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天成角色区

    刘舂 朱芹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游戏。学龄前幼儿因自身年龄特点,对模仿成人活动、反映身边熟悉的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就促成了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生成,角色区也成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游戏区域之一。

    孩子是游戏的主体,我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一直秉持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构建适宜的环境,尊重孩子的意愿,放手让孩子们去选择、去尝试、去发现,让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游戏。

    一、环境:贴近生活更适宜

    角色游戏作为幼儿生活的投射,带有很强的自发性,幼儿的思维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暗示,身边的一切都有可能激活再现生活经验,使之成为角色游戏的最新素材。

    通过跟孩子们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决定将角色区安置在靠近活动室门口的位置,这里地方宽敞、视域良好,可满足孩子活动的需求,也不会打扰到其他安静的区域。

    游戏环境的创设可以在游戏活动前,也可以发生在游戏活动中。孩子近来对什么事物感兴趣?喜欢什么样的游戏主题?喜欢在什么地方进行游戏?……都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来改进。教师需要发现孩子的需求,支持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中学会选择,敢于选择。只有基于孩子内心需要和兴趣的游戏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游戏,孩子们只有投身其中才会真正感受到积极的情绪。

    角色游戏的主题是最受孩子们关注的,我们通过谈话,让孩子自由选择游戏主题,并延伸出一系列游戏内容。例如,“娃娃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角色游戏,绝大部分孩子对此都百玩不厌。在玩娃娃家的过程中,孩子发现缺少娃娃需要的奶粉、沐浴露等,于是拓展出了“小超市”;到超市买东西时需要钱币,于是拓展出了“银行”;娃娃生病了,要看医生,又拓展出了“医院”……可以说,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必须紧紧依托于孩子的生活经验,游戏的内容来源于孩子的需要,符合孩子的意愿。如此,孩子们游戏起来才会更加投入,更富有创造性。

    二、材料:自主选择更精彩

    材料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象征性,材料的象征性也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随着游戏能力不断发展,幼儿会越来越多地使用代用品和符号物,这时,具象的游戏材料反而会限制幼儿游戏能力的提高,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在投放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让孩子自主选择,做游戏的主人。

    在“快乐餐厅”游戏中,教师逐步减少仿真材料,直至完全撤销。孩子们尝试选择各种材料进行游戏,如用各色彩纸制作食材,用各种喜糖盒作为餐具,等等。这样,既促进了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又发展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象和创造是幼儿角色游戏的特征,材料的自主选择正是给了孩子无限游戏的可能,充分地调动起了孩子参与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下是我们中班孩子通过自主选择开展的部分区域游戏。

    三、观察:放飞心灵更快乐

    场景一:

    周一的晨间谈话,老师问道:“你们周末都去了哪些地方?”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地交流起来。

    “我去游乐园了,还爬了很高很高的滑梯。”

    “我去学游泳了,没有哭,很勇敢。”

    “我跟奶奶去菜市场了,还看见很大很大的大白鹅。”

    去菜场的话题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我也去过菜市场,还看见躺在冰块上的鱼呢!”

    “我妈妈也带我去过,我们还买了很多菜。”

    “我在菜市場还看见蘑菇呢,跟小兔子喜欢吃的不一样。”

    看来,大家对菜市场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兴趣也挺浓厚!那么,我们就来玩“菜市场”的角色游戏吧。

    观察反思: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于幼儿对周围生活的体验,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开展角色游戏的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告诉我们:“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在谈话活动中,教师敏感地察觉到幼儿的兴趣点——菜市场。在大多数幼儿都有了菜市场购物经验的基础上,教师抓住时机,适时开展了相关角色游戏。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创造机会让幼儿接触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熟悉社会环境,积累生活经验,使幼儿角色游戏的题材更加广泛,游戏过程更加具体生动,富有情趣。

    场景二:

    几个孩子正在户外玩沙,乐乐捡来了几根树枝,插在沙子里,圈出一块区域,得意地说:“这是我的家!”一旁的小伙伴围拢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

    “这里是卧室,这里是厨房……”佳佳边说边捡来石子围出几个“房间”。

    “我在客厅招待客人。”

    “我在厨房烧饭。”

    “我在卧室带宝宝。”

    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去活动室拿娃娃.有的用捡来的树叶和树枝做锅和铲子,还有的用纸杯招待客人……

    观察反思:游戏是孩子自发的行为。在游戏中,孩子每一次想法的迸发、每一次互动的交流都会引起游戏情节的变化,孩子眼中的游戏有别于教师“预设”的游戏。

    《指南》社会领域建议:“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在这个场景中,孩子在玩沙时偶然灵光一闪,自主构建了游戏情节,分配了游戏角色,选择了游戏材料,有条不紊地开始了角色游戏,每个孩子都对游戏发展贡献了力量。这时,教师要做的并不是将游戏导入“正轨”,而要做好一名“旁观者”和“支持者”,把游戏的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游戏创设和形成的主人。

    场景三:

    水果店里,琪琪正在挑选水果,不一会儿,就买好了大大小小好几种水果。

    她转过头,看见好朋友小羽正坐在“医院”里面,立刻关心地问道:“小羽,你怎么到医院里啦?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

    小羽:“我最近有点儿咳嗽,今天来看医生了。”

    医生开出医嘱,要小羽吊个水,才能好得快一点。小羽躺到了病床上,护士围着她忙碌起来。

    琪琪忙对小羽说:“你好好休息,等下我来看你啊。”

    说着,她拎着刚刚买的水果拐进了医院:“小羽,这是我刚买的水果,可新鲜啦!送给你,希望你吃了快点好起来呦!”

