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战争时期的沂蒙精神看党的初心和使命

    赵晨

    【摘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沂蒙精神正是对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集中体现和传承。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党政军干部舍生忘死,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开展教育文化活动,提高群众觉悟;实现民主参政,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正是因为沂蒙根据地的党政军干部胸怀群众、引领群众、爱护群众、奉献群众,才赢得了人民对党和军队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这正是沂蒙精神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源泉。

    【关键词】沂蒙精神 初心 使命

    在十九大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努力奋斗,为的就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为的就是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既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一股强大动力,不断激励共产党人努力前行。沂蒙精神正是对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集中体现和传承。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因为沂蒙根据地的党政军干部心怀群众、引领群众、爱护群众、奉献群众,才赢得了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推动铸造了沂蒙精神。

    一、舍生忘死,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中,以沂蒙地区为核心的山东根据地一直是我党我军与敌人交锋、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战略基地。12年中,发生在沂蒙的主要战役有临沂战役、葛家庄战役、坚守大崮山、孙祖战斗、鼻子山战斗、铜井战斗、塔佛山战斗、留田突围、大崮山战斗、柳洪峪战斗、大青山战斗等19次。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奋不顾身解救沂蒙人民于危难之中,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死捍卫百姓的利益。1941年12月,共产党人领导的军队在莒南渊子崖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战斗,为了确保群众脱离危险,在营救的过程中,40多位年轻指战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944年的8月下旬,日军突然袭击莒南山区,滨海军区六团在团长贺东生指挥下与20倍以上敌人展开激战,1000多名群众安全转移,30多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一个班的战士在与敌人激战的过程中,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全部跳下山崖,结束了宝贵的生命。

    历史充分证明,不管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根据地都是与敌作战的主战场,是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战略基地。沂蒙山区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我军将士的足迹和鲜血。在这种火与血的洗礼中,山东党政军民共同熔铸和形成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二、发展生产,改善民生

    1.减租减息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实现联合抗日,组成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改变了以往的土地政策,从没收地主土地,到减租减息,调动更广泛的力量参与到抗日救国的战争中。

    1940年11月,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通过了全省第一个《减租减息暂行条例》,少数地区初步实行了减租减息。从1942年开始,随着《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开展群众运动的决定》《山东省借贷暂行条例》等制度条例相继推出,减租减息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到1944年底,整个鲁中地区减租粮接近322万斤,涉及金额接近88万元,减息粮超过11万斤,涉及金额超过67万元,增资粮超过406万斤、款72054元。鲁南区减租村庄接近2000个,减地超过1.7万亩,通过清算,农民拿到的土地亩数超过3万。

    减租减息改善了农村的精神风貌,群众生活大为改善,负担大为减轻。根据地人民每亩的负担仅为伪占区的五分之一、国统区的九分之一,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战热忱,翻身农民纷纷报名参军参战,形成了拥军支前的热潮,也推动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2.推行土地改革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逐渐上升,原来的减租减息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为此,中央抓住有利时机开始了土地改革。山東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从1946年6月开始到1949年结束,经历了初步土改、复查、深入三个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46年9月1日,华东局发出了《关于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指示》,在“九一指示”下达之后,土改工作迅速得到落实。在东海县,仅花1个月时间,就已经基本完成土改工作,只有新民和浦西两个边沿村庄没有完成进度。按照5个区的统计数据来看,在这次土改工作中,农民得到了土地亩数超过了5000,几百口牲口,包括106口猪,153头牛和76头驴,此外还有10辆大车,343间房屋,粮食15582斤,现款117075元,树19720棵。得到土地的贫农和中农户数接近7300,在分到土地的同时,签订了新契约。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滨海区完成了大部分土改工作,从6280个村庄的统计数字来看,农民得到的土地亩数接近42万,此外还有721亩山荒场,得到的房屋数量达到9242间。

    通过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翻身当家做了主人,得到真正实惠的农民把对共产党的感激转化为了参战支前的热情,极大调动起了广大群众生产、支前的积极性。

    3.开展大生产运动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当地的抗日根据地按照毛泽东发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和中共中央提出的“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共产党八路军一手拿枪、一手拿锄,春夏开荒种地,冬天挑担贩盐,白天养猪种菜,晚上纺线织布,部分机关和部队经常性费用自给率达到50%。从1944年初到1945年8月,在大生产运动中,山东的抗战根据地扩大的耕地亩数至少为70多万,仅1945年,根据地的粮食产量至少增加了6亿多斤,棉花产量接近4万余担。大生产运动不仅使部队生活得到改善,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发展。

