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新农村聚落景观的整治规划研究

    李正军 史凌霄

    

    

    摘要:新农村聚落景观的整治规划研究是解决乡村居住环境的有效途径,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山西省晋南地区新农村聚落景观的整治规划为研究内容,从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筑质量、景观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总结农村聚落环境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现实,探索新农村村落环境建设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农村 聚落景观 晋南 整治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2-0144-02

    目前中国农村的生活环境的建设还较落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的聚落景观环境缺乏科学的设计规划,经济的发展给乡村的人们环境建设提供了条件,但是盲目的建设已经造成建筑格局混乱,公共设施落后,景观环境缺乏地域特色,乡土文化流失等问题。因此,需要科学地整治规划来改善乡村聚落环境,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环境建设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山西省晋南地区新农村聚落景观的整治规划为研究内容,探索新农村环境建设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

    1 晋南农村聚落景观环境概述

    晋南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属黄土高原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境分山地、丘陵、盆地等地形地貌,境内黄土土质肥沃,农耕物产丰富,素有山西粮仓之称。植被资源丰富,主要是以次生落叶灌木丛和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夏绿阔叶混交林。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有中华文明遗址——“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芮城永乐宫、丁村文化遗址……

    晋南地区民居呈多样性分布(如图1),一般而言,平原地带以砖木结构的窄四合院为主;山区民居则以窑洞院落为多,特别是分布于平陆、芮城的地坑窑院,时至今日,仍然古风犹存,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乡村聚落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聚落环境出现了发展与继承,经济收入提高与生态破坏,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与人民对生活的要求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

    2 晋南新农村聚落景观的现存问题

    2.1 产业结构单一

    晋南地区的农村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本地区地域文化、历史古迹、生态景观等没有形成旅游产业,产业结构单一。

    2.2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晋南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村落布局不规则,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大部分的农村建设没有硬化道路(如图2),缺乏信息网络,缺乏燃气设施,缺乏自来水设施,缺乏村落排水设施,缺乏垃圾集中排放处理设施(如图3)。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很多乡村缺乏公共医疗机构,缺乏健身活动场地和健身器材设备,缺乏文化娱乐场所,缺乏街道公共照明等公共设施。这些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3 传统民居建筑破坏严重、新修房屋品量较差

    晋南的传统民居建筑以高原山地的窑洞院落;高原台地的地坑窑院;平原地带的窄四合院为主要民居形式。大部分房屋年久失修,很多民居村落已经毁坏,居住形式、民俗习惯、建筑样式逐渐消逝。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自主翻新或重建家宅现象普遍,出现很多新式建筑(如图4),但房屋建设缺乏系统设计,建筑形式干篇一律,严重破坏了黄土高原独特的建筑文化。

    2.4 传统聚落格局严重破坏,新建村落缺乏规划

    晋南地区农村传统聚落格局大多以黄土高原的地形因势而建,村落景观和自然山水环境和谐统一,但目前破坏严重。新建村落缺乏系统规划,盲目的把城市景观当作现代文明的标志,忽视甚至破坏了具有文化价值的景观,并且不顾当地地理环境,削峰填谷,把平原景观建设方式硬套高原山地地区,不但丧失了农村聚落的历史风貌和地域文化还引发生态环境的破坏。

    3 晋南新农村聚落景观的科学整治与规划

    通过晋南农村聚落的科学整治规划,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系统规划统筹设计保护传统地域建筑风格,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3.1 产业结构整治

    农村聚落的整治规划与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通过科学的乡村环境整治使单一的产业结构多元化,对于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进行保护式整治,保护修缮原建筑的同时改善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把原有的古建筑修缮成文化旅馆、文化酒馆、地域文化博物馆、文化保护型居住宅院,形成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以晋南地区主要农业物产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实现观光农业旅游产业,结合广域旅游资源形成链条式结构,使村落规划与产业规划有效结合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保护整体协调发展。

    3.2 因地制宜分类规划

    晋南地区区域广阔,区域内有黄土高原山地、盆地和平川,区域内农业生产多样,区域的发展资源多样,农村聚落形态多样,农村的未来发展方式多样,农村聚落规划要因地制宜分类规划,主要分为生产型农村聚落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型农村聚落规划,生态旅游型农村聚落规划,综合型农村聚落规划。

    3.3 居住建筑整治

    农村聚落的整治规划多针对自然村落,其村落格局、住宅形式等充分体现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规划设计以维护村庄基本格局为原则,将村落改造成一个整洁、有序、经济、美观、地域风格凸显、格局多样的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时,首先应对建筑质量进行评价,确定保留建筑、整治建筑与拆除建筑。对于新建民居应遵循就地取材文化延续的的原则,利用“砖、木、土、石”等材料来体现晋南民居的特色,布置应因地制宜,因型就势,并与保留建筑结合,形成富有层次的山地景观。对始建年代久远、保存较好、具有一定建筑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如窑洞、四合院等要悉心保护(如图5),破损的应按原貌加以整修,周边新建建筑物的体量、高度、形式、材质、色彩应与传统民居协调统一;对村中质量较好的居住建筑,应通过内部空间改造,加强卫生间改造实现污水统排,拆除严重影响交通的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的危旧房屋。通过整治,使整个村庄建筑形成新旧有别,格调统一,展现协调、整洁的村容村貌。

    3.4 因地制宜的整治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道路系统的整治分为两部分:一是村际道路系统,要设计规范,交通标识明确。二是村落内部道路,要道路等级明确,路网清晰,功能全面,道路硬化结合村落整体风格合理选材,不可干遍一律。合理布置路灯、护栏、交通标志物等辅助设施,科学规划停车场。规划集中供水系统,规划集中排污系统,集中规划沼气池实现燃气系统,并建设埋地式规划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集中排放。系统规划防灾体系,包括消防系统规划设计;防洪系统规划设计。合理规划电力、通讯网络。公共服务设施直接服务于村民的生产生活,村委会、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应结合村中心广场或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设置,成为村庄中的标志和中心。同时,利用吉树、古井、石磨、等作为景观小品,形成公共景观,改善公共环境。

    3.5 景观绿化的整治

    在农村聚落景观中,景观绿化以乡土化为原则保护农村自然肌理,与村庄的地形地貌、空间形态、建筑以及住宅庭院等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现状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对现有绿化景观进行适当改造与修整。整治规划时应注重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村庄特色的古树等景观。景观绿化与经济树种相结合,晋南地区有很多有经济效益的绿化树种,如枣树、苹果树、杏树、核桃树、柿子树等,这些经济树种,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景观,还能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民居庭院、道路两侧、活动场地以及山体、沟坎进行绿化,带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结语

    本文以山西省晋南地区为例,通过对晋南地区地域现状的分析,总结出晋南地区农村聚落景观的现状问题,通过科学的整治规划研究,会探索出晋南农村聚落景观建设的新途径,从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居住建筑以及景观绿化等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新农村聚落景观的整治规划策略。合理地整治规划能够保障村落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村民收入不断提高,人居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从而实现村庄经济社会环境有序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