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性流行语及其价值观意蕴研究
贾彦峰
摘 要:阶层性流行语以在野的话语姿态出现并拥有了众多的拥趸,已成为引人注目的语言现象和举足轻重的社会事实。底层人群利用这一“弱者的武器”宣示权益诉求、表明道德态度、警示底层舆情,客观上推进了社会民主进程;而承载负向价值观意蕴的流行语其与生俱来的犬儒风格对于主流价值观的解构,语义粗鄙对于公共价值观的污染,以及负性情绪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沙化,是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漂浮的显著因素。因此,对阶层性流行语等教育资源富矿的充分发掘与合理利用,同时对于负向价值的适度规制和正向价值的大力弘扬,是实现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抽枝散叶和开花结果的应然路径与根本向度。
关键词:阶层;流行语;价值观意蕴;价值观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3.008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3-0035-07
当前无论对于“社会阶层”还是对于“流行语”,学术界无不显示出极大的研究热情,但是对于打上鲜明社会阶层烙印的话语体系却一度熟视无睹、无人问津。而这种对于不同社会阶层价值诉求兴趣的漠然和对于不同阶层话语倾听耐心的不足,以及对其隐含的价值观意蕴缺乏应有的关注,正是导致“两个舆论场”迟迟难以打通的重要原因,也是致使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一直难以令人满意的重要根源。
一、阶层性流行语概念的界定
少量的流行词句或许开始显得七零八碎,但日积月累,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中均有相关流行语不断涌现,就变得蔚为壮观,其蕴含的力量也就愈发不可小觑。现将常见阶层性流行语作不完全统计如表1所示:
众多的流行语围绕着核心词语(如公平、正义、分层)首先从网络流行语开始,逐步成为大众口头流行语和文字流行语,自然而然汇聚成了一个描述阶层社会的洋洋大观的语言支流,而且有新鲜词语源源不断补入。和这些流行语主要意蕴一致的是,人民日报、人民网“下个十年,你对社会保障有何期许”的调查显示,36.59%的受访者最看重“公平”,比排在第2位的“使用医保就医更方便”15.70%的两倍还多。[1]图1的數据从一个侧面表明,社会公平已成为公民基本的、亟需满足的价值诉求,甚至超越了现实的需要。
这些流行语带有明显的阶层色彩,涵载着特定阶层的价值观意蕴,我们将其单列成一个系列,谓其“阶层性流行语”,与其它流行语支系有着清晰的界限和迥异的风格。鉴于阶层性流行语以民间表述和社会记忆的面相出现并拥有众多的拥趸,这已成为一个显著的语言事实和社会现实,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发现、梳理并将其离析出来作为一个窗口,在这个框架内更好地观察、剖析价值观的阶层分化等问题,以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价值观教育。
可以说,以阶层性流行语为代表的亚文化对主流文化已经构成了某种威胁和挑战。然而,阶层性流行语这个旁系支流曾入主多少人的内心以至于影响了价值观的天平?曾经盛传一时的流行语现在依然流行吗?对此我们尚不清楚。下面将所采集到的部分语言标本及其间隔半年时间两次的百度“网页搜索结果”呈现出来,据此我们对上述问题可以有初步的直观感受。
仅从一小部分简单的搜索指数就可以窥见这些流行语以惊人的扩散速度和规模制造出来的“蝴蝶效应”,而且这种效应至今还在持续显现。加之“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站着一类人群、讲着一段故事、暗喻一个热点话题”[2]表明,阶层性流行语倡导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已汇为一股无形但极具穿透力的社会思潮。正因为此,许多隐含其中的价值观点尽管在理论上不成系统(这也是流行语自身最大的问题,碎片化现象明显、尖锐性有余而系统性尚差),以至于常常游离于主流话语之外,但由于天然接地气等特点,以极具冲击力的亚文化姿态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走向。
二、阶层性流行语的特点
