幼儿熟悉的擦玻璃神器——双面擦,便于幼儿投入到游戏中。教师根据音乐性质所创编的提示诃:“拿一个贴上去,拿一个贴上去,叽咕叽咕擦干净;拿一个贴上去,拿一个贴上去,叽咕叽咕真干净”,用象声词“叽咕叽咕”带领幼儿形象且生动地再现了擦窗户的情境。
3.倾听音乐,完整表演。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拖地、刷马桶、擦窗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帮小矮人打扫卫生吧,先打扫卧室。
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一遍,教师在旁协助指导幼儿表演。
教师:一间卧室打扫干净了,还有另一间卧室需要打扫。
幼儿听音乐再次完整表演一遍,教师采用退位策略,在第二、三段音乐开始之前用预令提示,第三段用词语提示,引导幼儿进行动作表演。
教师:你们把小矮人的房间打扫得真干净,他们今晚一定会睡得特别香。
设计意思:在该环节中,教师设计了打扫两个房间的情境,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再次听音乐练习动作。在第二次打扫房间时,教师适时采用了退位策略,让幼儿独立听音乐进行动作练习,将空间和时间交给孩子,促使他们获得更多的音乐体验。
4.尝试合作表演,提升难度。
教师:我们把房间打扫得真干净,让我们坐下来欣赏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吧。(播放PPT,出现脏乱的客厅画面)现在就剩客厅没打扫了,客厅里有一扇大大的窗户,一个人擦不了,需要两个人合作擦,谁愿意和我一起来试一试?
教师先邀请一名幼儿示范表演擦玻璃,然后请幼儿两两结对,合作表演擦玻璃。幼儿在音乐的陪伴下完整表演打扫客厅动作,教师适时给予词语提示。
设计意思:本环节重在引导幼儿合作表演。在合作表演之前,师生共同示范动作起着关键作用。此外,教师尝试让幼儿听词语两两合作进行动作练习。动作细节主要为:俩人双手手心相对做双面擦状贴住,并从“窗户”最高处开始往下擦。有了合作的经验,教师再次提升了学习难度,提取C段音乐,引导幼儿尝试昕音乐进行两两合作动作练习。最后,全体幼儿倾听完整的音乐,一起帮助白雪公主将小矮人的房间打扫干净。
5.结束尾声。
教师播放PPT,显示小矮人们工作结束回家的画面。
教师:看,现在客厅也打扫干净了,小矮人们一定会非常喜欢的。听,小矮人们好像回来了,让我们悄悄地藏好,给他们一个惊喜好吗?
教师播放小矮人动画语音:“是谁把我们的房间打扫得这么干净?”这时,孩子们都欢呼起来:“是我们!是我们!”“感谢小朋友帮助我们打扫卫生,我们今后一定会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
设计意图:该环节的设计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当孩子们合藿音乐打扫干净屋子后,忽然传来了小矮人的歌声。在此,教师设计精巧,剪辑了《白雪公主》影片中小矮人下班的片段,并配入画外音,完美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感悟
纵观整个教学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自始至终都沉浸在美好的童话世界中。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上,教师并没有做出大的改变,但在整个活动的细节处理、教学层级设计方面却做了很多改变。教师在细节调理时,主要结合当下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以感知和体验为主,链接幼儿的已有经验,让他们在童话中玩游戏,在游戏中学音乐,在音乐中享乐趣。
《指南》对儿童艺术领域学习的解读分为两大版块,分别是“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教师以此为基点,在教学中将幼儿较为熟悉的“打扫卫生”作为经验的链接点,并将《白雪公主》影片中的公主和小动物一起为小矮人打扫卫生的场景作为切入点,整个情境贯穿始终,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亮点,让幼儿在愉快和美好的情境中学习和享受音乐。此外,整个教学中的学习层级也更具递进式。从情境融入到单次任务学习,再到配乐体验、完整表演,最后合作表演,幼儿的学习任务更加具体化和游戏化。特别是在学习C段音乐时,由于是弱起拍,句尾是重音,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仍不易感知。于是,教师利用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擦窗神器一双面擦,结合词语“拿一个贴上去,拿一个贴上去,叽咕叽咕擦干净”,轻松解决难点问题。
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营造幼儿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的情境和氛围,使幼儿的音乐学习更加灵动有趣,让幼儿真正在音乐中感受美、欣赏美、展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