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李燕

    摘要:微课程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已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借助于现今移动互联高速网络,微课程可通过合理的设计及优化的教学手段来完成高效率的教学任务。借助于微课程自身的教育教学优势,本文分析研究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微课设计及应用过程中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从理论上探讨本课程在微课设计中的特点,对微课程设计和应用的合理性方案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远程开放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2-0119-0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由各大中专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国家开放大学中,其也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考虑到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重视实践操作性和理论逻辑性的基础课程,学员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不同知识背景的学员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不一而同,会有相应的学习区域性分化。并且在课程教学时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也会有相应的局限性,例如学员人数和微机数量的不匹配、大班授课的方式导致任课教师与学员的学习交流较少、缺乏集中练习、个别辅导的场所和时间等等。而远程开放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面授辅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面对面辅导学生的时间非常有限,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别化学习需求,急需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 微课程的提出及其特点

    1.1微课程的提出及其延展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率先提出“微课程”的概念并开展研究实践[1]。随后,国内也掀起了一轮微知识、微课堂和微课程的研究热潮,其中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教研中心李玉平团队根据国内远程教育的特点,以信息化交叉手段为基础,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将课程内容简单化、传播形式多样化,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简洁明了,即方便知识学习又减少信息衰减并以短视频的方式生成和传播[1-2]。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迅猛,以便携式电子设备为主的课程学习模式依然出现,时长5至10分钟、以视频为主、具备自主学习及碎片化学习特点的微课程正逐渐成为移动互联时代重要的知识载体。鉴于此类移动终端设备在应用过程中方便灵活,非常适合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其个性化、移动化学习方式符合此类课程的教学需求。

    1.2 远程开放教育微课程设计特点

    1.2.1 围绕远程教育学习者特征

    对于远程开放教育来说,学习者具有多样化成人化的特征,故此其微课程开发和设计要根据学习者的基本特点合理构思知识架构及课程内容。在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者构成结构上看,相当大一部分学习者为已参加工作人员,不同的工作背景或生活背景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通过对这些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的了解,制订和构建符合课程特点的微课程架构,充分做好相关微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定、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难点的解析等重要前期工作,为学生在国家开放大学平台上的个性化学习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需求。

    1.2.2 强调交互性学习体验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程相比于其他的教学方式需要更为直接、明了的教学内容。在微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新颖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完成更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在远程教育中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故微课程的设计首先应满足自主学习的特点,并在课程中设计交互型的场景,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考虑到远程开放教育课程的交互式学习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开放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故与之相关的微课程应更加注重交互设计。因此,远程开放教育微课程的组成包含了普遍意义上的微视频单元,而且对开放教育而言,还应该有相应的课程设计涵盖此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这一环节,从而使远程开放教育微课程同一般的微视频教学加以区别,使其能够为此类课程的学习者提供更为便捷和实效的学习支持服务。

    1.2.3 突出“微”特点

    通常情况下,一个内容的微课程时间约为5~15分钟,在这个时间段内的课程学习有利于学习者保持有较为集中的注意力,同时学习者的听视觉等接受感官系统也可高效率运作,具有学习效率高、学习内容精炼、学习效果良好的特点,有利于学习者内化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微课程具备即时、高效、方便、灵活的特性,基于此,与之相关的远程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依据实际教育教学特征,通过微课程设计灵活反映所学习的课程内容,借助于微课程自身的特点,发挥开放教育课程学习的优势;其次,基于微视频设计微评价、微测试、微反馈等“微”学习支持服务,使学习者通过灵活快捷的“微”方式就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教学交互。

    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微课程设计与应用

    基于当前微时代下不同学习者对课程内容及课程学习目标的要求,可以考虑对现有授课方式的方式做出合理的改进和优化,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已在移动互联网络架构下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通过对其授课方式的现状分析,微课程可与开发课程教育形成良好的有机结合,通过建设适应不同学习者的微课程,可以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地进行课程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着自身网络化便捷化学习的特点,可以充分考虑微课程方式的授课。在现有远程开放的学习平台上,建立微课程学习资源,根据大纲要求的学习任务、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等来合理组合相关的学习资源,及时有效的完成课程知识点的学习,更好地建立微课程体系。在微课程设计过程中,首先是选题设计、微课程过程设计、结合教学资源的整合应用、微课程的实现技术等环节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微课程的质量。

    2.1 微课程选题设计

    首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着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其微课程的选题设计要充分考虑基本的教学要求,同时紧密结合远程教学的特点,已满足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基本设计理念,对课程中出现的知识重难点要予以充分体现。其次,该课程的很多知识需要有相应的实操过程,故微课程在选题过程中也要考虑实际教学的操作练习部分,并围绕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合理设计。主题要围绕远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学习任务,通过较短的时间使学习者能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并能够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知识难题。在选题过程中,整个选题框架应尽量包括导学视频、网上学习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作业指导、各模块实操模拟题演示、各教学模块教学重点及操作难点的视频讲解等。同时,选题应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特点,微课程的主题应围绕与实际应用相关联的真实情境来设定,与实际应用结合的微课程主题更能吸引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得到成功的学习体验。

    2.2 微课程过程设计

    根据国开平台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学习此课程的过程中,应注重课程知识内容的互动环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微课程设计,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情境设置和一问一答的表现方式,并针对问题的具体内容,加入启发式或任务驱动式的导学方式来优化此课程的微课设计。思维导图课程设计有其自身特点,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微课设计中,可使用导图方式的知识结构,通过明确的知识关联性和衍生出的记忆联想,逐渐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训练,进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性,促进知识的内化吸收。微课程有着鲜明的主题型教学特点,教学设计应考虑教学内容与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紧密相连,教学视频的呈现要考虑交互型的点评机制,通过对所授课程的知识点和重难点重点讲解和分析,逐步完成整个课程的必要说明和指导。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微课程实施中,微课程可作为一个完整教学设计方式,通过微视频内化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微课程录制和应用

    在完成微课程设计后,就可以着手录制课程的微视频,其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文本、音频、动画等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手段。依据所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特点,其相应的“微课程”较常用的几种制作工具有:(1)手机,现今的智能手机均带有视频录制功能,可完成高质量微课的录制;(2)PowerPoint2013,PPT 不仅自身带有视频录制,而且可在其中人为的编辑课程所需要的各项素材;(3)录制屏幕工具Camtasia Studio,这款工具软件很小安装方便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录制屏幕,录制后会自动生成视频格式、可实现字幕添加、局部录制屏幕、自动追踪鼠标进行局部放大等功能。

    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可在多种方式下与远程教育教学环节相结合。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导学、网上作业指导视频、网上学习活动指导视频等均可在微课程设计和应用中得以体现,借助于微课程这个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翻转课堂”也可使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程进行知识点的预习和针对性的学习,这可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最后,通过模拟试题操作讲解视频,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考前复习提供支持服务。微课程与远程教育的深度结合,一定会为远程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3 结束语

    微课程资源和远程教学平台其他资源相互配合,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微课程的应用应结合适当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等,能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由于微课程设计的出现是在最近几年,因此大家对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及概念的理解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微课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还需要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来证明。计算机基础微课程的完成需要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者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学习。在微课程的远程教育应用过程中,要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不断改进和提高微课程设计水平和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4:26-33.

    [2] 黄莱青.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 2015:88-89.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