一般意义上的流行语最大的特征是流行性,其次是简洁性、形象性、幽默性、俚俗性等。而阶层性流行语除了具有上述特点外,还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阶段性
一般流行语往往从独特的视角去观照我们生存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无疑会产生一种新奇的话语效果,往往短暂得如昙花一现。但从表2可以发现,阶层性流行语受到的社会关注度仍然普遍呈现不断走高的态势。其不同之处在于,生命力并没有那么短暂,无论过去多少年,只要阶层对比的态势不改观,层际格差超过合理范围,其直指现实的意义就不会失效。它们一般随着阶层的显化而“浮出水面,变得可辨认并被贴上标签,它们一度控制公众注意的舞台”[3],然后它们将会随着层序格局的消亡而失去其独特性直至完全淡出人们的视线,而以“阶层性流行语”为表征的“阶层价值观分化”也随之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
2.比较性
有了阶层差别,便有了身份地位、经济地位、阶层惯习等各方面的比较,有了比较才有了阶层的意识和敏感性。人们之所以已经习惯从二元对立的语境中理解中国社会的一切问题,其主观根源就在于比较。由此才会衍生出一系列有意思的现象——有了“富二代”就有“穷二代”,有了“土豪”就有了“屌丝”,有了“高富帅”,就有了“矮矬穷”......而这种比较是导致人们价值观天平失衡的最直接原因。显著的差别体现在从居住、交通、餐饮和娱乐等一举一动中——这种亲身的体验和洞察常常轻而易举就抵消了教育者苦口婆心的宣传和说教,一点一滴地啮噬着共有价值观的根基,导致价值观分化裂隙的增大,最终导致了核心价值观的漂浮和沙化。
3.先锋性
阶层性流行语的先锋性是其富有批判精神的集中体现。一些流行语在“天涯社区”“猫扑网”等网络论坛上,短时间就可以吸引数百万次的浏览量。人们纷纷模仿造词,以突显其中的牵强逻辑,每一个词语都是辛辣的的讽刺,其与生俱来的先锋品质引导舆论对于遭到权力滥用侵害现象展开批评,并常常具有“弱势逆袭”的奇效,同时使其借机完成了以维护自身权益为主要目的的价值表达。
4.粗鄙性
面对真实的有些残酷的阶层现实,人们往往用一种戏谑的态度缓解压力,用一种玩笑的方式解构社会的严肃。2015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显示,“矮矬穷”等流行语位列25个网络低俗词语榜之中,而“屌丝”“屁民”等表现出来的粗鄙化、市侩化、低俗化更加污染了语言环境。传统纸媒、广播电视等文化载体无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也忍不住投身于这场恶俗狂欢,无形中加重了话语生态的污染程度。也许有人会对这一特性持怀疑态度,认为粗鄙性不只为阶层性流行语所独具,其他流行语也同样具有。然而,只要稍一比照就会发现,上述“屌丝”“屁民”等粗鄙化的语言几乎无一例外都打上了阶层对比的烙印,事实上被收编在阶层性流行语之列。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源自于阶层关系张力的粗鄙性是阶层性流行语自身的“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难以自弃。
5.洞察性
无论是鲍尔斯(Samuel Bowles)、金蒂斯(Herbert Gintis)还是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均将理论焦点集中在“教育制度”上,并认为社会成员只是制度、社会结构和命运的消极承受者,完全漠视了行动者具有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威利斯(Paul Willis)却根本性地扭转了这种研究取向。他通过对12个底层青少年的个案研究发现,他们用“讲黄话”等“反学校文化”的独特方式来对抗学校代表的权威,以及他们所在的群体所遭遇到的诸多不公;运用自创的“地方性知识”,深刻“洞察”学校教育,乃至于社会制度的本质,看透同类人的生存状态及其未来的生活前景,从而选择最有利自身的行动方案。[4]下层的苦难会赋予人们以其他阶层所不具备的智慧,因此阶层性流行语大多情况下带有一种“小人物”的机智。他们往往以底层自居,从最下方仰视社会的层序金字塔,来“洞察”自身的现状以及阶层的问题本质,从而做出在他们看来“最合理的”行为选择。或者可以说,阶层性流行语本身就是其洞察性的自我表露。
这些流行语背后一定有着某些暗合或者颠覆人们固有思维的价值观。那么,这些价值观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能否从碎片化的阶层性流行语中捕捉到一些吉光片羽?
