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李腾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适龄儿童的减少,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迅速,然而这些小规模学校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总结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重视宏观层面上问题的理论研究,轻视微观层面上深度的实证研究。第二,不擅长用学科与全方位的眼光综合地看待问题;第三,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大数据处理;第四,缺乏评估标准,尚未建立动态评价体系。笔者认为,未来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大微观层面上深度的实证研究;第二,运用多学科、全方位的眼光综合的看待问题;第三,擅长运用大数据处理和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动态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升对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的研究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规模学校;研究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8-0056-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8.011

    农村小规模学校(small rural school)即国外常说的“迷你学校”,这类学校是为了适应偏远农村地区适龄学生人数少的情况而设置的规模较小的学校。然而学术界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争论不休,且评判标准各不相同。大多数学者认为应以在校生人数作为划分标准,将学生人数远低于教育部门规定人数的学校称为小规模学校[1]。为了避免繁琐与赘述,本文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均用农小校代替。

    农小校在促进教育公平、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平等接受教育、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文件《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该指导意见紧急叫停了开展了10余年的“撤点并校”运动,我国农村教育由此进入了“后撤点并校时代”,农小校数量有所回升,以村小和教学点为主体的小规模学校成为当前农村地区学校的主要形态。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校”的政策,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小校教育资源匮乏、生源紧张和教学质量低下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的农小校陷入了空壳化、边缘化的泥潭之中,逐渐走向没落[3]。

    一、我国关于农小校的研究

    (一)农小校存在的合理性研究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不足100人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共有111 420所,占乡村学校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不足10人的校点3.39万个[4]。在农村地区农小校普遍存在,且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农小校是满足农村地区特殊需要的办学模式。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计划生育的实施,农村适龄儿童不断减少,这成为农村开设小规模学校的必要条件。另外农村地区居住人口分散、交通不便,不具备兴办大规模寄宿学校的基本条件[5]。农小校是适应农村地区特殊需要的有效办学模式,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这种办学模式有益于学生就近入学,增加学生上学的安全性、降低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6]。

    2.农小校是农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应然要求。农小校是农村文化传播的载体,开设农小校对农村文化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有利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村小和教学点被大量撤并,会使农村社区失去了文化载体,不仅降低了农村的文化氛围,还会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农村学生乡土价值教育的缺失[7]。

    3.农小校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共同策略。对于农小校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农小校是城镇化背景下,随着人口流动而自觉减小学校规模进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办学形态,体现了教育的时代价值和意义[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无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如何发展,都会存在农小校,尽管其数量或许在逐渐减少,但对保证农村地区学生平等接受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9]农小校并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过渡形态,而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必然形态,是世界各国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一种共识。

    (二)农小校的优势与功能的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我国学者对农小校的优势与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大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二是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小规模学校自身的规模优势;四是对家庭、社区的促进作用。

    1.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农小校有利于保障农村地区儿童就近入学,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学校离学生居住地较近,儿童可以和父母一起生活,亲密的亲子关系能够促进儿童情感和身心的健康发展[10]。由于农小校具有规模小、人数少的特征,师生间容易形成良性互动,也便于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更好的发展[11]。有研究者通过对农小校与其他规模学校学生学业成绩对比得出结论,农小校中学生、家长更多的参与学校的活动,学生的成绩更好,辍学的可能性更小,更有自尊心和归属感,行为问题也会更少[12]。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农小校有助于发挥教师的责任优势。与大规模学校的教师相比,农小校的教师对学校、同事、学生和教学都更加认同、负责,有着更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13]。农小校的教师也更易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时间的安排更为灵活,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师专业发展[14]。

    3.农小校自身的地理与规模优势。农小校身处农村之中,便于学生就近入学,降低了学生对宿舍、食堂、校车等的需求。农小校具有城镇大规模学校没有的小规模效益。如和谐的人际关系、简洁的教学结构、灵活的教学形式等。从教育学角度看,农小校能够更好地实施个性化教育;从社会学角度看,农小校具有社区组织的聚集功能。从文化学角度看,农小校具有鄉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16]。这些都为学生、教师的成长和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4.对家庭、社区的促进作用。对儿童而言,农小校是乡村社会重要的精神象征,具有特别的符号意义。学校的每一座建筑、每一个器物无不散发着特有的文化气息,这有助于增强儿童对本土文化的认同[17]。对于家庭而言,学生就近上学,放学后可以帮助做家务和农活,增加家庭收入从而减轻家庭负担[18]。对农村社区来说,农小校还是农村社区劳动力的最大雇佣部门,也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消费部门,对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19]。

