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及其设计与优化

    陈立春

    [摘要]隐性课程所具有的涉及范围的广域性、影响方式的隐蔽性、作用结果的深刻性等特点,使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设计与优化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途径及其实现的一般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设计与优化;实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6-0008-03

    课程化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要。然而,目前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往往是孤立的、狭义的,即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课程,而忽视隐性课程,致使未能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效应。

    一、隐性课程的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一)隐性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隐性课程的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源于西方。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论及非正规课程,并正式提出了“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之后,在课程理论研究领域以及学校所传递的经验中,便有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分。

    目前,关于隐性课程尚无公认的定义,一些研究者们对隐性课程的解释因其研究的哲学、社会学等理论基础的不同以及知识概念、课程理论观点的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学者将其理解为一种实践或结果,也有人认为隐性课程是一种学习状态,还有的将其界定为知识、观念或者校园文化。更普遍的看法是认为隐性课程就是一种教育影响或者教育经验。笔者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班级的情境中,以无意识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态度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模式。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显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计划的学科体系、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具设备、分班分组制度等,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全部经验总和及其过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无意识的、无计划的,而后者是有意识、有计划的。因此,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具有涉及范围的广域性、内容构成的繁杂性、影响方式的隐蔽性、发挥作用的非预期性、作用结果的深刻性等特点。

    (二)隐性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隐性课程的上述特点使得它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具有巨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1,认知导向功能。这里的认知主要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包括对自身)的了解、掌握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应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学生认知及其能力的形成固然需要一定的说理灌输,但也离不开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的具体生动的环境影响。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言行举止到教室的装饰布置,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参考系,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给学生以暗示,进而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2,情感陶冶功能。心理学理论表明: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境性”,任何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隐性课程恰好提供了现实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从而使学生发展起良好的积极的健康情感。隐性课程作为一种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生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在陶冶学生情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隐性课程的各构成要素来看,无论整洁文明的校容校貌,还是生机盎然的学习环境;无论是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还是丰富多彩的校园集体活动,都是陶冶学生情感、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的环境条件。

    3,个性发展功能。个性是指个人在自然素质和心理特征基础上,由于社会影响通过教育和人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隐性课程的实施无明显的教育指令和要求,受教育者往往都是自主地来看待周围的各方面信息,自主选择行动和感受,在接受影响的过程中无外在压力。所以,在隐性课程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活动常常是在轻松自然的心态下进行的,人的这种主动性表现无疑对其个性发展是有利的。

    综上所述,隐性课程的特点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决定了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价值和地位。青少年学生在隐性课程的实施中是作为一个平等的、独立的、自主的个体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的,其被教育的角色淡化,这就满足了他们渴望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也缓解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因此,隐性课程的功能发挥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适应他们的接受方式。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设计与优化

    (一)学科渗透

    所谓学科渗透,即通过学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科学的学科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方向和灵魂,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从而直接影响教学全局。传统的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承,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累积。因此,要端正教学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立足于主体性的学生观、发展性的教学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和谐的个性品质。

    2,充分运用学科课程本身所蕴含的心理辅导资源。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它不应是径直的、外露的、强加的,而只能是暗示的、濡染的、渗透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机结合本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或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相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无意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认识、情意和行动技能。

    3,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学生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课堂氛围的直接体现。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提倡师生平等,同时要求师生都要注重感情投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坚强的教师集体和团结互助的学生集体,创造良好的师生人际交往氛围,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寓教于“动”

    所谓寓教于“动”,即指通过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达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课外活动具有自愿参与、自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开放等特点,有利于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1,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发展心理学指出,能力水平、兴趣倾向和个性特点,是制约主体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具体情况,从内容、形式和活动目的等各方面反映出活动者的差异。只有适应学生兴趣特点、思维特点和操作能力的活动,才是有的放矢的活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

    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参加、以兴趣为基础、以自主活动的探究性为主要方法,活动的目的更倾向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开拓精神。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活动的设计,要从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活动方法等方面突出课外活动的主要目标,以实现“活动”的初衷。

