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助色剂的选择与优化
黄习旋 曾德朝 钟保民
摘 要:采用单因素实验,以不同细度的SiO2、TiO2、ZnO、La2O3、CeO2等粉料为助色剂,以一定比例加入到陶瓷坯料中,球磨、干燥、压制成形,分别将陶瓷喷墨渗花墨水(红墨水、黄墨水、蓝墨水)喷在生坯表面,干燥和烧成,对比助色剂对喷墨渗花墨水发色能力的促进效果,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助色剂添加量对墨水发色的影响。单因素实验表明,细度为3 μm的SiO2、100 nm TiO2和100 nm ZnO粉料分别对红、黄、蓝墨水的发色有增强作用。正交实验分析表明,当助色剂在面料中的质量比为3%,且SiO2:TiO2:ZnO的质量比为98:1.5:0.5时,红墨水、黄墨水、蓝墨水的综合发色效果最佳。
关健词:助色剂;墨水发色;颗粒细度;组分配比
1 前言
近年来,喷墨渗花装饰技术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到各陶瓷企业的生产过程之中。所谓喷墨渗花墨水就是含有发色金属盐、溶剂、分散剂、改性剂及其它辅料的混合物[1]。渗花墨水的发色效果和色调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墨水的渗透能力、精细度和稳定性,以及坯料配方、助色剂和助渗剂的适配性[2]。其中墨水助色剂主要是加在坯料之中,用于促进墨水发色。与现有技术相比,喷墨打印技术具有打印的图案更为丰富、色彩更为多变、清晰度较高、打印时间短、不损坏坯体表面和减少抛光废料等优势。但是国产墨水、助色剂和助渗剂的性能和品质还需进一步提升,包括墨水发色的鲜艳度和稳定性,储存稳定性能和喷墨打印性能等等[3]。
墨水助色剂一般采用纳米原料,成本较高且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笔者针对喷墨渗花墨水常用的三原色(红、黄、蓝),研制了适合墨水的助色剂,将纳米原料替换为微米级和纳米级的若干种原料组合,增强墨水的发色效果,降低助色剂的成本,对市场上主流的墨水(D-900和M-900)进行助色效果测试,发色效果都达到了理想效果。
本文以不同细度的SiO2、TiO2、ZnO、La2O3、CeO2等粉料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出合适的助色剂,然后以一定比例加入到陶瓷坯料中,再分别用将红墨水、黄墨水、蓝墨水喷在生坯表面,干燥、烧成,对比不同助色剂对喷墨渗花的助色效果,选出使墨水发色效果较好的若干种助色剂,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助色剂的最优组合。
2 实验原料及方法
2.1 实验原料
SiO2为0.5 ~ 18.8 μm,广州亿峰化工有限公司;TiO2和SiO2为100 nm ~ 1μm,皓锡纳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2和SnO2为1 μm,上海攀田粉体材料有限公司;La2O3为1 μm,郑州升峰化工产品有限公司。陶瓷坯料:广东某陶瓷厂提供。喷墨墨水:A墨水厂提供。助色剂以一定比例加入到陶瓷坯料中,球磨,干燥,压砖,喷墨,干燥,入窑烧成。
2.2 实验方法
本实验主要考察助色剂对喷墨墨水的助色效果,优选出使墨水发色效果好的助色剂配方。正交试验当中以打分方式评测三原色的发色效果,10分制,1分为最差,10分为最佳。
(1)助色剂的选择,通过单因素实验,将同样细度的不同种类的助色剂加入到面料中,球磨混合均匀,与底料一起压砖,分别喷涂上红、黄、蓝墨水,干燥,再在电炉中升温到1220℃保温20 min,最后观察瓷砖表面的墨水发色效果,并且评分,优选出效果较好的若干种助色剂,再进行下一步实验。
(2)将单因素优选出来的粉料进行复配,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进行配比实验,将配好的助色剂以一定比例加入到面料中,按方法(1)步骤进行,最后观察瓷砖表面的墨水发色效果,并且评分,找出最佳粉料细度、配比和加入量。
3 实验设计
先进行单因素实验,分别在同样的坯料(高温料)中加入3%,粒径为1 μm的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镧、氧化锡、氧化铈,然后球磨5 min均匀混合,干燥,压成,喷墨,烧成,检验不同助色剂对墨水的发色影响,并对发色效果进行评分,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添加SiO2、TiO2和ZnO助色剂的砖坯表面的墨水发色情况较好,所以优选SiO2、TiO2和ZnO粉料作为实验所用助色剂。SiO2粉料对红色墨水的助色作用非常明显,对黄色墨水发色也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在高于1000℃的温度下,α- Fe2O3会发生还原反应[4],而SiO2微晶相和SiO2玻璃相在高温下会对α- Fe2O3进行包裹,使硅铁红色料中的α- Fe2O3仍能稳定存在,使坯体呈桃红色。
