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李 玲

    【摘要】语言具有生活化、信息化、情理化、散文化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锤炼教学用语,努力开拓语言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魅力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加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而且是能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理解语言,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锤炼教学用语,努力开掘语言的魅力。通过反思这些年的课堂教学,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示其不凡的魅力:

    一、语言生活化。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所运用的手段之一——语言也应该是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的。语言生活化是要求教学语言的表达应具有现代生活的词汇,符合现代人生活的思维方式,适应现代化知识的结构体系。让现代生活在语文课堂中得到集中的体现,这与学习的主体——学生——年轻人的接受心理是相呼应的,与“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一大语文的观念也是相吻合的。语言贴近生活,是为了让学生打破那种语文就是满口“之乎者也”的惯有概念和心理定势,从而逐步实现课堂生活化和生活课堂化。

    二、语言信息化。语言能力从某种角度上讲就是对信息的搜集、编码、整合、再生和传输的能力。课堂语言信息化实际是要求表达的清楚性和准确性,即让人有所知。语言不清楚,类似信息的传输出现乱码,这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要做到语言清晰,就要求教师必须说好普通话,尽力克服方言,注意说话的速度和力度。准确就是要求表达具有可信度,不要发生歧义,更不要发生知识性错误,要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只有先做到准确与清晰,学生才有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更高层次审美享受的可能。

    三、语言情理化。情理化是指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既要讲究情趣,也要追求理趣。只有情理交融、情理相生,才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学有所悟。语文注重感性思维,小品、快板、幽默、相声、朗诵、演讲等各种语言艺术的注入可以使课堂生辉,佳联、格言、典故、诗词、俗语、方言等多种语言形式的引进也可以让课堂添彩。这样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够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也能够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语言讲究情趣,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一定激情的投入。激情要求把握一个度,不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而是抑扬顿挫、情随文动。教学语言应因文而异,因情而生,绝不是一个调唱到底。

    四、语言散文化。语文课应该是一篇优美精致的散文,这是对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一个更高境界的追求。语言散文化,追求的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形散,则要求语言表达所覆盖的内容应该是博古通今、海纳百川;神不散,则要求语言表达的中心或主旨或话题是单纯集中的。也是说,放得开还要收得拢,不应是散沙一盘,天花乱坠,让学生听了之后如坠云雾。我们现在都提倡“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若如此教来,效率只会等于零。语言散文化,追求的是散文的美。课堂语言不必堆砌词藻,但也不要不修边幅,而是要文雅兼并,淡浓相宜,以求灵秀而深远。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聆听教师的教学语言,得到一种情操的陶冶和灵魂的洗礼。这便也是将语言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