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三重释义
武昕 康秀云
摘 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内在要求,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增强软实力的关键环节,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人们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根本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在理性认知、实践验证、比较研判基础上,形成的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主体、内容和发展趋势的坚定信仰和执着坚守。其在主体上体现为对于党和人民主体地位的自信,在内容上体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坚定信仰,在比较视域下体现为全球化视野下对“本来”和“初心”的执着坚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主体自信;价值自信;比较自信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0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4-0033-06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内在要求,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增强软实力的关键环节,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人们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根本指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大、自负,而是理性认知、实践验证、比较研判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主体、内容和发展趋势的坚定信仰和执着坚守。
一、主体自信:对党和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确认
价值观是一定主体对于自己的价值体系的选择和定位,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准则。价值观的性质决定了无论是探讨价值观问题还是价值观自信问题,都必须首先关注“主体”这一根本性的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从其本质上首先是对于价值主体的自信,只有形成对于价值主体的认同和信赖,才能实现“信其言”“从其行”的价值观自信。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主体的自信
“一般来说,只要是谈论价值观念,就必须明确两个主体性的问题:一个是价值观念的主体,即‘谁的价值观念的问题;另一个是价值观念中的价值主体和价值标准,即‘一切为了什么人的问题。”[1]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其价值观的观念主体即是“共产党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首先即应当实现对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自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2],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者。从其主体性上看,党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主体,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主体。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主体的自信,首先是对党的思想信仰上的自信,党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而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3]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是对党自信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论源泉。二是对党的理想信念的自信,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对党的理想信念的自信,既是相信党所坚信的共产主义理想,也是相信党始终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立为自己的纲领,为崇高理想奋斗,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担当,相信党能够牢牢占据推动人类历史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三是对党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自信。回顾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伟大历史,就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革命、改革和不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党带领人民取得的各项成就不断印证着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依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党员队伍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具有强大的组织与动员能力,以及自上而下的强大支配能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优良传统作风,着力解决了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使中国共产党具备了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首先即应当引导人们形成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理性认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党领导下的当代中国精神,相信党、支持党、拥护党。
2.对人民群众实践主体的自信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也是利益价值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人民创造的历史,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离不开对于人民群众主体的自信。
人民主体的自信首先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自信。“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4]。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顺应了历史潮流,汇聚了人民的力量,社会才能发生根本变革。无论是孟子“民贵君轻”的理论,还是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论断都体现了思想领域和政治领域对于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的主体地位亦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进一步凸显,并着重体现在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是党的力量的源泉三个方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必须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引导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二是对人民群众创造力的自信。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心向背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预示着社会前进的总趋势。人民群众在广阔的历史场域中通过发动、使用、控制生产资料,不断的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技术,从而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人民群众的生产经验经过不断积累升华为精神财富,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成为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内涵着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广大无产阶级自身物质财富创造力、精神财富创造力和社会变革创造力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和自信的生成均彰显着对于人民群众即无产阶级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和创造能力的肯定。
3.对个体自我实现的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倡导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价值的有机统一。社会和集体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社会价值和集体价值都要通过个体价值来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从国家、社会的角度强调共同的价值目标,同时也十分注重个人价值的倡导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不仅是对于社会价值和其引领下的社会实践的自信,同时也是对于个体价值实现、对个人幸福生活梦想实现的自信。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内蕴着对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自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客体通过实践活动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即体现为人的社会价值;人作为价值主体,从社会中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即是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是人的价值的重要内容,其在本质上是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索取的关系问题。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人们在与自然、与人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改造客体,同时也改造社会生活、创造自身,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历史。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对个人幸福生活的自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而国家富强的“国家梦”和民族振兴的“民族梦”最终都统一于人民幸福的“人民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个人幸福生活的理解已然超越了个人主义的窠臼,日益受到重视而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意义所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30多年里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发展奇迹,中国人民更富足、更安全、更快乐、更有信心、更有活力,我们已然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总体上的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始终秉持为人们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二、价值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坚定信仰
“价值观自信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5]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站在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做出的具体考量,其内在的丰富性和实践要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理论自信,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持续发展的实践自信。
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