TiO2粉料对黄色墨水的助色作用非常明显,是因为在高温下,金属(Ni、Cr等)掺杂的TiO2呈现黄色[5],增强了墨水的发色效果。ZnO粉料则对蓝色墨水的助色作用比较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助色剂中Zn2+会在高温下与墨水中的Co2+形成固溶体,引起晶格畸变,导致Co2+光学性质变化,最终影响CoAl2O4对可见光的反射性能[6]。其中,由于SiO2粉料助色效果最好,为得到最佳SiO2细度,首先对SiO2粉料进行优化实验,设定SiO2粉料加入到面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如表2所示。
根據表格2可知,1000目以下的SiO2粉料对墨水发色的促进效果较差,墨水的发色较为模糊。最优的SiO2粉料细度为1000目、3000目和5000目,比表面积为180 ~ 220 m2/g,其中又以5000目SiO2助色效果最佳。当SiO2粉料的细度更高,达到11000目或以上时,墨水发色虽然清晰,但是发色越来越浅,达不到要求。同样使用单因素实验,对不同粒径的TiO2和ZnO粉料对墨水的助色情况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知,粒径为20 nm的TiO2和ZnO粉料对墨水的助色效果较差,墨水的发色虽然较为清晰,但是颜色较浅。当TiO2和ZnO粉料粒径为100 nm或500 nm时,比表面积为200 ~ 280 m2/g,发色清晰,分别表现为深黄色和深蓝色,其中又以粒径为100 nm的TiO2和ZnO粉料助色效果最佳。当TiO2和ZnO粉料粒径更大,达到1 μm或以上时,墨水发色较为模糊,达不到要求。
根据单因素实验可知,SiO2粉料在助色剂中的比例达到90wt%以上时,红色和黄色的墨水发色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为了进一步找出最优的助色剂用量和优化组合,分别选用粒径为3 μm的SiO2、100 nm的TiO2和ZnO助色剂进行以下的正交试验表头设计,如表4所示。
A因素是助色剂在面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分别设定为1%,3%和5%,B是SiO2占助色剂的质量百分比,分别设为92%,95%和98%,C是助色剂中TiO2与ZnO的质量比,分别设为3:1,1:1,1:3;通过表头设计得到正交实验表5所示。
通过正交试验表5可知,影响墨水发色效果的因素主次为:A>C>B,即助色剂占坯料比例对墨水发色影响最大,其次是SiO2粉料占助色劑比例,影响最小的是TiO2和ZnO质量比。选择A2B3C1作为最佳的优化组合,即选择助色剂在面料中加入量为3%,SiO2粉料为主要添加剂,细度为5000目,比表面积200 m2/g,添加量为助色剂的98wt%,TiO2和ZnO粉料粒径为100 nm,比表面积280 m2/g,添加量为助色剂的3%,质量比例为3:1。A厂家的助色剂的评分为7分,本实验中助色剂最优组合得分为9分,结果表明,本实验中助色剂对A厂家的墨水助色效果稍优于A厂家的助色剂。
4 结论
(1) SiO2粒径为3 μm,比表面积200 m2/g时,对红色墨水的发色效果最好。
硅铁红色料的包裹机理是利用石英颗粒在573℃左右发生晶型转变,产生 0.82%的体积效应,从而产生微裂纹,α-Fe2O3向微裂纹、玻化膜和颗粒间隙中迁移扩散,防止了α- Fe2O3被还原[7]。当SiO2粉料太细时(20 nm ~ 500 nm),助色效果反而不佳,因为纳米SiO2可能比墨水中的陶瓷色料颗粒更细,着色剂 Fe2O3无法渗透到微裂纹中,SiO2只能附着在Fe2O3表面,对Fe2O3保护效果不好。当SiO2颗粒太粗时,会使墨水团聚,且渗透较浅,发色模糊。
(2) 当TiO2和ZnO粉料粒径为100 nm,比表面积280 m2/g时,分别对黄色和蓝色墨水的助色效果最好。不同于硅铁红色料的发色机理,金属(Ni、Cr等)掺杂的TiO2则是在高温下呈现金黄色,高温下纳米TiO2比表面积较大,与墨水中的色料颗粒结合更紧密,发色效果更好;纳米ZnO的细度与墨水中的陶瓷色料细度相当,高温下助色剂中Zn2+会与色料中的Co2+形成固溶体,引起晶格畸变,增强墨水的发色效果。
(3) 当助色剂在面料中加入量为3%,且SiO2:TiO2:ZnO的配比为98:1.5:0.5时,对促进红墨水、黄墨水、蓝墨水的综合发色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 黄惠宁, 柯善军, 孟庆娟,等. 喷墨打印用陶瓷墨水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连载)[J]. 中国陶瓷, 2012, 19(1):1-4.
