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本研修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摘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各项改革朝着纵深方向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校本研修,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品质,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研培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校本;研修;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5-0086-03

    【收稿日期】2014-03-31

    【作者简介】刘海燕(1965-),女,哈尔滨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教研与培训。所谓校本研修,就是以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为本的,由学校发起组织的教师在职研修活动。这是一种“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持续追求成熟的过程。它既指教师在专业素质上的成长,也指一个有步骤和阶段性的成长过程。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发展是校本研修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研培机构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帮助学校确定校本研修策略、优化校本研修模式、构建校本研修评价体系、完善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的任务。全面总结我省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校本研修经验,努力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是我们研培部门要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重要任务。

    一、建立乡镇联合校本研修模式,充分发挥中心校辐射作用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乡镇中小学及以下学校数量较大,基本上都属于薄弱学校。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一区域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必须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基于现有基础探究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新课改十几年来,逐步探索出“聚焦问题、连片合作”的校本研修新路径,在农村学校彰显魅力。在乡镇中心校的带动下,将本片学校学科教师组织在一起,针对面临的普遍性与个性化问题开展专题学习和教学研究活动。它主要通过校与校之间的协作交流,汇聚群体智慧、扩大研修规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农村学校的这种联合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主要形式为发挥了中心校的作用,推出了本土榜样,使校本研修成果能够及时向周围学校辐射,有力地提高了区域性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聚焦学校学科教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针对性方式方法校本研修的方式方法是多样化的。但无论是哪种校本研修的方式方法,都直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即要有问题意识,要从开展校本研修的目的性、有效性、针对性出发。校本研修的模式一般有专题讲座,教学观摩,说、听、评课,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经验交流,引导教师自学等。

    1.专题讲座。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共性需求,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难点”和“焦点”,每年确定几个重点专题,组织几次集中研修,由中心校领导或业务骨干进行专门的辅导,帮助广大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改善知识结构。这种形式尤其适用于教师的通识性研修。

    2.教学观摩。首先,各学校可以利用已建成的多媒体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定时观看、研究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其他渠道获取的优质课资源,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如开展优质课赏析、微课研讨等活动。其次,学校可以将统一下发的、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VCD让教师集中或自由观看,然后进行研讨,尤其是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问题和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的活动,教师兴趣盎然,效果较好。

    3.说、听、评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说课、听课与评课是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说课、听课和评课来分析和研究课堂教学,就是要解决“我”是想这样上好这堂课的、“他”是怎样上好这堂课的、“我”是想这样改进自己教学的问题。这就可以达到教师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这种形式是目前校本研修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必须把说课、听课、评课作为校本研修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好,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定期开展说、听、评活动,组织教师全员参与、轮流出课、人人发言,从而达到诊断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目的。

    4.案例分析。做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校本研修方式。学校可运用分发案例材料、展示视听教材、汇集教学叙事(反思)等手段,引导教师对自己、他人的案例,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研究,使其从中感悟到一些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自觉改进和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案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剖析与诊断,围绕教师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增强教师自我诊断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5.专题研讨。专题研讨的内容主要是基于具有相对普遍性的问题,尤其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具体疑难问题而确定的。如“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情境?”“怎样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否意味着放弃接受式学习?”等。要研讨的问题一般要提前布置给教师,让教师作充分准备,然后组织集中研讨。这种参与式的研修环境宽松、气氛活跃,教师们畅所欲言,学术氛围浓厚。学术沙龙、教师论坛都属于这一类型。

    6.经验交流。每位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都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就是一笔难得的研修资源。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开放性和互动性的交流平台,让那些有丰富教学经历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供其他教师学习和借鉴。这种交流活动,不仅对其他人是一次重要的学习提高的机会,对每位发言的教师来讲,无疑也是梳理自己职业发展过程,甄辨自身课堂教学得与失,不断走向职业成熟的机遇。

    7.自主研修。校本研修特别强调教师的个性化自主研修。自主研修不受空间、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具有简便、实用、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学科和自身的实际需要,缺啥补啥,选择最有效的内容和渠道,随时随地的常态化进行。对学校来讲,可以通过帮助拟定研修计划、检查研修笔记、收集研修心得、开展读书活动等形式,督促和指导教师自主研修,从而养成教师的自主研修习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指导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突出教师个性化教学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由此得出结论: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