“我们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6]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自信。任何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都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进过程也充分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性认识对其的理论补养。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剥削压迫人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积极的形势研判,有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有了“主流价值”应有的增强社会成员价值认同以及凝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神内核的强大力量。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重要内容,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自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之中,不断摸索,找到了适合我国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未曾忘记这一根本价值追求,始终秉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职责担当,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思想论断,这是理论主体基于基本国情、国际形势等因素,“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出的重大理论战略部署,也是其理论自信的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想的“中国话语”的样态表现,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在本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核心价值观层面的要求和体现。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自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层面充分发挥凝聚价值共识的作用,为引领社会思潮提供思想支撑和舆论导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现当有自信的勇气和底气,这份底气就来源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踐行。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坚实基础,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理论指导,决定了核心价值观应有且必须具有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从本质上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的价值追求。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产生发展的特殊的文化基因,“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7]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未曾中断并延续至今的文明,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化的中国没有任何理由“不自信”。五千年的文明传承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来源于文化历史深处。时间的一维性并没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消磨殆尽,反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凸显了其内在的价值意蕴。无论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清静无为”、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还是古诗词中所吟诵的家国情怀、小桥流水,均蕴藏着延续至今的中国传统价值基因和新时代人类社会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体现中国特色的绝佳素材,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它是中国走上世界舞台的亮丽名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孕育于中国革命文化的传承。革命年代的中国内外受困,中国共产党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勇敢地承担起了历史的重任,以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己任,领导中国人民摆脱了被奴役的命运。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实践当中形成的文化结晶,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凝结着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如井冈山精神、红军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等凝缩着中国革命光辉历程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革命文化继承、维护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根本和灵魂俱在,这是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内生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的新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义,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要求,对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时代性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价值共识”的思想道德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对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发起了冲击,这进一步要求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当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魂聚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取得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把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和发展革命精神与创造和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文化自信,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的自信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8]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时代都有其独特时代际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走一条与新时代历史方位和全球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是基于历史运动和历史规律,以及人们的价值实践的一种自觉建构。”[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确立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主要源于它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优秀品格和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三个层面内容,都是从价值观维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的概括和升华。”[10]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面外交布局深入开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充分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共识基础和实践支撑。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提升的催化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成为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竞争中,中国把脉世界经济发展、助力国际减贫进程、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始终以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为己任,贡献了一系列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的过程中,用成绩回答了国外各种政治力量、价值观念的质疑,在推动经济增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提升思想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同时也增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竞争力,在国际舞台中逐渐掌握了话语权、赢得了主动权。
三、比较自信:全球化视野中对“本来”和“初心”的执着坚守
作为对自我的理性认知和充分认同,任何一种自信的形成都离不开“比较”。恰如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无论是对于“自我”实践的认同还是“自我”观念的认同,都离不开与“他者”的比较。正是通过“自我”与“他者”比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在才得以发生、认同才得以发展、自信才得以确立。“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11],中国等“后发展”国家正通过多种道路向“现代化”迈进,建立在本土文化和历史特色基础上的“中国道路”,正用实践成果和理论优势挑战着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现代性”规定,而导致这种“现代性”差异的原因,关键并不在于现代化的“硬件”,而在于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的“软件”,而核心价值观即是这种“软件”的核心和灵魂。
1.在执着“本来”过程中对世界文明成果的汲取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必须同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实际相结合,同所处时代的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相承接,同这个民族和国家为之奋斗的目标相契合,同整个世界所面临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要求我们将古与今的文化传统相承接,做到以古鉴今;将中与外的有益资源相融通,做到交流互鉴。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底色,继承和坚守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革命传统和改革经验的“本来”。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创新发展。“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在根本上内涵着鲜明的中国文化基因,但其又是对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超越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简单继承和现代复归,而是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基本方针,在广泛吸收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本经验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中国人民对时代生活、实践价值的认识为基础,运用中西文化的思想资源,对时代任务和时代问题进行的价值阐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来讲,其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上阐释了当代中国核心价值和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讲,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能否从根本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能否从根本上和资本主义价值观划清界限的疑虑,主要来自于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涵的模糊解读,结合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当代的改革实践,“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即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即社会主义荣辱观。”[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对传统价值体系和西方先进价值观念的简单嫁接,而是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通过开放的姿态、开阔的眼光、世界性的视野,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反思和总结时代性的难题、关注和紧跟世界各国的发展,是内生性与世界性的相得益彰,民族性与国际性的辩证统一。
