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思考
丁玉峰
摘 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以生活化角度为切入点,契合了大学生的接受规律,消解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之情,并通过通俗易懂的阐释使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在现实境遇中,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出现了被虚无化、知识化和偏见化的现象,背弃生活真实历史,脱离生活实际需求,消解生活未来愿景。这就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坚持高校意识形态理论彻底性,有效回应社会生活重大问题,增强对大学生的说服力;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内容现实性,增强教育过程的鲜活生动,提高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潜隐高校意识形态目的性,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潜移默化实现,增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渗透力;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实践自觉性,将高校意识形态与具体生活有效切合,增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实践的指导力。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09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4-0045-05
高校意識形态教育生活化是指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用大学生生活中的事实、经验和载体等形式,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1]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通过生活化方式传递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点,遵循了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双向互动规律和定向接受规律,有效解决“假”而“空”的问题,化解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之情。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在传递过程中被虚无化、知识化和偏见化,直接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要坚持理论创新,实现理论的彻底,增强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力,把教育目的潜隐到生活素材当中,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落细、落实、落准。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必然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契合了大学生接受价值观念的规律,有效解除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抵触之情,通俗易懂的阐释了高校意识形态内容要旨,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接受和内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传递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1.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契合大学生接受规律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注意把握精神生命生长的重要阶段、价值观念生成的关键时期”[2],遵循价值观念形成的特定规律有序展开。大学生接受高校意识形态主要受到认知规律、双向互动规律和定向接受规律的制约,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接受规律有着内在契合。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契合。认知规律是指认知的一般过程是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从人的感觉、直觉认识事物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抽象认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将高度凝练的高校意识形态,通过具体直观的现实生活内容进行阐释,由浅入深,逐渐深化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内涵的认知。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的双向互动规律相契合。双向互动规律是指多方主体积极主动进行信息的共享和沟通,实现信息的交互,进而达成共同目标的过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以大学生共同生活为基础,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共享的认知共同体,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推动大学生自觉的融入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当中。最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的定向接受规律相契合。定向接受规律是指人们偏向于接受与自身经验和感知相近的事物和观念,而对于与自身经验和感知偏差较大的事物和观念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依托于大学生经验感知来源的日常生活当中,“适应青年的特点和需要,抓住青年关注的问题”[3],使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既有经验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教育活动的熟悉度,深化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接受和认知。
2.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消解大学生抵触情绪
高校意识形态是高度抽象的理论概括,是对社会历史事实中形成观念的形而上的表达,对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高校意识形态就显得内容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假”而“空”,与自身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能够有效的解决“假”而“空”的问题,化解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之情。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打假”功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假”是指高校意识形态自身与大学生生活的脱节,只是在理论的范围内兜圈子,碰到真实的生活就退避三舍,避而不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打假”就是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真实的社会现实生活密切衔接,用现实的鲜活的生活事实传递高校意识形态的内涵,积极回应大学生时刻关注的社会时事和社会问题,增进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认知认同,不断解决大学生的疑惑之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真信真懂。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填空”功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空”是指高度抽象的理论在指导实践时没有实现有效的转化,以理论解释理论,在文字游戏中乐此不疲。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填空”就是将抽象的理论通过大学生自身的现实的具体生活进行转化和表达,运用大量的生活素材丰富理论的解读,填补高校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困惑解读乏力的现状,有效解决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反感之情,并使大学生能够真正运用高校意识形态来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
3.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推动理论阐释通俗化
