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持续发展视角看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必要性及途径

李红 刘亭亭
[摘 要]20世纪末,面对日趋严重的生存危机,人类反思自身观念和行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理论。其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强调人们要辩证地理解发展与可持续的关系,认为发展是根本和目的,可持续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提高人口素质、充值人力资本、促进教育公平、均衡教育资源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视角出发,阐述学习型社会对实现人们接受可持续教育、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提出可持续性发展视角下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 必要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01-03
在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后,十八大提出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国民素质的提升与人力资本的充值成为当下社会竞争力的核心条件及我国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通过“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正确选择和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与理论内涵
20世纪末,面对日趋严重的生存危机,人类反思自身观念和行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理论。其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强调人们要辩证地理解发展与可持续的关系,认为发展是根本和目的,可持续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可持续发展包含四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全面性原则,其强调的是一种全面的发展观,即在强调经济发展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同时促进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其二是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动态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即要求前一阶段的社会发展必须维持或促进后一阶段的社会发展;其三是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谋求社会公平,强调各发展主体(包括代内和代际)都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不仅要实现各个地区发展的公平,还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发展的公平;其四是协调性原则,传统经济发展造成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彼此分离、相互冲突,这种分离与冲突导致了人口数量过多、经济两极分化、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社会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要进行协调与沟通,做到稳定、和谐、持续。
二、学习型社会构建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无知、愚昧以及片面的认识所造成的。因而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入手,而我国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学习型社会建设必须实现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城乡社区,这样教育就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它会遍及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系统,惠及每一个公民,其最终目标是全面提升国民的素质,有助于培养公民环境优化、资源有效利用意识和行为,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有助于充值人力资本,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如何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使命。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终身教育,其本质上就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而通过人们不断接受学习教育所开发的人力资源本身具有增值性、长效性。这样,终身教育—人力资本充值—人力资源开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构成了学习型社会构建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关系。
(三)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们接受可持续的教育
受教育权、学习权是基本的人权。学习型社会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给每个个体提供学习机会,要面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面向不同地区的人,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的教育,最有效地保护受教育权,并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合理地分配给每个人,最大可能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所以,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不仅将有助于消除不同年龄之间在教育机会和教育保障之间的差距,为不同年龄的人提供相应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而且还有助于缩小城乡与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各地区之间的教育公平。
(四)有助于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持续利用
学习型社会就是要将全社会的资源作为教育资源而共享,所以建立学习型社会,应建立社会不同系统或不同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运作机制,实现知识的生产、传播、消费一体化,保证社会资源的全面共享、有效合理的配置。大力发展各级各类的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资源横向共享的一个有力保障。应加强职业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充分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的功能。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基本途径
(一)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为宗旨
1.培养学习能力,是人力资本不断充值的内动力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知识的竞争、人力资本的竞争,而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不断充值从根本上要依靠自主学习,这要求一个人必须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首先应该是基础教育阶段。要非常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不仅爱学习而且会学习,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高等教育阶段。要大力提高教师及学生的科研水平,加大科研经费的支出。爱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需要具备的学习与研究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改变普通百姓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知识能够提升自己和改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最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2.高度重视基本道德文化素质的培养
首先,强调灵活运用学科知识,摒弃那些已被科学发展超越的、至今还残存在教科书里的东西,补充对人类的思想、能力与素质发展有基础意义的新内容。其次,改变学科结构,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要促进学生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了解,丰富学生头脑,让他们探索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真正了解人口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要进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教育,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志愿者实践活动,让公民真正亲身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当中。
3.发展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全面提升国民素质
构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推进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家庭是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前提。要以市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构建和谐社区、家庭为宗旨,大力进行道德法律教育、普及计划生育政策、生活常识等,从而有助于完善家庭、社区的管理,丰富社区文化,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构建学习型企事业单位,以满足事业持续发展和员工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科学思考教育培训任务的长、中、短期发展规划。抓好职工培训工作,大力倡导员工不断学习、进修的理念,将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培养业务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构建学习型农村,一方面要构建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市政府要统筹协调,对各县区的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组建区县职业教育中心,制订构建农村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和政策的讲授,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大棚种植业等,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技能,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农民素质文化教育活动,提倡清洁乡村、不乱砍滥伐,真正实现农村人民的全面发展。
构建学习型社会要求素质教育不仅要做到全面,还要做到持续进行,不能随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教育或整个学校教育的结束而结束,必须涉及各个领域、贯穿于人的一生,在人的一生中要不断提高和更新,并随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变化而变迁。
(二)加强各教育形式的联系,有效配置教育资源
传统的教育体系是条块分割、彼此联系松散、界限分明的,并且学校教育内部体系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外部教育体系的发展,二者发展极不平衡。为保证各种教育体系健康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需要学习型社会构建一种“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开放性的教育体系。
1.实现各种教育层次的上下衔接
在纵向上,综合规划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及老年教育,加强上下之间的交流。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学校领导之间也要及时交流,这有助于在学科课程设置中做到衔接自然,从而有利于节约教育时间。在进行继续教育发展初期,校舍紧张时,可以考虑租用大学的闲置校舍,做到充分利用资源。
2.实现各种教育时空的相互沟通
现如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都集中在学校教育上,然而学校教育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比,普通教育发展起步早,各方面都很成熟,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一般都融合在了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虽这几年虽然发展迅猛,但还没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在教育质量、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成人教育至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要分清各个部分教育之间的界限,充分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的优势,建立相互沟通的教育结构体系,在制度上相互借鉴,在文化上及时交流,在学习内容上能够相互贯通、相互扶持,这样才能保证原有的教育组织能够更加完善。
(三)进行科学规划,分地区分步骤步进行
构建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终身性和全员性。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教育基础、教育资源、人民平均文化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学习型社会推进过程中,如果是一刀切的话,会出现有些地区很难跟上进度,有些地区会感觉进度缓慢的情况。因此,全面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一战略不可能按统一标准在全国各地区统一实施,应采取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和分步推进的策略,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先城市后农村,先易后难解决地区差异难题
我们可以考虑先城市后农村,由东向西、分片推进的办法。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从比较容易解决的难题入手,在条件好的地区推行,逐渐过渡到难度较大的问题和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在条件好的地区建立社区教育学院和教育中心,在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终身教育体系,从扫盲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抓起。
2.鼓励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贫困地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中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时,应加大重视力度,提倡发达地区扶持贫困地区,鼓励优秀教师去贫困地区教书;提供充足的教学设备,鼓励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提供对贫困地区的资助;创办教育交流会,加强地区之间的教育经验交流与分享,实现各地区教育竞的全面提升。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力保证。构建学习型社会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制订行之有效、合理的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分地区进行逐一推进。
[ 参 考 文 献 ]
[1] 朱新均.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1(1).
[2] 雷忠良.对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几点认识[J].中国远程教育, 2013(3).
[3] 刘汉辉.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对策和建议——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责任编辑:陈 明]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