    (三)农小校存在问题的研究

    1.有关经费问题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农小校存在严重的经费困境,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之后,地方政府多集中优势教育资源来办好中心学校,对农小校的投入变得十分有限;二是农小校的经费主要由中心校统一划拨,而中心校在经费拨付上表现出分配性歧视,有时在经费拨付上存在延期或者克扣现象,这就使得农小校的经费常常捉襟见肘,甚至不能维持其正常运转[20]。

    2.有关生源问题的研究。有学者从学生安全角度分析了生源流失现象,认为留守儿童自己单独居住和生活,使他们的生存状态有潜在的危险。2014年的一份调查显示49.2%的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这些问题的发生将农小校推向了风口浪尖,使其生源进一步流失[21]。此外,教学质量的低下也是其生源流失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者对50名留守儿童家长进行访谈,结果表明85%的家长都对农小校的教学质量表示担心,并表明只要条件允许,孩子就有可能选择去中心校或者随父母去打工城市就读[22]。农小校生源不稳定,面临空壳化危机。

    3.有关办学条件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农小校的办学困境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和资源的短缺,其办学条件已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23]。有学者认为农小校办学条件与城区学校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数农小校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年久失修,校园建筑大多存在安全隐患,师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通过对农小校的体育运动场地铺设材料的调研发现,以沙土、煤渣和塑胶为材料的运动场分别占37.1%、20.4%和35%,大部分农小校的体育运动场地不达标[24]。

    4.有关师资问题的研究。农小校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低下的问题。雷万鹏具体的提出了教师“引入难”“留下更难”的问题,并分析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为:一是外来的优秀师资总是优先被县、乡级学校“抢走”,导致能够来农小校的教师少之又少;二是农小校缺乏吸引力,外来教师的流动意愿强烈,难以在农村扎根[25]。周晔着重论述了农小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结构失衡的现状,指出农小校教师在以下几点存在问题:一是在职称上,初级及以下职称的占比过半,中高级职称占比过低;二是在学历结构上,第一学历结构总体呈现“橄榄型”,本科及以下的最终学历呈现“倒金字塔型”;三是在荣誉称号结构上呈现“矮金字塔型”级别中心过低;四是在学科结构上,学科之间的分布严重不均衡[26]。有研究者则重点论述了当前农小校教师存在的困境有: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补充困难;二是工作时间长,压力大;三是收入有限,经济负担重;四是职业病发病率高,健康缺乏保障;五是业余生活单调,精神生活匮乏;六是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常表现出“共同贫穷”的现象[27]。

    5.有关价值定位问题的研究。雷万鹏认为,农小校之所以无法获得应有的资源和权利,原因在于大多数农小校缺乏独立法人地位,常被看作是中心校的依附品。在教师的选派、经费的拨付和教学设施的供给等方面都受制于中心校,身份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对等导致其经费被截留、优秀师资被抽离、教师培训机会被剥夺[28]。陈国华以教育系统为分界线来看待农小校的处境,提出农小校正处于一种“内外无援”的孤立状态,在教育系统内部,对其的支持乏力,使其常常处于边缘化地位。在教育系统外部,由于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乡政府不再承担本地教育的筹资责任,进而隔断学校与农村社区的联系,学校成为乡村的一片“孤岛”[29]。

    6.有关教学质量问题的研究。农小校办学条件和师资配备的落后,教育质量低下。姚宏昌认为农小校教育质量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不能足质足量的开展国家规定课程,制约了儿童的全面发展;二是教师质量不高、数量不足,尤其是小科教师严重不足,致使许多教师身兼数职,繁重的工作让教师难以全身心投入教学当中去,从而造成教学质量低下;三是从学生的后续发展看,农小校的学生在学习习惯、综合能力等方面与普通学校学生存在较大差距[30]。

