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对策
摘 要 中小学校园欺凌深深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最近几年校园欺凌现象日益严重,极大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破坏校园的文化环境。本文基于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深度剖析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给予中小学的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关键词 中小学 校园欺凌 学生
作者简介:黄可欣,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219
校园欺凌长期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几年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愈发频繁,深深牵动着人们的神经脉络。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基础场所,打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学校的高围墙阻挡了外界社会上的一切危险,似乎所有人都认为学校再无威胁学生发展的因素存在,殊不知校园欺凌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愈发严重。学生的成长需要和谐、安全的环境,建造和谐安全的環境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外来伤害上,还需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内部伤害。甚至中小学校园欺凌早已进入国家治理的视野之中,在2016年5月发布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全国的各个中小学加强对于校园欺凌的治理,建造和谐安全的成长学习环境。
一、中小学校园欺凌特点
中小学校园欺凌是指学生之间在校园内或者校园外,个体或者群体进行反复、持续和有意的伤害行为。了解其行为特点,对于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十分重要。
(一)普遍存在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较为普遍,不同地区和学校都存在着校园欺凌现象,并且小学阶段的校园欺凌现象更胜于中学阶段,语言欺凌居多。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各个媒介充斥着价值信息需要我们进行判断,但是中小学生的价值判断处于基础学习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其中暴力行为将导致校园欺凌成为普遍的现象。
(二)形式多样
校园欺凌形式多样,包括心理的、身体的和语言的,并且随着多媒体信息的发展,网络欺凌也愈发普遍。其中众多学生排斥某个同学,导致其融入群体困难属于心理校园欺凌;众多同学聚在一起殴打同学,群体力量大于个人属于身体校园欺凌;学生之间用语言攻击同学,比如造谣言说某人坏话属于语言校园欺凌,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欺凌具有方便、快捷,传播快和广的特点,在当前校园欺凌现象中占据着较大比重。
(三)行为隐蔽
中小学校园欺凌不像是其他危害学生安全的行为,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不固定的,并且不会造成直接性的危害,一般难以发现。甚至受到欺凌的学生可能由于保护自尊心,当自己受到欺凌的时候不会选择告诉老师或者家长自己的遭遇,选择独自一人承受后果。并且,校园欺凌是在学生同伴之间发生,家长和老师不经过仔细观察难以发现其存在。
(四)持续发生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是由于一方的力量大于另一方而存在,如果发生了这种现象不加以制止,那么这种欺凌将会长期发生。比如,在小学中一群同学找一个学生要钱,那一个学生惧于对方的力量把自己身上的钱都给了他们,而且事后不及时告知家长或者老师,那么这群同学今后将会一直把这个学生作为一只羊羔,经常找他要钱或者实施其他欺凌行为。
(五)危害严重
中小学校园欺凌导致的后果是没有立马显现出来,很多人对于其危害的认识不够。校园欺凌的危害十分严重,会给学生的成长造成较大的伤害,被害者可能会产生自卑、缺乏自信的心理问题,甚至有的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事情的时候会出现胆怯,退缩的情形。施虐者可能会产生反社会倾向的心理问题,并且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难以获得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中小学校园欺凌原因分析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在当前学生之间普遍存在,严重威胁着学生的成长发展,深度剖析其存在的原因,对于解决校园欺凌现象十分重要。
(一)家庭方面
当前大部分中小学生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只有一个孩子,对于自己的孩子格外照顾,让其在家庭中居于中心地位。但是在学校中,要求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成长,学生对于自身角色的转换适应较慢,不知道该如何和同学之间进行相处,仍然沿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由此导致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各个家庭由于所占劳动资料和劳动力的不同,导致一定的贫富差距。甚至有的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过于重视家庭收入的增加对于孩子的教育和管教相对较少,没有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环境,容易导致孩子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加大校园欺凌的机率。并且,不健康的家庭如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等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榜样,父母的处事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中如果父母关系不和谐,总是出现打架、吵架的情形,那么孩子将会学习父母的行为方式,不能很好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导致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甚至有的家庭忽视对于孩子的品德价值观的修养,对于其不正确的行为采取纵容的态度或者是采用暴力方式解决,不加以正确引导。
(二)学校方面
学校对于安全管理监督防范不够。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场所不固定,在校内或者校外,并且还是处于相对隐蔽的场所,导致学校对于校园欺凌的管理十分困难。因此即使学校加大对于校园欺凌的管理力度,但是由于存在管理或者监控的盲区,并且校园欺凌没有直接性的危害,难以正确辨别是否发生了校园欺凌现象,难以正确处理。
学校不够重视中小学校园欺凌管理。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成长成才的关键场所,在升学的压力下,学校老师和领导以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为主要目标,加大对于学习的重视力度,对于校园欺凌的管理重视不够。并且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升学考试文化课程的提升,忽视甚至取消道德、心理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重视不够,使得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从而加大了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概率。
同学漠视欺凌现象。其他同学面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于减少欺凌行为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时候,被欺负者和实施者作为当事人,如果其他同学对于这种现象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那么将会加大欺凌行为的程度,使得危害更大。
