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精神“三进”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金鸣娟 戴秀丽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最迫切的政治任务是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使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北京林业大学在短短的几个月中,采取具体措施,坚持推进这项工作,形成了较明晰的基本思路,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按照“总体一盘棋,各有侧重点”的教学方案,统筹安排,协调分工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中,每门课程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如果各自为战,自成一体,不仅无法讲深讲透,还会彼此重复。为此,我们将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若干新思想新观点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认识到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三进”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我们就此要求在4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能够对十七大精神的核心内容做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和讲授,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各有侧重,从而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中进行统筹安排、分解内容、协调讲授,形成了教学整体思路。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作为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课程,我们认为,在该课程中应以突出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为重点。我们按照十七大报告的精神,从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艰辛探索开始讲授,着重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加以整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透彻的讲解,帮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国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课程,我们认为,在该课程中要以突出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为重点。我们按照十七大报告的精神,着重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立足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帮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主要讲授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的课程,我们认为,在该课程中要以突出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背景为重点。我们按照十七大报告的精神,着重阐述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就是高举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帮助大学生总结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只有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最终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主要讲授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制观,思想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工作中,我们认为,在该课程中要以突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应用为重点。我们按照十七大报告的精神,着重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我国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指导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要求,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和行为准则。大学生作为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勇于承担这一历史使命,帮助大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时代要求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做好准备。
二、围绕“注重时代性,提高实效性”的教学目标,加强实践,改进方法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做好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工作,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今天的大学生不仅思维活跃,而且热心参与、乐于体验,在教学中如果继续延续过去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就不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为此,在贯彻十七大精神中,我们不仅重视对理论教学方法的研究,而且特别加强了对实践教学方式的探索。
一是理论教学为主导。搞好课堂理论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要新颖,要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采取了一些其他的方式方法。比如:提问式教学,就是在具体讲授内容之前,根据十七大精神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或由学生提问,然后再由教师作进一步的讲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其思考分析能力;讨论式教学,主要是在安排课堂讨论内容时,在原有安排的基础上增加了十七大精神的新提法,并设置一些新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前去查找资料和研究,然后再到课堂上进行主题发言,充分发表想法,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观点,等等。
二是实践教学为关键。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对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原有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观察世界和思考问题,最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但是,由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经费、学时、场所等问题,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如果不能在方式方法上加以探索和创新,必然会使实践教学的计划落空,实践教学的目标也无法实现。
三是多项措施抓落实。我们在讨论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时,充分考虑到以上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因素,注意发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形式有多种,不一定要走出学校、走出教室,课堂内同样可以进行,要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不断创造新的实践条件和形式。我们根据十七大的精神,及时调整了原有的实践教学方案,确定了采取课堂内外相结合、学校内外相促进的方针,认真设计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方式方法,力求使实践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目前,我们在4门课程中普遍采用的方式方法有:
观看影片,熏陶情操。主要是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改革开放、进取创新的优秀爱国主义影片,如《东方巨响》、《邓小平》等,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升华理想情操。
讨论、辩论,思想交锋。主要是教师根据十七大精神内容设置一些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不同班级之间展开辩论,通过彼此之间的思想交锋,提高学生把握理论内容、分析社会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学习原著,研究问题。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针对其中新观点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进行调查研究,要求学生以宿舍或自愿组合为小组,每组大约3人~5人,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前,给教师提交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
举办讲座,学术体验。主要是邀请校外专家来校作关于十七大精神的报告,学院教师也给学生作关于生态文明问题的专题讲座。我们还组织、支持学生参加科研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申报,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主办征文,进行研讨。主要是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主办了“理论杯”年度学术征文活动,作为面向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全校性政治理论的经常性理论学术活动。今年的征文活动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要内容。
调查研究,感同身受。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社会调查,研究问题,引发感受,如要求学生进行校园调查,开展“我为构建和谐校园献计献策”活动;要求学生进行家庭调查,撰写“感受中国社会变迁——我与祖、父辈比同龄”的小论文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检验学生对十七大精神学习的情况,我们将十七大精神的内容纳入了考试范围。期末考试时,在试卷中出了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我国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的建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意义和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等方面的试题,以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对十七大精神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三、突出“建生态文明和专业结合”的教学特色,依托学科,取得成效
在专业色彩较明显的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只有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发挥学校独有的资源优势,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科研领域里取得真正的实效。我们确定了教学以实效求生存、科研以特色求发展的思路。近些年来,我们根据林业大学的特点,形成了教学以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教育(红色教育)为主调,学科建设以生态文化研究和教育(绿色教育)为特色,二者密切配合、相得益彰的科研教学特色。
十七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概念首次写入党的文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对我校提出了具体的任务。我们在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中,突出了“生态文明”这个重点,进一步明确了加强生态文明研究的指导思想,继续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科研教学特色,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十七大精神的“三进”工作。
生态文明研究的成果被教师运用到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范围,提高了教学质量,给学生以生态学科前沿的引导,为培养有生态文明理念和发展观点的人才奠定了深厚基础,也为学校教育特色作出了贡献。同时,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为科研提供了思路和课题,促进科研更深入、更广泛地开展,更好地服务学生和社会,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成立生态文明研究机构。为了把十七大精神落在实处,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组建了校级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利用学校拥有的一大批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生态文化、林业史、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等领域开展研究,并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生态文明研究基地,为“三进”工作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
举办生态文明学术会议。十七大召开后,我们发起举办了全国“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围绕“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就科技转向与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的科学基础、生态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和谐社会的生态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维度等内容进行了研讨,并通过了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的《鹫峰宣言》。这是十七大召开以后国内最早举办的生态文明学术性会议之一,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申报研究课题,出版学术著作。十七大召开后,我们集中力量,积极申报与生态文明研究相关的课题,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深入研究;编辑出版生态文明研究系列丛书和生态文明研究论文集,展示在生态文明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为“三进”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 敏]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