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排水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李龙泉

    摘 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城市化建筑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基坑排水是水利工程中的施工难点,严重影响水利工程质量。文章通过对基坑排水的施工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有效的排水施工技术,以期为提高基坑在工程施工中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 基坑排水 施工技术

    基坑排水一直具备较高的施工难度,主要是由于基坑排水具有较多不稳定的因素,而且基坑中对应的地基种类多种多样,只有解决基坑排水的问题,才可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为水利工程的施工提供稳定、安全的基础保障,同时还可以对工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工程的持续发展,可有效处理好基坑排水问题,是水利工程实现社会效益的保障。

    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分析

    基坑排水与地基稳定存在密切关系,同时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共同组成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因此重点对施工环境中的基坑、地基进行分析。

    1、基坑排水的相关分析

    基坑排水主要是对工程施工起到排水预防作用,利用排水系统,排除水分对基坑的影响,一般可在基坑开挖的前期,利用排水装置,如:排水坡、排水管等,组成可靠的排水系统,安装在基坑四周,协助基坑排水,或主动排掉基坑内部的给水,避免影响工程施工,除安装排水系统外,还可设置截水沟、集水井,主要是防止基坑渗水,聚集到基坑底层,增加排水难度,以此即可快速排出底部水分。

    2、地基土质的相关分析

    地质土质的不同,基坑排水的效果也会随之变化,由此导致排水的差异,地基可以根据土质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分为:不亲水、弱亲水和强亲水,所以在构建基坑排水系统前,需要对地基进行细化分析,重点研究土质特性,利用钻探的手段,对土质实行分层取样,目的是得出不同层次、不同区域内的土质性质,进而获取地下水分含量、是否有隐藏的地下水,收集并汇总取样资料,将其作为参考资料存储,方便基坑排水施工,受地质内含水量的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覆盖地质中,存在不同性质的土质,造成土质性质不能均衡分布,影响资料的标准性,因此在构建基坑排水系统时,还需进行现场的实际考察,以资料为主,考察为辅,避免出现不合理的排水设计,影响基坑排水,如发现特殊土质,立即采取措施,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排水方案。

    设计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方案

    常见的水利工程中,基坑排水方案的设计包含两项重要内容。第一是基坑降水,降水设计主要是避免基坑开挖出现大量水分涌出,因为在基坑开挖初期,需要实行深度开挖,首先需要穿过填土层,然后找准强亲水土质,在此过程中,较容易挖到涌水流,影响基坑后期构建的稳定性,所以需对基坑排水实行降水设计,尽量降低土质内探测到的水位,降水时,以承台为标准,驱使水位下降,与承台保持50厘米的距离即可;第二是降水方案,采取基坑降水中最为常用的降水法,针对降水深度,选择合适的方案,例如:降水幅度比较大,选择管井降水,较小者,选择明沟法,最终两者都需在降水过程中开挖排水渠道,排出降水过程中,遗漏的水分,同时还可预防降水过程中,旁侧形成的水流。

    由此可见,排水技术使用前,先对基坑进行严格设计,尽量排除影响施工技术使用的全部因素,确保排水技术的施工环境,同时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增加水利工程现场考察的频率,帮助工程人员发现基坑最优质的排水设计,提高方案与现场施工的实际结合度,一方面可以为排水技术的施工创建安全的环境,另一方面保障工程人员熟悉施工现场,如遇到突发事件,及时采取对策,避免事件涉及范围扩大,影响排水施工的质量,进而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所以,在基坑排水技术施工前,重点对其进行方案设计,体现方案设计的优势,提高排水技术的效果。

    水利工程中基坑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1、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基坑排水中最早使用的技术,主要用于排出粉砂类基坑积水,早期水利工程中的基坑多为粉砂地质,由于粉砂不稳定,极其容易导致基坑渗水,而且此类渗水会引发其他类型的涌水,促使粉砂与积水混为一体,严重影响基坑施工的稳定度,渗水的起因是高水位,基坑处于下方,附近水位较高,即可造成渗水,针对渗水积水,利用排水技术不只需要排出其中积水,更是要避免泥沙影响基坑施工,因此,围绕降低水位实施排水技术。基础施工可根据渗水的基础问题,进行解决,常见的基础施工技术为:水力冲填,即利用冲水的力度,将基坑填充物送入基坑内,同时在水力的作用下,与基坑密实,有效防止水分渗入;沉箱,将装满砂砾或其他防水增重物质的箱子,密封后,沉入到基坑内,占据基坑内部的空间,以便降低水位,近几年,基础施工中研发出新技术,利用射流原理,形成井管排水,同样可以有效防止基坑渗水。