三、阶层性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
阶层性流行语承载着丰富的价值观意蕴,总的看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负向的价值观意蕴,产生了消极的作用;而另一类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正向的价值观意蕴,反而总似極力回避以“高大上”“伟光正”的话语方式传递正能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其讽喻气质和讽谏品格客观上仍然对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1.积极意义
(1)宣示权益诉求 阶层性流行语是一般民众情感共鸣的符号代码,在自身的权益受到非法侵犯(如住房遭到开发商“强征”“强拆”)的时候,体制内的维权渠道虽因为成本过高或者程序繁杂而难以走通,但尚未达到以命相搏的地步,转而捡起“弱者的武器”——可以短时间、大规模、高效率地制造舆论的流行语,以宣示来自底层的维权诉求,尽管未必能够得到圆满解决,但这无疑是一个自由度大、无需成本、操作简便、门槛极低的通道,何况已经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吸引了媒体的关注继而得到政府的重视而出现转机。通过这个渠道释放了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累积起来过大的社会张力,降低了矛盾凸显期的阶层对抗烈度。[5]
(2)表明道德态度 所谓道德态度,是“基于主体道德认知与情感判断之后所形成的行为倾向”[6]。在公共事件面前,流行语的“先锋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一些带有阶层对抗特点的事件中特别是一些比较“雷人”的新闻事件中几乎从不缺席。以鲜明的道德态度积极介入、推动公共事件向着公平、公正、公开,有利于弱势人群的方向发展直至圆满解决,这个过程也同时呈现了形形色色的价值取向,主要有如下三种:一是表达对于公权滥用的愤慨、质疑和嘲讽,如“欺实马(七十码)”“被XX”(如“被就业”“被增长”“被代表”“被幸福”等);二是表达基本的权益包括生命权得不到保障的“权利焦虑”,如“躲猫猫”“俯卧撑”等流行语;三是对于一些事件无权置喙、多说无益或袖手事外的围观心态,如“打酱油”“吃瓜群众”。
(3)警示底层舆情 阶层性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在其演进过程中出现了如下两种情况:其一,历时性的价值观意蕴演进。又可以细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同意不同语”,如同样是表达财富观,相关流行语就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万元户”(1979)变成了“一个亿的小目标”(2016);这种变化既反映出人们财富积累的幅度乃至于整个改革开放的成果之大,又折射出财富差距越拉越大的事实及其随之而来的社会风险。二是“同语不同意”,如同样是两个字的流行语“土豪”,原指横行乡里的豪强恶霸,是丑恶的反面形象。然而今非昔比,“土豪”竟然“咸鱼翻身”成为热捧追逐的对象。一个尴尬的价值转向却真实地发生了——不少人竟愿意“为土豪写诗”,甚至争相“与土豪做朋友”。三是“同语也同意”,却在不同时期反复出现。如表1教育类别中的“读书无用论”。迄今为止中国共计出现过三次典型的“读书无用论”流行思潮。第一次“读书无用论”盛行于“文革”时期, 表象为革命代替读书、知识分子地位低下等,“不学ABC, 照样干革命”“读书越多越反动”成为当时支持“读书无用论”论调的相关流行语;第二次“读书无用论”旧调重弹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 表象为全民下海、知识分子收入偏低等, 当时相关流行语“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成为这一时期支持“读书无用论”论调的相关流行语;第三次“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于本世纪初, 表象为不少中学生厌学、辍学打工、大学生就业难等,“大学生不如农民工”“读书不如养猪”等成为该时期支持“读书无用论”论调的相关流行语。[7]“读书无用论”的几度浮沉本质上是人们教育价值观和知识价值观的高扬和离弃。如果说第一次是政治发展偏差产物, 第二次是经济改革的阵痛, 那么第三次“读书无用论”则是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失衡的体现, 是处于社会低阶层人群被边缘化而发出的呐喊。[8]其二,共时性的价值观意蕴对比。由于阶层的隔阂,你可能会发现在生活中找不到“土豪”做朋友了,因为屌丝和土豪不仅是像“居住空间分异”理论所描述的那般——彼此的居住空间不同,其他诸如所乘交通工具不同,餐饮地点不同,娱乐场所不同,生病住院的地方不同,就算人生归宿也因为墓地的价格而不同……无论吃穿住行还是生老病死,屌丝和土豪代表的两个阶层穿行于截然不同的空间中。如上所说,阶层分化的影子渗透在周围不同阶层人群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中,一点一滴地侵蚀着共有价值观的根基,导致价值观分化裂隙的增大。而这种隔膜锈蚀的阶层关系,必然会使得社会机器运转起来变得更加困难,无形中增加了润滑成本。
