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张伟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显得尤为重要,而实际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转变老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设计的提问要有新意、要有很高的质量、要能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

    关键词:随意发问;零散;肤浅;创新意识;跨越性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60-001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一,教师设计的有效提问能激荡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有利于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高质量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巩固知识、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做到更深层次的自我学习,并能促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而在实际的课堂提问中,师生问答的形式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流形态,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随意发问”等种种做法,实际是教师完全掌控话语的主动权,漠视学生,很难达到提问的目的。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一、 课堂提问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确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时机不当、缺乏开放性、只针对少数学生、缺少反馈评价等。这些不良的提问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具体表现为:

    1.“为问而问”。整节课教师设计的问题特别多,学生不断地应答,看似内容丰富,课很满,实际上却失去了语文课的语文味,这样的课上得太疲惫,老师准备的多、问得累,学生听得醉,产生厌烦,没有实际效果。

    2.问题设计零散。教师没能从教材的整体出发,缺乏全局观,有时明明能够通过一个主要问题统领文章内容,让学生集中阅读,系统思考,然后连贯作出解答,教师偏偏要将其肢解成若干零碎的小问题,学生的回答也是片言碎语,难以系统化。

    3.问题简单肤浅。随意设置,缺乏思考价值,不能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基本上用“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简单判断性问题。所提的问题始终做表面文章,范围也小。在思想内涵上却深入不下去,为学生画好了一个圈。

    4.老套、毛躁。设置的问题枯燥无味。提问前不善于作必要的铺垫准备,提问中也没有其他适合学生的活泼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动作方式与之穿插配合,问题转换时,问题与问题之间衔接也没有自然恰当的过渡,而是生硬强加过去。问题的解决毛躁、浮飘。让听者感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又到了另一个问题,存在很多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收到最佳的效果。

    二、在设计课堂提问的实践中要增强意识,精心设计问题1.增强意识,明确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了解学生的水平和知识经验再开讲才是明智的,传统的教育,老师只顾完成自己的课时,专门拿学生来演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案设计。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效果达不到,学生很苦恼。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了多少。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是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老师设计提问的难度,既不能低于或等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也不能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脱节。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设计的提问才是最有效的。

    2.精心设计、增强提问的时效性

    2.1课堂提问要突出创新意识。

    “新”就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从而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提问的设计一方面要以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为基础,另一方面又要能连接到所指向的目标。

    2.2课堂提问要有质量有价值。

    传统的一问一答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们要把“小步提问”变成“跨越性的提问”,一节课要有1到2个大问题以引起学生主体思维活动。要给学生留下充裕的思考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3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常有疑,才能常有思;常有思,才能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学语文用语文能力,《颐和园》是一篇很美的课文,讲到此文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读完课题之后,针对课题来提问。学生也许会问:颐和园是一个怎样的大公园?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来学习课文,他们就能从课文中找到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教师趁机追寻,跟随作者的游览顺序,我们先游长廊,作者写出了长廊什么特点?学生就会找出相应的句子,品读,教师引导概括:“不仅写出了廊内的画美,还写出了廊外的花美。作者的写作顺序:先写总体美,再写廊内美,廊外美,最后写感受。其中用了例数字的说明方法。”学生陶醉此境时,教师抓住时机追引:“你们家乡的哪些地方也像长廊那样美呢?”学生就会开启智慧大门,说出家乡某地方也像长廊那样美,最后让学生动笔写下来,从而培养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总而言之,精妙的课堂提问设计是小学教学技能的重要体现,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使课堂充满活力,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