    2、井管施工技术

    井管施工,是排水施工中比较新型的技术,其中包含多项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井管施工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排水技术。第一项是在水力充填的技术上,增加沉井方法,由于此项排水技术规模比较大,不仅施工困难度较高,而且成本较大,目前在水利工程中使用较少;第二项为钻井技术,其为井管施工中的重点,在基坑井管外部,根据井管大小,采取对应的施工方式,如:井管约为4.5米,增加3■0.5米,作为钻井工具的尺寸,由此可尽量避免钻井工具引发塌陷事故,钻井时需重点做好井壁加固的工作,当钻井合适时,首先安置砼底管,按照基坑排水要求,合理布设其他砼底管,布设砼底管时,井内由深到浅遵循“高性能-低性能”的原则,布设过程中着重预防安全问题,其中有部分细节性问题如:砼底管布设完成后,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利用胶结剂凝固,依次布设其他砼底管,最终所有砼底管布设完好后,放置适量的沙土在管底部,上层铺设砂石,确保钻井无缝隙,由此才可防止水位影响。

    3、明沟排水技术

    造成基坑给水的原因有多种,最主要的为:自然降水、渗水、地下水等,在确定基坑积水的具体情况时,需要对基坑做详细调查,基本确定基坑的外在条件和基础因素,例如:基坑规模、地质、所处气候等,确定积水的实际情况后,一般在围堰后,立即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此类型积水的水位会明显较低,利用明沟排水技术,借助积水的低水位,演变为自行排水,如果自行排水不能排尽残余水分的话,可在明沟附近继续开挖沟渠,或者直接借助抽水泵,利用外力引出残余积水。明沟技术属于施工中最为基本的排水技术,基本是利用相关地势,借助天然环境,对引流基坑积水,所以明沟技术只适合用在积水初期,水量含量较小时,明沟技术则会失去排水作用,一般明沟技术中,施工人员会着重研究积水类型,尽量使用自行排水的方式,引导水流排出,既可以有效排出基坑水分,又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基坑排水中,对明沟技术最常用的有两种方法:第一是针对困难度较高的基坑,以基坑的线路为排水依据,例如:在等高线上设置沟渠,采用外力排水,不仅可以排水,同时还可保护基坑稳定;第二是以实际为准,遵循“由高到低”的原则,构建沟渠,引流。

    基坑排水施工技术的特殊性

    利用基坑排水为技术基础,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提高排水效果,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基坑排水具备特殊性,需在此环节提高重视度,分析如下:

    1、科学安置水泵

    水泵在功率上存在较大差别,必须根据基坑排水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泵,实行科学安置,平衡抽水与排水的速率,既要避免排水过大,淤结砂石,又要避免排水不足,水流外泄。布设水泵时,最主要的是水位的控制,以过滤器为标准,防止水位过高,因为水位过高会导致滤网受到影响,例如:长期浸泡在水流内,促使滤网的金属丝网受到水汽腐蚀、氧化,无法防止排水泥沙,致使水泵堵塞,进而导致基坑抽水回流,造成基坑二次积水,严重时会冲击排水装置。

    2、严格遵循优先原则

    基坑排水与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在工程设施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性,但是实际基坑排水对工程或多或少都会造成影响,所以在构设排水设施时,以水利工程为主,尽量避免排水设施制约工程施工。例如:基坑的集水、排水方面,在保障深度、宽度适合基坑需求的基础上,将其结合工程实际,设置成坡度形式,大致确定基坑排水施工规模后,充分考虑工程施工,做适当改动,主要是以扩大基坑排水能力,尽量满足集水需求。

    3、做好特殊事件的预防工作

    预防工程在排水施工技术中,必须具备的项目工作,基坑施工现场需要准备诸多备用设备,如:水泵,防止投入运行的水泵发生排水故障,预防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避免成本浪费,提高工程效益,给予施工最及时的处理措施。例如:在基坑排水过程中,如果遇到特殊水力事故,可及时更换故障水泵,采取备用水泵继续工作,一方面可以避免水力事故由于基坑问题,继续扩大,另一方面有效排出基坑内部的水分。

    结束语

    由于水利工程所处环境、地质的多样性,导致其施工的地基同样具备不稳定的因素,再加上基坑排水本身就具备较高的难度,由此,必须提高排水技术的效率,利用有效的施工技术,提高基坑的稳定性,进而满足水利工程地基对能力的需要,避免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出现地基问题,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促使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宝平.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J].河南科技,2011,(20):56-58

    [2]张银来.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05):25-27

    [3]陈锡清.浅谈基坑工程降排水方案的优化设计[J].福建建设科技,2012,(03):36-38

    [4]郭勇刚,董春灵.南京地铁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1,(04):12-14

    (作者单位: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