摘 要:阶层性流行语以在野的话语姿态出现并拥有了众多的拥趸,已成为引人注目的语言现象和举足轻重的社会事实。底层人群利用这一“弱者的武器”宣示权益诉求、表明道德态度、警示底层舆情,客观上推进了社会民主进程;而承载负向价值观意蕴的流行语其与生俱来的犬儒风格对于主流价值观的解构,语义粗鄙对于公共价值观的污染,以及负性情绪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沙化,是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漂浮的显著因素。因此,对阶层性流行语等教育资源富矿的充分发掘与合理利用,同时对于负向价值的适度规制和正向价值的大力弘扬,是实现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抽枝散叶和开花结果的应然路径与根本向度。
关键词:阶层;流行语;价值观意蕴;价值观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3.008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3-0035-07
当前无论对于“社会阶层”还是对于“流行语”,学术界无不显示出极大的研究热情,但是对于打上鲜明社会阶层烙印的话语体系却一度熟视无睹、无人问津。而这种对于不同社会阶层价值诉求兴趣的漠然和对于不同阶层话语倾听耐心的不足,以及对其隐含的价值观意蕴缺乏应有的关注,正是导致“两个舆论场”迟迟难以打通的重要原因,也是致使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一直难以令人满意的重要根源。
一、阶层性流行语概念的界定
少量的流行词句或许开始显得七零八碎,但日积月累,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中均有相关流行语不断涌现,就变得蔚为壮观,其蕴含的力量也就愈发不可小觑。现将常见阶层性流行语作不完全统计如表1所示:
众多的流行语围绕着核心词语(如公平、正义、分层)首先从网络流行语开始,逐步成为大众口头流行语和文字流行语,自然而然汇聚成了一个描述阶层社会的洋洋大观的语言支流,而且有新鲜词语源源不断补入。和这些流行语主要意蕴一致的是,人民日报、人民网“下个十年,你对社会保障有何期许”的调查显示,36.59%的受访者最看重“公平”,比排在第2位的“使用医保就医更方便”15.70%的两倍还多。[1]图1的數据从一个侧面表明,社会公平已成为公民基本的、亟需满足的价值诉求,甚至超越了现实的需要。
这些流行语带有明显的阶层色彩,涵载着特定阶层的价值观意蕴,我们将其单列成一个系列,谓其“阶层性流行语”,与其它流行语支系有着清晰的界限和迥异的风格。鉴于阶层性流行语以民间表述和社会记忆的面相出现并拥有众多的拥趸,这已成为一个显著的语言事实和社会现实,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发现、梳理并将其离析出来作为一个窗口,在这个框架内更好地观察、剖析价值观的阶层分化等问题,以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价值观教育。
可以说,以阶层性流行语为代表的亚文化对主流文化已经构成了某种威胁和挑战。然而,阶层性流行语这个旁系支流曾入主多少人的内心以至于影响了价值观的天平?曾经盛传一时的流行语现在依然流行吗?对此我们尚不清楚。下面将所采集到的部分语言标本及其间隔半年时间两次的百度“网页搜索结果”呈现出来,据此我们对上述问题可以有初步的直观感受。
仅从一小部分简单的搜索指数就可以窥见这些流行语以惊人的扩散速度和规模制造出来的“蝴蝶效应”,而且这种效应至今还在持续显现。加之“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站着一类人群、讲着一段故事、暗喻一个热点话题”[2]表明,阶层性流行语倡导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已汇为一股无形但极具穿透力的社会思潮。正因为此,许多隐含其中的价值观点尽管在理论上不成系统(这也是流行语自身最大的问题,碎片化现象明显、尖锐性有余而系统性尚差),以至于常常游离于主流话语之外,但由于天然接地气等特点,以极具冲击力的亚文化姿态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走向。