[2] 孟庆娟, 张国涛. 浅谈陶瓷砖喷墨墨水发展及墨水发色的影响因素[J]. 山东陶瓷, 2017(6).
[3] 张柏清, 王德良, 钟树铭. 陶瓷喷墨打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 佛山陶瓷, 2011, 21(9):1-5.
[4] 俞康泰, 彭长琪, 张勇,等. 硅铁红色料包裹机理的研究[J]. 陶瓷, 2000(3):23-26.
[5] 杜丽娜, 叶明泉, 韩爱军. 钛黄颜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陶瓷, 2009(4):52-55.
[6] 陈云霞, 胡琪, 曹春娥,等. Zn~(2+)、Cr~(3+)掺杂对水热合成纳米CoAl2O4尖晶石色料的影响[J]. 无机材料学报, 2012, 27(12):1317-1320.
[7] 黄丽群. 固相法制备硅铁红陶瓷色料[J]. 陶瓷学报, 2010, 31(3):475-479.
摘 要:采用单因素实验,以不同细度的SiO2、TiO2、ZnO、La2O3、CeO2等粉料为助色剂,以一定比例加入到陶瓷坯料中,球磨、干燥、压制成形,分别将陶瓷喷墨渗花墨水(红墨水、黄墨水、蓝墨水)喷在生坯表面,干燥和烧成,对比助色剂对喷墨渗花墨水发色能力的促进效果,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助色剂添加量对墨水发色的影响。单因素实验表明,细度为3 μm的SiO2、100 nm TiO2和100 nm ZnO粉料分别对红、黄、蓝墨水的发色有增强作用。正交实验分析表明,当助色剂在面料中的质量比为3%,且SiO2:TiO2:ZnO的质量比为98:1.5:0.5时,红墨水、黄墨水、蓝墨水的综合发色效果最佳。
关健词:助色剂;墨水发色;颗粒细度;组分配比
1 前言
近年来,喷墨渗花装饰技术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到各陶瓷企业的生产过程之中。所谓喷墨渗花墨水就是含有发色金属盐、溶剂、分散剂、改性剂及其它辅料的混合物[1]。渗花墨水的发色效果和色调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墨水的渗透能力、精细度和稳定性,以及坯料配方、助色剂和助渗剂的适配性[2]。其中墨水助色剂主要是加在坯料之中,用于促进墨水发色。与现有技术相比,喷墨打印技术具有打印的图案更为丰富、色彩更为多变、清晰度较高、打印时间短、不损坏坯体表面和减少抛光废料等优势。但是国产墨水、助色剂和助渗剂的性能和品质还需进一步提升,包括墨水发色的鲜艳度和稳定性,储存稳定性能和喷墨打印性能等等[3]。
墨水助色剂一般采用纳米原料,成本较高且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笔者针对喷墨渗花墨水常用的三原色(红、黄、蓝),研制了适合墨水的助色剂,将纳米原料替换为微米级和纳米级的若干种原料组合,增强墨水的发色效果,降低助色剂的成本,对市场上主流的墨水(D-900和M-900)进行助色效果测试,发色效果都达到了理想效果。
本文以不同细度的SiO2、TiO2、ZnO、La2O3、CeO2等粉料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出合适的助色剂,然后以一定比例加入到陶瓷坯料中,再分别用将红墨水、黄墨水、蓝墨水喷在生坯表面,干燥、烧成,对比不同助色剂对喷墨渗花的助色效果,选出使墨水发色效果较好的若干种助色剂,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助色剂的最优组合。
2 实验原料及方法
2.1 实验原料
SiO2为0.5 ~ 18.8 μm,广州亿峰化工有限公司;TiO2和SiO2为100 nm ~ 1μm,皓锡纳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2和SnO2为1 μm,上海攀田粉体材料有限公司;La2O3为1 μm,郑州升峰化工产品有限公司。陶瓷坯料:广东某陶瓷厂提供。喷墨墨水:A墨水厂提供。助色剂以一定比例加入到陶瓷坯料中,球磨,干燥,压砖,喷墨,干燥,入窑烧成。
