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而开放,可议且可行
黄英
【摘要】本文在新课改背景下,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议题确立。
【关键词】议题;群文阅读;设置原则
一、什么是群文阅读
狭义的群文阅读,指在一节或两节课内,呈现有关联的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则围绕一个或几个议题,对这组文章展开阅读和集体构建,最终达成共识。群文阅读教学,必须以议题为依托,以略读为途径,以发现为乐趣,以思辨为目的,回归阅读的本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思辨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什么是群文阅读的议题
什么是群文阅读的“议题”呢?简单说,“议”指讨论,议论;“题”指话题。“议题”就是教学的一组文章所蕴含的可以引发教师和学生展开讨论、探讨的话题。这个或几个话题,是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点为基础生成的,是会引发师生去共同探讨的,最终对知识或者思想观念达成共识的触发点。同时,议题也是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线索与课堂核心论点。可以说,“议题”是一节群文阅读教学课的灵魂。议题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群文阅读议题的类型
如何确立一组关联文章的议题呢?首先,可以从两大方面去思考:人文素养方面的议题、语文素养方面的议题。如“塑料垃圾的危害有多大”“特殊的美食”“好朋友之间该怎么说话”等就是属于人文素养方面的议题。语文素养方面的议题又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思考:语言、内容、形式。
如对《桥》《穷人》《凡卡》这样一组小说进行群文阅读时,确定的议题为“‘话外之音”,便指向语言;如果确立为“环境描写的妙处”“?波?折”,则指向内容;如果确立为“如此结尾妙吗”,则指向形式。
四、确立议题应遵循的原则
1.遵循“议题可行性”原则。确立什么样的议题,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清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只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的、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基础的议题,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积极投入阅读与思辨之中。如有老师的群文阅读教学《知音与朋友》,确立的话题“是知音?是朋友?”也是六年级孩子学了《伯牙绝弦》后心中的困惑。这些议题不仅确立在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还充分考虑了孩子的认知、情感的最近发展区。
2.遵循“议题聚焦性”原则。我们知道,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的提问不聚焦,指向不明确,学生会无所适从。议题,是群文阅读的“纲领性问题”,需要具有明确性与聚焦性。如群文阅读《有魔力的拟声词》,议题很明确“拟声词的魔力是什么?”学生阅读时,都将目光聚焦到了拟声词上,思维聚焦到“拟声词的魔力到底是什么”上。《故事里的冲突》《李白诗中的“夸张”》《童话里的反复》这些课题即议题,是十分明确、聚焦的。但像《美景》《走近艺术家》这样的议题就太泛了,没有了明确的指向性,课堂上,学生不知道应该将目光和思维聚焦到哪里,当然就达不到通过群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思辨水平的目标了。
3.遵循“议题可议性”原则。因为群文阅读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对议题进行共同构建,所以在确立议题的时候,还应该从学生个体学习的角度和小组合作甚至集体讨论的角度去想一想,孩子们是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是否会产生不同的见解,讨论过程中是否能形成对于孩子来说的新的见解……也就是要具有“多种可能性”。多种可能性不光是指在同一议题下,多文本比对后所产生的多种认识,也指同一议题下单一文本中形成的多种认识。如《有魔力的拟声词》,“拟声词有些什么魔力呢”这一议题就给学生留足了思考和议论的空间。他们必须好好读懂《手影戏》《蛋》《怕打的孩子》《雷》四篇文本,从“有声音”“有画面”“表情感”,甚至“拟声词能够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等多角度去思考,最后达成共识。这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4.遵循“议题开放性”原则。群文阅读教学既然需要孩子们通过阅读一组文章,思维积极碰撞,达成共识,那么群文阅读的议题还必须具有开放性。也就是“议题本身不是答案,需要讨论”。议题如果本身就是答案,就不具备议论基础了。比如,对于一组小小说,议题确立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就不需要学生去讨论,而只是让学生去印证就行了。改成“情节密码”,就具有开放性了。再如“善意的谎言”,这议题本身就是结论,而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而且,答案還是唯一的,无法形成碰撞,无法形成多元理解。如果换成“谎言中的秘密”,就是一个话题,而非结论了。
总之,群文阅读教学从“一篇”走向“一群,采用“议题”整领课堂、结构课堂、贯穿课堂,是教育理念的变革,是阅读教学的创新。“议题”的确立是群文阅读教学能够“群”起来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确立议题“聚焦而开放,可议且可行”,既需要教师对孩子的已有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心理特征有充分的了解,又需要教师有较完善的知识系统、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总之,教师既要高屋建瓴,又能弯下腰融入孩子,与孩子进行课堂共建。
【参考文献】
[1]张主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议题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