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IT类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探析

    董文良 郭权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与高等教育之间矛盾的显现,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应用型高校应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和“开放、融合、创新、实践”的教育路径,实施注重“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力导向、项目牵引、内容动态更新的课程体系,搭建“实验、实践、实训、实习”持续递进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平台,打造校企双向互动的师资队伍,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覆盖和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力打造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新工科 人才培养体系

    一、引言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等的发展,社会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到“北京指南”“卓越计划2.0”,高等教育领域新工科人才培养布局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开展新工科建设的系统化、多样化探索,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重要改革热点。在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教育部高教司前司长张大良对新工科建设的背景、目标、要求和途径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建设发展新工科,要聚焦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服务发展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要主动面向未来,全面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六问: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吴爱华处长在《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中指出,全面推进新时期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要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新体系”,加快推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服务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创新工程教育教学组织模式等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

    总体而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社会与高等教育之间出现了“五新”与“五不新”的矛盾亟待解决。“五新”,——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等蓬勃发展,“五不新”——高等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理念不够新、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不够新、教学内容和资源匹配不够新、人才培养模式不够新、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不够新等,亟待持续改进。面向社会需求,高等教育领域应积极主动开展供给侧改革,积极响应、深入推进新工科研究和实践。

    在高校层面,不同类型高校基于自身优势和特色,正逐步深入推进新工科探索与实践,在新工科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平台、新机制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研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已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重要催化剂。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各类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具体研究和实践层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重点。清华大学林健教授指出,不同类型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上都应注重针对服务面向、发挥整体优势、突出培养特色。温州大学施晓秋等在《融合开放自适应的地方院校新工科体系建设思考》中指出,高校新工科教育体系对新经济、新产业的适应性必须建立在人才培养系统的开放性、融合性与創新性上,需要依托机制与体制创新,破解现有系统的不足,构建高度开放、深度融合、多元协同、有效适应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等。国外高校中,麻省理工大学等也已开展了新工科研究和实践。当然,国内新工科的研究与实践起步不久,仍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突破和解决,包括教育理念、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教学评价等,其中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优化,是高校解决培养什么样的新工科人才与如何系统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关键。

    二、应用型高校IT类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

    本文针对经济社会领域与高等教育领域“五新”与“五不新”的矛盾,从需求导向和供给侧角度,聚焦应用型高校IT类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致力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力争为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路径选择。

    本文创新提出了应用型高校IT类新工科人才培养应秉承“开放、融合、创新、实践”的教育路径,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实施注重“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力导向、项目牵引、内容动态更新的课程体系,搭建“实验、实践、实训、实习”持续递进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平台,打造校企双向互动的师资队伍,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覆盖和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方位打造应用型高校IT类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1.创新提出IT类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开放、融合、创新、实践”教育路径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也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IT类新工科人才培养,应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主动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工科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主动服务IT相关行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开放”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首要要义;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和社会的融合,加强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融合互动,是新工科人才培养迫切路径选择;“创新和实践”是应用型IT类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品格保证和过程选择,新工科人才应更加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构建适应IT类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产教融合。探索建立“点、线、面”全方位立体化校企耦合关系,拓展校企融合深度。点,即校企耦合式人才培养重点环节的切入点。以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和内容更新、教学条件与资源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实习实训与毕业设计、考核与评价、就业等关键环节为切入点,将企业软硬件资源,包括职业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企业师资、实验实践条件、企业文化等因素嵌入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线,即以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结合学校定位聚焦IT相关行业领域,使学科对应行业,专业对接企业,人才培养标准对接行业企业标准,资源与内容建设跟踪技术发展,队伍建设和创新实践对接社会实际需求,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将校企合作融入人才培养全程。面,即建立学校与企业校企合作各层面的对接。学校职能管理层面与企业管理层面对接,教学实施层面与企业事业部对接,学校教师层面与企业工程师对接,学生与项目组创新层面对接。通过“点线面耦合、多点嵌入、精准合作”模式,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二是科教融合。探索建立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衔接的联动关系,推进应用研发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树立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集群、区域经济和产业行业发展一体化理念,将学科与专业的组织领导、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相结合,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相结合,着力推进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的一体化建设。切实提高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依存度和贡献度。

    三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建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互动一体化工作理念。新工科人才培养,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要以家国情怀为己任,要主动融入党和国家强国梦想,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主动服务人民大众,永葆思想政治底色,树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步设计、同步实施的一体化工作理念和模式,使两者相互促进,形成合力。

    四是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探索建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互动模式。基于教育利益相关者调研,以新工科对学生能力结构需求和素质要求为标准,优化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培养,树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同等重视、同步设计、同频实施的工作模式。

    五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新工科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理念的一致性、模式的同质性、建设内容与实施路径的趋同性。应将新工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高度融合。实现以创新创业驱动的新工科教育实施路径,为新工科发展的本质属性增加内涵性驱动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对接。

    3.构建能力导向、项目牵引、内容动态更新的课程体系

    在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根据各门课程对IT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优化设计课程体系的结构和次序,丰富课程、项目、活动、专题等教学活动内涵,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等基本素养和通用能力培养,突出面向职业岗位所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积极跟踪行业、企业前沿技术和专业发展,动态更新课程、项目等教学内容和实施载体;规划设计单元项目、单元组项目、课程项目、课程群实践项目及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体系,将逐级递进的应用能力培养贯穿大学四年全程。

    4.搭建适合IT类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平台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基于IT行业背景、满足理论与实践教学全环节的实践环境和立体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体现当前新工科行业主流技术发展趋势的实验室,构建与各专业实践教学相配套的虚拟实验室,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对口实习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协同育人环境建设,使校企資源共建、平台共享成为共赢常态,为大学生工程实践、双创训练、科技研发等提供条件支持与服务保障。

    5.打造校企双向互动的师资队伍

    以产教融合为途径,引进具有行业经验的教师、聘请企业专家、开展新工科教师培训和能力提升评价等方式,打造一支熟悉行业发展、擅长高校教学、具备双师能力、能够在校企双向互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明确师资队伍应用研发方向、聚焦新工科行业和区域经济开展科技研发服务等,同步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促进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效链接,促进科技服务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同步提升。

    6.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借鉴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国家专业类标准、ABET、PDCA等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完善实施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方位评价的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优化质量策划、组织保障、过程监控、信息收集与反馈、质量评估与改进等子系统,促进教学各领域持续改进,有效保证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三、结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工科建设的模式并不唯一。该论文对所在单位IT类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其实践效果也获得了广泛认可。后续,该研究成果将结合实践进一步持续优化,以期对同类高校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良.因时而动 返本开新 建设发展新工科——在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教学,2017,(04):4.

    [2]吴爱华.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

    [3]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Z].教高〔2018〕3号.

    [4]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02):26.

    [5]施晓秋.融合 开放 自适应的地方院校新工科体系建设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4).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