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数字时代机遇 积极推进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解梅娟 杨蕊 刘权

    摘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 +”行动的主战场,振兴实体经济重在做大做强制造业,深入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化,促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当前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互联网的崛起、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的加快以及政策支撑体系建设的跟进使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面临有利的发展环境,未来要从统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加快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加快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几方面推进融合进程。

    关键词:数字经济;“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产业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D49;F424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19.02.008

    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开始提速,网络强国、“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数字中国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出台,为我国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越来越清晰的路线图,也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入到信息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时代新使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我国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把握数字时代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从新旧动能两个方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加快提质升级、实现经济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背景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将为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助推力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从我国互联网实践发展轨迹看,从1994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经过二十多年快速发展,今天我们已经是拥有8亿多网民的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互联网已经由最初的工具、渠道、基础设施上升到经济体,对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都在加深,数字经济系统和经济形态日益成熟。根据2018年11月召开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数据显示, 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元,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5%,[1]中国数字经济无论从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进入到一个快速增长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从趋势上看,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第一就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降成本去产能,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盘活存量,更需要通过培育新动力、壮大新动能,做大增量。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潜能,借助“互联网+”这一新兴动能的放大叠加效应,大力发展互联网+先进制造,推动服务型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实现提质升级,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从产业层面看,在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加快升级趋势下我国制造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作为互联网应用大国,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是从离消费者最近的购物、娱乐、出行以及社交网络等消费端起步的,过去20年是消费互联网的形成和高速成长期,互联网的上半场主要是消费流通领域。产业互联网是由消费互联网发展而来,随着“互联网+”战略逐步深入,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的加深,互联网经济正在加快由消费流通领域向生产制造和服务业等领域延伸,由“互联网+零售”向“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制造”“互联网+服务”等领域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快。腾讯控股总裁刘炽平表示,“互联网即将进入下半场,在接下来的10年,整个社会将从消费互联网迈向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目前业内对其尚无一致的定义。周永根(2017)认为,产业互联网是将互联网应用于传统产业领域的一种新业态,产业互联网也可以理解为产业互联网化,即“产业+互联网”,更确切地说是“传统产业+互联网”,是通过制造业、农业、能源、物流、交通、教育等诸多传统产业领域与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2]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言,产业互联网的意义要比消费互联网更为重大。产业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全面融合和深度应用,消除各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在设计、生产、营销、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渗透,形成新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从整体上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生产效率,因此它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以及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意义重大。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将是产业互联网的主战场。从全球来看,为了抢占全球产业竞争新的制高点,抢抓新一轮工业革命机遇,各国参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美国实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各主要国家围绕核心标准、技术、平台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从国内来看,我國正在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加速转型,产业互联网领域从整体上看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其中,工业互联网作为连接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支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的核心载体。产业互联网驱动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瓶颈,特别在发展起步期对基础设施、技术、资本、人才、组织等要素要求则更高。因为制造业领域产业业务链条长、服务模型复杂,不容易被复制,产业融合的复杂性更高,资源整合的难度更大,其发展需要更长的时间培育。产业互联网加快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一类是IT背景的互联网企业如BAT等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他们已经把业务延伸至产业互联网,企业战略重心开始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如2018年阿里巴巴再提“新制造”,希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来改造中国制造业,将其与互联网对接,实现智能制造;腾讯进行组织架构再调整,宣布要拥抱产业互联网,在互联网的下半场,腾讯要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另一类是较早开始数字化转型的大型制造商,转型比较成功的典型企业如华为、海尔、三一重工、富士康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将加快向产业互联网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数字技术为传统产业升级,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产业价值,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和重要转变。