二、阶层性流行语的特点
一般意义上的流行语最大的特征是流行性,其次是简洁性、形象性、幽默性、俚俗性等。而阶层性流行语除了具有上述特点外,还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阶段性
一般流行语往往从独特的视角去观照我们生存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无疑会产生一种新奇的话语效果,往往短暂得如昙花一现。但从表2可以发现,阶层性流行语受到的社会关注度仍然普遍呈现不断走高的态势。其不同之处在于,生命力并没有那么短暂,无论过去多少年,只要阶层对比的态势不改观,层际格差超过合理范围,其直指现实的意义就不会失效。它们一般随着阶层的显化而“浮出水面,变得可辨认并被贴上标签,它们一度控制公众注意的舞台”[3],然后它们将会随着层序格局的消亡而失去其独特性直至完全淡出人们的视线,而以“阶层性流行语”为表征的“阶层价值观分化”也随之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
2.比较性
有了阶层差别,便有了身份地位、经济地位、阶层惯习等各方面的比较,有了比较才有了阶层的意识和敏感性。人们之所以已经习惯从二元对立的语境中理解中国社会的一切问题,其主观根源就在于比较。由此才会衍生出一系列有意思的现象——有了“富二代”就有“穷二代”,有了“土豪”就有了“屌丝”,有了“高富帅”,就有了“矮矬穷”......而这种比较是导致人们价值观天平失衡的最直接原因。显著的差别体现在从居住、交通、餐饮和娱乐等一举一动中——这种亲身的体验和洞察常常轻而易举就抵消了教育者苦口婆心的宣传和说教,一点一滴地啮噬着共有价值观的根基,导致价值观分化裂隙的增大,最终导致了核心价值观的漂浮和沙化。
3.先锋性
阶层性流行语的先锋性是其富有批判精神的集中体现。一些流行语在“天涯社区”“猫扑网”等网络论坛上,短时间就可以吸引数百万次的浏览量。人们纷纷模仿造词,以突显其中的牵强逻辑,每一个词语都是辛辣的的讽刺,其与生俱来的先锋品质引导舆论对于遭到权力滥用侵害现象展开批评,并常常具有“弱势逆袭”的奇效,同时使其借机完成了以维护自身权益为主要目的的价值表达。
4.粗鄙性
面对真实的有些残酷的阶层现实,人们往往用一种戏谑的态度缓解压力,用一种玩笑的方式解构社会的严肃。2015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显示,“矮矬穷”等流行语位列25个网络低俗词语榜之中,而“屌丝”“屁民”等表现出来的粗鄙化、市侩化、低俗化更加污染了语言环境。传统纸媒、广播电视等文化载体无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也忍不住投身于这场恶俗狂欢,无形中加重了话语生态的污染程度。也许有人会对这一特性持怀疑态度,认为粗鄙性不只为阶层性流行语所独具,其他流行语也同样具有。然而,只要稍一比照就会发现,上述“屌丝”“屁民”等粗鄙化的语言几乎无一例外都打上了阶层对比的烙印,事实上被收编在阶层性流行语之列。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源自于阶层关系张力的粗鄙性是阶层性流行语自身的“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难以自弃。
5.洞察性
无论是鲍尔斯(Samuel Bowles)、金蒂斯(Herbert Gintis)还是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均将理论焦点集中在“教育制度”上,并认为社会成员只是制度、社会结构和命运的消极承受者,完全漠视了行动者具有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威利斯(Paul Willis)却根本性地扭转了这种研究取向。他通过对12个底层青少年的个案研究发现,他们用“讲黄话”等“反学校文化”的独特方式来对抗学校代表的权威,以及他们所在的群体所遭遇到的诸多不公;运用自创的“地方性知识”,深刻“洞察”学校教育,乃至于社会制度的本质,看透同类人的生存状态及其未来的生活前景,从而选择最有利自身的行动方案。[4]下层的苦难会赋予人们以其他阶层所不具备的智慧,因此阶层性流行语大多情况下带有一种“小人物”的机智。他们往往以底层自居,从最下方仰视社会的层序金字塔,来“洞察”自身的现状以及阶层的问题本质,从而做出在他们看来“最合理的”行为选择。或者可以说,阶层性流行语本身就是其洞察性的自我表露。
这些流行语背后一定有着某些暗合或者颠覆人们固有思维的价值观。那么,这些价值观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能否从碎片化的阶层性流行语中捕捉到一些吉光片羽?