2.2 实验方法
本实验主要考察助色剂对喷墨墨水的助色效果,优选出使墨水发色效果好的助色剂配方。正交试验当中以打分方式评测三原色的发色效果,10分制,1分为最差,10分为最佳。
(1)助色剂的选择,通过单因素实验,将同样细度的不同种类的助色剂加入到面料中,球磨混合均匀,与底料一起压砖,分别喷涂上红、黄、蓝墨水,干燥,再在电炉中升温到1220℃保温20 min,最后观察瓷砖表面的墨水发色效果,并且评分,优选出效果较好的若干种助色剂,再进行下一步实验。
(2)将单因素优选出来的粉料进行复配,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进行配比实验,将配好的助色剂以一定比例加入到面料中,按方法(1)步骤进行,最后观察瓷砖表面的墨水发色效果,并且评分,找出最佳粉料细度、配比和加入量。
3 实验设计
先进行单因素实验,分别在同样的坯料(高温料)中加入3%,粒径为1 μm的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镧、氧化锡、氧化铈,然后球磨5 min均匀混合,干燥,压成,喷墨,烧成,检验不同助色剂对墨水的发色影响,并对发色效果进行评分,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添加SiO2、TiO2和ZnO助色剂的砖坯表面的墨水发色情况较好,所以优选SiO2、TiO2和ZnO粉料作为实验所用助色剂。SiO2粉料对红色墨水的助色作用非常明显,对黄色墨水发色也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在高于1000℃的温度下,α- Fe2O3会发生还原反应[4],而SiO2微晶相和SiO2玻璃相在高温下会对α- Fe2O3进行包裹,使硅铁红色料中的α- Fe2O3仍能稳定存在,使坯体呈桃红色。
TiO2粉料对黄色墨水的助色作用非常明显,是因为在高温下,金属(Ni、Cr等)掺杂的TiO2呈现黄色[5],增强了墨水的发色效果。ZnO粉料则对蓝色墨水的助色作用比较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助色剂中Zn2+会在高温下与墨水中的Co2+形成固溶体,引起晶格畸变,导致Co2+光学性质变化,最终影响CoAl2O4对可见光的反射性能[6]。其中,由于SiO2粉料助色效果最好,为得到最佳SiO2细度,首先对SiO2粉料进行优化实验,设定SiO2粉料加入到面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如表2所示。
根據表格2可知,1000目以下的SiO2粉料对墨水发色的促进效果较差,墨水的发色较为模糊。最优的SiO2粉料细度为1000目、3000目和5000目,比表面积为180 ~ 220 m2/g,其中又以5000目SiO2助色效果最佳。当SiO2粉料的细度更高,达到11000目或以上时,墨水发色虽然清晰,但是发色越来越浅,达不到要求。同样使用单因素实验,对不同粒径的TiO2和ZnO粉料对墨水的助色情况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知,粒径为20 nm的TiO2和ZnO粉料对墨水的助色效果较差,墨水的发色虽然较为清晰,但是颜色较浅。当TiO2和ZnO粉料粒径为100 nm或500 nm时,比表面积为200 ~ 280 m2/g,发色清晰,分别表现为深黄色和深蓝色,其中又以粒径为100 nm的TiO2和ZnO粉料助色效果最佳。当TiO2和ZnO粉料粒径更大,达到1 μm或以上时,墨水发色较为模糊,达不到要求。