高校意识形态受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对于非研究人员而言有些“高”而“大”,特别是对于思想活跃而抽象化思考缺乏的大学生而言,对理论化意识形态接受起来较为困难。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能够将“高”而“大”的理论通过生活的事实通俗易懂的进行阐释,使大学生能够简单明了的通晓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使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接地”功效。所谓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就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高度,为人们提供一种愿景,但却没有有效的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将高校意识形态的远大目标与现实生活结合,将长远目标与大学生具体生活实际目标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时刻感受到高校意识形态与自身生活的密切相关,积极将个人现实目标与社会总目标相结合。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亲民”功效。所谓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大”主要表现为其关注的主要是宏观层面,紧跟国家的发展形势,“及时把党的创新思想和理论对学生进行宣讲,注重服务国家发展这一‘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缺少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了解和关怀,忽视了服务学生个人发展这一‘小” [4]。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高校意识形态的“大”内容与大学生“小”的具体现实生活相结合,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关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高校意识形态在自身生活当中的功能,明晰高校意识形态对自身成长成才的指导作用。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境遇
经过高校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长期不懈努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保持了良好平稳态势,为人才培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大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撑。” [5]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种纷繁复杂、鱼目混珠的信息迅速传播,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困境和挑战。
1.高校意识形态被虚无化背弃生活历史
现实生活历史是高校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其内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价值追求是经过社会事实检验的,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卓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现被逐渐的虚无化趋势,突出的体现在对社会生活历史的否定和批判,集中表现为泛娱乐化、求证化和片面化等方面,不断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合法性。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泛娱乐化。主要是指部分高校意识形态内容被有意的曲解和误解,通过调侃和戏说的方式传递出令人误解的观念。其次,高校意识形态被求证化。所谓求证化是指一些自称专家的人用所谓的科学手段论证历史人物事迹的虚假,这些求证出于不同的目的,不顾具体的历史背景,歪曲事实,得出一些迷惑大众的结论,从而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历史依据。最后,高校意识形态被片面化。所谓片面化是指高校意识形态在现实中被以偏概全,用部分理论代替整个体系,用少数社会现象掩盖整个社会事实。集中表现为抓住理论的薄弱环节大加批判进而否定理论的整体,将理论在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和本质相混淆,用日常经验去替代理论观点等方面,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的现象等同于其本质,根本上是要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和合法性。
2.高校意识形态被知识化脱离生活需求
现实生活需求是高校意识形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不断为高校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新的营养。近年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出现了被知识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工具化、教程化和认知化,剥离了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生活基础,只剩下了形而上的知识空壳。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工具化。所谓工具化是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度强调其功能和目的,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单纯的作为控制大学生意识的手段,忽视了大学生的主體性,把培养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过程变成了单纯的知识学习,导致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在场。大学生表面上虽然参与其中,却只是被作为文字输入和服从指令的机器。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教程化。所谓教程化就是高校意识形态被作为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将意识形态教育作为如自然科学那样进行课程学习,似乎只要大学生掌握了课程中的知识要点就可以将意识形态教育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完全忽视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规律,忽略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需求,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脱离了生活之水,成了无本之木。最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认知化。所谓认知化就是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了一种认知性的教育过程,成为了一种纯知识的了解、熟知和记忆。完全脱离高校意识形态的思想性和指导性,远离大学生实际生活。主要体现在教育结果检验的知识竞赛和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接受程度,直接脱离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根本目标。
3.高校意识形态被偏见化消解生活愿景
随着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进行偏见化的报道,用柔性的方式扭曲高校意识形态,瓦解党统治的合法性,否定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从而消解大学生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在现实中,高校意识形态被偏见化主要体现在西方国家针对中国提出的政治极权论、经济崩溃论和文明冲突论。首先,政治极权论消解大学生对党的信念,打击大学生政治生活积极性。新时期,政治极权论的观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中国人权、政治民主、民意自由表达以及执法等方面,通过社会中一些个别现象来否定和抹黑中国的整个政治生态,并通过多种途径对大学生传播一些虚假言论,瓦解大学生对党统治信心。其次,经济崩溃论的观点是通过否定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瓦解高校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消解大学生对经济生活发展的信心。经济崩溃论大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出现,如经济危机、产业升级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出现,根本上在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西方国家“焦虑自身国际影响力的下降,忧惧自身中心地位和既得利益受到来自中国的所谓‘威胁和挑战”。[6]最后,文明冲突论提出实质是西方势力极力阻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的论调。当代,文化威胁论源于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其将文明冲突表述为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以及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种观点根本上是要削减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打击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消除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基因的认同,从而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