    3,以增强活动的可操作性、可体验性、对学生的吸引力为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既要注重给与学生一定的认知导向、思想启迪,又要使活动内容和方式、方法生动活泼,对学生有吸引力,还要使活动具有操作性,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机会和过程,以避免学生对活动产生乏味和厌倦的情绪,也避免使学生感到自己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三)优化环境

    校园环境即学校内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托。

    1,创设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校园物质环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包括自然环境和设施环境等。物质环境之中隐含的价值、观念、美感等,往往以暗默的方式传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信息,对学生的认知和审美情趣起到导向的作用。因此,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出发,学校的自然环境建设必须按照美的法则来进行,使学生身心愉悦、健康发展;学校的设施环境如校园的建筑设计和教室内的布置,必须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不仅要符合建筑学原理,还要符合心理学、教育学原理,融知识性、教育性、创造性为一体。

    2,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环境。校园精神环境是指由学校内部许多无形的社会、心理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守则、规范和组织及校风、学风、班风、人际关系等。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一方面体现着学校管理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规范和引导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通过暗示、感召、移情、认同、模仿、熏陶等方式逐步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发生变化,达到常规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校园精神环境的优化,尤其作为精神环境精髓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建设,应追求轻松、和谐、民主、文明的理想境界,注重对学生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的养成教育,应凭借良好的人际关系熏陶学生,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综上所述,学科渗透、寓教于“动”、优化环境,能够从不同角度达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三、实现隐性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一般策略

    发挥隐性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就是要利用周围环境中各个方面的教育因素去开发学生的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但由于隐性课程具有范围广、内容杂、影响方式隐蔽、影响效果非预期等特点,故其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会具有正向和负向两种作用。为实现隐性课程的正向作用,即发挥积极因素的影响,同时有意识地抵制消极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从认识层面上重视隐性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发展,不仅是接受显性课程的结果,也是在隐性课程影响下实现的。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后一方面。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的认知导向功能、个性发展功能和情感陶冶功能等发挥着独特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全方位对学生实施影响,就应重视隐性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应将隐性课程的研究、开发和设计纳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规划中,制定明确的目标、内容、评价标准等,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隐性课程的设计要符合和贴近学生的精神生活

    作为教育对象的青少年学生,具有兴趣爱好广泛、活泼好动等特点,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渴望丰富的精神生活,既有身心愉悦的要求,也有求知的欲望,而且更主要的是有对他们价值观进行引导的需求。所以,隐性课程的设计应采用宽松、和谐、融洽、亲切的形式,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帕夫雷什中学所设计的环境中,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财富。“我们竭力使孩子所看到的每幅画、读到的每句话,都能启发他去联系自己和同学。每座教学楼以及每一层的陈设布置,都是同各年龄段儿童的精神生活和情趣相适应的……照顾了少年和青年们的精神生活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和要求。”

    此外,环境设计固然要体现无言、无求等特点,注意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但不能失去目的性。失去目的性,就会使潜在课程影响失去方向。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否则就会脱离学生的精神世界。所以,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精神生活的潜在因素才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要善于使各种潜在的教育因素成为学生活动的对象

    青少年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是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外相互作用的中介就是青少年学生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外部环境的因素,只有作为个体活动的对象和感知思考的对象,才能对个体发生作用,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和作用,才会映入个体的主观意识,才能与个体的动机、需要、情感、意志等发生交互作用,将客观环境因素与主观世界联系起来。因此,要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就应善于使各种潜在的教育因素成为学生活动的对象。

    (四)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隐性课程的设计、实施者,他们本身的人格、举止行为、态度观念等就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因此,只有他们对隐性课程及其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有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有意识地设计和优化潜在的教育因素;也只有他们具有了善于设计、控制潜在教育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后,隐性课程才能得以更有效地实施。

    首先,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自身的健康心理对学生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应是隐性课程功能发挥的重要环节。

    其次,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不仅自身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要具备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所必备的修养和技能。广大教师只有形成自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技能,才能善于开发、设计、利用潜在因素去影响学生,才能自觉地为学生创设舒畅、愉快、积极乐观的良好心理环境。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