    张建伟(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认为: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实践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专业能力发展的途径。所以说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索、评价的过程。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出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既然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研修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1.建立制度。从学校的角度,可以建立“日反思、周交流、月总结、期末展评”的制度。让教师反思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项研究,并将反思的结果随时记录;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交流,每月组织一次校内小结,每学期安排一次展评活动,并可以量化打分,将教师的反思情况同他的业务考核挂钩。

    2.加强指导。各级研培部门要发挥好指导、引领的作用。首先应该通过专家讲座、专题研讨、任务驱动、示范引领等形式,让广大教师对“什么是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怎样撰写反思笔记、教学后记”等有明确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然后在平时的视导中,帮助和引导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都能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反思,并写好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反思不仅要记下教学的成功和缺憾,还要有自己的分析、体会、新的认识和改进意见。

    3.坚持经常。偶尔几次的教学反思,即使质量再高,也解决不了多大问题。要使教学反思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发挥出功效来,必须靠持之以恒、长期积累。所以学校不能“搞突击、掀高潮”,一蹴而就,而要注重平时坚持经常,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逐渐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逐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学校通过收集和整理典型的教学反思案例,为大家提供示范和借鉴,可以达到持续推动教师常态化开展教学反思的效果。

    4.全面渗透。作为校本研修的基本要素之一,自我反思必须贯穿于教师的教学、研究、学习全过程,必须渗透于校本研修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在参加理论辅导、听课评课、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等活动时,都应该结合自己履行的岗位职责和承担的教学任务。首先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技能,然后通过对照、借鉴、研究、评价,将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5.完善规划。学校应根据本校教育教学的总体情况,尤其是教师教学反思中所反映出的课堂教学情况和教师的素养状况,综合学校的发展规划,指导教师制定个性化的自我提高计划或发展规划。在这个计划或规划中,每位教师都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专业、学科、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确定自我发展方向及具体行动措施。学校要组织专人研究、梳理教师的个性化设计,以达到教师个性化规划与学校发展规划的深度融合,从而确定不同时期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主体和采取的有效措施。

    四、推动教研机构工作重心下移,深化内涵专业化带动引领校本研修不等于“本校”研修,不能闭门造车,而应呈开放、融合的态势,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多种研修资源。校本研修如果离开了专业人员的引领和指导,就很容易在低水平上重复、徘徊,出现平庸化和形式化的现象,难以向纵深发展。因此,农村中小学要主动争取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和帮助,获得高层次的专业引领。省市县(区)教研机构的学科研培人员是一支重要的引领力量,发挥着连接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传播省内外好经验、好做法的纽带作用。学校要与各级教研机构建立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并经常性地开展追求内涵发展的互动交流活动,以提高校本研修的水平和效果。另外一个视角很关键,那就是研培机构人员要走出去,而且要转变“坐在办公室、不出教研院,多在城市转、少进乡村院”的做法,下移研培工作重心,冲向乡镇学校,盯住教师需求,蹲住课堂教学,当好良师益友。

    1.要引领发展方向。在确定校本研修主题、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做好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尤其是在指导学校校本研修的过程和效果上,要能够提出诊断性的具体改进意见,帮助学校做好经验总结,推广其典型经验。

    2.要引领崭新理念。专业引领的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教研员和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理论辅导、实践指导等形式,对教师教学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理论问题、观念问题,或者对于新课程推进中的一些困惑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从而帮助他们澄清认识,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学会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3.要引领教学实践。教研员深入到课堂,指导教学,与教师一道对教学的实际问题进行切磋交流。教研员在这种直面课堂中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反思、感悟和辨析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引领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

    4.要引领创新平台。教研员和教师针对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可以通过研修平台、QQ群、UC教室、博客等信息化平台,即时解答课堂教学疑惑,发布教学改革信息,介绍学科教学前沿知识,交流校本研修的成功经验,也可为教师和学校提供各种有益信息,以及开展基于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化指导性业务咨询。

    面对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新形势,持续做好中小学教师的校本研修工作,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研培机构和各中小学共同关注的课题。作为省级研培部门,我们承担着全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的重任,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培工作内涵发展的转型期,我们要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围绕切实提升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融“研修、实践、研究”于一体的现实要求,降低研培工作重心,以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己任,充分利用多种研修平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创新发展之路,尤其要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编辑/郭启明)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