(三)社会方面
信息多样,学生缺乏价值判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小学生由于其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对于外界信息缺乏正确的判断,并且求知欲望十分强烈,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信息的影响。当看到暴力解决问题,其他欺凌现象等,那么就会将其带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产生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发展,风气待完善。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奉行适者生存的法则,采取不计代价的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距越来越大,自私自利的人越来越多,不会关心他们,学生由于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在学校中将会发生校園欺凌的现象。
相关法律规范保护不够。校园欺凌由于其实施的隐蔽性,没有产生直接的危害,导致社会上校园欺凌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没有正确的保护规章。2016年5 月《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的发布,使得校园欺凌终于进入到国家治理的视野,但是不够还需要加大建设的步伐。
三、中小学校园欺凌对策分析
《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的发布使得校园欺凌进入国家治理的视野,校园欺凌一直深深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其危害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需要加大力度采取措施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给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一)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家庭在个人成长中居于基础地位,每个人的发展或多或少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势在必行。
1. 重视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原生家庭是学生首先接触的群体,家人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对于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善于帮助他人,具有奉献精神,不自私自利,面对弱者要给予帮助,不能欺负弱者;其次,加强家庭教育,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最后,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2.重视家庭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学生的成长环境中,家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反之亦然。父母应该在处理矛盾的时候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要学会私下双方解决矛盾。甚至,处于离异或者单亲的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不能忽视其心理问题。虽然有时候有的家庭由于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不能给予孩子较好的陪伴,但是应该加大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及时纾解孩子成长中面临的问题。
(二)学校发挥作用,打造健康学习环境
1. 加强素质教育。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能力,素质教育的推行要求学校不能以学生分数为重,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大对于德育、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及时排解心理问题。并且要教导学生面对校园欺凌的时候,应该及时汇报给老师或者家长,尽早解决相关问题。
2. 加大监督规范力度。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时间、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学校中还存在较多的监控盲点,对于校园欺凌的监管不到位,使得校园欺凌现象十分严重。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加大监控监管力度,严格制止欺凌现象的发生。并且学校应该成立校园监管人员,积极巡查,保障学生的安全。
3. 重视同学关系,加强监督。在学校中,学生是一个大群体,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将会十分了解,弥补了老师对于校园欺凌现象的不了解现象。加大同学之间良好关系的培养,当其中的某个同学受到欺负的时候会有学生站出来,提供帮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止欺凌现象的发生。甚至同学之间关系相处融洽,发生校园欺凌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三)重视社会关系,打造健康环境
1. 政府加大立法,提供制度保障。中小学生处于未成年阶段,对于自我行为的辨别能力相对较低,社会上由于其未成年并不能给予相应的惩罚,因此加大对于反欺凌规章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2016年《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的发布使得校园欺凌进入了国家治理的视野之中,国家正在重视校园欺凌现象,因此政府加大反欺凌法的制定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从法律上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 审查媒介信息,纠正社会风气。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处于知识爆炸环境中,社会上各种信息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加大对于信息知识的审查力度十分必要,从而可以避免不良信息进入学生的视野,影响着其价值判断。并且,对于社会上竞争加大,弱者生存的环境要给予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乐于助人,培养好的价值素养。
3. 社会工作者加入,及时解决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进行校园活动,减少社会欺凌现象的发生。并且,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活动的开展观察到具有欺凌行为倾向的学生,能够进行及时的情绪心理疏导,从源头上解决欺凌现象的发生。同时,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积极健康的活动,丰富课外活动,营造了良好健康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可以健康快乐成长。
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环境,其发生的原因多样,通过具体剖析了解到家庭、社会和学校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解决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进行,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保障每个学生获得正常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明.英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其解决对策.青年研究.2008.
