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杜宝彪 杨娟
摘 要:“05方案”启动实施以来,不少教学研究者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互动教学进行了积极的关注与研究。在思政课互动教学的内涵、特点、作用、具体模式构建、不足及反思等内容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成果质量上、实操性研究及教学数据资源利用等方面仍然有待提升。因此,进一步深化思政课互动教学研究,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引导机制、加强对互动教学实操性方面的研究力度及深入挖掘和分析互动教学数据,进而切实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教学实效
1 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的研究概况
为能够尽可能了知学界对思政课互动教学的研究状况,本文采用高级检索以主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互动教学”、时间段为:2005—2019年(2020年因收录不全,不纳入研究范围)的检索路径,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搜集、整理了有关思政课互动教学的全部论文(时间截止到2019年12月)。
从发文情况看,初步统计整理得知,从2005—2019年,研究探讨思政课互动教学相关内容的论文共计558篇,这个时段各年份的发文量分别是:4、6、19、17、25、37、50、51、71、47、47、52、43、57、32。从图1和结合自2005年之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可知,2005—2006年期间的研究论文之所以较少,一定程度上与“05”方案的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和思政课教学改革尚在尝试进行有关。
但在2007年之后,随着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大量启动和逐步推进,发文数量开始有所增加,并在2013年达到了峰值(分别是2005年的17.8倍和2006年的11.8倍),其他大多年份的发文数量基本维持在50篇左右,相对比较稳定。进一步检索筛选得知,此年份段发表的北大核心和CSSCI(含扩展板)论文共计86篇,占发文总量的15.4%,且各年份之间的发文数量差距不大。
从发文作者机构和地域分布情况看,粗略统计显示,论文发表来自于“211”和“985”高校的有45篇,占发文总量的8%;一般高校的有407篇,占发文总量的73%;高职院校有102篇,占发文总量的19%。可以看出,关注和研究思政课互动教学的作者大多来自一般高校,其原因之一是“211”和“985”高校数量上本身要少于一般高校,又加之是理工科高校较多,且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有限。
2 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对2005—2019年思政课互动教学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甄选梳理了这15余年互动教学研究的大体内容,主要围绕思政课互动教学的内涵、特征、作用、价值、模式构建、问题及反思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2.1 思政课互动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明确思政课互动教学的内涵,是推动互动教学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应用的前提。从教学实践视角看,思政课互动教学是指师生之间采取双向沟通、协作配合、真诚交流、动态生成的方式,共同参与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师生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从教学论视角看,互动教学主要是指“主客体交替与互动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应用”。而采用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思政课教学也表现出了一些显著特征。部分学者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谈及了互动教学模式具有全员互动、精准施教、动态掌控、教学数据实时追踪与分析等特点,并认为“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亦应成为该教学模式的重要特色;也有观点认为,此模式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在互动问题设计上具有“真实性、时势性、适度性、启迪性”,同时在其应用场景上的特点又体现为四个依托,即依托思政课理论课堂、社会实践大课堂、网络平台及网络传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出了“师生关系的平等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及教学结果的实效性”等方面的明显特征。
2.2 互动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05方案”实施至今,互动教学模式在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领域中的地位正在尤加凸显,在提升教学实效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利用好这一教学模式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是学界目前达成的普遍共识。较多学者指出,实施互动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大突破点之一”。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关键和有效手段,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另外,在互动教学模式对于思政课教学的意义这一点上,持肯定态度的学者较多,的确有较为深刻的体会与总结。不少学者指出,进一步用好互动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革新传统思政课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感染力及提升教学创新能力,还有助于解决学生对思政课的厌学情绪和“思维混乱、对社会现状认识不清”的两难问题。
2.3 思政课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厘清互动教学的内涵及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固然是前提和基础,但构建好的具体互动教学模式则更能助推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对思政課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也是教学研究者所重点关注的领域。在具体构建上,有学者以网络课程为载体,构建了“讲授型、自主学习、问题解疑、互动协作”四种不同类型的互动教学模式;也有教学研究者从教学能力、互动深度与广度、课堂与案例设计、实践教学等维度提供了具体构建路径,或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双主体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师生互助等方面展开了构建;不仅如此,还有部分教学研究者以师生为中心,从“主体互动、环境互动、学科互动”谈及了思政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提升。在具体实施上,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上着力,或以“师生直接互动”和“以媒体技术为中介”等形式来开展互动教学,并要“厘清互动主体、充实互动内容、完善互动形式、拓展互动场域”,以及设置好互动教学情境。
2.4 思政课开展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部分教学研究者通过调研发现,思政课在开展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在师生间、认知上及形式上互动较多,而在学生间、情感上及实质性上互动较少;也有学者指出,在方法、内容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有部分教师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互动教学,但目前较多仍停留在表层,深度应用不够。对此,少数研究者认为,当前很多高校仍是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多及现有的一些难以付诸实践的办法,是实现全员互动教学的主要障碍;除此之外,对于这些不足,还有学者认为,应从互动教学方法初衷、教师角色、话题选择、环节设计等方面对互动教学进行反思,同时还应注意区分积极互动和消极互动。
3 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研究现状述评与展望
3.1 互动教学研究已取得的进展
首先,对思政课互动教学开展研究的文献总量尽管不是很大,但是对这一领域的探讨一直在持续进行,其研究的内容从起初的内涵特点到模式构建、如何实施及应用反思等多维度进行了探讨,研究广度和深度显然在逐步拓展。其次,梳理现有互动教学论文发现,较多研究是有校级或省教育厅教改基金项目资助的,少部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项目资助,不仅如此,不少高校已将教改论文纳入考核和职称评定的范畴,这些表明,对思政课教学研究的重视力度正在逐步加强。最后,虽然仅选取了2005-2019年份段的教学论文,且这些论文作者的数量尽管在地域上分布不一,但已遍布各区域。另外,不少教学研究者在明确思政课互动教学基础理论要点的基础上,提供了多维度的互动教学模式具体构建路径,并指出了互动教学开展的不足及反思,这些内容对进一步推进思政课互动教学研究大有裨益。
3.2 互动教学研究尚存在的不足