    4.抗灾救灾

    沂蒙根据地常年处于战火之中,加上频繁遭遇自然灾害,严重破坏了工农业生产活动,不仅导致荒废了田地,产生大量饥民,还遭遇到瘟疫的侵袭,导致大量难民流离失所。为此,山东根据地和解放区政府出台了大量关于救灾、预防粮荒、难民救济、医疗救济等方针政策,设立救灾机构,为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军民防灾、救灾、灾后重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除了直接救济,根据地和解放区党政机关还开展了节约运动,为救济灾荒捐献粮款。以临沭县为例,当地党政军民在灾荒面前鼓足干劲,带领县内民众开展生产节约运动,从1941年秋天开始,政府机关开始参加生产运动,种菜、生豆芽、磨豆腐、开油坊、养猪,并开办合作社,不仅可以维持政府机关自给自足,还可以改善机关生活质量。到了冬天,实施供给制度,设置开支最低标准,提倡节约。在根据地各级党政军民机关团体的努力下,沂蒙地区的救灾防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948年4月,沂南县生产救灾委员会发放救灾粮食125000斤,贷款1500万元,救助群众12500人;沂东县生产救灾委员会发放救灾粮食34304斤,救助群众3363人。党在根据地全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关心受灾群众的疾苦,真正使人民群众衣食得到了保障,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三、教育群众,提高觉悟

    减租减息运动、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使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如何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职责,这需要他们迫切提升文化水平。沂蒙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各级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府努力在广大农村扫盲普及文化教育。建立正规小学,广泛组织夜校、冬学、庄户学、识字班、读报班等,沂蒙地区呈现出了“村村办学,户户读书,抗日救国,人人争先”的新气象。

    1.开展冬学运动

    冬学运动是指利用冬季的农闲时间,组织识字不满1000个,年龄在15~45岁(妇女不超过35岁)的根据地群众义务教授文化知识的活动。冬学运动不仅单纯学习文化知识,而且对群众进行抗战形势、前途的教育。因此,冬学运动一经开展就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支持,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涨,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到1943年春,沂蒙根据对大多数村庄都建立起了各种形式的冬学组织。

    2.组织识字班

    在旧社会,受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村家的女孩几乎没有上学的机会。沂蒙根据地建立后,各级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府就动员适龄女孩上学。1940年,山东省妇女救国总会号召各地文化教育部门向妇女普及文化教育,兴办面向女子的识字班、小学等,沂蒙根据地的识字班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在八路军访贫问苦、大力宣传下,广大妇女开始走进识字班,并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由于参加“识字班”的主要以年轻女性为主,因而“识字班”后来成为年轻未婚女性的代名词。在识字班,姑娘们不仅学习到了文化知识,也学习了革命道理,大大提高了青年妇女的思想意识,成为党组织和妇救会的得力助手,在拥军支前、生产劳动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3.开办庄户学

    “庄户学”,就是在冬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最初发端于小学教育,是由莒南县洙边区刘家莲子坡村小学任教的张建华老师创造的。他发现绝大多数贫苦农民的孩子因为都要参加家庭生产劳动,而无法正常到校上课。于是,他根据孩子们的劳动分工,把他们分成放牛组、割草组、拾柴组等,利用他们的劳动休息时间,在田间、山坡巡回教学。遇到阴雨天,再把他们集中到学校里来。这种教学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学习与劳动的矛盾,孩子得以做到劳动与学习两不误,因此受到家长普遍欢迎,被农民誉为“庄户学”。“庄户学”的教学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成年人,在张建华的帮助下,该村又成立了民兵班、青年班、壮年班,老年班和炕头妇女班。随后,“庄户学”教学模式被推广到整个沂蒙地区,读书识字成为农民的生活日常。

    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庄户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不断丰富完善,教学内容除了与生产劳动、生活实际相结合外,还与政治、军事、时事教育相结合。在移动的课程中开展小组教学,甚至登门访问,进行个别教学,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特色教学方法,使农民的文化、政治素质得到了同步提高。

    4.开展新文藝运动

    在普及教育的同时,沂蒙根据地也加强了文艺宣传,文艺舞台是文化宣传阵地的重要一角。1942年,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沂蒙抗日根据地广大文艺工作者们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成立各抗日剧团(社),纷纷深入农村、部队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造了很多反映抗战现实,歌颂工农兵的文艺作品。当时比较正规的剧团(社)主要有:八路军一一五师的战士剧社、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山东省妇救会的姊妹剧团、滨海区平剧研究社(又称曙光剧团)、鲁中第三军分区的沂山剧团、滨海区山东实验剧团、沂蒙国剧社等文体团体。在正规剧团的带动下,广地农村地区建立了各种文艺组织,包括秧歌队、文艺宣传对、农村剧团等。到了1945年,莒南县的剧团已经超过两百个,演员人数达到上千人,在很多村庄,村民自发组织秧歌队,不论是老妇人,还是小孩子,都到台上参加表演。

