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的课堂来自于……

    龚岚

    摘要:活力的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生命力。要打造活力的课堂,需要老师们精心组织,

    合理安排。从课前的准备,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到课后的反思重构等,都要做好充分的预设和积极的思考。

    关键词:全局解读 ; 活力课堂; 自觉反思重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65-001

    活力,是一种生命力,是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探险和生命张扬;活力,是一种学习力,是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造就;活力,是一种感动力,是师、生、教材情感的共鸣与怦然心动。课堂只有有了活力,才会高效。结合自己平日的教学和听课的随想,想就活力课堂的产生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解读:要有全局观念

    课堂的精彩首先在于教师对教材要有精准到位的解读,从内容到表达形式,从构段到表现手法,从文本到课外知识的扩展,我们需要考虑的确实不少。但要造就活力的课堂,我们必须要有,也一定要有单元意识,有全局观念。

    1.解读从教材整体入手

    看了某些学校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密密麻麻的不再是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而是教学目标制定依据的分析,是这篇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位置与价值的分析。如四年级的《鸟语》一课,它和《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一起组成了“人与自然”的单元主题,可是它却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所在,那就是人和动物要成为朋友,要平等相待。只有当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再教学《天鹅的故事》和《生命的壮歌》,才能得以层层推进,从朋友到老师,从老师到英雄,这个单元的育人价值才能显得更为完整清晰。

    整体的解读,才能明确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为活力课堂的打造奠定基础。

    2.解读从学生实际出发

    不仅教材分析需要单元意识,全局观念,对于学生分析同样如此。我们的教学分析应该落实到实实在在的具体数据与对策。以二年级的《识字8》为例,教师在学生分析时写到:我班学生已经养成了预习的习惯,预习的大致要求为以下四点……我认为 98%的学生能完成1、2项,80%的学生能完成第3项,第4项能高质量完成的约为25%,因此在交流预习情况时,差异资源也是可以利用的学生互动资源。在学生交流时,按中等生、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依次进行……针对以上分析,预设本课孩子的提升点为:1.能快速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识记汉字;2.能了解部分特殊偏旁可以两个偏旁表示一个意思,也可以一个偏旁表示两个意思。

    这样的分析中既包含了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又涵盖了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可能出现的状况的预想,解决的方法及对策。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这样的分析,教师很清晰地预设到了本堂课学生将在哪几个方面得以提升,为活力课堂的打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堂:要有开放气息

    1.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合作互动的课堂

    活力的课堂,一定要有互动,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是伙伴与伙伴之间的互动。只有学生真正动了起来,他们的眼里才会放射出和善激动的光芒,他们的脸上才会洋溢满足幸福的笑容,他们的语言才会呈现出更多的精彩和智慧,他们的生命才会透露着健康生动的信息。

    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围绕“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春笋》)这句话认真朗读,卖力地做好一个又一个的动作。当老师请一个学生上台表演后,老师问“你们觉得他演的怎么样?”周围的同学纷纷举手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他蹲得很下面,我觉得是对的,因为这里是说它冲破泥土,说明它是长在地底下的。”“某某,我觉得你掀翻的动作不对,一点力气也没有。”“某某,我觉得你的冒做的很好。”……整个的过程,老师语言简洁,指向清晰,引导学生评价伙伴表现的同时很好地解决了“冲破、掀翻、冒”三个动词,让学生明白了小春笋强大的生命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孩子们在汇报交流之时,能诚恳地征询伙伴的意见。如五年级学生在进行归类词语预习情况的汇报之后,问道:“谁能就环境描写这一块给我提一些建议?”“我觉得你可以加上……”“谢谢!”“我不认为你这个词语用在这里是正确的,因为它既可以写景也可以表现人。”……

    2.活力的课堂应该是自主探究的课堂

    全情投入的孩子,不仅仅会对伙伴的表现进行精准的评价,更会对学习的内容产生自己的质疑和想法。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当老师教到“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时,有一个学生大胆质疑:“老师,春笋不是一节一节生长的,为什么要说一节,一节,又一节呢?”瞧,只有浸润于课堂的孩子,才会生成这样的问题。

    活力的课堂,势必能培养出一批乐学会学的孩子。五年级的单元导读课,就充分展现了这一点。课堂上,孩子们先交流了本单元归类积累的词语,之后抓住“人物、命运、精神及成就”为整个单元撰写单元导语。接着就老师归纳得出的本单元的10个问题进行了整理,最后选取了其中一个单元性的问题“这三个人物有什么异同?”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整个活动过程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学生自始至终绝对占据着课堂发言人的位置。

    活力的课堂,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交流,在浸润中学会了思考,在活化中学会了应用,在合作中学会了做人。

    三、反思重构:要是自觉行为

    反思与重构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最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出现“应付思”,而不是“我要思”,或是“只会思”,不会“决断重构”的问题。在反思重构的过程当中,教师个人的自觉行为尤为重要。记得在不久前的教学中,看到一位年近50的教师在执教了《莫高窟》一文后的反思,她与六年前执教的这一课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自己现在的课更好的强调了单元结构性,教材的独特性。指出自己在问题推进上存在着的问题,同时重构了教学环节。这样的反思,这样的研讨才是实在的,高效的!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我们只有长思善思,乐思会思,积极重构,努力实践,才能不断地丰富自身素养,完善教学艺术,为活力课堂的打造添上绚丽浓重的一笔!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