[2]乔媛.中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解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
关键词 中小学 校园欺凌 学生
作者简介:黄可欣,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219
校园欺凌长期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几年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愈发频繁,深深牵动着人们的神经脉络。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基础场所,打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学校的高围墙阻挡了外界社会上的一切危险,似乎所有人都认为学校再无威胁学生发展的因素存在,殊不知校园欺凌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愈发严重。学生的成长需要和谐、安全的环境,建造和谐安全的環境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外来伤害上,还需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内部伤害。甚至中小学校园欺凌早已进入国家治理的视野之中,在2016年5月发布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全国的各个中小学加强对于校园欺凌的治理,建造和谐安全的成长学习环境。
一、中小学校园欺凌特点
中小学校园欺凌是指学生之间在校园内或者校园外,个体或者群体进行反复、持续和有意的伤害行为。了解其行为特点,对于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十分重要。
(一)普遍存在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较为普遍,不同地区和学校都存在着校园欺凌现象,并且小学阶段的校园欺凌现象更胜于中学阶段,语言欺凌居多。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各个媒介充斥着价值信息需要我们进行判断,但是中小学生的价值判断处于基础学习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其中暴力行为将导致校园欺凌成为普遍的现象。
(二)形式多样
校园欺凌形式多样,包括心理的、身体的和语言的,并且随着多媒体信息的发展,网络欺凌也愈发普遍。其中众多学生排斥某个同学,导致其融入群体困难属于心理校园欺凌;众多同学聚在一起殴打同学,群体力量大于个人属于身体校园欺凌;学生之间用语言攻击同学,比如造谣言说某人坏话属于语言校园欺凌,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欺凌具有方便、快捷,传播快和广的特点,在当前校园欺凌现象中占据着较大比重。
(三)行为隐蔽
中小学校园欺凌不像是其他危害学生安全的行为,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不固定的,并且不会造成直接性的危害,一般难以发现。甚至受到欺凌的学生可能由于保护自尊心,当自己受到欺凌的时候不会选择告诉老师或者家长自己的遭遇,选择独自一人承受后果。并且,校园欺凌是在学生同伴之间发生,家长和老师不经过仔细观察难以发现其存在。
(四)持续发生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是由于一方的力量大于另一方而存在,如果发生了这种现象不加以制止,那么这种欺凌将会长期发生。比如,在小学中一群同学找一个学生要钱,那一个学生惧于对方的力量把自己身上的钱都给了他们,而且事后不及时告知家长或者老师,那么这群同学今后将会一直把这个学生作为一只羊羔,经常找他要钱或者实施其他欺凌行为。
(五)危害严重
中小学校园欺凌导致的后果是没有立马显现出来,很多人对于其危害的认识不够。校园欺凌的危害十分严重,会给学生的成长造成较大的伤害,被害者可能会产生自卑、缺乏自信的心理问题,甚至有的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事情的时候会出现胆怯,退缩的情形。施虐者可能会产生反社会倾向的心理问题,并且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难以获得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中小学校园欺凌原因分析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在当前学生之间普遍存在,严重威胁着学生的成长发展,深度剖析其存在的原因,对于解决校园欺凌现象十分重要。
(一)家庭方面
当前大部分中小学生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只有一个孩子,对于自己的孩子格外照顾,让其在家庭中居于中心地位。但是在学校中,要求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成长,学生对于自身角色的转换适应较慢,不知道该如何和同学之间进行相处,仍然沿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由此导致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各个家庭由于所占劳动资料和劳动力的不同,导致一定的贫富差距。甚至有的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过于重视家庭收入的增加对于孩子的教育和管教相对较少,没有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环境,容易导致孩子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加大校园欺凌的机率。并且,不健康的家庭如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等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榜样,父母的处事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中如果父母关系不和谐,总是出现打架、吵架的情形,那么孩子将会学习父母的行为方式,不能很好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导致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甚至有的家庭忽视对于孩子的品德价值观的修养,对于其不正确的行为采取纵容的态度或者是采用暴力方式解决,不加以正确引导。
(二)学校方面
学校对于安全管理监督防范不够。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场所不固定,在校内或者校外,并且还是处于相对隐蔽的场所,导致学校对于校园欺凌的管理十分困难。因此即使学校加大对于校园欺凌的管理力度,但是由于存在管理或者监控的盲区,并且校园欺凌没有直接性的危害,难以正确辨别是否发生了校园欺凌现象,难以正确处理。
学校不够重视中小学校园欺凌管理。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成长成才的关键场所,在升学的压力下,学校老师和领导以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为主要目标,加大对于学习的重视力度,对于校园欺凌的管理重视不够。并且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升学考试文化课程的提升,忽视甚至取消道德、心理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重视不够,使得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从而加大了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概率。
同学漠视欺凌现象。其他同学面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于减少欺凌行为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时候,被欺负者和实施者作为当事人,如果其他同学对于这种现象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那么将会加大欺凌行为的程度,使得危害更大。
(三)社会方面
