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构建的探讨

乔 琳
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是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而作为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基础课,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研究生公共基础课设置中存在的结构不科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知识结构的完善,可见,研究生公共基础课改革应当作为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一、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构建的理论分析
对研究生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较全面的课程设置的支撑,以及通过科学的教育才能得以实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基于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和内容的不同,这些素质的培养只能体现在公共基础课模块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中,为此必须设置不同类别的课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素质。这些课程可由五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为创新人格教育课程。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只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因此,这一模块是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基础模块。第二模块为创新思维教育课程。对于研究生,着重培养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问题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通过系统、科学的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和一定的方法训练,可以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第三模块为创新技能教育课程。这里所说的技能教育是指有利于帮助研究生提高学习、科研能力和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有利于他们参与竞争、促进其创造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技能。研究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创新技能,才能进行科研创新,因此,研究生公共基础课必须涵盖此模块。第四模块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创新型人才不能仅仅局限于技能和思维的培养,还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因为它能够使人的道德情操日臻高尚,使人的心灵趋于积极向上,进而促进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过去对研究生开设这类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其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了解人文素质课程在研究生全面素质养成中所起的作用,因此,从培养全面综合素质角度出发,必须在研究生公共基础课中设置人文素质教育模块。第五模块为身心健康教育课程。当前,研究生抗压能力日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的身心健康模块的设置非常必要。
二、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
1.创新人格教育模块课程设计
创新人格教育不仅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它还应该包括学术道德教育、行为准则教育等几个方面的教育。对当代研究生的人格教育,重点是引导、帮助他们真正养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务实工作、戒骄戒躁的人格素质。
该模块至少包括以下课程和内容: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二是法律知识;三是学术、科学道德系列讲座等。
2.创新思维教育模块课程设计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实现的保证,立足于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必须加强创新基础教育,以此培养具有创新型思维的人才。为此,该模块的公共基础课程可包括以下课程和内容:一是哲学,哲学是一门研究人和世界关系的学问,因此哲学教学的体系应该建立在这样的基点上:把握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内在联系,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二是思维方法论和哲学辩证法,使研究生了解思维的生理机制以及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目标地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三是逻辑学等。
3.创新技能教育模块课程设计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日益完善,国际化交流的日益扩大,不仅极大地拓宽了研究生吸收信息和知识的渠道,而且也将会改变他们的交流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所以,创新技能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使研究生掌握某种技能,而是要通过技能教育,将其培养成为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技能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因此,本模块的课程可以包括以下课程和内容:一是外语以及专业外语课程,以培养研究生应用外语进行交流和开展科研的能力;二是计算机和科研软件应用等课程;三是科研论文和会议论文以及课题申请的写作,如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论文、会议论文、课题申报等;四是数理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课程等。
4.人文修养教育模块课程设计
这类课程的目标,在于帮助研究生吸收古今中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培养其人文修养打好基础,激发其研究创新的灵感。因此,该模块可由以下课程和内容构成:一是传统文化教育欣赏;二是人文艺术鉴赏;三是科学讲座等,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旨在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维,激发其研究兴趣。
5.身心教育模块课程设计
身心教育课程包括体能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但其范围远不止于此。身心课程的目标是追求身心的和谐发展,尤其在当前研究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压力,心理案例日趋上升的状况下,准确理解身心健康的概念对设计完善的课程和保证研究生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为此,该模块课程可以这样设计:一是体能课,其目标是使人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要彻底改变以竞技活动为主的体育课,代之以科学系统的身体技能训练和锻炼,使研究生有健康的体魄,同时促使其精神、意志、道德、智力的全面提高。具体设计时可以根据各学校体育课设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课,可以是传统型的课程,如各种球类、田径项目,也可以是野外型的,如室外攀岩、登山等。二是心理健康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事业上的成功和挫折交替而行,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开设这门课有利于帮助研究生正确面对挫折,增强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锻炼坚强的意志。
三、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从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实践来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基本为2年~3年,全部修完所有的模块课程存在一定难度,为此,在具体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及实施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有针对性地将公共基础课设定为必修课或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程既可以设定为必修课,也可以设定为选修课。必修课是指某一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研究生所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是保证培养专门人才的根本。选修课是指某一专业的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受教育的程度,有选择地学习专业计划中规定的课程,但这种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计划规定的所开设课程范围内选择。
各培养单位可以根据各自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设定哪些为必修课,哪些为选修课,并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和总学分要求,限定必修课程门数和选修课程门数以及对应的学分要求。
2.综合考虑教学要求和研究生的知识构成,采取自选选课模式
鉴于研究生的知识储备不同,因此,为体现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的广度,并考虑研究生的兴趣爱好和现有的知识架构,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可以采取自选选课模式,即由培养单位设置必修课的门数和学分,要求研究生必修3门公共基础课,但可供研究生选择的有5门或者5门以上,如要求研究生“五选三”,同样,选修课的门数和学分设置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3. 采取“篮子课程”模式,提高教学实效
由于研究生学习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制年限相对本科要短,所以,在具体设置公共基础课时可以采取“篮子课程”模式,比如科研能力、创新技能方面的课程,可以由“文献检索课+课题申请+科研论文写作+科研方法+…”等子课程组成一个“篮子课程”,每个子课程内容和课时可以根据情况相应分割,从而有效保障教学目的的实现。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张 敏]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