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学听障儿童如何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付文萍

    内容摘要: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班主任,如何掌握新入学听障儿童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组织方法和工作规律。本文从全面了解学生,实施分类教学;做好课前准备,尽快熟悉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入学听障儿童 适应学校生活 教育

    听障儿童入学前依赖父母照顾,入学后一切都变了,一方面他们感到陌生、新鲜;另一方面他们感到恐惧、无助。有的新生表现为哭闹不止;有的则表现为焦躁不安、畏首畏脑、胆小自卑……新入学听障儿童如何适应学校生活,结合我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研究班级现状,全面了解学生

    首先要全面了解班级学生情况。一是了解学生个体情况。通过入学测试和报到注册及时了解学生的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学生的疾病史、残疾程度、接受教育及治疗情况、家庭背景及经济收入等。二是了解学生在课间、早晚自习、双休、课外时间中的一些表现,掌握学生生活中的困难,思想上的疑虑和学生之间相处的情况。三是了解班集体情况。掌握班集体的整体素质、学前受教育程度、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因素,制定班级发展计划。

    其次做好调查访问。除听取学生之间的反映外,还要到科任教师、学生家长、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亲友、邻里群眾中去调查,广泛听取建议和意见;听取生活教师反映的生活中的表现、兴趣、爱好情况;利用放假、开学之际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心里健康状况等。

    第三要做到分析研究。针对了解到的新入学听障儿童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班级发展目标,上、中等学生提高目标和学困生个别教育计划,积极主动地和学生做好交流沟通,了解学生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其背景是什么,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全面掌握个体和班集体整体情况,做到一生一卡,建立学生个人情况档案,做到教育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校园环境

    对于刚入学的听障儿童,教师除全面了解学生外,还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俗称准备课。教师课前准备三套有学生姓名的卡片和一套有学生照片封塑的姓名卡片,其中一套卡片贴在学生座位的桌面上,一套贴在学生宿舍的床位上,另一套教师拿着准备上课点名时用,而带有照片封塑的那一套,可别或挂在学生胸前,以便于其他教师或学生相认。入学后,看到绿灯亮了,教师带领学生进教室上课,对着姓名入座,告诉学生这是上课坐的地方,并引导学生观察教室情况,前面有黑板、讲桌,后面有学习园地,认识一下自己的同桌,红灯亮了下课,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同时,带领新入学听障儿童观看高年级学生上课的情况,让他们知道上课应该怎么做。

    让新入学听障孩子认识卫生间, 学生分性别排队,带他们分别去男、女卫生间,告诉学生,在卫生间里不能随地大小便,而且大小便后要冲水,要洗手;接着带学生参观宿舍区,告诉他们这是休息的地方。休息时不说话,不走动。起床后把被子叠好摆整齐。然后带领学生去操场上做游戏,告诉学生这是活动的地方。带领学生参观食堂,看高年级学生排队买饭的情况,告诉学生饭前要洗手,买饭要刷卡,要排队。坐在座位上吃饭,吃饭时不讲话。

    在学生基本熟悉了学校环境之后,依据入学教育的相关内容、图片,再逐步加大课堂常规训练。

    三.培养生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

    做好听障学生的入学教育,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在学校应该如何独立生活。首先教会学生知道绿灯亮了就要进教室上课,准备好课业用品,安静地等老师,上课要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发言要先举手;红灯亮了就下课,走出教室去洗手间或去室外活动。其次教育学生学会值日,学会搞个人卫生,能使用饭卡。第三,教育学生如何整理衣物床铺,打扫宿舍卫生,学会宽容、忍让、团结友爱,在和谐、融洽的相处环境中学会过集体生活,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总之,新入学的听障儿童,就像一张未经渲染的白纸,真可谓是“天聋地哑”。虽然到了入学年龄,但无法和他们沟通,好像婴幼儿似的,这就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实施分类教学;做好课前准备,使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