三、阶层性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
阶层性流行语承载着丰富的价值观意蕴,总的看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负向的价值观意蕴,产生了消极的作用;而另一类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正向的价值观意蕴,反而总似極力回避以“高大上”“伟光正”的话语方式传递正能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其讽喻气质和讽谏品格客观上仍然对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1.积极意义
(1)宣示权益诉求 阶层性流行语是一般民众情感共鸣的符号代码,在自身的权益受到非法侵犯(如住房遭到开发商“强征”“强拆”)的时候,体制内的维权渠道虽因为成本过高或者程序繁杂而难以走通,但尚未达到以命相搏的地步,转而捡起“弱者的武器”——可以短时间、大规模、高效率地制造舆论的流行语,以宣示来自底层的维权诉求,尽管未必能够得到圆满解决,但这无疑是一个自由度大、无需成本、操作简便、门槛极低的通道,何况已经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吸引了媒体的关注继而得到政府的重视而出现转机。通过这个渠道释放了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累积起来过大的社会张力,降低了矛盾凸显期的阶层对抗烈度。[5]
(2)表明道德态度 所谓道德态度,是“基于主体道德认知与情感判断之后所形成的行为倾向”[6]。在公共事件面前,流行语的“先锋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一些带有阶层对抗特点的事件中特别是一些比较“雷人”的新闻事件中几乎从不缺席。以鲜明的道德态度积极介入、推动公共事件向着公平、公正、公开,有利于弱势人群的方向发展直至圆满解决,这个过程也同时呈现了形形色色的价值取向,主要有如下三种:一是表达对于公权滥用的愤慨、质疑和嘲讽,如“欺实马(七十码)”“被XX”(如“被就业”“被增长”“被代表”“被幸福”等);二是表达基本的权益包括生命权得不到保障的“权利焦虑”,如“躲猫猫”“俯卧撑”等流行语;三是对于一些事件无权置喙、多说无益或袖手事外的围观心态,如“打酱油”“吃瓜群众”。
(3)警示底层舆情 阶层性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在其演进过程中出现了如下两种情况:其一,历时性的价值观意蕴演进。又可以细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同意不同语”,如同样是表达财富观,相关流行语就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万元户”(1979)变成了“一个亿的小目标”(2016);这种变化既反映出人们财富积累的幅度乃至于整个改革开放的成果之大,又折射出财富差距越拉越大的事实及其随之而来的社会风险。二是“同语不同意”,如同样是两个字的流行语“土豪”,原指横行乡里的豪强恶霸,是丑恶的反面形象。然而今非昔比,“土豪”竟然“咸鱼翻身”成为热捧追逐的对象。一个尴尬的价值转向却真实地发生了——不少人竟愿意“为土豪写诗”,甚至争相“与土豪做朋友”。三是“同语也同意”,却在不同时期反复出现。如表1教育类别中的“读书无用论”。迄今为止中国共计出现过三次典型的“读书无用论”流行思潮。第一次“读书无用论”盛行于“文革”时期, 表象为革命代替读书、知识分子地位低下等,“不学ABC, 照样干革命”“读书越多越反动”成为当时支持“读书无用论”论调的相关流行语;第二次“读书无用论”旧调重弹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 表象为全民下海、知识分子收入偏低等, 当时相关流行语“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成为这一时期支持“读书无用论”论调的相关流行语;第三次“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于本世纪初, 表象为不少中学生厌学、辍学打工、大学生就业难等,“大学生不如农民工”“读书不如养猪”等成为该时期支持“读书无用论”论调的相关流行语。[7]“读书无用论”的几度浮沉本质上是人们教育价值观和知识价值观的高扬和离弃。如果说第一次是政治发展偏差产物, 第二次是经济改革的阵痛, 那么第三次“读书无用论”则是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失衡的体现, 是处于社会低阶层人群被边缘化而发出的呐喊。[8]其二,共时性的价值观意蕴对比。由于阶层的隔阂,你可能会发现在生活中找不到“土豪”做朋友了,因为屌丝和土豪不仅是像“居住空间分异”理论所描述的那般——彼此的居住空间不同,其他诸如所乘交通工具不同,餐饮地点不同,娱乐场所不同,生病住院的地方不同,就算人生归宿也因为墓地的价格而不同……无论吃穿住行还是生老病死,屌丝和土豪代表的两个阶层穿行于截然不同的空间中。如上所说,阶层分化的影子渗透在周围不同阶层人群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中,一点一滴地侵蚀着共有价值观的根基,导致价值观分化裂隙的增大。而这种隔膜锈蚀的阶层关系,必然会使得社会机器运转起来变得更加困难,无形中增加了润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