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何国振+汤丽云
[摘 要]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是培养和提高其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本科生为例,讨论以实验课时、内容、上课形式、教师教学计划以及学校经费投入和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热情方面来培养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关键词]科研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 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04-03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必须掌握中药资源再生、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拥有新资源、新产品、新用途开发和研究能力,成为能从事与中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实用型科学技术人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要接受研究训练,本科生毕业时要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根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特点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虽然专业课程中大部分都安排有实验课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但仅靠按部就班的实验教学不足以让本科生拥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近几年虽然本科生增加了综合性实验的课程,然而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即使是学生毕业前夕做的毕业论文,由于经费和时间的限制,对科研能力培养的效果同样需要检讨。
为了提高人才质量,广州中医药大学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以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规定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本科生考核成绩合格者给予综合素质学分1分的奖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由于经费和时间相对充裕,这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有益处。作为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的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义,并根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特点,思考如何才能培养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生(下文简称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一、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义
科研活动是提高科研能力的前提条件。[1]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途径[2],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必须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3]大学的职能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项,大学所有的工作应以教学为中心,而科研是教学的原动力,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有推动作用。[4]所以,培养高质量人才需要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过程也就是培养人才的过程。
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参与科研,在科研中深化学习,充分发挥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的作用,构建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5]
二、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内涵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取信息并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独立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归纳总结、发明创造以及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等。[6]
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一定的工作量。本科生需要在自己的专业或其他感兴趣的领域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决定了科研工作是否具有创新性。要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本科生就要熟悉本专业的相关知识,通过收集与查阅文献,判断自己的工作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本科生需要有分析、综合、归纳、抽象和推理的能力,以便能处理实验数据,在这基础上形成新的观点或结论。当然,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是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措施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本科生,在4年的学习时间里,学习了中医学、中药学及生物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其中18门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中都含有实验课程,学校还安排了1周的综合性实验和9周的毕业论文课程,这些课程的安排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无论是中医学、中药学还是生物学的课程,都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重要。实践动手能力只是科研能力的一个方面。由于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被分割到多个不同时段的实验课中,这导致学生科研能力的其他方面难以得到训练。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现在大学的课程太多,专业课程有被选修课程“淹没”的趋势,而选修课程的实验课时较少,所以学生得到的实践训练少。4年的课程被压缩在3年或3年半中,部分学生为了获得足够的学分,晚上也得上课。这样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这种学习方式其实与高中应试的学习方式相差无几。大学的这种现状,导致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仅停留在掌握几个具体的实验方法的水平上。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还需要从多方面、多种形式入手,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下措施可以作为参考。
(一) 增加实验课时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教学计划为例,现在的专业课程大部分的教学学时只有48学时(含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由于课时数太少,教师只能蜻蜓点水式地授课,有些课程甚至连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也不够时间讲授,讲授前沿知识和上实验课的时间更少。笔者建议,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课时,且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要达到1:1。
(二) 改革实验课内容及上课形式
现在的实验课,一般是以3学时为一个单位时间上课,所安排的实验内容比较少,对于内容较多、连续性较强的实验难以安排。短平快且按部就班的实验有利于学生学习实验技术,但这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还不足够。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实验内容一般比较多且连续性强,因此,在编排课表时可以让专业课的上课时间相对集中,这样有利于安排大实验。大实验更有利于学生培养归纳总结、综合分析的能力。
[摘 要]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是培养和提高其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本科生为例,讨论以实验课时、内容、上课形式、教师教学计划以及学校经费投入和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热情方面来培养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关键词]科研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 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04-03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必须掌握中药资源再生、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拥有新资源、新产品、新用途开发和研究能力,成为能从事与中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实用型科学技术人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要接受研究训练,本科生毕业时要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根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特点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虽然专业课程中大部分都安排有实验课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但仅靠按部就班的实验教学不足以让本科生拥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近几年虽然本科生增加了综合性实验的课程,然而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即使是学生毕业前夕做的毕业论文,由于经费和时间的限制,对科研能力培养的效果同样需要检讨。
为了提高人才质量,广州中医药大学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以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规定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本科生考核成绩合格者给予综合素质学分1分的奖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由于经费和时间相对充裕,这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有益处。作为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的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义,并根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特点,思考如何才能培养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生(下文简称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一、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义
科研活动是提高科研能力的前提条件。[1]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途径[2],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必须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3]大学的职能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项,大学所有的工作应以教学为中心,而科研是教学的原动力,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有推动作用。[4]所以,培养高质量人才需要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过程也就是培养人才的过程。
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参与科研,在科研中深化学习,充分发挥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的作用,构建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5]
二、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内涵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取信息并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独立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归纳总结、发明创造以及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等。[6]
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一定的工作量。本科生需要在自己的专业或其他感兴趣的领域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决定了科研工作是否具有创新性。要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本科生就要熟悉本专业的相关知识,通过收集与查阅文献,判断自己的工作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本科生需要有分析、综合、归纳、抽象和推理的能力,以便能处理实验数据,在这基础上形成新的观点或结论。当然,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是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措施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本科生,在4年的学习时间里,学习了中医学、中药学及生物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其中18门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中都含有实验课程,学校还安排了1周的综合性实验和9周的毕业论文课程,这些课程的安排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无论是中医学、中药学还是生物学的课程,都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重要。实践动手能力只是科研能力的一个方面。由于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被分割到多个不同时段的实验课中,这导致学生科研能力的其他方面难以得到训练。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现在大学的课程太多,专业课程有被选修课程“淹没”的趋势,而选修课程的实验课时较少,所以学生得到的实践训练少。4年的课程被压缩在3年或3年半中,部分学生为了获得足够的学分,晚上也得上课。这样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这种学习方式其实与高中应试的学习方式相差无几。大学的这种现状,导致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仅停留在掌握几个具体的实验方法的水平上。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还需要从多方面、多种形式入手,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下措施可以作为参考。
(一) 增加实验课时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教学计划为例,现在的专业课程大部分的教学学时只有48学时(含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由于课时数太少,教师只能蜻蜓点水式地授课,有些课程甚至连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也不够时间讲授,讲授前沿知识和上实验课的时间更少。笔者建议,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课时,且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要达到1:1。
(二) 改革实验课内容及上课形式
现在的实验课,一般是以3学时为一个单位时间上课,所安排的实验内容比较少,对于内容较多、连续性较强的实验难以安排。短平快且按部就班的实验有利于学生学习实验技术,但这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还不足够。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实验内容一般比较多且连续性强,因此,在编排课表时可以让专业课的上课时间相对集中,这样有利于安排大实验。大实验更有利于学生培养归纳总结、综合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