    在各项文艺活动中,识字班的妇女挣脱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枷锁,成为文艺活动的主力军,许多地方成立了妇女剧团,排演的节目深受群众欢迎,如《三杀娘子》《反对买卖婚姻》以及《全郎归队》等。演出内容大多是根据当时的中心工作自己编写的,《过关》《到前线去》,主要是青壮年发出号召,让他们参与到前线斗争当中;《小放牛》《妇织》主要描绘的是沂蒙地区人民日常生活生产的情形;还有反映“双减”运动的《减租》《谁养活谁》;反映大生产运动的《郑信开荒》《懒汉回头金不换》等。除了文艺剧团的演出,歌咏也是较为普遍的文艺宣传形式,《劝郎参军》《纺线歌》等都是革命年代的经典歌曲,除此之外,《沂蒙山小调》一直传唱至今,成为很多百姓耳熟能详的民歌。

    文艺工作的开展不仅丰富的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在农村地区普及了文化知识,还配合了党在不同时期的工作,对根据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服务群众,鱼水情深

    为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1942年底,中共中央指示在陕甘宁边区率先开展拥军爱民运动。1943年2月23日,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山东省战工会做出《关于拥护抗日军队的决定》,山东军区、115师随后做出《关于拥政爱民的决定》。此后,“双拥”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政军民空前团结的局面。

    1943年春,滨海军区部队开展了拥政爱民突击月活动。两个月内,为群众挑水35万担,推粪12万车,为群众挖粪汪、拉犁、推磨、干农活多得无法统计。1943年6月麦收时,115师教导二旅第四团和地方武装包围醋大庄(现属临沭县)据点7天7夜,掩护群众抢收麦子5200亩。滨海军区第十三团三连在临郯费峄边沿地区驻扎一个多月,帮群众挑水723担,捣粪111担,送粪450担,人拉犁耕地26亩。次年麦收时,115师教导二旅第四团特地组织起割麦远征队,走遍52个村庄,帮助351户军属、284户村干部与抗日工属、96个贫农收麦4560多亩。无论是机关单位,还是学校军队,都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兴修水利,耕种土地,不断改善沂蒙根据地的百姓生活,让百姓得到实在利益。

    五、民主参政,保障权益

    1939年开始,山东党组织、八路军一一五师与沂蒙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一起,积极开展了沂蒙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工作,在根据地内条件成熟的地方,迅速建立起人民自己的、完全民选的政权。山东省战工会于1940年8月在沂南县青驼寺正式成立,3个月后,颁布了第一部专门保障人权的条例,也是我党制定、并公开发表的第一部《人权保障条例》,在该条例中,赋予了人民群众各项政治权利。

    为了让群众在政治上真正当家作主,从1942年下半年起,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各项民主运动,彻底改造村政权,落实“三三制”原则,赋予百姓参加选举的权利。“三三制原则”,即在政权人员比例上,共产党员、中间分子以及非党员中的左派进步分子各占三分之一,这不仅表现出我党的民主政治,还具体运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政策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沂蒙地区群众的欢迎。由于农民中间很多人不识字,因而出现了“豆选”的方式,这在选举上是一种创新,也是人类选举史上的奇迹。“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做好事,投到好人碗里头。”豆选诗反映了选民对自己手中的黄豆看的特别神圣,虽然只是不起眼的小黄豆,却代表着众多百姓的选举意志。根据统计,在当时,沂蒙地区的政府中,有70%的乡长、80%的区长以及94%的县长都是通过民众选举产生的,在村干部聘任中,也都是尊重村民的选举结果。由于充分发扬民主,在沂蒙地区,出现了很多长工村长、牛倌区长和庄户县长。这种民主选举不仅让百姓的意志得到体现,还让民众真正感受到了当家作主的尊严。

    综上所述,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什么对党和军队如此衷心拥护?就是因为党在沂蒙根据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这是沂蒙精神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源泉。沂蒙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结果。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谋解放、谋幸福,人民群众才会坚定跟着党走,这正是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程给予我们的重要昭示。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

    [2]山東省档案局、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山东的减租减息[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491.

    [3]山东省档案局、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山东的减租减息[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506.

    [4]丛军.沂蒙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5]肖丽婷.山东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救济事业研究.

    [6]李佩芝,王冠卿.沂蒙革命斗争史略[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189.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沂蒙精神研究专项资助,项目编号:17CYMJ17。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