    (四)农小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谭俊英通过对西部A省的调研认为,政府在提供教育资源时不能按照规模经济来配置资源,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当地农小校发展规律的经费预算和资源分配模式,保障农小校的教学活动正常开展[31]。

    有研究者从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建议:一是应基于区域(学区)内教师工作量相等的原则来核算教师编制和待遇;二是注重多学科教师培养和利用尤其是小科教师的培养;三是建立高专业性学科教师学区内的小规模学校走教制度;四是构建农小校教师岗位补偿机制。而創新农小校优质师资补充机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建立城市优质师资与农村师资的对口交流体系;二是打破教师的单位归属感,弱化教师的“单位人”的概念,代之以“机构人”,逐渐建立学区教师轮岗常态化制度[32]。

    此外,农小校自身要寻找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途径,从依赖政府的被动发展转向农小校的主动发展,主动寻求自主发展的新形式来实现自我价值,进而提出农小校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建立农小校联盟。具体措施有:一是通过建立共同愿景推动联盟内各小规模学校共同发展;二是鼓励优势、良性的竞争来激发联盟内各学校的发展潜力;三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用来解决联盟内各学校资源短缺的问题。有学者提出通过强弱捆绑促进小规模学校发展,探索“教师联校走教”“教育发展协作区”“学区共同体”等本土化模式[33]。

    最后,有学者从宏观政策与管理层面提出建议,针对由于身份不平等、权力不对等导致农小校教育资源被剥夺的现象,应该从政策方面改变农小校处于行政链最末端位置的窘况,用法律赋予农小校独立的身份,改变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的“农小校就是差学校”的定位偏差,为农小校优质发展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并提出经费和师资的双重保障。一是构建农小校发展的财政保障机制;二是对农小校实施倾斜性的师资政策[34]。还有学者提出,在农小校与中心小学之间实行一校两区的管理体制,由中心小学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到小规模小学担任学校领导,实行统一的财务、后勤管理制度,积极发挥中心小学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推进依法治校、规范办学、民主管理,逐步提高小规模小学的管理水平[35]。

    二、农小校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学者对农小校的研究已经十分广泛和全面,也有众多成熟的理论成果。已有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上都提出了较为成熟、科学可行的教育建议与对策,这些建议与对策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农小校发展难的问题提供了思路,为农小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仍值得关注的是,在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之后,农小校已经成为农村地区教育的主流形态,农村教育也进入教育变革的初期阶段,当前的研究就显露出众多的不足,这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一)重視宏观理论研究,轻视微观实证研究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经验的总结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研究者自己独特的看法;二是研究者大多只关注农小校所出现问题的本身,忽视了隐藏的那些问题,缺乏深入问题进行的研究;三是研究者对农小校的某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但大多停留在宏观的理论阐述上面,缺乏微观上对问题的解读和剖析。另外已有研究还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理论性的研究缺乏连续性、深刻性和学理性;二是实证性的研究缺乏普遍性、一般性和规范性;三是对策性研究只从宏观方面提出建议与对策,研究不够深入,与现实生活脱节,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可操作性也不强。

    (二)不擅长综合看问题

    尽管当前研究者对农小校的研究涉及到了心理学、教育学和经济学等众多学科,但是往往是基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与学科进行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很少采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扩充与丰富,缺乏多学科的协作运用,这导致看待问题的单一性,这也是农小校问题研究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很少借鉴国外农小校先进的研究成果与经验,闭门造车往往导致研究与国际脱轨,这不利于我国农小校问题的解决和国际的相关交流。

    (三)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大数据

    当前关于农小校的研究大多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整理等文科常用的方法,缺乏实地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判断,并且与实际情景脱离。尽管有研究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田野试验,但是大多仍是采访式的,缺乏大数据处理。

