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发展 特色办学 建设高水平服装学院

刘元风
现代高等教育始终与社会的发展相伴随。不同层次的高校应对应不同层面的社会需求。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精英、大众、普及3种模式同时并存的主要原因。在这一背景下,北京服装学院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办学”的思路,形成了以服装为核心的办学特色,在服装教育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北京市建设“时装之都”的重要支撑,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社会美誉度不断增强,逐步确立了自身在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中的独特地位。
一、内涵发展、特色办学是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
学校创建于1959年,现有本科学生6,000人左右,校园面积仅128亩。1987年以前,学校的专业以纺织工业和纺织纤维为主,是国内重点培养化学纤维、纺织化学工程专业人才的高校之一。1987年,学校更名为北京服装学院,逐步以服装为核心,加快学科专业调整和建设。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不盲目扩张规模,学科专业少而精,逐渐形成了内涵发展、特色办学的发展思路。
内涵发展、特色办学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是立足办学条件和教学型大学的实际,在办学规模上不盲目扩张,量力而行,适度发展。二是注重科学发展,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充分利用和优化办学资源,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在学科专业建设上不求全、不求大,坚持少而精、有特色、高水平,集中扶持特色学科和专业,形成相对优势和强势,带动其他相关学科专业发展。四是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主,大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水平。结合服装学科时尚性强、变化快的特殊性,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强化民族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的融合、艺术设计与高新技术的结合,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服装、新材料技术、艺术设计、现代经济管理等交叉融合的现代服装教学体系。五是大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度,培养具有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服务纺织服装业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服务首都、服务纺织服装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
对于北京服装学院这样的专科性高校来说,内涵发展、特色办学,是提高办学质量不可或缺、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特色办学本身是内涵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内涵发展,特色办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1.围绕特色办学,构建具有自身优势的学科专业体系
加强学科专业规划。学校从1987年开始,对学科专业规划进行调整,增设服装工程、服装设计等专业,并拓展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方向;1995年,尝试在服装设计专业招收工科学生,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艺工结合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开全国服装教育先河;1998年,把纤维材料系、精细化工系整合为材料工程系,强化了教学、科研一体化和学科专业群建设;2004年,对学科专业进行统一规划,推进现代服装教学体系建设,既重点支持服装相关专业的建设,又将跨专业、跨院(系)的学科专业紧密联系、统筹建设,建立起以服装为结合点,从纤维材料、染整、精细化工到服装设计、工程、商贸的学科专业群,围绕服装、艺工融合的学科专业特色日益明显。
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改革。为适应北京建设“时装之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方针,学校规划了专业布局,调整改造了老专业。在13个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类别中,学校有7个专业与之对应(时装设计、广告设计、摄影、动画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通过加强对上述专业的建设力度,提高其活力、内涵,丰富和强化学科专业特色。
加大对重点建设学科和特色、品牌建设专业的投入。学校有服装设计与工程、材料学、设计艺术学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有3个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加大投入,为重点建设学科和特色、品牌专业改善实验室条件,购置图书资料和先进实验仪器设备等,保障教学需要。加强师资配备,使特色和品牌建设专业具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目前,学校的特色和品牌建设专业师资中高级职称人数占全校总数的35.23%,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数占全校总数的29.76%。
加强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学校按照特色办学的思路,有针对性地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专业教学特色。如将英语教学分为艺术、工科和国贸3类,实施分类、分级教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构建了服装结构、服装设计、服装纸样与工艺3大专业教学模块,从初期的偏重艺术教学,逐步转向以服装为核心的艺工融合的教学模式;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从纤维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及纺丝成形的专业基础内容,延伸到新型纺织材料设计、加工;工业设计专业将现代高新技术引入到课程体系,既注重艺术表达,又注重材料、结构、工艺和制造知识;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增加了“服装品牌策划”、“时装展示设计”等课程;首饰、皮革设计等专业通过与生产企业合作,使课堂连接市场,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十五”以来,学校完成了国家级规划教材18部,近3年出版各类教材120部,形成了服装、艺术设计、美术3个特色教材系列。
2.坚持内涵发展思路,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稳步发展,稳定办学规模。在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跨越式发展背景下,学校本科在校生从2004年的5,083人,增加到目前的6,017人,年均增长3.6%,坚持了量力而行、稳步发展。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先后开展了“教学质量年”活动,全面推动了以教育创新为重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制定并实行了“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一把手”负责制,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同时,建立健全了教学评价与监督机制,教学质量管理成为全校的系统工程,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
科学管理,资源优先保障教学需要。学校通过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确保各项政策向教学倾斜。如在教师职务聘任中,设特聘教授岗、学术带头人岗和学科带头人岗;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推进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教学经费足额到位。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完成了教学管理系统、精品课程网站、特色资源库等10项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学生选课、学籍、成绩等的网络化管理。加强图书馆建设,形成了以服装和艺术设计学科为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满足了特色办学的人才培养需要。
大力提高资金效率和资产利用率。面对办学空间紧张的实际,学校强化内涵发展理念,在努力建设艺术教学楼、加强北校区建设的同时,全面整治校园环境,建设优美校园;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合理配置教学、办公、实验室用房,利用有限的办学空间争取更大的办学效益。
