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突出特色 推进国家示范校建设

李振华 周国烛 陈渌漪
2007年9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入选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单位。学院将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经过3年的项目建设,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体系,成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示范校和国际交流的窗口学校。
一、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学院示范校建设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是发展,关键是科学。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一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执著创新,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如何保持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按照“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原则,学院将继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科学系统地设计示范校建设计划。
学院将实施“552工程”,内容是:第一,建设5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以生物技术及应用、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金融保险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更新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第二,实施5项支撑工程,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完善制度建设,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创建发展中心,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开放式、校企共育人的办学模式;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和辐射能力;建设数字化校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第三,开展两项配套工作,即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学生服务中心,完善学院办学功能。
二、五个重点专业形成品牌特色,引领全院专业建设
1.通过构建“1-4-1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模型”,形成“四能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四能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院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各专业进行“1-4-1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模型”系统设计,即按照工学结合的思想改革公共基础课,利用1个学期实施,使学生形成基础学习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职业课程体系,利用4个学期实施,使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利用1个学期顶岗实习,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将企业引入学院,企业在学院建设实训工场,提供实训设备,校企联动,行业引导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结构,体现技能集成的教学内容和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系统设计基于知识应用的学习领域,依据工作过程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等要素构建学习场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设计学习情境,教学过程体现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等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校企共同选定、搭建教学与训练平台,教学内容、训练项目、训练装备、考核规范同步设计。课程采用“模块化、组合化、进阶式”等方式,进行现场教学、项目教学,实现模拟训练、岗位轮训、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学生从在校内进行仿真训练延伸到企业内进行生产性训练,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由校企双方共同对学生实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全面培养。
顶岗实习是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关键教学环节,企业既是学生工作的场所,也是学习的场所。学生在企业学习和顶岗工作期间,可以感受到企业独有的文化和精神,使企业成为学校教学的有机延伸,学校成为企业发展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采用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校企共同管理的模式,建立实习过程考核与总结性考核制度,引入企业评价,实习内容与专业对口,使学生形成就业能力,完成预就业。
在工学结合思想指导下,进行公共基础课配套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方式,利用校内外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按照“重点讲授,自学辅助,德技互溶,实践强化”的思路,把课程设计为理论教学、自学、专题教育和实践4个模块。“数学”课按专业大类设置基础模块,按专业需求设置实验模块和数学建模模块,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作为基本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用语文”课侧重应用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英语”课采用课内、课外学习,借助网络、电子课件、视频等多种媒体,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听说训练,增加语言的实用性。将需要继续拓展的学习内容采取选修课或网上自主学习等方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的能力。
学院将通过实践“1-4-1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模型”,构建“四能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5个特色专业的形成。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以“生产车间”为平台,依据生物工艺的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体系,创建“生产+检验”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数控技术专业,以“教学工厂”为平台,以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和数控机床维修的实际工作内容构建“项目化”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遵循IT企业运营规律,融合客户项目开发,创建“项目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按照现代传媒业“准职业人”的标准,构建“工作室”运行机制下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金融保险专业,以“营业厅”为平台,整合典型工作任务,构建教师与企业岗位能手相结合的“双导师制”教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在5个重点专业进行“1-4-1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模型”改革的基础上,2009年将在5个重点专业的相关专业群的17个专业中,推行“1-4-1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模型”改革,2010年在全院所有专业推广。
2.推进课程改革,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学院将继续加强以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为重点的课程建设,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借鉴“北大青鸟”的项目式教学方法和“中德奔驰汽车合作教学班”的“车间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对真实岗位(群)或岗位技术工艺流程的分析,确定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相应的技能或能力模块,设置对应的训练课程或项目,建立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能力)训练课程(项目)构成的教学体系。