三、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要求
推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生活化,增强教育结果实效,这就需要坚持高校意识形态理论的彻底性,有效阐释社会生活现实重大问题。聚焦现实内容,与现实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将高校意识形态目的潜隐到生活事实当中,通过具体生活事实传递出培育目的,增强对大学生的渗透力。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实践自觉性,增强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指导力。通过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日常化、形象化和具体化,增强培育的实效性。
1.实现理论彻底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根本前提
只有实现意识形态理论彻底才能真正为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提供指导,而理论的“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7]。而只有抓住事物根本的理论才能够对大学生关注的现实生活做出科学的解释,为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服务。理论彻底性就是要坚持揭示社会生活现象实质的科学性、为大学生生活服务的人民性和紧跟生活变化的发展性。首先,坚持揭示社会生活现象实质的科学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西方国家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社会生活现象背后隐藏的利益交织愈加隐蔽,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要有效释读社会生活现象的实质所指,科学阐释社会生活现象背后隐藏的利益,使大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社会生活现象,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一些西方势力的别有用心,在看到我国社会在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能够认识到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增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其次,坚持为大学生生活服务的人民性。理论最终是要服务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意识形态要积极围绕大学生现实生活需求展开理论研究,不断完善理论、创新理论和建构理论体系,使理论成果能够真正为大学生现实生活服务,使大学生成为运用理论成果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最后,坚持紧跟生活变化的发展性。高校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俱进,能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理论体系和成果。任何理论都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理论只有不断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检验和创新才能永葆生机。高校意识形态为大学生提供理论指导,必然要时刻紧跟大学生生活发展动向,不断满足其变化的现实需求,才能更好为大学生现实生活提供有效理论指导。
2.聚焦现实内容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内在诉求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要聚焦现实内容,将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结合,使大学生能够感受到教育内容与自身生活内在契合。高校意识形态在教育过程中聚焦现实内容主要表现为内容情景创设的现实性、内容素材的现实性和内容具体表达的现实性。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情景创设的现实性。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虚拟空间的快速发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教育内容情景的可创设空间较大,可以有效借助当前多媒体技术,将现实中的生活场景通过视觉化、情景化、形象化的方式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呈现出来,设计出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场景和事情的真实发展过程,通过情景创设的现实性使大学生身临其境,真实的感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真理性和实用性,极大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素材的现实性。内容素材的现实性就是将大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作为素材运用到教育活动当中,使大学生能够对教育内容感同身受,自觉地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就需要时刻关注大学生身边的生活,及时掌握鲜活素材,并与教育内容有机融为一体,使大学生能够在思考生活同时增进对教育内容的认知,内化为指导自身生活行为的意识。最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具体表达的现实性。所谓内容具体表达的现实性是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在表达方式上注重生活化的表达逻辑和表达语言,避免“进行纯粹思辨和推导演绎,使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之间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8],通过启发、感染和引导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认识,逐渐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大学生在不自觉中升华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理解。
3.潜隐教育目的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持久动力
潜隐教育目的就是要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非强制性和非预期性,潜移默化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渗透在生活事实中,融入到社会生活过程中,潜隐在一定的生活载体中,使大学生不自觉的接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推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持久展开以及教育结果实效持久。首先,目的潜隐于生活案例。社会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活案例都适合用于推动教育活动,必须要筛选甄别。筛选的案例既是大学生喜闻乐见,又能够有效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传递出来。同时,将目的潜隐于生活素材还需要教育者有意识的引导大学生去认识生活案例,暗示某些结论,将生活案例与高校意识形态内容形成有机的联系。其次,目的潜隐于生活过程。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潜隐于大学生生活过程中,就是要通过大学生的生活过程传递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如新闻、社会热点、国际事件等,及时解读其中的内在蕴含和解决大学生的疑惑,使其真正感受到高校意识形态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还要关注大学生虚拟空间,如视频、娱乐节目、电子阅读、游戏等方面,让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的生活过程中无形接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最后,目的潜隐于生活载体。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载体主要包括传媒载体、电影、歌曲、论坛、聊天软件等,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潜隐于这些生活载体就是要通过多样形式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有效传递出来,使大学生在接触这些生活载体过程中内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主要通过大学生喜爱的电影传递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制作蕴含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流行歌曲,在论坛或是聊天软件中传递公益广告,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悄然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潜隐在大学生的生活载体中,使大学生于无形中接受。