认真梳理既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也存在一些尚待反思和解决的问题。其一,互动教学论文虽有一定量存在,但高质量论文不多。在整理的全部互动教学论文中,北大核心和CSSCI(包括扩展板)在发文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且这些论文大多集中于少数作者,新生作者较少。其二,尽管有较多文献多维度探究了思政课互动教学的有关内容,但理论探讨居多,实操性研究不足。其三,不少教学研究者虽然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平台来构建互动教学模式或开展互动教学,但也较多局限于“考勤、随堂测试”的课堂管理,很多教学数据处于“荒废”状态,尚未进行有效挖掘和深入分析,真正结合具体智能教学信息技术平台研究思政课互动教学模式,进而应用于高校思政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其四,目前高质量论文期刊的栏目设置对于思政课互动教学方面的需求依然有限,加之部分理工科见长的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互动教学方面的研究更多是简要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3.3 深化思政课互动教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首先,加强对思政课互动教学研究的合理引导,鼓励并积极培育具有创新性的、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成果。对于当前部分高校正在尝试将包括互动教学研究在内的教改成果纳入教师的教学评价、年终考核及职称晋升范畴的改革举措,其出发点和目标的确毋庸置疑,但要防止滥竽充数,要对这些教学研究成果进行科学合理地评定,把好内容关和质量关,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思政课互动教学研究引导机制,让教师能够用心教学,安心研究教学,同时学界尤其是相关期刊杂志也要加大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和重视。其次,加大对思政课互动教学的实操性研究力度。对思政课互动教学的研究,在其方向和视角上,学理上的探讨是必要和必需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要更好的开展互动教学,实操性方面的研究自然也不能缺席。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教学研究者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尽力引入现代化教学智能技术平台,借鉴国外和国内一些有益经验与好的做法,探究互动教学的实施方案、流程、步骤及评价体系等,进而应用于教学课堂并优化推广,以及把它作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着力点之一。最后,充分挖掘和分析教学数据,完善思政课互动教学。近年来,不少思政教师借助互动软件平台开展教学,产生了大量师生参与的主题讨论、问题弹幕、辅导答疑、作业测试等教学数据,对于这些教学数据要进一步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处理技术对其进行挖掘、处理、分析及提取,如教师在数据处理技术上不能实现的,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予以解决,从而真正深入推进全员深度互动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贾丽民,徐盈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5):56-60.
[2]侯继虎.当代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0):132-134.
[3]李鹏.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13,(11).
[4]温国政,温铂.论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的意义与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7):92-93+121.
[5]梁英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46-47.
[6]钱伟量,沈震.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特点及其运用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105-108.
[7]侯繼虎.当代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0):132-134.
[8]徐蕾,陈春燕.“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特征[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4):133-135.
[9][27]张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4):244-245.
[10]郭素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互动—探究”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13,(32):112-114.
[11]高耀志,陈媚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体系构建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3,(6):179-182.
[12]范丹卉,袁本文.互动式教学法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现机理[J].思想教育研究,2011,(5):40-43.
[13]朱引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J].党史博采(理论),2018,(3):70-71.
[14]曾立荣.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课堂教学理念的价值及方法探讨[J].教育探索,2010,(3):70-71.
[15]侯继虎.当代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0):132-134.
[16]杨爱杰,王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提升[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46-48.
[17]陈若松,陈艳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互动的教学目标与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1,(17):47-49.
[18]張祖龙.浅谈互动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9):66-67.
[19]梁英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创新研究[1].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46-47.
[20]王国学,刘铎.积极互动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4):96-98.
[21]陆海兰.构建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模式——评《问道心扉——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8):138.
[22]许承光,朱虹.基于师生关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55-57.
[23]杨爱杰,王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提升[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46-48.
[24]郭素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互动一探究”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3,(11):112-114.
[25]庄三红.互动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热运用与冷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85-88.
[26]甘永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四个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3,(4):55-58.
[28]禹旭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9):46-48.
[29]谢加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互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3):86-89.
[30]沈震.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深度互动教学的新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2):102-106.
[31]沈震.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互动教学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97-100.
[32]庄三红.互动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热运用与冷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85-88.
[33]王国学,顾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互动教学方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50-52.
基金项目:六盘水师范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编号:LPSSYjpkc201904);六盘水师范学院思政专项课题“基于云班课的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项目编号:LPSSYSZZX2019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杜宝彪(1991-),男,硕士,贵州遵义人,贵州省六盘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华北电力大学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成员,研究方向: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研究,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杨娟(1983-),女,硕士,讲师,贵州六盘水人,贵州省六盘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