2.在执着“初心”过程中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大地,是与中国实践、中国理论、中国价值直接统一的当代精神,包含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价值目标,是对于全党和全体人们“初心”的价值表达。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包含着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价值追求,是在价值层面上对人类命运问题关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智慧、提出的中国方案,是超越西方中心论、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形成的对全体人类的价值关切,蕴含着着强大的内生性动力和开拓性的世界性张力。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逻辑上融通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世界优秀价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礎上形成对于全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认同和执着坚守。其在历史逻辑上融通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的自然意识、民本意识、忧患意识、天下意识与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历史实践,超越了西方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的狭隘内涵,实现了符合人类共同利益诉求和时代和平发展主题的中国核心价值观念。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逻辑上实现了对西方价值观念的超越。“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定义超越了西方抽象人性论对于“普世”人性和“普世”价值的论断,认为要真正理解现实的人,必须将特定性质和形式的社会关系添加到对象性劳动这一抽象本质上去,一方面在对象性劳动这一角度承认人性的一般,另一方面更加注重从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得到对人性的具体认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人们的人性、民族心理和价值判断,因而没有也不可能有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在理论逻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不同于西方“普世”价值,而且批判地超越了它。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逻辑上实现了对于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生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优秀价值成果,也是在交流互鉴、改革发展中对人类共同价值的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党和国家积极创新国家治理方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开辟了实现经济振兴和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积极寻求全球范围内的价值共识,努力在多样性基础上实现交流互鉴,建立国际关系新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通古今中外优秀价值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主题,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当前人类价值的共识,体现了对于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
参考文献
[1] 李德顺.价值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73.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的文献,2016(4):3-10.
[4]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1).
[5] 刘云山.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J].紫光阁,2014(10):12.
[6] 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6-04(2).
[7]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4-7.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9] 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10.
[10] 吴潜涛.自信具有深厚现实基础[N]. 人民日报,2015-12-27(5).
[11] [英]马丁·雅克.大国雄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12] 孙熙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重超越性[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3):64-68.
[责任编辑:庞 达]
摘 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内在要求,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增强软实力的关键环节,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人们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根本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在理性认知、实践验证、比较研判基础上,形成的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主体、内容和发展趋势的坚定信仰和执着坚守。其在主体上体现为对于党和人民主体地位的自信,在内容上体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坚定信仰,在比较视域下体现为全球化视野下对“本来”和“初心”的执着坚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主体自信;价值自信;比较自信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0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4-0033-06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内在要求,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增强软实力的关键环节,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人们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根本指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大、自负,而是理性认知、实践验证、比较研判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主体、内容和发展趋势的坚定信仰和执着坚守。
一、主体自信:对党和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确认
价值观是一定主体对于自己的价值体系的选择和定位,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准则。价值观的性质决定了无论是探讨价值观问题还是价值观自信问题,都必须首先关注“主体”这一根本性的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从其本质上首先是对于价值主体的自信,只有形成对于价值主体的认同和信赖,才能实现“信其言”“从其行”的价值观自信。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主体的自信
“一般来说,只要是谈论价值观念,就必须明确两个主体性的问题:一个是价值观念的主体,即‘谁的价值观念的问题;另一个是价值观念中的价值主体和价值标准,即‘一切为了什么人的问题。”[1]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其价值观的观念主体即是“共产党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首先即应当实现对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自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2],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者。从其主体性上看,党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主体,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主体。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主体的自信,首先是对党的思想信仰上的自信,党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而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3]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是对党自信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论源泉。二是对党的理想信念的自信,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对党的理想信念的自信,既是相信党所坚信的共产主义理想,也是相信党始终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立为自己的纲领,为崇高理想奋斗,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担当,相信党能够牢牢占据推动人类历史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三是对党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自信。回顾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伟大历史,就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革命、改革和不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党带领人民取得的各项成就不断印证着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依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党员队伍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具有强大的组织与动员能力,以及自上而下的强大支配能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优良传统作风,着力解决了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使中国共产党具备了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首先即应当引导人们形成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理性认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党领导下的当代中国精神,相信党、支持党、拥护党。
2.对人民群众实践主体的自信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也是利益价值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人民创造的历史,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离不开对于人民群众主体的自信。