根据单因素实验可知,SiO2粉料在助色剂中的比例达到90wt%以上时,红色和黄色的墨水发色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为了进一步找出最优的助色剂用量和优化组合,分别选用粒径为3 μm的SiO2、100 nm的TiO2和ZnO助色剂进行以下的正交试验表头设计,如表4所示。
A因素是助色剂在面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分别设定为1%,3%和5%,B是SiO2占助色剂的质量百分比,分别设为92%,95%和98%,C是助色剂中TiO2与ZnO的质量比,分别设为3:1,1:1,1:3;通过表头设计得到正交实验表5所示。
通过正交试验表5可知,影响墨水发色效果的因素主次为:A>C>B,即助色剂占坯料比例对墨水发色影响最大,其次是SiO2粉料占助色劑比例,影响最小的是TiO2和ZnO质量比。选择A2B3C1作为最佳的优化组合,即选择助色剂在面料中加入量为3%,SiO2粉料为主要添加剂,细度为5000目,比表面积200 m2/g,添加量为助色剂的98wt%,TiO2和ZnO粉料粒径为100 nm,比表面积280 m2/g,添加量为助色剂的3%,质量比例为3:1。A厂家的助色剂的评分为7分,本实验中助色剂最优组合得分为9分,结果表明,本实验中助色剂对A厂家的墨水助色效果稍优于A厂家的助色剂。
4 结论
(1) SiO2粒径为3 μm,比表面积200 m2/g时,对红色墨水的发色效果最好。
硅铁红色料的包裹机理是利用石英颗粒在573℃左右发生晶型转变,产生 0.82%的体积效应,从而产生微裂纹,α-Fe2O3向微裂纹、玻化膜和颗粒间隙中迁移扩散,防止了α- Fe2O3被还原[7]。当SiO2粉料太细时(20 nm ~ 500 nm),助色效果反而不佳,因为纳米SiO2可能比墨水中的陶瓷色料颗粒更细,着色剂 Fe2O3无法渗透到微裂纹中,SiO2只能附着在Fe2O3表面,对Fe2O3保护效果不好。当SiO2颗粒太粗时,会使墨水团聚,且渗透较浅,发色模糊。
(2) 当TiO2和ZnO粉料粒径为100 nm,比表面积280 m2/g时,分别对黄色和蓝色墨水的助色效果最好。不同于硅铁红色料的发色机理,金属(Ni、Cr等)掺杂的TiO2则是在高温下呈现金黄色,高温下纳米TiO2比表面积较大,与墨水中的色料颗粒结合更紧密,发色效果更好;纳米ZnO的细度与墨水中的陶瓷色料细度相当,高温下助色剂中Zn2+会与色料中的Co2+形成固溶体,引起晶格畸变,增强墨水的发色效果。
(3) 当助色剂在面料中加入量为3%,且SiO2:TiO2:ZnO的配比为98:1.5:0.5时,对促进红墨水、黄墨水、蓝墨水的综合发色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 黄惠宁, 柯善军, 孟庆娟,等. 喷墨打印用陶瓷墨水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连载)[J]. 中国陶瓷, 2012, 19(1):1-4.
[2] 孟庆娟, 张国涛. 浅谈陶瓷砖喷墨墨水发展及墨水发色的影响因素[J]. 山东陶瓷, 2017(6).
[3] 张柏清, 王德良, 钟树铭. 陶瓷喷墨打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 佛山陶瓷, 2011, 21(9):1-5.
[4] 俞康泰, 彭长琪, 张勇,等. 硅铁红色料包裹机理的研究[J]. 陶瓷, 2000(3):23-26.
[5] 杜丽娜, 叶明泉, 韩爱军. 钛黄颜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陶瓷, 2009(4):52-55.
[6] 陈云霞, 胡琪, 曹春娥,等. Zn~(2+)、Cr~(3+)掺杂对水热合成纳米CoAl2O4尖晶石色料的影响[J]. 无机材料学报, 2012, 27(12):1317-1320.
[7] 黄丽群. 固相法制备硅铁红陶瓷色料[J]. 陶瓷学报, 2010, 31(3):475-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