4.推动实践自觉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逻辑归属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生活化最终是要通过大学生的具体实践展现出来,推动大学生的实践自觉必然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逻辑归属。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过程中增强大学生实践自觉就是要求教育活动要做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以及合必然性,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的实践自觉。首先,教育活动要合规律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生活化的合规律性就是要符合实践活动生活化的规律和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化规律,根据规律有序的设计教育活动,激活大学生实践的内在动力。实践活动生活化规律就是要密切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将理论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有效的释读社会现象,解决自身的实际生活问题。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化规律就是要根据大学生阅读信息的特点设计简短、形象、有趣的视屏、信息和图片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兴趣,以此为基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传递出来。其次,教育活动要合目的性。合目的性就是要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不断提升其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这就要求首先要切实把握住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根据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调动大学生的情感情绪,激发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热情,实现大学生的个人生活目标与成长目标相结合,个人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以及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相结合,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高校意识形态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最后,教育活动要合必然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生活化的合必然性是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时刻与大学生的成长趋势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体系,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引导大学生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结合。教育活动只有切实符合大学生的发展方向才能有效的调动大学生内在动力,自觉地接受教育活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0.
[2] 樊泓池,王贵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四维进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13.
[3] 徐辉,刘建军.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与经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85.
[4] 王永友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6(1):70.
[5] 黄蓉生.意识·能力·机制·平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构建要义[N].光明日报,2016-05-15.
[6] 梁玉春.“中国崩溃论”:西方的意识形态武器[J].红旗文稿, 2015(12):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8] 白顯良.在思想政治教育科研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2):130.
[责任编辑:张俊华]
摘 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以生活化角度为切入点,契合了大学生的接受规律,消解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之情,并通过通俗易懂的阐释使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在现实境遇中,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出现了被虚无化、知识化和偏见化的现象,背弃生活真实历史,脱离生活实际需求,消解生活未来愿景。这就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坚持高校意识形态理论彻底性,有效回应社会生活重大问题,增强对大学生的说服力;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内容现实性,增强教育过程的鲜活生动,提高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潜隐高校意识形态目的性,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潜移默化实现,增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渗透力;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实践自觉性,将高校意识形态与具体生活有效切合,增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实践的指导力。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09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4-0045-05
高校意識形态教育生活化是指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用大学生生活中的事实、经验和载体等形式,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1]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通过生活化方式传递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点,遵循了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双向互动规律和定向接受规律,有效解决“假”而“空”的问题,化解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之情。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在传递过程中被虚无化、知识化和偏见化,直接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要坚持理论创新,实现理论的彻底,增强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力,把教育目的潜隐到生活素材当中,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落细、落实、落准。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必然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契合了大学生接受价值观念的规律,有效解除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抵触之情,通俗易懂的阐释了高校意识形态内容要旨,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接受和内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传递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1.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契合大学生接受规律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注意把握精神生命生长的重要阶段、价值观念生成的关键时期”[2],遵循价值观念形成的特定规律有序展开。大学生接受高校意识形态主要受到认知规律、双向互动规律和定向接受规律的制约,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接受规律有着内在契合。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契合。认知规律是指认知的一般过程是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从人的感觉、直觉认识事物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抽象认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将高度凝练的高校意识形态,通过具体直观的现实生活内容进行阐释,由浅入深,逐渐深化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内涵的认知。