    观察反思:

    《指南》在社会领域中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琪琪将在水果店购买的水果送给了在医院看病的朋友,这一行为把两个角色游戏联系了起来,幼儿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让游戏情节更加贴近生活,使游戏内容得到了延伸和丰富。

    每一个游戏区域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王国”,教师可以适当整合角色游戏的资源,让孩子在不同风格和类型的角色游戏中自由穿行,增添游戏的创造性和趣味性,丰富自己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并由此及彼引发更多的游戏情节。

    场景四:

    今天,小银行里好像出了点问题。

    银行里的工作人员没有在工作,他们在窗口处挂了一个牌子,表示“暂停营业”。

    超超一直在摆弄身边的取款机,几个小伙伴围在他的周围,说:“别修了,我修了半天也修不好。”“我们去告诉老师吧,取款机坏了,今天不能营业了。”

    不管周围的小伙伴说了什么,超超一直不说话,卖力地修理取款机,可最后也只能放下工具,摇摇头,嘟囔道:“修不好了。”

    “我们去告诉老师吧,请老师来修。”一个小伙伴又提出建议。

    “哈哈,下班了,下班了,今天提前下班!”旁边的一个小伙伴开始整理材料了。

    “不行啊,我们关门了,大家拿不到钱,那边点心铺也要关门的。”超超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我们自己做钱吧,上次我在美工区做过钱的,做好钱就可以开门了。”果果想出了一个主意。

    大家接受了这个方案,开始行动起来——找来纸笔,制作钱币。

    观察反思:

    《指南》在社会领域中指出,5-6岁幼儿应“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在这个游戏场景中,孩子遇到了困难,往常的游戏经验似乎派不上用场了,是结束游戏还是求助老师?孩子们用自己的智慧给出了答案。

    性格和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格,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遇到困难时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角色游戏构建了一个虚拟“小社会”,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协商、分享、妥协、等待等社会交往技能,使游戏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场景五:

    美发屋里来了新客人,想烫一头漂亮的卷发。

    美发师琪琪熟练地让客人躺下,开始洗头。美发师小美则从材料盒里找出各种直径不同的吸管,问客人:“你想烫大卷还是小卷啊?”

    “我想烫个大卷。”客人回答。

    “好的!”琪琪拿出一块圆拱形的积木当作吹风机,开始给客人吹头发。

    吹完头发,小美小心地把客人的头发分成细细的小缕,用最粗的吸管一层一层地卷起来。

    观察反思:

    《指南》科学领域建议“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废旧材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拆装或动手自制玩具”。游戏材料并不是越高档、越逼真就越好。随着孩子认知水平和游戏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多投放一些半成品材料或可替代性材料,让孩子以物代物,甚至一物多用。在上面的场景中,积木变成了吹风机,吸管变成了卷发筒,这些都是孩子在游戏中自主选择和探索的结果。

    游戏是发挥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过程,过于具象的材料反而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和创造。游戏中,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自由选择游戏材料,充分表现出了游戏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斷大胆尝试和探索,才能再现和创造性地表达生活经验。

    四、打造童心烂漫的游戏生活

    生活再现

    角色游戏来源于生活,是幼儿生活的再现,是幼儿眼中成人社会的投射,有着很强的模仿性。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幼儿就是通过游戏中的模仿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这是角色游戏区别于其他游戏最重要的一点。因此,教师积极为孩子创造贴近生活的游戏环境,摆脱僵化的区域格局,延伸游戏内容,拓展游戏空间,和幼儿一起创造属于自己的角色游戏。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化身为司机、厨师、收银员、医生……通过游戏,相互交流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从不同侧面了解社会,其兴趣和需要都得到了满足。

    自主选择

    在角色游戏中,不论是游戏主题还是游戏情节,从角色到材料,我们都主张让孩子自主选择。教师对整个游戏中的主题、内容.角色划分、场地选择等因素不做统一限制,将选择权交还给幼儿,尊重每一位孩子的意愿,接受每一位孩子的差异。

    幼儿每一次自主选择都是一次自由创造的机会,都是对游戏内容的丰富与拓展,也都是他们对生活经验的外化和反映。教师要学会欣赏幼儿,肯定幼儿的自主选择,让角色游戏成为儿童游戏生活中最闪亮的一颗明珠。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