信息多样,学生缺乏价值判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小学生由于其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对于外界信息缺乏正确的判断,并且求知欲望十分强烈,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信息的影响。当看到暴力解决问题,其他欺凌现象等,那么就会将其带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产生校园欺凌现象。
社会发展,风气待完善。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奉行适者生存的法则,采取不计代价的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距越来越大,自私自利的人越来越多,不会关心他们,学生由于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在学校中将会发生校園欺凌的现象。
相关法律规范保护不够。校园欺凌由于其实施的隐蔽性,没有产生直接的危害,导致社会上校园欺凌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没有正确的保护规章。2016年5 月《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的发布,使得校园欺凌终于进入到国家治理的视野,但是不够还需要加大建设的步伐。
三、中小学校园欺凌对策分析
《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的发布使得校园欺凌进入国家治理的视野,校园欺凌一直深深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其危害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需要加大力度采取措施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给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一)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家庭在个人成长中居于基础地位,每个人的发展或多或少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势在必行。
1. 重视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原生家庭是学生首先接触的群体,家人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对于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善于帮助他人,具有奉献精神,不自私自利,面对弱者要给予帮助,不能欺负弱者;其次,加强家庭教育,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最后,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2.重视家庭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学生的成长环境中,家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反之亦然。父母应该在处理矛盾的时候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要学会私下双方解决矛盾。甚至,处于离异或者单亲的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不能忽视其心理问题。虽然有时候有的家庭由于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不能给予孩子较好的陪伴,但是应该加大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及时纾解孩子成长中面临的问题。
(二)学校发挥作用,打造健康学习环境
1. 加强素质教育。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能力,素质教育的推行要求学校不能以学生分数为重,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大对于德育、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及时排解心理问题。并且要教导学生面对校园欺凌的时候,应该及时汇报给老师或者家长,尽早解决相关问题。
2. 加大监督规范力度。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时间、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学校中还存在较多的监控盲点,对于校园欺凌的监管不到位,使得校园欺凌现象十分严重。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加大监控监管力度,严格制止欺凌现象的发生。并且学校应该成立校园监管人员,积极巡查,保障学生的安全。
3. 重视同学关系,加强监督。在学校中,学生是一个大群体,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将会十分了解,弥补了老师对于校园欺凌现象的不了解现象。加大同学之间良好关系的培养,当其中的某个同学受到欺负的时候会有学生站出来,提供帮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止欺凌现象的发生。甚至同学之间关系相处融洽,发生校园欺凌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三)重视社会关系,打造健康环境
1. 政府加大立法,提供制度保障。中小学生处于未成年阶段,对于自我行为的辨别能力相对较低,社会上由于其未成年并不能给予相应的惩罚,因此加大对于反欺凌规章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2016年《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的发布使得校园欺凌进入了国家治理的视野之中,国家正在重视校园欺凌现象,因此政府加大反欺凌法的制定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从法律上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 审查媒介信息,纠正社会风气。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处于知识爆炸环境中,社会上各种信息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加大对于信息知识的审查力度十分必要,从而可以避免不良信息进入学生的视野,影响着其价值判断。并且,对于社会上竞争加大,弱者生存的环境要给予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乐于助人,培养好的价值素养。
3. 社会工作者加入,及时解决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进行校园活动,减少社会欺凌现象的发生。并且,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活动的开展观察到具有欺凌行为倾向的学生,能够进行及时的情绪心理疏导,从源头上解决欺凌现象的发生。同时,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积极健康的活动,丰富课外活动,营造了良好健康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可以健康快乐成长。
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环境,其发生的原因多样,通过具体剖析了解到家庭、社会和学校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解决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进行,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保障每个学生获得正常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明.英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其解决对策.青年研究.2008.
[2]乔媛.中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解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