人民主体的自信首先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自信。“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4]。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顺应了历史潮流,汇聚了人民的力量,社会才能发生根本变革。无论是孟子“民贵君轻”的理论,还是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论断都体现了思想领域和政治领域对于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的主体地位亦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进一步凸显,并着重体现在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是党的力量的源泉三个方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必须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引导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二是对人民群众创造力的自信。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心向背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预示着社会前进的总趋势。人民群众在广阔的历史场域中通过发动、使用、控制生产资料,不断的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技术,从而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人民群众的生产经验经过不断积累升华为精神财富,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成为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内涵着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广大无产阶级自身物质财富创造力、精神财富创造力和社会变革创造力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和自信的生成均彰显着对于人民群众即无产阶级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和创造能力的肯定。
3.对个体自我实现的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倡导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价值的有机统一。社会和集体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社会价值和集体价值都要通过个体价值来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从国家、社会的角度强调共同的价值目标,同时也十分注重个人价值的倡导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不仅是对于社会价值和其引领下的社会实践的自信,同时也是对于个体价值实现、对个人幸福生活梦想实现的自信。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内蕴着对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自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客体通过实践活动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即体现为人的社会价值;人作为价值主体,从社会中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即是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是人的价值的重要内容,其在本质上是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索取的关系问题。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人们在与自然、与人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改造客体,同时也改造社会生活、创造自身,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历史。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对个人幸福生活的自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而国家富强的“国家梦”和民族振兴的“民族梦”最终都统一于人民幸福的“人民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个人幸福生活的理解已然超越了个人主义的窠臼,日益受到重视而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意义所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30多年里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发展奇迹,中国人民更富足、更安全、更快乐、更有信心、更有活力,我们已然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总体上的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始终秉持为人们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二、价值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坚定信仰
“价值观自信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5]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站在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做出的具体考量,其内在的丰富性和实践要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理论自信,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持续发展的实践自信。
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
“我们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6]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自信。任何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都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进过程也充分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性认识对其的理论补养。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剥削压迫人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积极的形势研判,有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有了“主流价值”应有的增强社会成员价值认同以及凝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神内核的强大力量。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重要内容,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自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之中,不断摸索,找到了适合我国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未曾忘记这一根本价值追求,始终秉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职责担当,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思想论断,这是理论主体基于基本国情、国际形势等因素,“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出的重大理论战略部署,也是其理论自信的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想的“中国话语”的样态表现,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在本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核心价值观层面的要求和体现。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自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层面充分发挥凝聚价值共识的作用,为引领社会思潮提供思想支撑和舆论导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现当有自信的勇气和底气,这份底气就来源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踐行。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坚实基础,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理论指导,决定了核心价值观应有且必须具有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从本质上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的价值追求。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产生发展的特殊的文化基因,“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7]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未曾中断并延续至今的文明,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化的中国没有任何理由“不自信”。五千年的文明传承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来源于文化历史深处。时间的一维性并没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消磨殆尽,反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凸显了其内在的价值意蕴。无论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清静无为”、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还是古诗词中所吟诵的家国情怀、小桥流水,均蕴藏着延续至今的中国传统价值基因和新时代人类社会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体现中国特色的绝佳素材,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它是中国走上世界舞台的亮丽名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孕育于中国革命文化的传承。革命年代的中国内外受困,中国共产党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勇敢地承担起了历史的重任,以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己任,领导中国人民摆脱了被奴役的命运。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实践当中形成的文化结晶,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凝结着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如井冈山精神、红军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等凝缩着中国革命光辉历程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革命文化继承、维护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根本和灵魂俱在,这是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内生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的新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义,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要求,对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时代性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价值共识”的思想道德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对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发起了冲击,这进一步要求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当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魂聚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取得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把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和发展革命精神与创造和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文化自信,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的自信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8]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时代都有其独特时代际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走一条与新时代历史方位和全球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是基于历史运动和历史规律,以及人们的价值实践的一种自觉建构。”