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的双向互动规律相契合。双向互动规律是指多方主体积极主动进行信息的共享和沟通,实现信息的交互,进而达成共同目标的过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以大学生共同生活为基础,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共享的认知共同体,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推动大学生自觉的融入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当中。最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的定向接受规律相契合。定向接受规律是指人们偏向于接受与自身经验和感知相近的事物和观念,而对于与自身经验和感知偏差较大的事物和观念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依托于大学生经验感知来源的日常生活当中,“适应青年的特点和需要,抓住青年关注的问题”[3],使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既有经验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教育活动的熟悉度,深化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接受和认知。
2.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消解大学生抵触情绪
高校意识形态是高度抽象的理论概括,是对社会历史事实中形成观念的形而上的表达,对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高校意识形态就显得内容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假”而“空”,与自身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能够有效的解决“假”而“空”的问题,化解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之情。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打假”功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假”是指高校意识形态自身与大学生生活的脱节,只是在理论的范围内兜圈子,碰到真实的生活就退避三舍,避而不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打假”就是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真实的社会现实生活密切衔接,用现实的鲜活的生活事实传递高校意识形态的内涵,积极回应大学生时刻关注的社会时事和社会问题,增进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认知认同,不断解决大学生的疑惑之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真信真懂。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填空”功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空”是指高度抽象的理论在指导实践时没有实现有效的转化,以理论解释理论,在文字游戏中乐此不疲。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填空”就是将抽象的理论通过大学生自身的现实的具体生活进行转化和表达,运用大量的生活素材丰富理论的解读,填补高校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困惑解读乏力的现状,有效解决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反感之情,并使大学生能够真正运用高校意识形态来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
3.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推动理论阐释通俗化
高校意识形态受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对于非研究人员而言有些“高”而“大”,特别是对于思想活跃而抽象化思考缺乏的大学生而言,对理论化意识形态接受起来较为困难。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能够将“高”而“大”的理论通过生活的事实通俗易懂的进行阐释,使大学生能够简单明了的通晓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使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接地”功效。所谓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就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高度,为人们提供一种愿景,但却没有有效的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将高校意识形态的远大目标与现实生活结合,将长远目标与大学生具体生活实际目标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时刻感受到高校意识形态与自身生活的密切相关,积极将个人现实目标与社会总目标相结合。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亲民”功效。所谓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大”主要表现为其关注的主要是宏观层面,紧跟国家的发展形势,“及时把党的创新思想和理论对学生进行宣讲,注重服务国家发展这一‘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缺少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了解和关怀,忽视了服务学生个人发展这一‘小” [4]。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高校意识形态的“大”内容与大学生“小”的具体现实生活相结合,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关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高校意识形态在自身生活当中的功能,明晰高校意识形态对自身成长成才的指导作用。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境遇
经过高校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长期不懈努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保持了良好平稳态势,为人才培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大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撑。” [5]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种纷繁复杂、鱼目混珠的信息迅速传播,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困境和挑战。
1.高校意识形态被虚无化背弃生活历史
现实生活历史是高校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其内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价值追求是经过社会事实检验的,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卓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现被逐渐的虚无化趋势,突出的体现在对社会生活历史的否定和批判,集中表现为泛娱乐化、求证化和片面化等方面,不断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合法性。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泛娱乐化。主要是指部分高校意识形态内容被有意的曲解和误解,通过调侃和戏说的方式传递出令人误解的观念。其次,高校意识形态被求证化。所谓求证化是指一些自称专家的人用所谓的科学手段论证历史人物事迹的虚假,这些求证出于不同的目的,不顾具体的历史背景,歪曲事实,得出一些迷惑大众的结论,从而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历史依据。最后,高校意识形态被片面化。所谓片面化是指高校意识形态在现实中被以偏概全,用部分理论代替整个体系,用少数社会现象掩盖整个社会事实。集中表现为抓住理论的薄弱环节大加批判进而否定理论的整体,将理论在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和本质相混淆,用日常经验去替代理论观点等方面,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的现象等同于其本质,根本上是要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和合法性。
2.高校意识形态被知识化脱离生活需求
