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校合作机制下气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摘要]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保持气象行业特色,面向国家、行业的重大创新需求,在“开放发展、联合发展”理念指引下,探索出了开放办学、科教携手、合作育人的有效途径,实现了教育资源从“学校培养”到“局校合作”的重要转变,从而保证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局校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 气象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2-0001-03
创新人才是我国气象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气象科技创新关键是气象创新人才的培养,《气象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高等院校气象类专业和相关学科建设,加强气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着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气象人才队伍,为气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为培养造就适应气象现代化需要的创新人才队伍,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探索局校合作机制,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推动气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适应气象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气象科技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一、转变创新人才培养的育才理念
(一)创新教育注重“以生为本”
创新教育是为了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未来国际竞争的需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础上提出来的,主要是指通过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它的实质是更加注重人的主体精神,更加注重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我校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重要地位,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备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主体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人才培养注重“主体多元化”
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也都拥有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任何一个培养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作效应。当前,面对高校发展“趋同化”的现状,我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保持气象行业特色,面向国家、行业的重大创新需求,在“开放发展、联合发展”理念指引下,提出“主动融入、主动接轨、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的战略布局,积极探索局校合作的机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三)创新教育目标注重“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岗位”的观念,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机制创新一体化的新思路,大力加强对高等教育规律的探索与实践,确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气象创新人才,为气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选才机制
(一)设立组织管理机构
一是成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校领导担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学工处等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与管理工作,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成立气象学部,由主要校领导担任主任,大气科学、大气物理等学院及资料同化中心的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充分发挥气象学部在加强学科建设、整合办学资源、发挥集群优势、激发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气象学部负责各类创新型实验班的日常管理。
(二)构建招生选拔体系
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定位和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构建由学生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成绩、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自行测评等“多位一体”的招生选拔体系,体现选才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具体说,我校主要面向五类生源选拔:一是“见义勇为”等思想道德突出者;二是在各类学科大赛中获奖者;三是在文学写作、科技创新、气象科学等某一学科专业领域有突出表现和培养潜能者;四是学校优秀中学生源基地学校、江苏省四星级高级中学校长推荐者;五是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获得者。
(三)组织新生测试选拔
从全校理工科本一各专业当年招收的新生中选拔,组建各类创新型实验班。选拔办法:一是当年填报我校的江苏高分考生录取后直接进入实验班,要求高考理科类投档分排名在8000名以内,选测科目物理等级达到A(含)以上。二是新生报到后学校组织英语、数学摸底选拔考试,两门科目均达规定分数线的理工科本一各专业的新生自愿报名参加实验班选拔,审查合格者参加物理等加试和面试,最后按总分由高到低确定进入各类创新型实验班的学生名单。
(四)实验班考核与分流
创新型实验班的所有课程考核采取单独命题、单独组织、单独评分的方式进行。在培养过程中,如学生出现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必修课(不含体育)首次考核成绩不及格且补考成绩低于70分;第二学期结束时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低于425分;第四学期结束时全国(或江苏省)计算机二级考试未通过;第四学期结束时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低于425分等情形之一者,调整回普通班学习。
三、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育才模式
(一)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
局校双方围绕当前和未来气象事业发展人才建设的需要,成立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就我校气象类学科建设召开专题研讨会,加强对气象学科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共同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每年联合制定招生方案等合作,建立了局校优质、特色、规模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二)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是,组建长望学院。组建以我国已故著名气象学家涂长望先生之名命名的长望学院,选拔学习优秀、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组建“长望实验班”和“长望强化班”进行重点培养,旨在为中国气象事业输送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二是,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依托大气科学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与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合作,联合创办“华云实验班”,着力培养气象电子装备与大气探测等领域的拔尖创新应用人才。三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解决气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学校积极实施以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等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物联网工程等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建设