3.加强实训条件建设,服务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将按照源于企业、高于企业,整合教育功能、服务社会功能,体现先进性、模拟性、开放性、综合性、层次性,服务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适应课程改革的思路建设学院实训基地,将基地建设成为:把握技术发展的前沿,运用现代技术和设备,做到适度超前并留有可发展的空间;提供大量模拟的或真实的设备,做到设备元器件可拆装、连接、便于训练,可以进行模块化组合和故障性设计诊断;不仅能承担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基本技术技能实训,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可实现“演练、编程、模拟、虚拟”一体化和全方位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实现单项技术、综合技术和创新活动的进阶式训练;引进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或建立展现企业真实生产过程或工艺过程的实训基地(车间),将企业车间或工作室搬进学校,将实训基地变为车间,将学生变为“工人”。
学院将继续与企业合作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借鉴企业生产运行和管理标准,制定生产性实训标准、实训手册、生产性实训管理办法。与行业、企业合作创建“生产车间”、“教学工厂”、“项目工厂”、“工作室”和“营业厅”等新型课程体系运行机制,创新管理模式。
学院在巩固、完善、加强、提高230个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2010年将建立不少于500个满足顶岗实习的校外企业实习基地,深化与大型知名企业或集团合作,取得双向互利的合作成果。重点解决学生顶岗期间的管理问题,采用学校为主、企业参与、校企共同管理的模式,聘请顶岗实习的企业兼职教师(或师傅),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稳固实习基地,扩大实习项目对口率,使学生顶岗实习率达到100%。
4.加强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院教学副院长主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各系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教务处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收集教学文件,管理成绩;督导处对顶岗实习进行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实习企业负责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企业员工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管理;指导教师根据实践大纲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及《任务指导书》,明确实践项目及项目周期,经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批准后执行,同时上报教务处备案;召开学生动员会,讲清实习内容和要求,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根据实践项目的需要,与学生、学生家长、实习单位签订安全协议,落实安全保险事宜;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由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担任。
考核由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两部分构成,企业和学院共同负责完成。过程性考核包括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安全意识、操作规范、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总结性考核由企业提出学生顶岗实习鉴定意见,颁发《学生企业顶岗实习合格证书》;学生提交顶岗实习报告,由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总体表现作出实习成绩评价。
三、五项支撑工程建设,提升学院综合办学能力
1.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建立专兼职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学院将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以培养为主的原则,调整教师队伍结构,重视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引进、培养在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技术大师或行业专家。定期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学培训,增强专职教师的教育能力;开展教师教学设计比赛、精品课程评比,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院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学术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密切校企联系,建立人员双向互动机制,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专业教师与学院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到1∶1。
2.加强制度建设工作,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在示范校建设中,学院将继续在人事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科研管理、社会培训、示范校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为示范校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创建“发展中心”,扩大工学结合与社会服务功能,为北京市经济发展作贡献。为拓展实训中心功能,学院将创建“发展中心”,对校内外资源进行集成、调配和利用。重点专业建立校企合作有效机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在已有奔驰、雪铁龙、雷蒙校企培训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以知名企业冠名的校企合作机构,搭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平台。学院不仅要在教育方面与企业合作,在科技、产品、服务等方面也要与企业合作,学校要走出去,企业也要引进来,使校企共同成为产学结合的联合体。同时,要努力开展横向的课题研究、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让和社会培训。
4.建设资源管理平台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最大共享。建立统一管理的教学资源共享中心,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形成系统完整、高效管理和应用便捷的教育资源集群化系统平台,其中包括课件资源管理平台、远程视频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制作平台、公共课程学习平台和职业技能学习平台等。
5.进行数字化校园和图书馆建设,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学院数据中心和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系列化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应用系统;进行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建设,2010年达到生均80册。
四、两项配套工作建设,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
1.加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同主要国际教育组织机构合作与交流的机制,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管理与服务等办学环节中引入国际化成分,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继续与德国奔驰公司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办好“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技术培训中心”;与法国雪铁龙公司开展培训合作,办好“北京雪铁龙汽车技术培训中心”;与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学院互派教师和学生,开展合作交流。
2.建立学生服务中心,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落实以服务为宗旨的学生工作理念,建立为学生提供全面服务的学生服务中心,加强学生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保障制度建设,使服务中心成为职业素质训导、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第二课堂,促进校园和谐,为全面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学院将在发展硬件的基础上,抓好软件建设,坚持内涵发展的道路,提高综合实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李振华系该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 敏]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