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沈旭葵
对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物理是一门具有社会属性的学科,物理知识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有着深入的联系.在新课程实行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还为其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现代物理观念、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本文主要通过对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阐述了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策略.
一、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现代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并且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适合学生终生发展的必要的品质品格.一般情况下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个人修養,关爱社会、具有较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等.但在课堂上,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的逻辑思维、实践探究等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行,现代教学改革观念不断深入,高中任课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1.多学科交融,培养物理观念.
对物理学科观念的学习贯穿于对物理学习的整个阶段,对学生的物理观念的塑造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物理课堂上,为学生渗透物质、能量、运动等基本问题的分析思路.第二,把物理与多个学科相互交融,在学科的交融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相关的观念和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及综合性.对现代物理的学习要从多角度出发,利用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对物理知识进行讲解学习.例如,介绍法拉第时,教师可以从法拉第对电磁感应领域所做的巨大成就来展开,讲述他发明的伏打电池、电动机的设计及电磁力的提出等,从而加深同学对法拉第的理解与记忆.教师也可以从化学角度介绍法拉第对氯气、液化气体的研究,或从语文学科角度介绍法拉第自学成才、坚持不懈的精神.物理概念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物理概念的塑造既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强化,也需要多个学科进行交叉整合,从而为学生建立全方位的科学体验.
2.多维度分析,促进科学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教师要关注问题的形成及解决,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和思维方式.例如,教师对单摆进行讲解时,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给出秋千、钟摆、风铃等生活中常用的事物,借助情境法来展开,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摆动现象.通过这些常见的事物对单摆进行说明,并提出单摆的理想化条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发给每个小组一个细线和一个小球,运用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对结果进行验证.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给出单摆的周期公式.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加深学生的记忆.借助这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完成了对单摆的讲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能力也同样得到了提高.以引导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以问题为核心深入分析理解、逐步探讨解决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
3.多方法交互,提升科学思维.
任课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实验学习对物理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以从多个角度来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让他们形成猜想、假设、设计、验证的思维结构和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课堂的设计.利用问题引导、实验设计、分析结果等多种方式来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关联出本节课的知识或者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4.多角度提示,培养科学态度.
对现代物理的学习要有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物理结论都是依靠科学的实验和严谨的推理得出的,而学生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草率得出结论,忽略科学的态度对实际学习的意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可以根据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科学的实验论证来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从实验探究、逻辑分析及历史故事等多个角度对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进行阐释,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关键,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综合多种学科概念、选择多个教学方法、运用多个维度的概念,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