    (四)缺乏评估标准,未建立动态评价体系

    已有研究在评估农小校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农小校的标准化建设以及对农小校优惠政策上缺乏深入的分析,农小校的建设与发展没有具体量化标准,且尚未建立评估标准和动态评价体系。我们应该抓紧研究农小校的办学标准,并依据这个标准推进农小校建设,保证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达标。只有有了标准,才能准确判断出农小校的生存和发展的好坏,只有有了动态的评价体系,才能准确的把握政策的变化对农小校的具体影响,从而更好的改进政策。

    三、农小校研究的展望

    针对当前我国学者对农小校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对后续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与期望,这既是对当前研究的反思,也是对未来农小校建设理论发展的思考,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思考、研究农小校建设发展问题。

    (一)加大微观实证研究

    对农小校问题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宏观上的理论研究,更应该注重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注重田野工作,善于从田野中与问题相遇,发现真正的问题,而不是理论上应该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做出来的研究才更有实际意义,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切实解决农小校的问题。注重对农小校现实问题的深层次的剖析,从微观上进一步细化研究,为农小校的发展提供更为精确的理论指导。

    (二)运用多学科、全方位眼光看问题

    在后续研究中,建议研究者们能摆脱自身学科背景的局限性,善于运用多学科视角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善于运用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文科学科,更要有运用统计学、计量学、数学、经济学等理科学科的意识与能力,这对我们未来研究的学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我们不应该将视野局限于国内,而要时刻关注国外相关研究的最新动态,及时的学习国外的最新理论,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先进成果和经验,善于与国外学者进行沟通、研讨与交流,使我国的农小校问题的研究与国际接轨。

    (三)擅长运用大数据处理

    随着信息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数据的关注度也空前高涨,对数据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运用数据的能力也逐步提高,数据已经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研究者更要顺应时代潮流,将自身研究与大数据结合起来,用大数据来证明自己的研究成果,增加研究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四)建立动态评价体系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城乡教育一体化被正式提上了日程,党和国家越来越关心广大学生的教育质量问题,这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农村教育的建设,更加关注作为农村教育主要载体的农小校的建设。我们应尽快建立起能准确衡量农小校建设情况的、动态的、灵活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首先,要准确的找到可以有效衡量农小校建设情况和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的诸多因素,并进行量化等处理。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能够时刻反映出农村教育和农小校建设现状的指标体系。最后,建立起和指标体系相配套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农小校建设的评价标准,运用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农小校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及时的加以评价,这也有助于研究者和政府及时的调整方略与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出农小校的生存和发展的状况,才能准确的把握政策的变化对农小校的具体影响,从而更好的改进政策。

    参考文献:

    [1]吴欣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撤点并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6.

    [2][3][13]杨军,牛倩.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研究现状与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5(01).

    [4]陈鹏.如何从“小而弱”走向“小而优”[N].光明日报,2017-01-18.

    [5][21]赵亮.后撤点并校时代:重振农村小规模学校[J].中国教育学刊,2015(12).

    [6][14][23]于海英,秦玉友.城乡教育一体化视域下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11).

    [7]孙艳霞.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得失[J].人民教育,2004(22).

    [8]杨东平.建设小而优、小而美的农村小规模学校[J].人民教育,2016(02).

    [9][29][33]陈国华,袁桂林.学校联盟: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新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

    [10][17]张雪艳.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11]刘善槐.科学化·民主化·道义化——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模型的三重向度[J].教育研究,2012 (09).

    [12]谭春芳,徐湘荷.大就好吗——美国小规模中小学校(学区)合并问题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02).

    [15]雷万鹏,张雪艳.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分类发展政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6).

    [16]李介.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内生性发展的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10).

    [18]邬志辉.中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标准问题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19]李红婷.“半耕时代”乡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以湖南大金村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0(01).

    [20][22][24][31]谭俊英.“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研究——基于西部A省的调研[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25][28]雷万鹏.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14(02).

    [26]周晔.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结构的问题与对策——基于甘肃省X县的调研[J].教育研究,2017(03).

    [27]高政,刘胡权.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现状与改进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4(08).

    [30][35]姚宏昌.农村小规模小学调整改造策略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3).

    [32]赵忠平,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建设困境与治理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2015(06).

    [34]雷萬鹏.高度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3(18).

    (责任编辑:王 岚)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