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定位、师资队伍、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个切入点

雷 庆
经过多年大幅度扩招,高等教育的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国家已经明确,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要转到提高质量上来,要使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变为高等教育强国。高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笔者认为抓好以下三件事情至关重要。
一、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定位,并把它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目标,使学校真正办出特色
近年来,从许多专家学者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都一再呼吁高校要明确定位,办出特色。高校也做了很多努力,结合本科教学评估,开展办学定位和特色的研讨。在评估中,多数高校的定位和特色都得到了专家组的肯定。但是,高校“趋同”、“求高”、“求大”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高校的定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并没有认真考虑如何去落实;有的学校是迫于评估的要求,匆忙研讨办学定位、发展目标等问题,研究不够深入,认识也不统一。从外部环境来看,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大众,仍习惯于用单纯的学术标准衡量高校。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着高校纷纷瞄准“研究型”、“综合性”、“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目标发展。因此,推动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构建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我们还要付出十分艰苦的努力。
首先,要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基本规律。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突破15%,开始步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为2,7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3%。早已有学者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单单是毛入学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性质、结构、功能等也要发生变化。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当系统包含较少的要素时,它的结构可以很简单;而随着系统规模扩大,其结构将会趋向复杂。这是系统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当大学生只占同龄人口很小一部分时,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社会精英;而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大学以后,高等教育要为全社会培养人才,其目标自然应当多样化。如果扩招仅仅是高等教育规模增加,而结构依然单一,这样的高等教育系统将难以持续发展。
其次,要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在为社会服务中找准学校的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也是高校定位的出发点。尽管我国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实力上仍有较大差距,更大的问题在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我们既要在某些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又要从整体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发展是多重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国家提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这是赋予极少数高校的任务,其他大多数高校都应以直接服务社会为己任,将自身的发展与相关地区、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高校不能仅从自身的愿望,特别是不能根据学校领导的想法来定位。
为了做到准确定位,办出特色,高校应当高度重视战略管理,深入、系统地研究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服务面向、学科专业结构等重大战略问题,明确长远发展目标和具体行动步骤,并落到实处。战略管理是世界上许多大学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少高校都有常设或临时的机构,经常开展战略问题的研究;一些高校每年以校长报告的形式公布其在战略问题上作出的决策,借以宣传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相比之下,我们的高校考虑眼前问题多,研究未来发展少;就事论事多,综合分析各种相关因素少;在发展目标和途径上趋同思维多,另辟蹊径的勇气少。随着高校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高校领导必须具备战略眼光、系统观念和创新意识,把战略研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从战略高度上引领学校的发展。
二、更加关注对教师的培养,从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
几乎所有高校的领导都认识到,教师是办好学校的根本,并且下了很大力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但是,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有两种倾向应当引起关注:一是重引进,轻培养;二是重视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忽视其他的培养方式。很多学校不惜重金引进学科带头人,选聘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这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带动某些学科的发展。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形成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加强对已有教师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统筹规划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除了在职攻读学位以外,还可安排教师到国内外其他大学进修、访问、参加学术会议,到企业或其他单位挂职。不少学校都有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的措施,如全部或部分报销学费,减免教学工作量等。但攻读学位并不是教师发展的唯一途径,对有的教师来说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年轻教师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强,发展方向尚不明确,可通过攻读学位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为今后发展打下较为宽广和扎实的基础;年纪较大的教师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教学经验,各方面负担比较重,适于通过短期的学习、交流不断更新知识,总结和扩展已有的经验。目前,高校教师更缺乏的是对生产一线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了解,学校应当采取特殊的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到实践中去。总之,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是需要的,而更重要的是针对教师不同的需要提供合适的培训机会,使教师培训真正取得实效。
其次,要加强对教师的个别化培养。教师们的背景各不相同,面临的问题不同,发展的需要也不同,统一的培养方式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国外一些大学设有教师发展中心,聘请资深专家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一对一的帮助。过去我们的大学中也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年轻教师留校后,教研室会安排老教师手把手地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现在这样的做法已经不多见了,年轻教师经过简单培训就要独立承担课程,独自寻找科研项目,能不能做好,全凭个人的悟性和运气。现在很多高校开展了讲课比赛、教学督导,这些活动对教师有激励和鞭策作用,但常常只停留在选出优秀者层面,对发现问题所在,以及进一步的反馈意见和帮助解决问题的环节比较薄弱。因此,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针对具体问题给予个别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三、加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部先后在全国高校中推行和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项目,包括优质课程建设、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这些举措大大推进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例如,传统的课程体系还没有打破,课程的学科化倾向仍很严重,综合化程度较低;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很少。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应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积极推动课程的综合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多学科领域交叉综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许多复杂问题也不是运用单一学科知识就能够解决的。因此,高校不能仅仅依照学科领域设置课程,应当更多地从学生未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按照问题领域把相关知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全新的、综合性的课程体系。换句话说,大学的课程应该起到组织知识的作用,而不是把知识分割为不同的学科传授给学生。已经开展了几年的“精品课程”评选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传统的课程体系,不利于推进课程综合化。在网络上展示的很多精品课程通常是现成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由于学校间的差异,这些课程可推广的范围实际上很有限。在新一轮的“质量工程”中,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应优先支持具有综合性的课程和教材,更多地关注现代教学设计的思想、方法的运用和传播,推动高校课程体系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其次,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并提供相应的条件和指导。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中常常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式,即对教师强调什么,就进行评比、考核;对学生强调什么,就开设课程,增加学时。这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而不是站在教师、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前面已经提到对教师的个别化培养,对学生也是如此。学生个体之间同样存在着差异,统一开设的课程不能解决他们的全部问题,学校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空间和相应的学习、实践条件。同时,由于学生对自己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并不很清楚,这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个别化指导。现在高校普遍开展了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可以把这种机制扩展到对学生学业的帮助上。高校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而给予教师和学生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帮助,正是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蔡桂兰]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