    ●从区域格局变化的层面看,现在各地都在加快培育数字经济领域竞争力,抢占未来制造业发展制高点

    从区域格局分析,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增速、占比在稳步提升中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从构成看,中国各省数字经济的发展由于战略导向、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差异而表现出明显的梯级分布特征,数字经济发展地区集聚效应开始凸显。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大数据看数字中国的现状与未来》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济类企业分布已经呈现出集聚特征,目前已形成五大集聚区域,分别是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两湖地区,[3]这些地区正借助数字经济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实现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及培育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经济发展新动能。其中作为具有先发优势的典型省份浙江,2017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达2.065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9.9%,对经济的带动引领作用非常明显。在制造业领域,随着我国工业互联网推进进程加快,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基础較好的地区政府积极推动,以推动产业集聚区的行业整体上云为抓手,加快培育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以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等省份政府和企业积极性较高,工业互联网平台最为集中,先进制造业新产业集群版图正在加快形成。

    ●从政策支持层面看,我国针对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形成

    在国家和地方政策助推下,中国传统产业经过改造提升,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政策助推产业互联网发展。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行动纲领,强调推动各行业特别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接连出台促进两化融合、服务型制造、智能硬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快推进协同研发、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工业设计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各部门、各地区也纷纷跟进,上海、天津、重庆、 广东、浙江等省市陆续出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相关支持和保障政策,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四基”、工业大数据、工业云、工业电子商务、制造业“双创”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强化融合发展支撑。当前,我国针对制造业领域鼓励扶持政策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面向2030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2017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深化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工业电子商务普及应用为主线,以发展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为重点,创新工业企业交易方式、经营模式、组织形态和管理体系,推动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2017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 +”,形成实体经济与网络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方案(2018—2020年)》,提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引领创新产业的重要方向。这些战略层指导性文件出台,为加快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总体发展思路和政策框架,为地方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政策提供了重要参照指南,为未来十年产业互联网发展开启了新一轮的政策红利。

    二、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政策思考

    ●统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提升战略站位,做好统筹规划。当前,将工业系统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感应技术及互联网连接融合而形成的工业互联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窗口期,顶层设计至关重要,未来要进一步提升信息产业作为数字化先导产业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产业支撑和引领作用,从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角度出发提升战略站位,与《中国制造2025》《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相衔接,重点突出“创新”“融合”“生态”的发展思路,以更宏观的视野、更长远的规划、更生态的布局做好统筹规划和政策衔接,加强顶层设计。

    二是构建科学完备的政策支撑体系和组织领导体系。加快建立完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规划与政策体系,以《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指引,确定工业互联网发展目标和路线图,围绕网络、平台、安全三点体系制定发展具体政策,加快形成智能制造推进体系。发挥政府引领扶持作用,完善工业互联网发展组织领导机制,从技术、财政、税收、人才、市场等方面加强统筹。同时推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软件等协同发展,推动全产业链要素整合优化,促进全社会多元化资源高效配置。

    三是鼓励各区域各行业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当前通过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共识,但如何推动其发展正处于探索中,尚无特别成熟的模式和路径可以完全借鉴。通过试点示范、专项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有条件的省市积极探索,深度对接国家指导规划,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在理论层面、政策层面、应用层面做好深度研究基础上,突出地方产业特色和优势制定发展规划和路径,积极探索一批较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特别是发挥好浙江、广东等领先省份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以推动先进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发挥政府引领扶持作用,加快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互联网+”的过程,就是产业数字化的过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首先需要加快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从产业层面看,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包括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质检、物流、供应链等数字化,以实现制造业附加值、效率、质量的提升。推动工业云平台、垂直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从微观层面看,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主要在研发方式、生产过程、产业组织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数字化探索,以形成新的竞争力。比如生产设备数字化,设备远程维护、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智能车间、延伸生产服务链条、数字化协同研发等。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制造业总体水平处于2.0向3.0过渡阶段,老旧设备多、数字化水平较低,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44.8%、数字化设备联网率为39.0%,[4]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首先要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当前,各省市政府纷纷出台“万企上云”行动计划与补贴措施,推动企业基础设施上云、业务系统上云、设备上云,以弹性扩容、以租代买等方式减少企业 IT 运维成本、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通过推动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创新能力、业务实力和发展水平。其次,通过政府精准施策、分类指导,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协同融合发展。因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不同,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试错成本和风险,对于数字技术的应用更为保守,企业数字化转型内驱力不足,普遍缺乏数字化转型的动力,现实中形成“大型企业唱戏,中小型企业围观”的尴尬局面。为此,需要积极发挥政府引导扶持作用,鼓励信息化基础好、资金较充实、应用前景广的大型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一批互联网“双创”平台示范。加快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支持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依托云平台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培育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新模式,围绕采购、营销、设计等环节,鼓励中小企业开展供需对接、集成供应链、产业电商、众包众筹等应用,提升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带动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