现实生活需求是高校意识形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不断为高校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新的营养。近年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出现了被知识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工具化、教程化和认知化,剥离了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生活基础,只剩下了形而上的知识空壳。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工具化。所谓工具化是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度强调其功能和目的,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单纯的作为控制大学生意识的手段,忽视了大学生的主體性,把培养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过程变成了单纯的知识学习,导致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在场。大学生表面上虽然参与其中,却只是被作为文字输入和服从指令的机器。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教程化。所谓教程化就是高校意识形态被作为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将意识形态教育作为如自然科学那样进行课程学习,似乎只要大学生掌握了课程中的知识要点就可以将意识形态教育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完全忽视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规律,忽略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需求,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脱离了生活之水,成了无本之木。最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认知化。所谓认知化就是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了一种认知性的教育过程,成为了一种纯知识的了解、熟知和记忆。完全脱离高校意识形态的思想性和指导性,远离大学生实际生活。主要体现在教育结果检验的知识竞赛和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接受程度,直接脱离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根本目标。
3.高校意识形态被偏见化消解生活愿景
随着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进行偏见化的报道,用柔性的方式扭曲高校意识形态,瓦解党统治的合法性,否定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从而消解大学生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在现实中,高校意识形态被偏见化主要体现在西方国家针对中国提出的政治极权论、经济崩溃论和文明冲突论。首先,政治极权论消解大学生对党的信念,打击大学生政治生活积极性。新时期,政治极权论的观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中国人权、政治民主、民意自由表达以及执法等方面,通过社会中一些个别现象来否定和抹黑中国的整个政治生态,并通过多种途径对大学生传播一些虚假言论,瓦解大学生对党统治信心。其次,经济崩溃论的观点是通过否定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瓦解高校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消解大学生对经济生活发展的信心。经济崩溃论大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出现,如经济危机、产业升级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出现,根本上在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西方国家“焦虑自身国际影响力的下降,忧惧自身中心地位和既得利益受到来自中国的所谓‘威胁和挑战”。[6]最后,文明冲突论提出实质是西方势力极力阻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的论调。当代,文化威胁论源于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其将文明冲突表述为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以及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种观点根本上是要削减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打击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消除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基因的认同,从而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
三、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要求
推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生活化,增强教育结果实效,这就需要坚持高校意识形态理论的彻底性,有效阐释社会生活现实重大问题。聚焦现实内容,与现实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将高校意识形态目的潜隐到生活事实当中,通过具体生活事实传递出培育目的,增强对大学生的渗透力。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实践自觉性,增强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指导力。通过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日常化、形象化和具体化,增强培育的实效性。
1.实现理论彻底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根本前提
只有实现意识形态理论彻底才能真正为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提供指导,而理论的“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7]。而只有抓住事物根本的理论才能够对大学生关注的现实生活做出科学的解释,为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服务。理论彻底性就是要坚持揭示社会生活现象实质的科学性、为大学生生活服务的人民性和紧跟生活变化的发展性。首先,坚持揭示社会生活现象实质的科学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西方国家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社会生活现象背后隐藏的利益交织愈加隐蔽,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要有效释读社会生活现象的实质所指,科学阐释社会生活现象背后隐藏的利益,使大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社会生活现象,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一些西方势力的别有用心,在看到我国社会在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能够认识到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增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其次,坚持为大学生生活服务的人民性。理论最终是要服务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意识形态要积极围绕大学生现实生活需求展开理论研究,不断完善理论、创新理论和建构理论体系,使理论成果能够真正为大学生现实生活服务,使大学生成为运用理论成果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最后,坚持紧跟生活变化的发展性。高校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俱进,能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理论体系和成果。任何理论都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理论只有不断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检验和创新才能永葆生机。高校意识形态为大学生提供理论指导,必然要时刻紧跟大学生生活发展动向,不断满足其变化的现实需求,才能更好为大学生现实生活提供有效理论指导。