(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长期以来,中国气象局积极支持我校气象学(国家重点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将海洋科学、农业资源利用等15个一级学科列为局级重点学科,形成了品牌特色专业13个,培育了局校共建精品课程21门,立项了局校共建教材52本;每两年提供50万元支持我校出版大气科学类专业教材。
(二)拓展实践创新平台
中国气象局在我校建设了一流的农业气象试验站、气象综合观测基地、气象工程中心、华东干旱联合科学试验基地、气象台等实践创新基地。局校共建的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实验室、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毫米波气象雷达系统实验室被列为中国气象局重点实验室。学校还与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广泛签署合作协议,其中建设“创新创业型实习基地”是重要的务实合作内容。通过拓展实践创新平台,改善了学生的实践创新环境,增强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三)集成科研创新平台
为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局校共建了协同创新中心。由我校牵头,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等八个单位共建“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构建多学科融合、多技术集成、多团队协同的重大研发和应用平台,使得协同中心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并在多模式集成预报准确率、资料同化技术和预报效果、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等领域达到国际一流。局校还进行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我校主持国家公益性气象行业专项17项、参与51项,经费达七千多万元;承担气象软科学课题百余项,经费达三百多万元;主持气象类其他科研项目864项,经费达1.2亿元;与气象行业联合申报承担973计划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在此过程中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资源和优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现了科研对教学的反哺,协同了科研与教学工作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五、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水平
(一)施行“三定、三给”政策
学校通过施行“定团队、定岗位,定职责”、“给舞台、给条件、给经费”的“三定、三给”政策,先后六次全球公开招聘优秀教师和管理方面的高端人才,招聘总规模超过200人,其中大气科学、应用气象等学院还招聘了国际一流的创新团队。
(二)施行“三双制”
施行“国内外双导师、行业国外双经历、国内外院长(系主任)”制度,强化创新型师资的培养,逐步使教师具有较强的创新教育意识和创新教育观念,具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三)施行“主讲教师资格培训”制度
学校对新入职教师施行任务导向、能力提升的培训方法,建立培训和课改相结合、培训和校企合作相结合、培训和资格认证相结合的培训机制。新入职教师必须通过为期一年左右的主讲教师资格培训考核,取得“主讲教师资格”后,方可独立授课。自2009年以来,共有230名教师获得主讲教师资格。
(四)推进局校人员交流互访
学校先后派遣了29名骨干教师赴中国气象局业务单位挂职锻炼和学习交流,全职引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院士团队来校工作,先后聘任了70余名气象行业的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局校间人员交流互访每年达百余人次。
(五)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通过创新合作、激励、交流机制,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学校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背景和进修经历的教师已从2006年的13%提高到2012年的33%,教师队伍整体国际化素质显著提升。
(六)提高教师博士化率
通过学费奖励、减免工作量等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重点高校或重点学科的博士学位。截至目前,我校除体育、传媒等特殊专业外,35岁以下青年教师队伍已经全部实现博士化(含在读),学校专任教师队伍的博士化率达到了56%。
六、改善气象创新人才的用才环境
没有创新,就没有气象科技的发展。当前,面对提高 “四个一流”、“四个能力”①的新需求、新任务和新使命,《气象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指出:要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工作指导方针,确立在气象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一)制定人才发展规划
为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中国气象局党组颁布《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实施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的气象人才队伍提供政策保障。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气象局党组把深化气象科技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人才引进和柔性流动机制、岗位管理机制、选人用人机制等七项人才工作机制,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和发挥作用的平台,优化人才成长的环境。
(三)实施人才六大工程
抓紧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计划、骨干人才开发计划、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等六大人才工程,创建人才成长平台。大力培养公共气象服务、预报预测、综合观测等七支气象人才队伍,造就了一批领军人才。
(四)营造人才发展氛围
大力弘扬气象工作者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发展创新、争创一流的时代风范。广泛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加强气象文化建设,用事业发展成果和气象人精神吸引人、凝聚人和发展人。
七、结束语
实践证明,局校合作机制下的气象创新人才培养这一实践和探索,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为此,我校将与中国气象局密切配合,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局校合作的新形式和新内容,继续推进局校合作工作的深入发展,为实现21世纪我国气象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注]①在2011年12月6日,中国气象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气象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四个一流”指 “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四个能力”指“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
[参考文献]
[1]罗长坤.树立创新教育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3-07-09.
[2]史金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8):190-192.
[3] 史金联,张永宏.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6):47-50.
[责任编辑:雷艳]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