    ●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培育平台和产业生态

    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为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通过建立“融合共生”的开放的生态模式,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开发者搭建数据共享、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从具体实施路径看,本着“建平台”与“用平台”双向迭代、互促共进的发展思路,支持有条件的大企业探索平台化、生态化发展模式,支持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培育打造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面向特定行业、场景的工业APP,加快工业APP的开放和应用,推动工业APP向平台汇聚,建立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生态,推动大中小微企业深度应用,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协同融合发展的平台生态。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即建设1个具有国际水准的跨行业跨领域的基础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若干个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深化战略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整合产业链资源的优势,鼓励企业通过合作、收并购以及平台应用开放等方式聚集关键技术企业以及培育开发者,支持联盟、企业在技术、标准、应用、人才等领域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合与协作,支持和推动优势资源开放、构建生态圈,这些做法为其他省份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产业生态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与传统商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比,处于发展初期的工业互联网,其安全态势更加复杂,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快速发展,使网络安全威胁向工业领域加速渗透,网络攻击手段日趋复杂,越来越多的设备、系统、生产和服务过程暴露在工业互联网上,会涉及大量重要工业数据和用户隐私信息,如果被窃取将对企业造成严重威胁。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还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管理和防护不到位、产业核心基础能力薄弱、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匮乏、工业信息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工业信息安全发展方向和路径,加快建立健全工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工业信息安全政策体系和工业信息安全国家标准体系等一系列保障机制,加快构建起工业信息安全支撑保障体系。

    ●加快人才汇聚和培养体系建设,为“互联网+先进制造”深入推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氛围

    工业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要的是既精通工业技术又懂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型创新人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必须转变工业经济模式下传统发展理念和人才培育体系,加快构建与数字经济相适应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第一,推动人才汇聚,深化战略合作。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机制,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灵活方式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复合型人才。重视各层次(从领军人才到高级技工)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育数字经济专业型人才,重点培养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算法、人工智能、通信和信号处理等学科的专业型人才。依托产教融合平台,推动高校、产业园区、创新中心等开展工业互联网教育培训,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畅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人才流动渠道,鼓励通过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方式加强人才互通互享,优化人才激励制度。第二,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面向数字经济的新工科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开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领域新兴专业新课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推进普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推动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普遍开展数字知识和技能教育,满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人才需求。第三,开展全社会数字素养提升行动。开展对党政干部的数字经济知识培训,使党政干部充分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提高对数字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趋势的把握和驾驭能力;实施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数字经济融合应用培训,提升发展数字经济推进能力;实施全民数字再教育计划,面向公众提供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的数字知识、数字技能培训,提高公众的数字技术素养和数据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各类媒体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政策解读与宣传引导,创造有利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8-11-19.

    [2]周永根.产业互联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9-13.

    [3]国家信息中心《2018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权威发布 [EB/OL].https://www.sohu.com/a/231235190_527662.2018-05-11.

    [4]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面临四大瓶颈 [EB/OL].https://www.sohu.com/a/230721914_185201.2018-05-17.

    作者简介

    解梅娟,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教授,研究方向:互联网经济;

    杨蕊,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福利与养老;

    刘权,长春陆军预备役高炮旅卫生队长,研究方向:互联网技术。

    责任编辑 董金荣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