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石大精神 造就石油英才

刚文哲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明确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此,作为引领先进文化发展的高校,必须不断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高大学文化软实力。其中,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最为重要。中国石油大学(以下简称“石大”)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始终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这些办学思想及50多年的办学历史,孕育了独特的石大精神,学校将之凝练为“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石大精神是学校的灵魂,是推动全体石大人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弘扬石大精神,已成为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学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
一、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是弘扬和培育石大精神的内在要求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是弘扬石大精神的内在要求,更是国立社会主义大学应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这集中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
1.着眼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加强石油石化主干学科专业建设
目前,学校已建成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艺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在国际石油石化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学校以国家重点学科为核心,加强学科布局结构调整和交叉融合,进一步突出特色,凝练学科方向,逐步建成以重点学科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与环境、石油地质与流体资源等7个学科群。2006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转化创新平台项目”进入“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了优势学科,也标志着学校进入了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针对我国油气资源短缺的客观现实,学校还不断拓宽学科领域,积极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煤层气、煤制油和煤化工等新方向的研究。同时,依托优势学科,加强石油石化主干专业建设,并以石油工业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高水平的石油石化主干学科专业为学校培养高层次石油专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2.面向石油工业主战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学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适应国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己任,不断探索建立了学分制、辅修制、双学士学位制、转专业制度等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其一是创造性地开展了与企业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到就业全面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之路。2004年以来,学校先后与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等16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其二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国际石油合作型”人才培养新模式。2001年以来,“国际石油合作班”已培养了200多名国家石油工程管理型硕士研究生。从2006年开始,学校与中石化、中石油合作已向俄罗斯派遣100多名留学生,这些学生都将成为中石化、中石油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力量。其三是积极探索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人才培养新模式。2000年以来,学校在塔里木油田、长庆油田等45家企业组建了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与企业联合培养300多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不仅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找到了新途径,而且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企业对高级石油专门人才的需求。
3.把握石油科技发展脉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思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学校始终围绕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密切跟踪石油科技前沿发展趋势,与石油石化企业联合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超前储备技术研究以及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石油石化科研单位参与完成的有关石油石化的项目中,我校完成了近1/3的项目。“十五”以来,学校全部参加了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有关的所有国家“973计划”项目;在石油勘探、开发、化工等领域,与企业联合完成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共获1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0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石油石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弘扬和培育石大精神的重要载体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是大学精神产生的土壤,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层面就是大学精神的延续。我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弘扬石大精神为主线,营造出了“精神养人”、“文化养人”的良好氛围。近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两方面的工作:
1.切实加强教风、学风和作风建设
学校一贯倡导广大教师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并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教风建设。2004年,学校成立了教风、学风和作风建设(以下简称“三风”)领导小组,并开展了“三风”大讨论、“‘三风建设与学校可持续发展”论坛、“三育人”演讲比赛、教授培训班等多种活动。特别是举办了全校正高教授参加的教授培训班,内容涉及国家石油发展战略、创新团队、学术规范、廉政教育等方面,通过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座谈交流、参观学习等形式,引导教授不断规范学术研究,提高学术道德修养和师德修养,收到了良好效果。学校还把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同“三风”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以党风带“三风”、以“三风”促党风。同时,还积极推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把艰苦奋斗教育、诚信教育同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教育广大师生不忘石油传统,成为能吃苦、讲奉献、廉洁诚信的公民。
2.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加强舆论引导,传播石大精神,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设阳光讲坛、双百讲堂、名师讲坛、企业家论坛和博士论坛,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和知名人士开展各类讲座,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学校邀请了60多位国有大型企业的主要领导到校为学生作报告,介绍石油工业发展形势、企业发展战略,并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谈现代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他们在基层成长的鲜活实例,深深地吸引并激励着大批毕业生立志基层,对激励学生扎根基层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学校还通过企业出资建立了“企业育才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石油工业的光辉历程和企业发展现状,时刻感受到石油石化企业的文化熏陶。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不少学生在毕业时最终选择了相关企业。
三、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弘扬和培育石大精神的主要目的
当前,传承和弘扬石大精神已经成为学校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成为广大石油学子投身祖国石油事业的巨大推动力。
1.将石大精神教育融入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陈列馆和收看反映石油工业艰苦创业历程的纪录片,并结合重大活动让广大学生不断接受石油工业历史传统和大庆精神的教育,增强他们对石大精神的认同感。教师们一方面通过生动的课堂教育途径,帮助学生了解石油、了解油田;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以“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为主线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在33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品牌。每年暑假学校都有100多个社会实践团奔赴各石油石化企业,石油特色团队数量所占比例均超过40%以上。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成长成才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在奉献社会中增长才干。
2.把石大精神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品格教育中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关心、爱护和帮助学生。特别是针对近30%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不仅多途径对他们进行资助,形成了“奖、贷、勤、助、免、补、缓、借”的资助体系,使100%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了资助,而且通过加强石大精神教育,让这些学生不断树立乐观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尤其是不少企业家回校讲述他们在基层、在艰苦条件下的奋斗经历,给了学生们很大启发和激励。近年来,有40多家企业在学校设立了总额达3,000万的各类奖学金。每年毕业生“双选”招聘会之前,都有数十家企业老总齐聚学校,并为获奖学生颁奖,学生们深受鼓舞。
3.用石大精神引导毕业生投身祖国石油事业
学校坚持4年不断线开展“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和“爱国从敬业开始,敬业从学习开始”的教育,引导学生投身祖国石油事业。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每年都有50%以上毕业生奔赴石油石化生产一线,近20%的毕业生投身祖国西部建设,石油主干学科的毕业生80%以上选择到石油石化企业就业。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批国家党政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科学家和英雄模范人物,如“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当代青年的榜样”秦文贵等都是在艰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英雄模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一代代毕业生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活跃在我国石油石化等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身上散发着石大精神的光芒和魅力。石大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和彰显。
四、新时期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1.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
从石大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来看,培育大学精神是学校的一项长期重要工作,我们主要抓住了以下3点:
第一,注重对大学精神的培育。长期以来,学校坚持面向祖国石油工业,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汲取石油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融入学校的办学思想、发展思路、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同时,学校在不同发展时期,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石大精神的培育,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学校的精神文化进行总结和提炼。这是石大精神得以形成和发扬光大的重要原因。
第二,注重发挥大学精神的辐射作用,形成石大精神引领下的全员育人格局。在开展石大精神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注意选好载体,找准切入点,又注意创新方式和途径;既注意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又注意发挥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既注意增强广大师生对石大精神的认同感,又注意石大精神在他们思想、道德、品格、素质中的养成教育。
第三,注重大学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培育石大精神,既传承了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时代精神和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内涵;既体现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的现代大学精神,又保持了学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
2.新时期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命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索与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构建起社会主义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为此,我校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将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引领学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的根本。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教师、武装学生。
第二,大学是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因此我们在强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还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继续弘扬和培育石大精神,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社会责任和历史传承。这不仅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构建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的内在需要。
[作者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