3.以贡献求发展,在科技创新中强化办学实力
贯彻“大科研”思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秉承“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鼓励教师把教学内容与解决企业科研难题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新型材料的研发与服装设计,染整、助剂、纳米技术与服装科技、人体工学与服装功能的相互融合,通过联合攻关和团队作战的方式,打破艺、工学科界限,形成科研合力。开展了纳米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服用纺织品智能化研究,通过纤维改性、新型染整工艺,获得具有抗微生物、防紫外线、吸湿导热、可控温等功能的服装材料;与爱慕集团合作建立了服装人体工学研究所,自主开发了“外轮廓人体计测分析系统”,初步建成了国内首个人体体型数据库;通过新型纤维材料的研制和应用,实现服装产品的多样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4年~2006年,教师连续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2006年完成的“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开发和产业化”项目,解决了共混纺丝、溶剂回收等技术难题,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同类技术国际先进水平。
利用特色办学资源,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早在1988年,学校就根据跨系、跨专业、综合建设思路,成立了服装研究所,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集收藏、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内第一家民族服饰博物馆,使博物馆成为独有的特色教学资源。学校依托博物馆资源,在办学中实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发扬和传承,在教学科研中促进艺术设计、服饰文化、民族服饰与现代服装设计实践结合,服装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开展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支持教师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服饰手工艺的田野考察,对即将消失的民族服饰进行收集、整理、研究。积极举办国内外服饰展览,弘扬与传播民族服饰文化。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民族服饰”、“民族服饰图案”、“中国民族服饰研究”、“民族服饰工艺研究”等课程,承担国家科研课题和专业学术活动,开展对民族服饰的织造技术、制作方法、服饰色彩、服饰图案、装饰手法和刺绣工艺等研究,推进民族服饰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将传统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技术相结合进行服装设计制作,已成为师生作品的重要特征。学校主持完成的2004年、2005年世界一级方程式汽车大奖赛(F1中国大奖赛)礼仪服饰设计、奥运会残奥会制服设计和礼仪服装设计、奥运会火炬接力手服装设计和中国运动员领奖服装设计等项目,都是成功融合了时尚文化和民族服饰文化元素的代表性力作。
4.以服务求支持,在服务社会中凸显办学特色
学校建设了“北京市服装材料研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和“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3个市级科研平台,通过搭建具有服装特色的科研平台,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服务社会中增强办学实力,强化办学特色。
服装材料研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以新型纤维材料的开发与研制实现服装面料的多样化和市场化的研究重点,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十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07年,在北京地区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中被评为优秀。
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自2007年成立后,成功地推出了国内第一个流行趋势系列研究报告——《TRANSTREND 08潮流报告》,举办了“2008春夏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会”、“时装之都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重点解决北京服装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北京市建设“时装之都”战略、《北京服装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并连续两年撰写“北京服装产业发展白皮书”;完成了市政府委托的项目——《国际著名服装品牌发展历程浅析及启示》,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为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5.坚持实践创新,促进特色人才培养
实践创新教学模式。学校积极探索和实施实践创新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了“三体系(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学科方向及专业特色课程)、两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建设,使实践教学体系与学科专业发展紧密结合,推进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三平台(实验室、实习基地和社会平台)、四环节(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和军训与社会实践)、三技能(基本技能、综合实践技能和创新实践技能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如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在各专业方向的大多数基础课、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课程中都安排有理论与实践环节,依靠产学研合作项目、教研实习基地和大赛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工艺制作能力、应用现代技术能力和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为非艺术类学生增设了“美学基础”、“艺术理论”、“服装社会心理学”、“文学与写作”等文学艺术类课程,为艺术类学生增设了“艺术染色”、“电工电子学”等自然科学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大力推进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平台,建立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素质教育教学体系,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对各类专业发展口径进行适时调整,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知识与技术的迅速更新,培养适应未来行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多样化、个性化、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校因材施教,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服装设计与工程4个双学位专业和主辅修专业,同时适当压缩课时,各专业压缩课时数达200学时~300学时,增加了选修课比例和教学实践课时。探索实施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方式,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自我设计、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如设立理工类服装设计班,选拔工科学生按艺术方向培养,推进交叉、综合培养;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服装和国贸类课程,并鼓励学生参加辅修或第二学位课程学习,强化专业特色,增强就业竞争力。
开放式育人思路。学校积极与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韩国及港台地区的高校开展教师交流培养、学生交流培养、学者互访讲学、科研合作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引入课堂;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国际性专业赛事和交流,使学生直接接触国际学术前沿,强化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作者系北京服装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蔡桂兰]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