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心育课程的建设
程媛
摘 要:在职业学校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了职业学校开展心育的必要性以及当前职业学校心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讨论心育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最后对职业学校心育课程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职业学校;心育;课程
一、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一)自卑心理严重
目前社会上成绩较好的学生都首先选择考普通高中,上职校的学生多数为中考中被淘汰的部分;同时,这类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不太适应,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造成较为自卑及不知所措的性格。
(二)未能控制情绪
职校学生虽然很多存在着自卑的心理,但却对未来也是有所期待的,特别是进入到学校重新学习后,很多学生希望有一定新开始,并且在学习上特别努力、上进。但由于文化基础比较差,无法达成自己心中的愿望,所以情绪一直不好。特别是一些面临着就业的学生,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纠结在一起,更是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好的信息能让他们自信的要命,而不好的信息又能让他们自卑地想死。
(三)希望被肯定
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被动等着人来理解自己,而他们则希望被肯定,但却没有对他人的理解之心。当他们未能被理解或是肯定时,会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反抗情绪,找各种理由来发泄,这与让教师时时感觉到职业学校的学生事情特别多,甚至觉得无法应付。
二、职业学校开展心育的必要性
(一)推动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
对于教育的改革分析,国家已明确说明了开展素质教育要融入各个教育阶段,包括学前教育、小学及初中教学,甚至是高校、职教、成人教育等,并且融入社会、家庭和学校教学的每个阶段。针对不同方面、不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各有不一,需要相互配合并全方位推进发展。
从这里可以看出,职校也需要开展素质教育,并且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可得到提升,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二)对职校生综合发展开展评估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
实际中职校教学中,可见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沉默,但在课后却表现得非常好。有的学生成绩可能并不十分理想,但在实习或是参加到工作之后,却能表现得非常好。所以帮助学生综合发展,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心其心理特点,对他们开展综合评价。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明显降低职校学生违纪的情况
职校学生有自己特殊的文化素质,心理特点等,这也决定学生在对待所接受教育方式态度有不同。职校学生常常发生各种违纪的情况,除学校执行力不足以及受到总体校风校纪的影响,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个人心理情况。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学生心理健康环境,才能有效减少学生的违纪现象。
三、当前职业学校心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职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一直以招生、就业为主要工作导向,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则多以提升学生行为规范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主。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被认为是非专业课。受传统观念影响,在很多教师眼里,心理健康教育课被认为是非专业课。学校里优先考虑专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被认为是哄学生玩,对主要以技能为主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没有多大用处,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缺少配套的具有针对性的教材
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不仅缺乏专门的编定教科研的专家,而且学校在为学生定购教科书时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书忽略一边。
(三)形式多元化却未有系统性
当前,各职校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较为多元的,例如开展有关的课程,针对学生所出现的心理情况开展辅导教育,或是针对教师、学生家长等开展的培训、实践活动等等。但是,却未能重视,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过于重视形式,却未能重视其系统性,未能确保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性,让心理健康作用无法得到发挥。
(四)缺乏专业的心育教师队伍
教育部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业教师需要手拿证书方可上岗,但以现有的职校师资力量分析,虽然很多学习开设了关于心理健康辅导方面的课程,但专业教师数量极少。而且当前学校、家长对教师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使得部分授课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出现诸如职业倦怠、职业认同感差等问题。
四、心育课程建设条件
第一,建设心育课程,需要创新教师与学生的观念。教师必须要明确心育课程教学的双向性特点,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以往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重点在于心育相关知识的讲解与传授,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心育课程的知识点,突出内在驱动力的作用。同时,教师还需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心育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并且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施自主监控,以此来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学习,从动机、行为、元认知这三个层面转变思想理念,成为心育课堂上的参与者,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具体在实施新育教学期间,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个人情况、行为、社会环境、物质环境等,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理念。
第二,充分体现教师在心育课程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立足于认识论、教学论的这两个层面,心育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属于特殊性质的主体间关系,并非为主客关系,其重点是教师要突出个人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积极自主的学习。为此,教师应该要创新教学理念,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发挥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的作用,带领学生成长。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情感活动、认知活动有机结合,在课堂上创建教学情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且通过该情境实现学生情感的培养,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课堂上的主动学习者。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优化设计心育教学方案,在组织教学期間不仅要讲解专业知识,还可以引入案例带领学生分析讨论,在潜移默化的中理解。
第三,课堂上师生之间共同讨论与分析,形成关系密切的双向性师生关系。心育课程建设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便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模式。要求学生和教师建立合作关系,针对课堂上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创建教学情境,并且和学习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环境结合,带领学生参与心育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与教师合作讨论之后完成学习任务。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克服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和教师建立密切的关系,课堂上与教师展开讨论,针对心育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分享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创建双向性师生关系,完善心育课程教学方案,进而不断推动心育课程建设。
五、职业学校心育课程建设建议
(一)提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
作为职业学校来说,需要更进一步优化、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团队,形成由学校领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教师和部分学生、家长融合成一个整体的健康工作网络。让学生可从被动接受心理咨询,到主动参加培训的行动中。
(二)编制具有职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职校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变化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心育课程教材内容在除了如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性心理教育、人格教育等的同时,还应重视性心理教育、升学和就业指导教育、消费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一些延续性的心理教育问题,应有的放矢,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制校本教材。
(三)开发形式多样的科学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独立的,而且是服务其他学科的。所以其教学方式是独特的又是融入其他课程教学的特点。而且需要始终传达给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学生可以确保快乐的心态。学校在开发心育课程是,应在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尝试开发形式多样的科学教学模式。
(四)组建一支专业的心育教师队伍
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对于心育教师心理学要求比较高,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需要由专业的教学来承担,不能只是随意对付。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对象,包括教师、学校的领导以及其他员工,只有有了良好心理氛围的教育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才可以全方位发挥。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之前受教教育对象心理健康情况,分成不同层次教育,只凭借1或2个教师工作,无法帮助更多有需求的人员。
基于此,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团队,可更有效帮助教研组专业知识的增加,也能更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的普及和发展。
(五)打造丰富的心育科研交流平台
加强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是不断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应该通过建设名师工作室、开展心育交流沙龙等形式为教师搭建科研交流平台,为心育工作发展不断注入新鲜动力。
六、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职业学校的学习专业技能知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同时需要清楚意识到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如果未能正确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则无法更好开展教育,特别容易出现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只有提升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水平,才能更好优化职业学校心理健康的情况,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专业技能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提升,达到培养职业学校高素质的综合人才目的。
参考文献:
[1]郝楠.浅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间的关系.科技创新导报,2012(4).
[2]张明泉.浅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全人格培养.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2016(9).
[3]吕建军.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周刊,2011(33).
[4]万新芬.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文学教育(下),2017(02).
课题名称: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基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ZY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