[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确立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主要源于它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优秀品格和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三个层面内容,都是从价值观维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的概括和升华。”[10]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面外交布局深入开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充分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共识基础和实践支撑。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提升的催化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成为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竞争中,中国把脉世界经济发展、助力国际减贫进程、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始终以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为己任,贡献了一系列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的过程中,用成绩回答了国外各种政治力量、价值观念的质疑,在推动经济增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提升思想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同时也增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竞争力,在国际舞台中逐渐掌握了话语权、赢得了主动权。
三、比较自信:全球化视野中对“本来”和“初心”的执着坚守
作为对自我的理性认知和充分认同,任何一种自信的形成都离不开“比较”。恰如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无论是对于“自我”实践的认同还是“自我”观念的认同,都离不开与“他者”的比较。正是通过“自我”与“他者”比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在才得以发生、认同才得以发展、自信才得以确立。“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11],中国等“后发展”国家正通过多种道路向“现代化”迈进,建立在本土文化和历史特色基础上的“中国道路”,正用实践成果和理论优势挑战着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现代性”规定,而导致这种“现代性”差异的原因,关键并不在于现代化的“硬件”,而在于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的“软件”,而核心价值观即是这种“软件”的核心和灵魂。
1.在执着“本来”过程中对世界文明成果的汲取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必须同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实际相结合,同所处时代的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相承接,同这个民族和国家为之奋斗的目标相契合,同整个世界所面临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要求我们将古与今的文化传统相承接,做到以古鉴今;将中与外的有益资源相融通,做到交流互鉴。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底色,继承和坚守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革命传统和改革经验的“本来”。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创新发展。“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在根本上内涵着鲜明的中国文化基因,但其又是对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超越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简单继承和现代复归,而是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基本方针,在广泛吸收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本经验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中国人民对时代生活、实践价值的认识为基础,运用中西文化的思想资源,对时代任务和时代问题进行的价值阐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来讲,其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上阐释了当代中国核心价值和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讲,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能否从根本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能否从根本上和资本主义价值观划清界限的疑虑,主要来自于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涵的模糊解读,结合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当代的改革实践,“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即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即社会主义荣辱观。”[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对传统价值体系和西方先进价值观念的简单嫁接,而是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通过开放的姿态、开阔的眼光、世界性的视野,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反思和总结时代性的难题、关注和紧跟世界各国的发展,是内生性与世界性的相得益彰,民族性与国际性的辩证统一。
2.在执着“初心”过程中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大地,是与中国实践、中国理论、中国价值直接统一的当代精神,包含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价值目标,是对于全党和全体人们“初心”的价值表达。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包含着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价值追求,是在价值层面上对人类命运问题关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智慧、提出的中国方案,是超越西方中心论、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形成的对全体人类的价值关切,蕴含着着强大的内生性动力和开拓性的世界性张力。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逻辑上融通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世界优秀价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礎上形成对于全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认同和执着坚守。其在历史逻辑上融通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的自然意识、民本意识、忧患意识、天下意识与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历史实践,超越了西方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的狭隘内涵,实现了符合人类共同利益诉求和时代和平发展主题的中国核心价值观念。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逻辑上实现了对西方价值观念的超越。“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定义超越了西方抽象人性论对于“普世”人性和“普世”价值的论断,认为要真正理解现实的人,必须将特定性质和形式的社会关系添加到对象性劳动这一抽象本质上去,一方面在对象性劳动这一角度承认人性的一般,另一方面更加注重从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得到对人性的具体认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人们的人性、民族心理和价值判断,因而没有也不可能有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在理论逻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不同于西方“普世”价值,而且批判地超越了它。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逻辑上实现了对于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生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优秀价值成果,也是在交流互鉴、改革发展中对人类共同价值的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党和国家积极创新国家治理方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开辟了实现经济振兴和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积极寻求全球范围内的价值共识,努力在多样性基础上实现交流互鉴,建立国际关系新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通古今中外优秀价值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主题,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当前人类价值的共识,体现了对于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
参考文献
[1] 李德顺.价值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73.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的文献,2016(4):3-10.
[4]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1).
[5] 刘云山.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J].紫光阁,2014(10):12.
[6] 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6-04(2).
[7]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4-7.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9] 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10.
[10] 吴潜涛.自信具有深厚现实基础[N]. 人民日报,2015-12-27(5).
[11] [英]马丁·雅克.大国雄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12] 孙熙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重超越性[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3):64-68.
[责任编辑: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