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以人的视角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中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却是需要不断充满独特思维、个性解读、创新发展的命题。即使是教授过多年的同篇文章,随着学情、时代、生活的发展,也将不断被重新解读,并赋予新的意义。笔者立足于“人的视角”,探求文本解读的新思路,以部编教材七上文本《植树的牧羊人》为例,以人的视角,谈谈这方面的思考。
一、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
教材作为教学的凭借与依据,是编者对学科知识、国家要求与学生进行整合思考的结晶,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来精心编排的。他们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为了实现教学理念及培养学生素养,对作者创作的作品进行节选或作修改,组织单元结构。只有不断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吃透编者的编排目的,才能正确地有分寸地发挥解读文本的创造性。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至少要思考好以下一些问题:文本在本册教材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文本在本单元中具有哪些代表性(共性与个性)?与作文训练有什么联系?文本总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重点、难点及其课程理论依据是什么?等等。教师在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时需要开阔的视野,高屋建瓴;需要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平分主次,取舍轻重;需要理解的精当与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植树的牧羊人》为七上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单元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除了要求运用基本的学习方法理解文章内容之外,要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精神、作者情感及对人生的思考;更要引导学生能从中汲取人生智慧与启示,并能内化为自己的正确价值观,发表自己的认识,外显在自己的日常行为。
二、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经过作者形象思维、个人情感的浸泡,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文字具有表现力,并考虑文章写作的主题和其倾诉的特定对象。可能有的文本传递的信息有很多,我们无法穷尽作者的心思;有的比较单一,是我们在曲解深挖;也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理解作者他所要表达的最基本的情怀。这就要我们需要研究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写作背景)?写了什么内容?写给谁看的?文章的相关章节、语句有什么目的和关系?并善于分析文本的标题、重点句、中心句、议论句,要分析作者语言文字后面所隐藏的情感信息以及当时的心情。
《植树的牧羊人》是一篇绘本故事,作者虚构了一个在贫瘠荒原孤独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几十年来前后境况的对比,表达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同时采用纪实的笔法,创作于1953年,且以作者家乡为背景,让读者感受到真实。他本人也是一位和平主义者,文章的创作顺应当时的时代背景,倡导环保理念和国家精神。
三、体悟读者的阅读感受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言,不同的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或许有不同的感受,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性认知和理性知识的丰富,对同一作品还有文学审美感受中的差异性。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做的正是缩小这个差异,在个性化閱读中努力寻找普遍与共同的理解。虽然作品内在的含义,读者自可寻找,但作品的价值应该首先来自阅读本身,阅读本身就使人陶醉,以幽默和智慧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同时,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带给学生最有价值的东西,体会文本的核心价值,把普遍的真理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
阅读《植树的牧羊人》后,有的读者当作是故事,有的为之感动,有的读者付诸一笑,有的读者感觉离现实太远……不管怎样,作为教师必须梳理其核心价值,引导学生去思考参悟:默默植树的牧羊人形象理解→为改变环境而不懈努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悟→满怀大爱、创造奇迹、造福他人→身边的“植树人”的深刻行为的意义提炼。
四、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解读
一切文本的意义都具有不确定性,教师的阅读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所以,作为阅读者和教授者的教师,更需要沉入文本之中。首先,教师应该有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教师是要以文本为依据,但绝不是恭顺地全盘接受,而是与文本互动:倾听文本、质疑文本、解读文本。让自己的心灵与文本撞击,在撞击中受到触动,真正读出一点心得感受,了解文本的前因后果,参透其核心价值,使“僵死的意义踪迹”转换为“富有活力的意义”。其次,教师要善于开发与加工文本。
《植树的牧羊人》虽然是虚构的,教师可以质疑:个人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也很难以实现。但是此文在今天的社会背景、环境问题下仍然折射出其深刻意义:改造恶劣的环境;人物的信念精神;用“爱”为他人植树(奉献自己)等等。教师读懂文本,才能把最适合的最美好的东西和学生分享。儿童作家梅子涵先生读后写到:我们“砍伐”太多了,“种植”太少了;想得到属于自己的太多了,想为世界去增添太少了;想今天的满足太多了,想明天的绿色太少了;想祖先的辉煌太多了,想努力地去创造灿烂太少了;……总而言之,艾力泽太少了!艾力泽太少了!艾力泽太少了!教师读得怎么样呢?所以要让学生反复自读,教师也要读出情感、情境、情趣,读出语言的风格、味道,读出写法的个性、精妙。教师细读文本的过程是教师自己研究文本的过程,不断开发文本资源的过程,科学有效地设计教学的过程。
五、推测学生的理解程度
作为学生学习对象的文本,学生才是阅读的最大的主体,其意义生成须有学生自己的参与,其价值实现经由学生的体己阅读、理解、感悟最终达成。不能想象没有学生参与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活动会有多少生命活力、会产生多少意义和价值。我们不需要“标准答案”,学生阅读的初始感受是学生人生经验和个性的表现,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学生的阅读没有绝对的正误,只有理解的深浅。但是学生的初始感受,可能有缺陷、有不足,需要不断地修正和提升。教师应推测学生可能达到的理解程度,还要考虑学生可能生成的不同层次的理解状态,以此来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展开自己的教学中的拓展阅读、写作活动。还要考虑学生和老师之间对文本的理解自然存在着的落差,关键在于是不是能认识到这个落差,并通过教学实践来缩小这个落差,达到“最近发展区”。有时,或者也无须要求学生达到老师以及作者、编者设想传递的理解深度与高度,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产生积极的读写趣味,并达到他们这个年龄应该理解的程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悟出文章的深意。
学生对《植树的牧羊人》的阅读理解,根据七年级学生的人生经历和社会感知,我们可能无法让他们去彻底悟透那种精神以及“植树”的象征意义。但是至少,我们在学习中应传递这样的信息:孩子们,我们是做“建设者”“种植者”,还是“破坏者”“砍伐者”呢?我们身边有哪些“植树人”呢?
六、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
我们接触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文本材料,大多是写人记事的。在文中站立着一个个有血有肉,形象丰满的“主人公”(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这些“主人公”往往是作者写作的意义所在,是作者情感和心灵的缩影。把握了文中的人物形象,就是把握文中主要的人文内涵,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产生审美体验,净化灵魂,提升人生的阅历和理解。
通过研读文中人物细节,来正确把握这些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通过文本作品的表达技巧来鉴赏人物形象,进而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通过利用文本提供的人物形象、意境,师生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加以再创造,然后创造出新的形象,并能从“读人”中得到裨益,是对文本的最大理解。教材第75页,设计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以“他是一个_____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毫无疑问,答案是多元的,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对“牧羊人”的全面认识: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他是一个有着非凡毅力和坚定信念的人;他是一个不计名利、不图回报、毫无私心的人;他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当然,对人物的形象认识是浅层次的,但也是最基本的、最有价值的认识,由此点出发,去认识生活中更多默默“植树”的人。
综上思考,通过编者、作者、读者、学生、文中人物以及教者等全面的“人”的角度去深刻读“本”,并不是要把研读的所有结果都和学生分享,而是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提炼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从而制定出最有效的语文素养培养的策略,让师生有内涵地高效学习。而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在读“本”、读“人”的体会中进行筛选理解的过程,并“参与创造,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最终生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学生自己不断发展情感价值观。
芮建民,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浦河实验学校教师。