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维导图在中学生作文立意选材方面的作用

    蒙七十

    “思维导图”是上世纪70年代起流行于世界各地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创始人英国的东尼·博曾经说过,“思维导图就是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用于储存、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近些年来,教育学家把这种理论普遍运用于教学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写作角度来说运用思维导图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写作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语言,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极为密切。美国著名学者唐纳德﹒奎恩说:“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写作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 思维导图正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下面就从作文立意选材方面来谈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

    当下中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著思维定势,或写作时思维狭窄,打不开思路的问题。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写出的文章肤浅,没有深度,认识问题机械、表层化,对事物的本质没有深刻的认识。而运用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既能让学生在写作思维中进行思考从而确定立意,又能让学生在思维调动素材积累,打开宝库。所以,思维导图在中学生作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具体的运用方法如下:

    一、提取关键词,导出写作素材

    现在的作文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学生首先要审题,审题也是一个思维的过得,在寻找到可供立意的关键词后,要进行转化让它成为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或主要词。这是一个思维的对接过程。接下来,把握这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调动自己大脑中存贮起来的素材信息,让它们和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有了联系,如某个细节,某种生活经历,某个场景等等。然后,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分解形成一级分支,并通过思维过程提取一级分支中的关键词。以话题作文“奉献”为例,思考之后能够确定下来关键词就是“奉献”。由“奉献”这一个词可以生发出去,联想到某一类人,某一个人,某一个集体,某一位亲人或者自己经历中的与奉献相关的事或人,这样调动一番,如行军打仗中的排兵布阵一样,所有的有用的材料就调动起来了。上面说到的这些写作信息,就是通过思维导图整理出来的,并从学生的脑海中提取出来,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级分支。这个时候学生把提取到的可供立意的方面画在纸上,呈现出来。

    二、层层分级,深化主题

    相对于写作结果来说,完成上面的一步,仅仅是万里长征中的第一步,对作文立意,谋篇布局来说,才是一个开始,要想写作成功还要进行下一层级的思维。也就是在学生调动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对第一级分支的关键词再进行分析,获取更深层的信息。这就是二次调动思维来深化所要表达的主题。前面的话题作文“奉献”中,如果把“妈妈”看成是一级分支中的关键词,那么,进行二级关键词分解的时候,必须调动自己脑海中关于“妈妈”的信息。在进行二级关键词提取的时候,不能偏离本篇作文开始定下的中心关键词“奉献”,那么在思维的过程中,可能由“妈妈”想到:辛苦劳作,关心自己,关心家人,对老人的照顾,对邻居的帮助,在单位的工作等等,其间的经历,其中的事情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如决堤之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分级有多少,在思维导图中选取每一级的关键词的时候必须紧紧扣住中心关键词,以免偏离中心而导致偏题或跑题。

    三、构建多级分支,深挖素材信息

    平时写作时,老师要提醒学生,确定作文的主题之后,在思维导图中确定的主树干上要多分出分支来,这样更加有利于挖掘素材。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整理出来的素材,仅仅是素材,它只是有可能运用到本篇作文当中,只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无论怎样,所有的各级素材都必须是与主题相关的,这样的素材才有可能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成为文章中具有价值的建筑材料。如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在确定了中心词之后,提取的素材有:妈妈为了单位的工作,而牺牲了家庭的亲情。在找出素材源之后,学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来完成主干信息的分支信息,从而确定下一篇文章的整体框架来。应该说,运用思维导图,分支越完整,信息越丰富,才会把主题表达得越充分,越深刻,写作表达时才越深入,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来。

    以上就是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完成立意和确定选材的过程,这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也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点。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打一个比方来说,会更形象,更容易理解:如果把作文的题目或话题比作是太阳的话,那么,思维就是太阳发射出来的一缕缕的光线,作文中运用到的素材就好像是黑暗中被人为的隐藏起来的东西一样,只有通过阳光的照射才能让人发现,才能知道它的存在,才能被真正利用起来。一般来说,被写中文章中的那些素材和立意本来是先前就存在的,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先于思维的一种东西,而写作的过程,正是运用思维的光线来发掘那些一直处于黑暗中的素材或立意,好像封存于大脑中的沉睡的物质,经思维的光线照射之后,它被激活了,一下子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而被安排在作品中。

    相对于学生来说,每一个人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不同的生命体的存在,他们写作时之所以出现一个主题而构思结果不同,主要是因为他们知识的积聚和各自经历的生活不相似,再者,每个人的思维又不是相同的,会存在着各种的差异,所以,作为老师在平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去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之后,才能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出新颖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写出深度。这样一来学生会改变以往作文中主观上不积极思考,套用、甚至抄袭别人文章的内容的陋习,而熟练运用思维导图之后,会跳出那种窠臼,写作中会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考场上写出有深度的文章来。

    (注:本论文是2017年“陇原名师专项课题”《思维导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