2.聚焦现实内容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内在诉求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要聚焦现实内容,将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结合,使大学生能够感受到教育内容与自身生活内在契合。高校意识形态在教育过程中聚焦现实内容主要表现为内容情景创设的现实性、内容素材的现实性和内容具体表达的现实性。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情景创设的现实性。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虚拟空间的快速发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教育内容情景的可创设空间较大,可以有效借助当前多媒体技术,将现实中的生活场景通过视觉化、情景化、形象化的方式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呈现出来,设计出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场景和事情的真实发展过程,通过情景创设的现实性使大学生身临其境,真实的感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真理性和实用性,极大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素材的现实性。内容素材的现实性就是将大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作为素材运用到教育活动当中,使大学生能够对教育内容感同身受,自觉地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就需要时刻关注大学生身边的生活,及时掌握鲜活素材,并与教育内容有机融为一体,使大学生能够在思考生活同时增进对教育内容的认知,内化为指导自身生活行为的意识。最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具体表达的现实性。所谓内容具体表达的现实性是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在表达方式上注重生活化的表达逻辑和表达语言,避免“进行纯粹思辨和推导演绎,使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之间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8],通过启发、感染和引导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认识,逐渐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大学生在不自觉中升华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理解。
3.潜隐教育目的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持久动力
潜隐教育目的就是要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非强制性和非预期性,潜移默化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渗透在生活事实中,融入到社会生活过程中,潜隐在一定的生活载体中,使大学生不自觉的接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推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持久展开以及教育结果实效持久。首先,目的潜隐于生活案例。社会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活案例都适合用于推动教育活动,必须要筛选甄别。筛选的案例既是大学生喜闻乐见,又能够有效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传递出来。同时,将目的潜隐于生活素材还需要教育者有意识的引导大学生去认识生活案例,暗示某些结论,将生活案例与高校意识形态内容形成有机的联系。其次,目的潜隐于生活过程。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潜隐于大学生生活过程中,就是要通过大学生的生活过程传递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如新闻、社会热点、国际事件等,及时解读其中的内在蕴含和解决大学生的疑惑,使其真正感受到高校意识形态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还要关注大学生虚拟空间,如视频、娱乐节目、电子阅读、游戏等方面,让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的生活过程中无形接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最后,目的潜隐于生活载体。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载体主要包括传媒载体、电影、歌曲、论坛、聊天软件等,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潜隐于这些生活载体就是要通过多样形式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有效传递出来,使大学生在接触这些生活载体过程中内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主要通过大学生喜爱的电影传递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制作蕴含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流行歌曲,在论坛或是聊天软件中传递公益广告,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悄然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潜隐在大学生的生活载体中,使大学生于无形中接受。
4.推动实践自觉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逻辑归属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生活化最终是要通过大学生的具体实践展现出来,推动大学生的实践自觉必然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逻辑归属。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过程中增强大学生实践自觉就是要求教育活动要做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以及合必然性,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的实践自觉。首先,教育活动要合规律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生活化的合规律性就是要符合实践活动生活化的规律和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化规律,根据规律有序的设计教育活动,激活大学生实践的内在动力。实践活动生活化规律就是要密切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将理论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有效的释读社会现象,解决自身的实际生活问题。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化规律就是要根据大学生阅读信息的特点设计简短、形象、有趣的视屏、信息和图片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兴趣,以此为基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传递出来。其次,教育活动要合目的性。合目的性就是要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不断提升其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这就要求首先要切实把握住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根据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调动大学生的情感情绪,激发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热情,实现大学生的个人生活目标与成长目标相结合,个人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以及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相结合,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高校意识形态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最后,教育活动要合必然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生活化的合必然性是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时刻与大学生的成长趋势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体系,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引导大学生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结合。教育活动只有切实符合大学生的发展方向才能有效的调动大学生内在动力,自觉地接受教育活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0.
[2] 樊泓池,王贵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四维进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13.
[3] 徐辉,刘建军.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与经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85.
[4] 王永友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6(1):70.
[5] 黄蓉生.意识·能力·机制·平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构建要义[N].光明日报,2016-05-15.
[6] 梁玉春.“中国崩溃论”:西方的意识形态武器[J].红旗文稿, 2015(12):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8] 白顯良.在思想政治教育科研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2):130.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